杭州留下歷史文化街區出臺保護規劃

2020-12-12 住在杭州

杭州留下歷史文化街區出臺保護規劃


www.zzhz.com.cn 2004年12月30日  住在杭州網

    除了河坊街、北山街外,你也許不知道留下也有一個風味獨特的老街——留下大街。昨日,《杭州市留下古街歷史保護規劃》通過專家審核,「一水穿鎮,石橋橫臥,傍河築屋」留下古街的悠悠生活場景將被永遠留下。
  杭州西湖區留下鎮,宋稱西溪市。據記載,宋高宗來到這裡時,馬上喜歡上了這裡,他想在這裡建都,說「西溪且留下」,於是西溪市就改名叫做了「留下」。自宋至清,這裡始終是百業興旺、商業繁榮的集鎮。

  還悠悠古鎮的水鄉生活

  沿五常河,你好像走進一個民末時期的水鄉集鎮,這裡有一派小橋流水人家、傍河築屋修廊的水鄉風味。而原來的五常河的河埠,手搖船都要恢復。保護規劃規定,留下歷史街區的建築都是坡屋頂,總體色彩為黑、白、灰及紅褐色、原木色為主。留下歷史街區內絕大多數傳統建築為一、二層,高度控制應維持傳統民居平緩、樸實的面貌。道路要由青石板和鵝卵石鋪就,電線桿、有線電視天線等有礙觀瞻的設施要除去。

  4座古橋要重點保護

  留下古街歷史保護街區的亮點將是五常河上的4座古橋,分別是忠義橋、楹春橋、慶春橋、古靈慈橋。忠義橋屬於市級文保單位。除此之外,留下歷史街區中的萬茂茶行、留下大街109號民居(方正大酒醬園)、留下大街91號民居(沈寧壽南北貨兼糕點作坊)等傳統建築都要重新進行整修。此外,還將對已坍塌的俞大興酒醬園的店堂進行修復。
  而一些企業需要拆遷,比如杭州解百超市留下連鎖店、西湖酒廠、留下小學(舊)、留下農貿市場、杭州市電阻廠等建築均要拆遷。拆遷後的地將用來建造公共設施和公共活動場所。
  這次保護的範圍是,以留下大街和五常河為軸線,向東西兩側各擴展50至100米為界,北面以西溪路為界,西面到街區9米規劃道路,南側則以河道為界,東面到茶市街和規劃的圓形廣場,面積2.7公頃。明年,杭州市5個歷史街區要先行保護,留下古街是西湖區的試點保護街區。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徐曉群 劉曉東 張卉卉 韓兢 編輯:馮靜  [發表評論]

