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敬告:孩子發燒要好好應對,可別陷入這4個誤區

2020-12-21 醫聯媒體

發燒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問題,然而,很多家長在面對自己寶寶發燒時,總擔心會燒壞小腦袋。所以,處理起來還是免不了會手忙腳亂的,甚至是「病急亂投醫」,頻頻誤入很多誤區。那麼,發燒真的會燒壞寶寶的大腦嗎?在給寶寶的退燒路上,家長都陷入過哪些誤區?

誤區一:發燒會燒壞腦子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燒是身體對抗外來入侵病菌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身體調動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也是寶寶免疫力得到提高的一個過程,而且人體還有體溫調節中樞,能防止體溫升得太高而損害腦組織。一般來說,普通的發燒,並不會燒壞寶寶的大腦,反倒是一些不恰當的處理,反而有可能是對身體的恢復不利的。而發燒後燒壞腦子的,大多數是由疾病所導致的,如腦膜炎,而並不是發燒所致的。

誤區二:發燒會燒出肺炎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再這麼燒下去,會不會變成肺炎啊?其實這是搞混了因果關係,並不是發燒導致了肺炎,而是當寶寶感染肺炎時,由於體內有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感染,臨床上出現發熱的症狀。

誤區三:發燒靠「捂」

發燒後,吃點退燒藥,再捂一捂,等汗出來了後就不燒了。不知有多少的家長是用這種「坑娃」的方式給寶寶退燒的?其實,這種捂熱的方法會影響到機體的正常散熱而使體溫越升越高,甚至出現高熱狀態,而寶寶在發熱狀態下,本身機體代謝就會變得亢進,耗氧量也會相對增加,如果又再加上捂得太嚴實,容易因缺氧而造成機體多器官、多系統受累等更嚴重的後果。與捂熱相反的是,寶寶發燒時,家長在給寶寶做好手腳保暖時,應注意把寶寶胸口的衣服稍微解開一些,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通風換氣,同時還應注意補充水分,飲食上吃一些易消化、有營養的流質、半流質食物。

誤區四:一燒馬上吃藥

有些家長摸到寶寶一燒起來,馬上就餵退燒藥了,其實,如果寶寶的體溫在38.5℃以下,一般建議還是以物理降溫為主,用溫水在寶寶額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擦一擦,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溫效果。

而退燒藥一般在寶寶體溫超過38.5℃以上而有其他明顯不舒服的時候使用,目前用於兒童退燒的藥主要為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在使用退燒藥時,一般選用一種退燒藥即可,同一種退燒藥用過後,下一次需要再使用時,最好間隔6個小時以上,一天一般不超過4次。如果持續高燒不得不需要兩種退燒藥交叉使用時,一定要先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要記得,服用退燒藥目的主要是減輕寶寶的不舒服症狀,而不是要降到正常體溫。

