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城持續大雪,物資奇缺,印度邊防軍還要咬牙堅持?

2020-12-11 騰訊網

印度官方已經承認,在列城附近駐紮了22萬印度邊防軍,雖然印度後勤部隊在緊鑼密鼓地運輸物資,但是禦寒設備依然不能滿足前線需求。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還有時間窗口,不過,今年的大雪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在列城地區,已經連續5天大雪紛飛,個別時候還是雨夾雪,印度邊防軍還能咬牙堅持多久?

據印度Swarajya Ma網站消息,為了讓邊防軍熬過冬天,印度軍方加緊採購各種禦寒設備,從全球購置極地帳篷,能夠保暖的大型貨櫃,以及半永久式房屋。此外,印度邊防軍冬季保暖服裝,高山雪地護目鏡等設備缺口也很大。雖然印度軍方在做各種努力,但是後勤保障工作成效不大,缺口依然巨大,運輸也是問題。

因為印度在邊境地區堆積了太多軍隊(總數高達22萬),高山運輸艱難,後方資源不多,這就使得雖然印度軍方未雨綢繆,早就在運輸各種物資,但是印度邊防軍各種物資都在奇缺狀態,武器彈藥並不是最為主要的,畢竟對峙時期,武器彈藥基本上沒有消耗。所以最緊缺的是生活物資。

禦寒的衣服,護目鏡,防水靴,除雪機器,軍用口糧、蔬菜、飲用水,都處於緊缺狀態。不說總數22萬士兵,僅僅部署在最前沿的三萬多士兵,每天消耗的生活物資數量巨大,據悉一天就要消耗10萬份美國軍用口糧,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其他乾果蔬菜等物品也要運輸。

這樣就很考驗印度後勤部隊的工作效率。據悉,印度後勤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是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之下,優先供應給精銳山地師,至於其他部隊,只能等待,在物資到位之前,咬牙堅持。據悉,近日列城地區連續5天強降水,不是大雪紛飛,就是雨夾雪。對於列城周邊印軍而言,這就是雪上加霜啊。

邊境地區的山路崎嶇,很多公路都是簡易公路,路面不平,狹窄,現在被大雪覆蓋,加上雨水,路面結冰,整個運輸通道就是大型滑冰場。對於在邊境地區堆積數量眾多的士兵,印度軍方內部聲音也有不同聲音,比如印度維諾德·巴蒂亞退役中將就提出質疑:「在高海拔地區,天氣寒冷,地形複雜,後勤工作很難保障。」

「大規模軍隊聚集,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在後勤部隊無法滿足條件的前提下,就貿然出兵,堆積在高海拔地區,是很不理智的做法。」不過,印度軍方民族主義情緒爆棚,其戰略思想依然停留在過去,依然迷戀軍隊數量。

