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荊楚大地隨著社會的變遷,越來越多古老的大街小巷正在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特別是近年來大量的拆遷,很多古巷正在消失。有著三千年歷史的荊州,每一條大街小巷都有美麗的傳說,甚至記載了某段歷史事件。有時候站在滿目瘡痍的拆遷現場,不由得感慨萬千。
梅臺巷,三國時期,趙雲曾在此攔截孫夫人回吳,奪下劉備的兒子阿鬥。張飛也曾在此借路往返東吳,所以又叫借路巷。後來清康熙兵部侍郎張可在此築臺種梅,此巷更名梅臺巷。
平安巷亦稱接龍巷。三國時期劉備與孫夫人由東吳返回荊州,諸葛亮率文武百官在這裡迎接而得名。也因平安巷在便河東側,便河史稱龍門河,所以平安巷原名龍門巷。
青蓮巷,又叫金錢巷,以港口石板上刻有銅錢而得名。大詩人李白自號『青蓮居士』,他在此巷居住過,所以又叫青蓮巷。
杜甫巷,也叫杜工部巷,這個巷名從清朝開始從未改變。唐代詩人杜甫在這個巷子裡居住,《沙市志略》有記載。
大賽巷原名大寨巷。元代時在這裡修建有大寨門。明代時成為武士跑馬射箭的場地。
青楊巷,南北朝時期就存在的古巷,巷內綠樹成蔭,有大量的楊樹。
喜雨巷,原名龍堂寺,當年拆古廟時,大雨磅礴,因為龍喜歡雨而得名。
覺樓巷原名城隍廟,古時候在巷子東側有座城隍廟,解放前在城隍廟遺址上修建『覺樓』,每日鳴鐘報時。
長春巷原名蓮池寺,因巷內有古蓮池寺。
公安巷原名宮殿巷,不是因為巷內有宮殿,而是有宮殿廟而得名。
惠工巷原名天后宮,因古時候有古廟天后宮,就是現在的惠工街小學。後來,巷內有大量手工竹木漆器作坊,才更名惠工巷。
回瀾巷,巷名歷史悠久,也叫倒口,因為道光年間長江大堤在這裡潰口,潰口時有水狂瀾迴旋。
健康巷原名黑水塘,古時候是石板路,巷內有涼亭藤曼,石桌石凳,曲徑通幽,是古時文人雅聚之地。
古巷,因植物命名,因古蹟命名,還有因人因政府機構設置而著名的。
張家巷,也叫張家大巷。因明代刑部主事張信在此巷居住而得名。
中山橫街原名巡司巷,因清代在這裡設置過巡檢司機構而得名。
武宣巷,古時候一直住著裴劉兩家,明代時鄉宦劉大武在巷內修建五顯廟而得名。此廟早已消失,取五顯的諧音武宣。
同福裡原名洋巷子,原是國民黨軍閥徐源泉公館的一個通道,因外人不得入內遭到老百姓的憤恨。他下野以後,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同享福裡故得名。新沙路,也是因為此人的別號命名為克成路,解放後,沙市成為新中國的新沙市,才取名新沙路。
解放路,清代時因駐有巡司衙門也叫巡司衙。49年中國解放,沙市慶祝解放,更名解放路。荊州的民主街,原名玄帝宮、獅子廟。這些曾有的古老建築早已飛灰湮滅。沙市曾有土城,土城有一個門叫迎禧門,所以有了迎禧巷街。為紀念明代永樂兵部尚書安南靖節劉憔,有了忠誠街。為紀念明代宰相張居正,原純正街建有純正堂,這就是純忠街的由來。紅門路是古章臺巷的別稱,這條路正對章華寺朱漆紅門而得名。
勝利街原名九十埠街。勝利街緊挨長江,至清代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生意紅火的街道,因岸邊多埠頭而得名,現在已經面目全非。
歷史的價值不能用眼前的利益去估量。真正的經濟繁榮,是看你保留了多少古蹟,為我們的後代留下了多少精神家園。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