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發生腎麼事了?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19日,維他奶發布了2020年4月-9月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收入下滑6%,毛利下跌 6%,經營利潤同比增長29%,淨利潤增長了26%。

對於收入下滑,維他奶稱主要是由於4月中國內地業務收入偏低,加上各營運市場均受封鎖以及出行限制措施影響所致。經營利潤增長則來自於政府補貼和減少各種費用。

2019年,維他奶營收已經開始下滑。受2020年疫情影響飲料行業整體市場影響較大,在疫情期間,維他奶不得不發力線上,希望通過線上渠道實現正增長,但沒有預料到的是,線上發力過猛,導致價格倒掛,同時出現了竄貨現象。按其他自媒體的話說,維他奶的價盤處在崩潰的邊緣。不僅如此,維他奶還將成本轉移至線下經銷商,增加經銷商庫存,導致經銷商、終端商怨聲載道。

收入下滑利潤靠補貼

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主席羅友禮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打擊全球經濟,同時影響維他奶的業績。公司採取成本控制及分階段投資,以減輕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政府的資助和補貼,亦為公司提供了額外支持」。

據了解,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澳洲及紐西蘭和新加坡是維他奶的主要市場。其中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是維他奶的「奶源」。報告期內,維他奶在中國內地收入31.68億港元,佔總收入的70.87%,在香港市場9.97億港元,收入佔比達22.3%。但這兩個市場的收入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國內地下滑2%,後者同比減少14%。另外,澳洲及紐西蘭收入2.42億港元,同比下降 4%,只有新加坡市場收入6201萬港元,同比增長10%。

對於收入下滑,維他奶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4月中國內地收入大幅下跌 23%。中國香港的收入下滑主要由於疫情反覆等原因導致銷售下滑,嚴重影響維他天地的學校業務。

雖然收入減少,但維他奶淨利潤達6.72億港元,同比上升26%。不過,政府在疫情期間的補貼是利潤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報顯示,由於成本控制及因應疫情作出的分階段性投資,加上政府的疫情補貼,令經營利潤增長27%。除去補貼,經營利潤增長19%,也就意味著8%的經營利潤增長來自於政府補貼。在另一個重要市場,香港政府也補貼了不少。香港市場,維他奶的經營利潤增加25%,但撇除政府補貼,經營利潤則下降21%。

發力線上禍及線下

疫情期間,為穩定營收,維他奶將希望寄託到線上渠道。

線上渠道的驅動方式直接且粗暴,維他奶線上發力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大幅降價。以250毫升利樂裝為例。京東平臺250ml*24盒裝產品售價最低時曾出現49.9元/箱的價格,折合每盒售價不足2.1元,而線下超市每盒的售價多為3元或3.5元,線上線下價格倒掛達43%以上。更有甚者,在某電商平臺上,曾出現6盒裝維他檸檬茶成交價僅為5.9元的情況。

維他系列的線上價格促銷幾乎覆蓋線下多款主流暢銷產品。在京東平臺上,500ml×24瓶裝的維他檸檬紅茶的售價為109元,單瓶價格為4.5元,但在超市售價為5.5元,一些便利店售價達7元,線下售價比線上高出56%。

價格懸殊如此之大,導致了線下渠道商和零售終端的不滿。

某終端連鎖店長向筆者表示,現在維他檸檬茶的競品不是農夫山泉的茶π或是康師傅的系列茶,而是各大電商或者團購平臺上的維他檸檬茶自己。

「顧客每次購買時都會和線上比價,以前,線上售價可能會比線下便宜個五毛左右,大促期間也不會差過1元,而在今年,價格似乎控制不住了,由於線上線下零售價格的差距的拉大,導致消費者均選擇通過線上購買,導致線下動銷很差,近一段時間的銷售同比下滑了30%」。

