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2歲的平平發燒後出現驚厥現象——臉和嘴唇發青、雙眼上翻,手腳還一陣陣地抽動,喉嚨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響。
一旁的爸爸以為是有什麼東西堵住了孩子的喉嚨,就把手伸進平平的嘴裡挖。
幾分鐘後,爸爸發現孩子一動不動,趕緊往醫院送。
遺憾的是,送到醫院時,孩子的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經過極力搶救,孩子終告不治。
而這起悲劇,離醫院兒童神經內科主任林忠東發朋友圈提醒不到一天。
上周,該科室接診了兩例因驚厥而受傷的孩子,一名11歲的孩子因癲癇發生驚厥,家人往孩子嘴裡灌開水,結果造成孩子顏面部嚴重燙傷。
另一名兩三歲的孩子出現高燒驚厥後,爺爺帶著戒指的手伸進了孩子嘴裡,一頓亂挖後,孩子嘴裡被摳得血淋淋,還出現了喉頭水腫!
據醫生介紹,每年醫院都會碰到三四個因驚厥而死亡的孩子,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家長採用了摳喉這個錯誤的處置辦法。
該院今年已遇到3個孩子因此死亡。醫院兒童神經內科病房每年收治的患兒有1200多人次,其中因驚厥處置不當而造成孩子受傷的至少佔了半數。
就拿用手壓迫孩子喉嚨來說,會產生三個危險:
一是大人的手指有可能堵住孩子氣道,造成窒息;
二是在摳喉時造成孩子喉頭水腫,發生窒息;
三是有可能因為手指壓迫喉頭造成迷走神經的興奮,導致心跳緩慢甚至停止跳動而死亡。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超過6分鐘,就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像平平一樣,即使救回來也可能出現腦死亡。
除了用手摳,下面這些退燒方法每年都導致不少孩子致傷致殘,很多父母卻還在做!
1
半歲寶寶發燒接受灌腸治療,突發急性腎衰竭
半歲的小遊人生第一次生病發燒,家長趕緊把他送到附近的村衛生室。醫生對小遊進行了灌腸治療,但孩子的燒不僅沒退,反而病情越來越重。爸爸媽媽趕緊把他送到了武漢治療。
孩子送來後心臟、腎臟、包括肝臟的狀況非常不好,檢查結果肌酐指標上千,普通正常的情況只有幾十。
經過治療,小遊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每次都需要做十多個小時的透析,通過機器來維持生命。
普通孩子那樣隨意奔跑、玩耍對小遊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奢望。醫生分析,導致孩子出現這一幕的重要原因就是當初的「灌腸」退燒。
醫生說,因為有一些藥物通過灌腸治療一樣會進入到血液裡面,而且有可能當地使用的是比較大的劑量,就造成肝臟、腎臟、心臟的損害。
在臨床收治的患兒中,像小遊這樣因為灌腸退燒導致嚴重後果的並不罕見。家長們往往會誤認為灌腸退燒與孩子在肛門使用的退熱栓類似,相對於打針、吃藥比較安全,其實這是一種誤區。
各地灌腸門診層出不窮,與此同時各地也相繼出現了很多因不良灌腸造成的兒童重疾。
新聞一2004年,某村村醫給一名3歲咳嗽患兒灌腸後出現洗肉湯樣大便,經上級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原因就是村醫超劑量用藥、不規範用藥。
新聞二河南一名2歲兒童患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入院,經查是過去一年中反覆使用灌腸療法治療發燒,灌腸療法常用的激素如地塞米松和退熱藥氨基比林都是超量用藥,一般是3~5倍!
新聞三廣州某鄉村診所灌腸退熱導致腸管破裂,合併感染,到廣州兒童醫院ICU住院一月方才搶救回來,傾盡家財。
2
家長拿棉被給孩子捂汗,致女嬰窒息死亡
在退燒的土方法中,捂熱退燒絕對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恐怖體驗。」出點汗就好了「
因為發燒捂汗退燒頻出悲劇的新聞,並不鮮見。
2014年2月廈門一名剛滿百天不久的嬰兒,因睡覺時被家人包裹地太嚴實,最後再也沒能醒來。
2015年2月襄陽一名7個月大的嬰兒因感冒咳嗽,被家人裹上厚厚的衣服,捂熱致死。
2015年11月武漢一名剛滿月的嬰兒因出現了咳嗽、流涕的症狀,被家人捂汗致死。
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遠遠不及成人,捂熱的狀態下可能不僅無法出汗排熱,反而會因為不能散熱導致熱量在體內儲積,體溫升到比調定點更高,出現 41℃ 以上的超高熱。
有一部分孩子會因為溫度過高導致脫水或「熱性驚厥」,1 歲以內的孩子更有「捂熱症候群」的危險——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環衰竭,嚴重時致死。
3
父母用工業酒精為幼兒擦身體,導致寶寶中毒身亡
東莞一名1歲男童被緊急送往深圳兒童醫院搶救,抵達醫院時孩子已經無法自主呼吸,陷入深度昏迷。醫護人員盡力搶救一夜還是回天乏力,最終離開人世。原因是男童發熱,其父母用工業酒精為他進行了物理降溫導致酒精中毒!
深圳兒童醫院PICU主任透露,男童死亡的罪魁禍首就是工業酒精,工業酒精裡含有甲醇,甲醇有較強毒性,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影響很大,它經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膚攝入都會產生毒性反應,急性中毒症狀包括頭疼、噁心、胃痛、疲倦、視力模糊以至失明,繼而呼吸困難,最終導致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
寶寶皮膚非常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而這種物質對腦部神經系統的危害可以說是致命的,寶寶送院時腦部已經喪失功能,情況比植物人還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