總之,在遇到寶寶發燒時,家長需要做的是注意監測好體溫,多觀察寶寶的精神反應等情況。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能吃能玩能睡,就不用太過於擔心,可以繼續在家觀察下。但如果寶寶持續高燒,精神狀態較差、萎靡不振,出現嘔吐、尖叫、抽搐等反應,則應儘快送往醫院。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什麼時候吃退燒藥 4個誤區要避免
    原標題:寶寶發燒什麼時候吃退燒藥 4個誤區要避免   寶寶發燒是好多朋友特別擔心的情況,特別是高燒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處理,有好多家長在孩子發燒後就會使用退燒藥,這也是不正常的,我們要根據寶寶的發燒程度進行合理的處理。
  • 孩子發燒怎麼辦?這些常識你一定要知曉
    孩子發燒如何測量體溫孩子的年齡不同,大家要選擇不同的體溫測量方法:* 3個月以下嬰兒孩子月齡小,最好測量肛溫,其次是腋下溫度。請注意,寶寶耳蝸較小,不推薦使用電子耳溫計測量體溫。* 3個月到3歲幼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推薦測量肛溫,如果不方便,測量耳溫也可以。* 3歲以上孩子3歲以上的小朋友發燒,大家可給他測量口溫。如果孩子不能長時間保持閉嘴狀態,可給他測量耳溫或腋溫。
  • 千萬別犯這五個誤區!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王西富帶我們揭秘中暑的誤區高溫天氣下中暑後如何應對?誤區一中暑發燒吃退燒藥就可以緩解了我們現在知道中暑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體溫升高,但在如今的特殊時期,疫情期間,我們應該如何區分『中暑』和『感冒發燒』呢?中暑發燒了,吃退燒藥可不可以緩解中暑症狀呢?王西富醫生介紹,中暑的發燒和普通的發燒鑑別起來還是非常容易的。
  • 孩子一場病,父母半條命?在冬季病毒高發期正確對待孩子感冒發燒!
    據網媒報導,剛滿一歲的樂樂出現流鼻涕、喉嚨沙啞且伴有發燒跡象,媽媽趕緊帶著他去醫院,經過醫生診斷吃藥、輸液治療之後,樂樂卻突然死亡,讓家庭徹底陷入崩潰。 大部分寶爸寶媽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缺乏應對經驗,所以要避免寶寶在發燒時候的幾個誤區:
  • 娃發燒40℃未發現?發燒分4個等級,這2個等級立即就醫
    什麼情況要幫寶寶在家「退燒」?今天,就讓瀟灑美貌的健康之神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好好給大家支幾招!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1判斷小寶寶發燒,牢記5個要點!大寶寶難受發燒的時候通常會自己說出來,可碰上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判斷起來就有些難了。這不,上海一位高級育嬰師,就因為缺乏判斷發燒的常識導致嬰兒高燒40℃都沒被發現。新聞來源:羊城晚報那爸媽們該如何在第一時間發現小寶寶發燒呢?
  • 傳醫生孩子發燒靠熬 醫生:精神不好要儘快就醫
    熬不熬關鍵看精神狀態和病情這篇題目為「醫生的孩子發燒基本靠『熬』」的文章,這兩天在微博、微信以及一些健康網站上被熱轉。文章引用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張曉東發的微博稱,「小兒1歲在英國高燒40℃,抱到醫院看病,醫生搬來一臺電風扇,對著幾乎脫光的兒子吹,體溫很快退下來」。
  • 孩子總是發燒不消停,可能是進入了4個退燒誤區!
    兒童由於抵抗力較低,很容易受到外界病原體滋擾,尤其是流感高發季節,如沒有採取有效預防措施,很容易感染流感病毒,進而引發發燒。兒童發燒相信是讓很多家長都頭痛的事情,這是由於兒童發燒總是反反覆覆出現,那麼為什麼會反覆發燒呢?
  • 小兒發燒三個誤區!怎麼處理一次說清,建議收藏
    導語:小兒發燒三個誤區!怎麼處理一次說清,建議收藏家有小兒,難免會遇到寶寶生病發燒的時候,尤其是當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時,往往手忙腳亂慌得很,不知道如何處理,一般情況下,很多人在認識小兒發燒這個問題上,存在一些誤區,也不清楚啥時必須得去醫院檢查,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今天一次說清。
  • 為何醫生不建議吃感冒藥?孩子發燒、咳嗽、流鼻涕,教你正確應對
    「咳嗽的特別嚴重,感覺肺都要咳出來了,會不會咳成肺炎啊?」「寶寶白天都還玩得好好的,夜裡就發燒了,還很難退燒,要如何處理?」........為了幫手足無措的家長們安安神,我們今天就來系統講講「寶寶感冒」的問題。
  • 兒科醫生: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易傷寶寶
    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
  • 家長對發燒的11個誤解 38.5℃以下物理降溫
