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汕人才懂吃的魚,在國內一錢不值,到日本搖身一變成高檔魚

2020-12-18 騰訊網

民以食為天,你願與我一起嘗盡天下美食嗎?

魚這種素材,真的是非常神奇,不管是海魚還是淡水魚,總能烹飪出不一樣的味道。甭管是清蒸、紅燒、還是做成生魚片,只要出了鍋,聞著味就讓人垂涎不已。

廣東人是比較注重飲食文化的,早在很久以前,廣東對吃就有很深的研究了,天上地下海底的,廣東人都能做出一道美食出來。廣東人對於飲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像普通的美食還真不夠他們看的,他們食性的範圍特別廣泛,尤其是海鮮,深受廣東人的喜愛。

廣東因為靠近海,海產品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在廣東最受人們歡迎的一種魚類還得屬鯒魚。鯒魚在潮汕是特別吃香,當地人都喜歡吃鯒魚,不過鯒魚在我國其他地方就不怎麼受歡迎了,雖說價格比較便宜,但是唯獨只有潮汕人懂得鯒魚的魅力,並且有獨特的烹調方法,能將鯒魚的美味發揮到極致。不過這鯒魚雖然在中國賣的便宜,但是出口到了日本,就搖身一變成了高檔的海鮮,價格還不便宜。

鯒魚特別喜歡在有沙質的海底活動,通常在50米左右深的地方。鯒魚的體型比較短,他們的捕食方式也比較有特點,經常把一半身子埋在沙子裡,只露出背鰭,吸引其他魚類。鯒魚的生存能力比較強,再加上食性雜,肉質就格外的鮮美,我國的廣東海域以及印度洋、東南亞國家都有分布。

潮汕人吃鯒魚已經很久了,一道菜脯煮鯒魚就是當地的名菜。醃製好的蘿蔔乾配上鯒魚,就成了味道鮮美的美食,人見人愛,吃了就讓人忘不掉。其實這種魚吃的人少,只是因為很多人不懂如何烹飪它,除了燜煮,還可以油炸,只是味道不如煮的那麼鮮美罷了。

吃鯒魚最推薦的還是燜煮,能發揮鯒魚全部的鮮美味道!