現在已經是秋季,再過一個月,大雪紛飛將是日常,留給印度邊防軍的時間窗口已經不多了,如果再拖一個月,即便印度想撤離一部分軍隊,都變得困難起來。因此,對於他們而言,最大的敵人是大雪,是極端寒冷的天氣,在冬季,動輒零下40度的氣溫,如何熬過去,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關注本號,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拉達克深冬將至,印軍缺衣少食咬牙硬撐,我們煮餃子下火鍋奉陪
    報導引述印度軍方消息人士11日的表態稱,作為11月6日舉行的第八輪陸軍指揮官級會談的後續行動,兩軍目前正在就這一擬議中的脫離接觸計劃的確切模式和順序,以及聯合核查程序進行討論和最後敲定。印媒稱,撤退行動將首先從班公湖方向開始。中方將撤退到指狀-8以東的陣地,而印度士兵將向西撤退到指狀-2和指狀-3之間的丹辛格塔帕哨所。
  • 印軍NH1戰略公路中斷,數萬士兵補給開始緊張
    從該電視臺記者實地拍攝的畫面來看,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至拉達克首府列城的NH-1戰略公路已經被迫關閉,而據接受採訪的當地印軍介紹,目前工兵部隊正在組織機械搶通。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以來印度西北邊境局勢持續緊張,區區一條戰略公路根本無法滿足印度邊防部隊的後勤補給需求。事實上,為了優先供應軍事物資,從今年九月起該公路就已經被印度國防部徵用,只供軍事車輛通行,用於運送邊境後勤補給物資,但即便如此仍入不敷出。
  • 拉達克地區大雪封山!列城醫院凍死者激增,印軍開始從班公湖撤離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5日的報導稱,拉達克地區從14日開始大雪封山,印度氣象部門已經預測此後兩天該地區將會有惡劣天氣來襲。目前,斯利那加至列城的NH-1戰略公路已經因為降雪而關閉,何時能夠重新開啟還是一個未知數。據悉,拉達克寒冷的天氣已經對印軍一線士兵產生了影響,列城醫院凍死者人數激增,印軍即便是想要從班公湖地區撤離都已經失去了機會。
  • 關鍵時期印度一座關鍵隧道通車在即,拉達克不再受大雪封山困擾
    印度軍隊在最新一輪的談判中依然強勢,不僅提出無理要求還妄圖恢復此前的巡邏點,似乎對即將到來的寒冬和大雪毫不擔心。信心爆棚的印軍底氣究竟來自何處?軍機圖在印度媒體的報導中找到了一些頭緒。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這座投資320億盧比、耗時10年時間、4G信號全覆蓋的全球高海拔地區最長隧道(8800米)已經準備好在本月底通車,「拉達克」地區每年長達6個月的大雪封山期即將成為歷史。
  • 大雪封山後勤補給中斷,列城醫院人滿為患,印軍或將開始撐不住了
    我國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將防寒裝備送到了邊防戰士的手中,並且提供大量設備來提高戰士們的生活水平,甚至花費大量金錢用在無人機領域的研究之上,為的就是保證我國軍人們的生命安全。但是印度方面不要談生活水平、無人機,甚至連基本的生存物資、防寒設備都還未解決。
  • 我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武裝到牙齒!印軍還在為防寒服發愁
    央視軍事12月9日發布消息稱,海拔5000米,西藏阿里,山高坡陡,邊防戰士送物資有了新利器——單兵外骨骼。它可以幫助戰士背起一個成年人體重的物資,還能有效避免腰部和腿部損傷。
  • 中印邊境傳出重要風聲,邊境印軍恐遭災難重創,莫迪這次求仁得仁
    據《印度斯坦時報》11月19日報導,中國正在加強在列城,也就是印度所謂「拉達克」邊境地區的防禦。印媒稱在實際控制線以東60公裡處發現了中國的坦克運輸車,印媒據此認為,解放軍並未放鬆警惕。印度媒體還曝光了解放軍的什麼部署?
  • 拉達克零下30度,印軍靠喝酒抗寒,相比之下我軍待遇太「奢侈」
    報導稱,在拉達克東部的印軍部隊正在經受最嚴苛的環境考驗,而他們對面的中國軍隊也面臨同樣的遭遇。《印度快報》13日報導,印度陸軍副總參謀長表示,中印邊境談判可能會曠日持久,但印度將不計代價確保領土完整。印度將繼續致力於對話,希望能恢復今年4月前的現狀。分析指出,由於沒有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撤退,因此雙方第9次軍長級會談看起來已沒有緊迫感。