    寶寶的身體很敏感,抵抗力不夠強,稍稍不注意都會引起感冒發燒。如何應對寶寶發燒,媽媽們一定要備上幾招,不能亂了陣腳。事實:發燒合併感染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傷。體溫高於42℃時,發熱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並且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溫度下時,體溫才會高到這種程度。(比如在熱天把孩子關在封閉的車裡)誤區4:孩子很容易因發燒導致驚厥。事實:只有4%的兒童會發生熱性驚厥。熱性驚厥多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痙攣或抽搐等。
  • 兒童發燒僅靠退熱貼?這4個護理措施也要做好!
    原標題:兒童發燒僅靠退熱貼?這4個護理措施也要做好!   孩子發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在季節轉變或者是身體有炎症時很容易讓發燒跟著就來。很多父母在孩子發燒時會使用退熱貼,認為退熱貼既安全,又可以幫助退熱。但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在孩子發高燒時,僅靠退熱貼的效果還是比較欠佳的。
  • 孩子發熱的4條護理誤區,你中了幾條?
    誤區一:發燒就要多穿衣,多蓋被,捂出汗就好了? 孩子的體溫調節功能還不夠成熟,發熱的時候,少穿一些少包一些,有利於熱量散發,從而也有助於降溫。 因為脫水容易導致虛脫(休克),尤其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更要當心這一點。 其次,一定要多鼓勵發熱的孩子多喝液體,保證充足的水分,通過身體排出水分來帶走熱量,可以選擇白開水、稀釋過的果汁、口服補液鹽(ORS)溶液、冰棒等。
  • 退熱貼原來並不能退熱,孩子發燒可別指望它!
    退熱貼裡含有薄荷、冰片之類的東西,能讓孩子頭部冰涼涼,可一定程度緩解不適。這裡提醒大家,如果寶寶對退熱貼不反感也不會過敏,用一下也行。如果寶寶不願意貼,就不要強迫他了。使用退熱貼的注意事項大家給寶寶使用退熱貼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發燒出現這3種症狀,可能會燒壞腦子別大意
    所以,就比較容易發燒發熱。不過,家長朋友們也別過於擔心,孩子發燒發熱是常見現象。只要採取正確科學的治療方法就不會有大礙。不過,當孩子發燒時出現這"三"種症狀時,可得千萬要注意了!1."病情已十分嚴重,家長朋友們可千萬得注意孩子發熱時的變化,看看體溫有沒有降下來或者孩子是否有哭鬧不止的不舒適現象,必要時,一定要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聽取醫生意見。2."
  • 寶寶發燒超過38度能不能吃退燒藥?這些用藥誤區,您真的了解嗎?
    寶寶發燒感冒不要慌,科學用藥才不傷身。發熱是症狀,是人體的免疫防禦措施,是保護孩子的,並不會燒壞腦子。一般來說,孩子發燒是抵抗力在與病毒做鬥爭,所以寶媽們大可不必急急忙忙的把孩子送去醫院,只需要在家裡觀察寶寶的情況,那麼應對寶寶發燒,媽媽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 娃退燒攻略、誤區一次理清
    今天,貼心科大大就好好的說叨說叨:給娃退燒時,哪些誤區一個都不能碰!要不要帶娃就醫,又有哪些金標準!14大退燒誤區,1個也錯不起!科大大先給大家填一個人人都會踩進去的坑——物理退燒。 物理退燒?對不起,科大大來潑冷水了,娃發燒後,家長要做的第一步是:靜靜觀察。因為發燒,是人體應對外來病原體的一種抵抗方式。除非是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娃身體造成傷害。相反,適當的發熱其實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 爸爸一個動作,2歲男童發燒身亡:這幾個退燒誤區需要避開了
    據醫生介紹,每年醫院都會碰到三四個因驚厥而死亡的孩子,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家長採用了摳喉這個錯誤的處置辦法。 該院今年已遇到3個孩子因此死亡。醫院兒童神經內科病房每年收治的患兒有1200多人次,其中因驚厥處置不當而造成孩子受傷的至少佔了半數。
  • 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不用就醫?這些退燒誤區新手爸媽要知道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老人說,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不用就醫,真的麼?你是否聽老人說過,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一般就可以不用去醫院,使用退燒貼,或者吃點退燒的藥就可以了。去醫院,醫生也基本上都是這麼處理的。老人經歷的事情多,對於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會更有經驗,很多人於是就信了。
  • 給孩子退燒千萬要避開的4個大坑!
    不少家長遇到孩子發燒都會用「捂」這一招,一些人覺得孩子發燒同時還會伴有怕冷,因此拼命給孩子穿多點、蓋多點,裡三層、外三層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一個憋得紅彤彤的小臉蛋。 分析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孩子發燒時,末梢循環變得較差,手腳摸起來可能會有些涼涼的,但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穿得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