維他奶發力線上除有疫情所致外,縱觀近年來的業績,破解發展瓶頸,找到新的增長通道或許是另一大誘因。2019-2020年度財報數據顯示,維他奶收入已經下跌4%至72.33億港元,而淨利潤下跌幅度達23%,僅為5.36 億港元。

對此有知情人士透露,由於疫情期間銷售不理想,任務重,維他奶對北方的運營團隊進行了調整,開始加大對線上渠道的投入,通過線上渠道的低價促銷,能夠相對輕鬆且快速的達成業績。

分擔壓力傷及品牌

維他奶在財報中稱,由於中國內地和香港業務執行嚴謹的成本控制,利潤才實現的增長。維他奶由於期內廣告開支減少,總經營費用減少17%至港幣15.34億港元;市場推廣、銷售及分銷費用減少22%至10.06億港元。行政費用減少7%至港幣3.51億港元。員工成本、倉庫費用、關聯方收取的管理費及中國內地的其他稅項等其他費用從去年的1.81億港元降為1.77億港元。就此估算,維他奶減少了6.42億港元的成本。

除了減少市場費用,維他奶還強壓渠道商進貨。自今年6月-9月,部分經銷商維他檸檬茶產品的庫存陡增,同比增加一倍。

一些經銷商稱:「庫房都是老貨,現在壓不進來了。維他奶減少費用投入,但我們線下渠道為了保持與線上的競爭力,不得不自己貼錢推貨,我這得倒掛10%費用,否則庫房中的產品根本賣不出去」。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維他奶發力線上,實現線上線下互通,互補短板是正確的選擇,但由於前期預案做得並不充分導致現在出現了竄貨的問題,和線上線下「打架」的情況。

除了出現經營問題,維他奶的做法可能會傷及品牌。線上渠道適合新品推廣和品牌建設,建立與消費者的溝通,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而非推動東牆補西牆,通過線上渠道衝銷量。線上價格過低衝銷量,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會給消費者帶來『廉價品次』的認知,最終影響維他系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在筆者看來,維他奶收入減少,發力線上拓展全渠道本無可非議,但由於缺乏整體戰略布局,加之線上運營經驗不足,致使價格管理失序,導致線上線下各自為戰,進而影響到經銷商體系和終端市場的穩定。

如果維他奶繼續放任對市場的管控飲鴆止渴,除了禍及市場、渠道,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的品牌。