相關焦點

  • 這魚在國內不值錢,吃它的人特少,潮汕人才懂吃,到日本成高檔貨
    餐桌上最不可缺的美食就是大魚大肉了,魚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作為沿海城市的一員,吃慣了海裡生產的魚,對內陸上的淡水魚有點吃不習慣,而內陸人更喜歡吃淡水魚,經過紅燒、麻辣、糖醋等做法,色香味俱全,肯定吃不慣簡單的清蒸白灼的海水魚,
  • 這種魚在國內不值錢,只有潮汕人懂吃,到了日本它就成為高檔貨
    本文導語:這種魚在國內根本就不值錢,吃的人也很少,只有潮汕人懂得怎麼吃。可是它到了日本卻成為了高檔貨。 鯒魚的外形怪異,渾身褐色,看起來跟清朝時期男子扎的辮子十分相似,因此它又被人稱為「老頭辮子魚」。 鯒魚在我國名氣低,屬於次要的經濟魚類,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市場上也很少出售這種魚。鯒魚的價格也不貴,幾塊錢就能買上一斤,因為我國好吃的魚類實在太多了,所以吃鯒魚的人不多,所以它在國內的銷量並不好。
  • 潮汕人超愛吃的這種魚,在國內不值錢,一出口就變成了高檔魚類!
    我國每年的進出口魚類數量都非常可觀,而有一種作為常出口的魚類品種在國內卻賣得非常便宜並不值錢,但只要一出口就變成了高檔魚類。這種魚的官方學名叫做鯒魚,俗稱有很多種,比如狗腿魚,辮子魚、牛尾魚、拐子魚、百甲魚、箭頭子、竹甲等,不同的地區叫法有所區別,而作為最懂吃它的潮汕人又把它叫做淡甲魚。鯒魚肉質結實細嫩,屬於蒜瓣肉類型,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其中以黃海、渤海產量最多,捕獲量最大的季節以春季和夏季為主。接下來一起認識下這種潮汕人超愛吃的鯒魚有些什麼特點。鯒魚價格多少錢一斤?
  • 此魚長相醜陋,我國3元1斤很少人吃,出口日本成「高檔魚」
    導讀:此魚長相醜陋,我國3元1斤很少人吃,出口日本成「高檔魚」文/農夫也瘋狂天氣越來越冷了,為了在冬季來臨之前有一個好身體,適量進補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我國就有一種魚,它長得醜陋,人稱「狗腿子魚」,在我國很不值錢,三元一斤沒人買,但是出口到日本卻成為了「高檔魚」,價格翻了十幾倍。狗腿子魚科普什麼魚會叫這麼奇怪的名字呢?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種魚,而吃過它的則要更少了,畢竟這種魚在我國很少人吃它。
  • 這魚長相醜陋,中國人不喜歡吃,日本人卻高價收購
    中國人是出了名的什麼都吃,上到天上飛的,下到土裡鑽的,都不會放過,凡是沒毒的魚類,基本逃不過沿海人的魔抓。但是真有那麼一種魚,醜破天際,醜到中國人都嫌棄。一般好吃的魚,都不敢三五成群,因為很容易就會變成瀕危物種。
  • 這魚在我國屬次要經濟魚類,一出口便成了高級貨,潮汕人最懂吃它
    這條魚在日本很高檔,在國內卻不值錢,經潮汕人之手就是一道美味佳餚!它就是我國的常出口魚類——鯒魚,又被稱為村長魚,秘書魚。我國沿海均有產,其中黃海與渤海產量較多,以春夏兩季捕獲量最多。鯒魚在我國屬於次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即便如此,很多人包括美食君都沒見過這條魚,而在山東及遼寧大連沿海一帶,當地的居民稱之為「老頭辮子魚」,由於它的長相和清朝時期男子扎的辮子很像,因此而得名。而這條魚出口到日本就成了高檔魚類,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鯒魚的體型又扁又長,從頭到尾逐漸變細,整體呈圓錐形。
  • 這種魚烹飪難度高,在國內很少人買,日本人喜歡吃
    這種魚在國內太便宜被嫌棄,出口到日本搖身一變,成了搶手貨魚類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卵凝脂,是人類餐桌上非常受歡迎的菜品之一。過年吃年夜飯,閃亮登場的各式菜品中總是要有一道菜是屬於魚的,預示著年年有餘,圖個好兆頭。
  • 獨特的菜脯,只有潮汕人才懂,你有沒有吃過呢?
    一說到到菜脯很多人立馬會聯想到腸粉這類食物的食物,當然也包括菜脯蛋,但其實廣式的腸粉和潮汕腸粉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相信很多外地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潮汕的腸粉中多了一些菜脯,要是說到菜脯是什麼原料醃製而成,相信很多人會說是用蘿蔔乾用鹽水浸泡後瀝去水分的蘿蔔條,但是在潮汕人眼中並不是這樣認為,在他們看來菜脯是經過千錘百鍊才的食材製作而成。
  • 這種魚長相奇醜,在我國3元1斤都很少有人吃,在日本卻成了「高檔魚」!
    魚肉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元素,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有一種魚叫做狗腿子魚,3塊錢一斤都沒有人買,但是到了日本以後,價值卻翻了十幾倍。
  • 跟著魚謠學吃魚:潮汕文化的不時不食(上)