相關焦點

  • 溫州城西街歷史街區保護整治規劃出臺
    浙江在線07月21日訊7月20日下午,溫州市長趙一德主持召開第56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城西街歷史街區保護和整治規劃》。隨著該《規劃》的實施,一幢幢歷史建築將被串成一部活生生的溫州建築史,展現千年古城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
  • 平潭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出爐 亮點頻頻
    作為平潭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記錄著平潭城市之源,是一代又一代海壇人民的歷史記憶,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27日,《平潭綜合實驗區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爐,目前進入公示階段。
  • 海珠南-長堤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出臺:設海珠石雕塑,新建建築...
    近日,在廣州市文物管理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18年第一次會議審議中,人民街的海珠南-長堤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利用規劃通過了審議,接下來將同其他三片歷史文化街區:五仙觀-懷聖寺-六榕寺、洪德巷、龍驤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利用規劃一起按程序報市政府批准
  • 沙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公布
    道路不拓寬 環島禁停車  近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沙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規劃要求延續現狀道路寬度不拓寬,街區內部交通原則上以「步行」為主,環島車行實行「單行、禁停」的政策。
  • 四方路、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示
          將修繕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6處歷史建築,將擴建現狀北京路小學和青島七中;將修繕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24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1處歷史建築,將增設6處居民健身場地和1處文化活動中心……11月20日,記者從青島市規劃局了解到 ,四方路、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正在社會公示,將一直持續到
  • 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詳細規劃出臺,效果圖亮了!
    好消息 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詳細規劃出臺啦 日前,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委託福州市規劃院編制的《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召開規劃評審會,目前正在公示。
  • 留下歷史文化街區
    相比於城南河坊街、城北小河直街古建築下的現代繁華商業氣息,留下歷史文化街區依然保持著昔日「一水穿鎮,石橋橫臥,傍河築屋」的悠然生活韻味。  留下是杭州第一古鎮,這裡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從北宋建鎮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歷史。
  • 廈門規劃5處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歷史文化和傳統風貌
    XMHOUSE消息(文/林梅芳)本網獲悉,今日,廈門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任國巖做客在線訪談,解讀《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任國巖談到,廈門市規劃5處歷史文化街區,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和傳統風貌保護。
  • 樂山嘉州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布咯!
    近日,樂山市政府網站公布了《樂山市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主要內容,規劃將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界線劃分為核心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兩個層次。明確保護範圍、保護對象,細化保護要求,深入探討街區有效保護措施,力求使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樂山名城保護的典範。據了解,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內外城牆結合處,街區內現存內外城牆4段、城門5座,是嘉州古城現存城牆和城門最集中的片區。街區內桂花樓巷、皇華臺巷內的傳統民居群是嘉州古城內最後僅存的舊民居群,是嘉州古城最後的底片。
  • 無錫市出臺《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安全規定》
    慧聰消防網訊近日,無錫市政府出臺了《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安全規定》,明確歷史街區的消防規劃布局、消防設施建設與管理等要求,為加強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供保障。    該《規定》要求,各歷史文化街區應積極傳承和完善古建築「火巷」或「備弄」的作用,利用封火牆、山牆等進行防火單元劃分,每個單元的建築面積不大於1200平方米,文物保護單位與相鄰建築之間進行防火分隔;傳統建築保護性修復時採用不燃或難燃燒體構件,歷史建築保護性修復並改變原使用功能的可燃構件需加防火保護層,廚房應獨立建造且耐火等級不低於二級,核心保護範圍內改變原使用功能的建築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 關於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幾個問題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已成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的焦點和難點,在「十五」期間,面對新形勢的挑戰,應當認識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緊迫性,確立保護原則,利用市場機制,探索新的保護方法,同時對現存的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進行全面而詳細的調查,以便為誇後的保護工作提供依據,為後人留下資料 。
  •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從開發商"虎口"奪回街區地塊
    原標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從開發商"虎口"奪回街區地塊  記者探訪福州三坊七巷保護更新之路 發現「政府主導」是其成功改造的重要因素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之路·尋城記」   系列報導之「遷」字篇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林洪浩   編者按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2018-2020)獲批
    常報全媒體訊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前發布《常州市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2018-2020)》批後公告。青果巷東入口節點(效果圖)。此次規劃,範圍為東至規劃和平北路,南至東下塘路和劉氏宗祠,西至規劃晉陵中路,北至現狀古村巷、古村巷規劃道路紅線和約園,用地面積約187.05畝。旨在通過系統的保護規劃,進一步加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傳承與利用,實現「運河之魂、名城之窗」的規劃目標。
  • 南京市規劃局微信解讀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規劃
    而長江路上的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更是南京一張閃亮的名片。昨天,南京市規劃局官方微信「南京規劃」對《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規劃》進行解讀。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原先2013年曾公示的一版規劃中,建議闊別十幾年的總統府大照壁回歸,原地復建。不過此次解讀中卻隻字未提。而總統府大照壁回歸一事從2013年一直討論到去年年底,專家還給出過3種回歸建議,現在是否能回歸?據了解,方案已經停下來,暫時可能沒戲了。
  • 《東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示 劃定8處歷史文化街區
    10月22日,東莞市城鄉規劃局對《東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公示。  《規劃》內容顯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市域)的總體保護、歷史城區的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的保護、文物古蹟與歷史建築等4個層次和東莞歷史城區、東莞歷史文化街區2個重點。同時劃定了歷史城區180公頃的規劃範圍及8處歷史文化街區。
  • 留下歷史街區想成杭州"潘家園" 100個地攤免費半年
    留下也將出現一個杭州版的「潘家園」!  800多年前,宋高宗趙構的一句「西溪且留下」,不但成就了西溪,也成就了留下這個相傳千年的江南古鎮。作為杭州第一古鎮,1000多年的歷史中,留下給人們留下了眾多人文歷史的痕跡:這裡是濟公活佛出家當和尚的地方(濟公是在永興寺出的家),這裡保存著杭州第一古橋忠義橋,這裡曾有一大批藏書樓,也出了許多有影響的藏書家。
  • 哈爾濱市修改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改造規劃
    原標題:哈爾濱市修改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改造規劃   哈爾濱市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一直備受市民關注。25日,記者從哈爾濱市相關部門獲悉,哈爾濱市對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改造項目規划進行了新一輪修改。
  • 天津13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示 盼"把根留住"
    天津網訊 城市快報記者 於海珍  昨日(4月18日)從市規劃局獲悉,為了更好地保護天津解放北路、解放南路、五大道等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文化風貌,提升整體環境品質,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天津已經編制完成了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海河、五大道、估衣街、老城廂、勸業場、中心花園、承德道、鞍山道等13處天津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並向社會公示。
  • 江永縣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原則通過市級審查
    今日永州訊(江永融媒記者 陳平凡 唐雪富)12月3日,江永縣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市級審查會召開,原則通過市級審查。會議首先對江永縣歷史文化名城及陳家街、瀟浦街、三元宮三個街區保護規劃編制情況進行了匯報說明,隨後由規劃人員就全縣歷史沿革、保護情況和價值特色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匯報,來自永州市的專家團隊就江永縣發展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 湛江市「三民路」片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規劃公示
    湛江新聞網訊:為了突顯湛江城市特色,彰顯城市文化,體現城市品位,豐富城市形象,結合市委、市政府對創建湛江特色街區的工作部署,湛江市城市規劃局制訂了《湛江市「三民路」片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規劃12月5日,該規劃成果草案在湛江市城市規劃局官方網站正式公示,歡迎社會各界對規劃草案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湛江市「三民路」片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規劃》規劃範圍北起北橋一橫路,南至中華路、光復路、中山一路、創業路,西起九二一路,東至民主路,面積共39.5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