作者丨水牛蟻

來源丨快速消費品精英俱樂部

相關焦點

  • 維他奶一線業務疾呼,「價盤坍塌,救救我們!」
    飲料板塊,和去年一樣,維他奶再次超越可口可樂、紅牛等巨頭,在多個榜單上拿到第一。某數據公司發布的「雙11」全網銷售直播數據中,維他奶在飲料品類排名第一;而在京東發布的11月11日食品飲料雙十一競速榜上,維他奶也在飲料品牌銷售額中排名第一。
  • 維他奶聯名奈雪的茶,推出舌尖新體驗「維他奶豆奶寶藏茶」
    近日,豆品世家維他奶搶佔先機,聯手新式茶飲界大咖奈雪的茶,以健康美味的豆奶為靈感,共同推出PLUS超大版「維他奶豆奶寶藏茶」。FBIF獲悉,奈雪×維他奶聯名合作的新品已於近日官宣上線,其中包括限量款維他奶豆奶寶藏瓶、維他奶豆奶寶藏茶和維他奶芋圓芝士杯三款飲品。
  • 維他奶業務持續增長
    香港2014年6月30日電 /美通社/ -- 以香港為基地的非碳酸飲料和食品製造、推廣及分銷商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他奶」或「集團」) (聯交所代號:0345),今天宣布截至2014年3月31日止之經審核全年業績。
  • 1940年維他奶在中國香港誕生,從此提升豆奶地位
    > 【摘要】 1940年,邱吉爾臨危受命成為英國首相;電影《魂斷藍橋》首映;我國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歷史上,1940年發生過各類重大事件,事關政治、文化、商...
  • 「成癮性」與高估值:維他奶的檸檬茶故事
    維他奶國際:估值不是奶,是檸檬茶?維他奶國際被譽為"港股小茅臺",公司依靠維他奶和維他檸檬茶兩款主打產品,過去十年保持著10%的增長率、50%的毛利率和10%的淨利潤率。無論從哪個方面,維他奶集團都符合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口中「好公司」的標準——除了估值。
  • 健康又美味的豆奶鼻祖——維他奶
    就像維他奶豆奶飲品,推出超過70年,一直穩健發展,成為優質產品的最佳證明。時至今日,該品牌已包含多款種類的產品,旗下不僅有豆奶系列,還有果汁、維他茶、汽水、蒸餾水等系列,儘可能地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迎合現代人的口味。維他奶自1940年創辦以來,始終秉承著不忘初心、堅持創新的原則。80年以來,維他奶不僅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美味而又營養的飲品,更是銷往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區。
  • 維他奶與深圳光明集團互換資產
    完成後,維他奶於深圳維他之權益由70%增加至85%。另外,維他奶向光明集團出售佛山維他奶15%權益,代價3378.45萬人民幣(4054.14萬港元),料出售收益420.62萬人民幣(504.75萬港元),出售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完成後,維他奶及光明將分別持有佛山維他奶85%及15%權益。
  • 產品、渠道、營銷齊頭並進,維他奶博弈雙十一
    據星圖數據和京東發布的榜單數據顯示,以豆奶和檸檬茶為主打產品的維他奶雄踞各榜單榜首,成為最受歡迎的國民飲料。在星圖數據發布的11.11全網銷售直播數據中,食品飲料在行業TOP10銷售額中排名第七。在飲料品類中,維他奶排名第一,不僅將一眾老牌勁旅拋在身後,還險勝新興品牌。
  • 腎好的男人,早起1小時,常做4件事,補腎氣、排腎毒,腎越來越好
    一個腎好的男人,會早起一小時,經常做這4件事,能夠補腎氣,排腎毒,有助於讓腎變得越來越好。1、顛後腳跟:保持站立狀,踮起後腳跟並輕往下震,這一個小動作重複幾分鐘就能夠對補充腎氣起到一定的作用。腎氣不足的人經常會有體寒易冷、足跟冷痛、下肢浮腫等情況,而顛後腳跟的動作能夠刺激腳部的穴位,促進腎氣的通陽氣化作用,從而補充腎氣,強健身體。
  • 維他奶2017/2018年度業務加速增長
    目前,維他奶旗下產品行銷全球約40個市場,在香港、中國內地、澳洲及新加坡均設有生產營運基地。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00345.HK) 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維他奶及維他品牌均表現強勁。 維他奶中國預計將繼續逐步提升其對公司增長的貢獻。維他奶已於2017年宣布在廣東省常平鎮興建一間生產廠房,以支援未來發展需要。該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可於2021年4月投產。 由於豆奶和植物為主的飲品市場日漸細分及競爭激烈,維他奶中國將專注提升品牌價值、改善策略執行、強化機構組織能力及把握合適的投資機會以支援業務擴展。
  • 「成癮性」與高估值:維他奶的檸檬茶故事