    做法:1、帶魚切成6cm長段,將精鹽撒入魚身內稍醃,並在魚的全身均勻地塗上一層溼澱粉糊;2、炒鍋倒油,燒至七成熱,把魚放入油鍋內。炸至呈金黃色時,取出放入盤內;3、炒鍋留油少許燒至六成熱,放入蔥、姜、蒜末、醋、醬油、加少許湯,放糖,開鍋後,將魚下鍋,入味後淋花椒油,炒勻即成。
  • 真正會吃魚生的,不是日本人而是潮汕人!
    潮汕人吃魚生(即吃生魚片)的習俗由來已久。而今,潮汕人仍食魚生,做法和吃法上頗具地方特色。 潮汕有句俗語:夜半聽見賣魚生,想吃魚頭熬番葛。魚生,由來已久,孔子在《論語》中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 跟著魚謠吃魚:潮汕文化吃海鮮的日曆
    2鍋倒油,燒至七成熱,把魚放入油鍋內。炸至呈金黃色時,取出放入盤內。3炒鍋留油少許燒至六成熱,放入蔥、姜、蒜末、醋、醬油、加少許湯,放糖,開鍋後,將魚下鍋,入味後淋花椒油,炒勻即成。3在醃製好的魚身兩面均勻的沾上幹澱粉。然後在鍋內放油,六成熱時將鯽魚放入炸至兩面金黃即可
  • 實拍:在日本海鮮市場吃月亮魚,看到把魚切開那一刻,貴點也值了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所以在日本的海鮮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基本上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海鮮被打撈上岸,隨後這些海鮮就會被運送到附近的海鮮市場去售賣。而且在日本要是市場要是看到長相怪異或者體型巨大的海鮮的,這也是很正常的。
  • 潮汕一種鮮美的魚,叫熟魚
    有人說,人在潮汕,舌頭卻上了天堂,是這樣吧!在潮汕,就有那麼一種魚,鮮得像剛從海中撈出來,連殺都不用,買了便能吃,十分美味,這也太令人驚詫了。潮汕的這種魚,叫熟魚。只要你走進菜市場,抑或是到哪一家潮汕菜館、飯店,都可以吃到。這種魚,也是潮汕人一日三餐的所愛,而且不貴,一般一條三、四元,可以論條買,像菜一樣的價格,誰都可以買來吃。
  • 農村人這種魚吃到膩,是潮汕經濟型食用魚,油煎味道意想不到
    白姑魚和黃姑魚同屬白姑魚屬,但是白姑魚相對便宜一些,是潮汕經濟型食用魚。潮汕沿海村民三天兩頭都會到市場買白姑魚。或煎或煮,烹飪方法非常單調。白姑魚 白姑魚在潮汕部分地區也叫做「劃魚」,潮汕人普遍的傳統做法是醬油清蒸和清燜,在關火的時候放上一小撮小芹菜。
  • 或許在你吃過潮汕魚生後,你便會覺得日本的刺身不過如此
    昨天有圓圓給大家介紹的是魚露,介紹完魚露之後,圓圓再給大家講講我們潮汕特有的魚生。說到魚生,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腦海裡可能想像的是日本的壽司和三文魚。但其實魚生的源頭來源於中國,它有之悠長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代。然後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朝代後,才傳入到日本和朝鮮等地。所以現在圓圓看來,以前喜歡吃的日本刺身,就是由中國的魚生演變而來的。
  • 這種魚,潮汕人都愛吃,雖然貴,但它營養豐富,肉質細膩,值了
    從小到大,都愛吃魚,老公老家在潮州,記得第一次去他家裡時,婆婆煮了好幾個魚做成的菜,好多還是我叫不出名字的魚,在這之前也沒見過魚,就知道特別的好吃,吃魚吃到飽,超滿足的。其中有一種魚,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它的學名該叫什麼,婆婆說在潮汕地區大家把它叫做「三劃魚」或者「三線魚」,因為魚的身上有三條黑色線條一樣的,尾巴也有幾條線一樣划過去,我還特意拍過一張圖片,傳到百度裡搜索了一下,原來是斑豬魚,哈哈,又豬又魚的,不知道您那邊,這個魚叫做什麼呢?這魚真的超級美味的,雖然貴,六十多一斤,但是它的營養豐富,肉質細膩,值了。
  • 日本人最愛吃的魚,身上還印有「日本國旗」?吃貨:照吃不誤
    日本是一個島國,本身漁產就豐富,所以當地人也愛吃魚。再加上日本人的陸地領土有限,所以很多生活食材都從海洋獲取。日本人喜歡吃鮮美的漁產,為了更鮮美一些,日本人往往會使用最簡單的調料,直接將魚生食。很多時候,一條魚從被捕到下肚,前後只過了一刻鐘的時間。
  • 潮汕酸菜魚,不一樣的酸菜魚,一樣好吃到爆!
    酸菜魚是四川省的特色名菜,大多數人都喜歡它的酸爽味道,但是你聽過、吃過潮汕酸菜魚嗎?什麼?沒聽過,沒聽過就對了因為這是我本人自創的,哈哈~ 今天我就來教你做這道菜一樣好吃到爆,尤其適合不太敢吃辣的朋友哦!
  • 東京築地魚市不稀奇?人氣漫畫家教你在日本的魚市該怎麼吃
    從漫畫家到旅遊達人,四川姑娘林竹的每個身份都有日本留下的印記。在日本讀研期間,一張張描述留學日常的手繪漫畫在博客上點擊超過百萬,也讓林竹走上了漫畫家的道路。現在,她一年中仍有半年時間在日本,多年旅遊經驗讓她在窮遊網上成為了一名達人,旅途中的趣事更是成了漫畫的素材,「旅行成為了工作,也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林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