    01 維他奶國際:估值不是奶,是檸檬茶?維他奶國際被譽為"港股小茅臺",公司依靠維他奶和維他檸檬茶兩款主打產品,過去十年保持著10%的增長率、50%的毛利率和10%的淨利潤率。無論從哪個方面,維他奶集團都符合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口中「好公司」的標準——除了估值。
  • 從早餐開始,和維他奶共同凝聚身體抵抗力
    非常時期,大家在吃這件事上可不能馬虎,因為從食物中能攝取身體必須的營養素,尤其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幫助機體維持良好的免疫機能,抵禦疾病入侵風險。作為第一餐,早餐對一天的膳食營養攝入非常重要,要吃飽更要吃好。管理好自己身體的健康,才是對家人最好的承諾。
  • 維他奶解鎖甜蜜又好玩的七夕表白方式
    秋季是一個乾燥的季節,對於皮膚的保養和補充身體的水分,我們就需要維他奶,它內含最優質的的植物蛋白和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激素、異黃酮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具有美容養顏,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的效果,是我們秋季理想的飲品哦!
  • 維他奶積極儲備人才 整裝待發全力以赴備戰明年
    據維他奶內部數據披露,2020年「雙十一」,在全渠道中,維他奶GMV同比增長97%。同時,其在各大電商平臺的植物蛋白飲料類目和茶飲料類目中也均位列第一。在今年「雙11」期間,維他奶在數位化轉型和新零售渠道上下足功夫,產品、渠道、營銷齊頭並進,將消費者的互動行為、購買行為、口碑相傳行為轉化為大數據,助力產品創新和全渠道、全場景的消費者拓展,成為維他奶在「雙11」大戰中贏得了必勝的籌碼。面對這張亮眼的成績單,維他奶並沒有因此滿足。維他奶CEO鍾廷毅認為「2020年是植物基元年,這一消費趨勢明年有望繼續增強。
  • 維他奶國內最大生產中心落子常平
    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攝  8月31日下午,備受業界關注的維他奶(東莞)食品飲料生產中心籤約儀式在常平鎮政府禮堂舉行。此舉標誌著投資達10億元的維他奶(東莞)食品飲料東莞生產中心正式落子常平。據悉,維他奶(東莞)食品飲料生產中心項目地塊位於常平鎮環常北路,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折合約150畝),系維他奶集團在國內規模最大的生產中心。
  • 維他奶集團2018財年營收增16%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實習記者 周應梅)6月20日,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他奶集團」)公布2018財年(2018年3月31日-2019年3月31日)業績報告稱,2018財年實現營收75.26億港元;同比上升16%;毛利40.42億港元,同比上升18%。
  • 維他奶2017/2018上半年業務取得持續性增長
    維他奶中期每股基本盈利下跌14%至37.7港仙。維他奶董事會建議派發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8港仙 (2016/2017財政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8港仙)。 澳洲/紐西蘭業務錄得6%的收入增長,並透過創新產品如維他奶杏仁奶,在當地植物奶市場穩佔領先地位。維他奶的新加坡業務由於進口飲品增長強勁,令其整體收入上升6%。 菲律賓合營公司已經開始將產品推出當地市場,並透過宣傳及產品試飲,推廣維他奶產品及提高品牌知名度。
  • 維他奶也沒人喝了?「竄貨」現象頻發,檸檬茶火爆屬「意外」?
    不僅僅是消費者的口味發生了變化,還有奶茶品牌來搶佔市場份額,「掠奪」消費者。飲料市場的競爭非常的激烈,市面上各類品牌是五花八門,各有各的優勢。眾所周知,可樂是飲料界的「王者」,憑著一款單品就搶佔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可樂在業內的地位至今也無人能夠撼動。
  • 維他奶:豆奶界的標杆、檸檬茶界的網紅
    維他奶:豆奶界的標杆、檸檬茶界的網紅時間:2020-08-27 16:2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維他奶:豆奶界的標杆、檸檬茶界的網紅 不久前,維他奶確定了廣州南沙為其在內地的總部,且現下維他奶正在準備著在東莞新工廠的投產。
  • 維他奶無糖豆奶,減肥路上的好伴侶
    維他奶無糖豆奶雖不添加蔗糖,但該有的營養一個也不缺。比如優質的大豆蛋白、多種維生素、纖維素等,這些作為人體一天中必須攝入的營養物質,維他奶無糖豆奶中都有。所以一天一盒維他奶無糖豆奶,既不怕熱量高,也不怕沒營養。喝完以後活力滿滿,是不是就有更多力氣運動減肥啦?而且維他奶無糖豆奶不僅可以作為運動後的能量補充飲料,還可以進行飲食搭配,合理攝入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