  • 拉達克大雪封路,印度氣象部門發預警:進山公路要關閉
    留給印度軍方做選擇的時間不多了!數萬印軍是在拉達克高原煎熬6個月,還是選擇向後撤退,著實是一大難題。隨著嚴冬的來臨,部署在拉達克的數萬印軍再度面臨新的挑戰:後方軍服工廠爆炸起火,旁遮普邦交通中斷,如今通向拉達克的主要戰略公路NH-1公路也因大雪被警告封閉。
  • 11月中旬後前線印軍後勤會迎來真正考驗,在此之前印度不會消停
    印度軍隊近期正在爭分奪秒地向列城地區運送後勤物資,以便在拉達克大雪封山期到來之前將足夠的後勤物資運到列城以便駐紮在前線的四萬多印度軍隊過冬。此前有很多媒體將拉達克的封山時間欽定在10月,實際上拉達克真正的封山期要到11月中旬前後才到來,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印度軍隊不會消停下來。
  • 印軍1個機械化師困守山谷,蓋房已經來不及了
    近日有消息稱,在列城東北部的德普桑平地已經開始降溫,駐紮在這裡的1個印度機械化步兵師出現了很多病號。當然,這個機械化步兵師並不標準,只是1個步兵師,額外配備了坦克裝甲車等單位。
  • 印度不再隱藏力量,15萬噸物資一天上高原,印軍士氣空前高漲
    此前,印度前國防後勤總長透露,印度在高原的部隊的補給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就位。就這名前印軍高官估算,20大軍印度需要運送4萬噸補給才能支撐到明年4月。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印度並沒有向高原有過運輸物資,很多人為此嘲笑印度將會被高原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凍的傷亡慘重!
  • 拉達克冬天來臨,印軍運15萬噸物資鼓舞士氣:不讓士兵凍死在高原
    據路透社9月15日報導,印度軍方已經啟動整個後勤網絡,向中印邊境沿線運送大批物資,以順利度過寒冬。按照印度當局的說法,近幾個月的時間裡,印度將大量的裝備、武器彈藥以及燃料、食品等物資送往前線。儘管印軍多次宣稱後勤保障能力不存在短板,許多唱衰論調是「對手的輿論戰」,但要在拉達克站穩腳跟不能只看列城等前線機場的情況。實際上,中印雙方的對峙地點很多海拔超過4500米,這裡氧氣稀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特別是在超過零下30度的野戰環境下,幾乎所有的物資都嚴重依賴後方的運送。
  • 印軍在拉達克「囤貨」 15萬噸 精心一算,大概夠印軍堅守37天
    15萬噸物資夠幹啥?印軍在拉達克"囤貨",真準備過冬嗎? 近日,印度軍方在網絡上"炫耀"稱,在3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將15萬噸物資運抵拉達克地區,印軍還專門刊發了多張高級軍官在拉達克前天視察後勤補給站的照片,以顯示所謂的"15萬噸物資"絕非吹牛。
  • 為了加速向中印邊境運兵,印度剛打通重要「堵點」
    阿塔爾隧道位於印度喜馬偕爾邦山區,是連接馬納利和拉胡爾—斯比蒂山谷的交通要道。當地海拔3000米以上,過去曾是制約印度迅速向中印邊境投送兵力、物資的「堵點」。觀察者網10月4日引述印媒的報導稱,這條十年磨一劍的阿塔爾隧道日前正式竣工。
  • 印度已迎來大雪天氣,禦寒物資至今沒有著落,請求美國儘快援助
    今年以來,印度方面的軍事行動一直非常頻繁,前幾個月不斷催促多個國家提前交付武器,法國也按照雙方的約定將首批「陣風」戰機交到了印軍手上,之後印度組織了專業人員進行相關訓練,希望「陣風」戰鬥機可以早日為印軍提供助力。
  • 數千噸物資抵達西藏邊防,印軍卻只能住帳篷,因為太冷還要挖地道
    但是印度居然要在拉達克打地道戰,是為什麼呢?均為地道但大不相同在拉達克地區,一年中最大降雪量高達12米,12米是個什麼概念,商品房層高一般為三米,十二米就意味著四層樓的高度!這一腳踩下去已經不是埋到胯或者埋到腰的位置了,這是直接沒了的厚度啊!
  • 拉達克大雪封路,印度氣象部門發出警告:關閉印軍徵用的NH1公路
    自今年6月份以來,中印邊境問題持續升溫,印度往北方邊境地區投放了大量兵力,企圖藉此對中國施壓。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真正因為這些印度士兵感到著急的並非中國,而是印度軍方。因為冬季即將來臨,印軍的補給線愈發脆弱。
  • 印軍窘境終於徹底曝光:一旦開火恐怕只能自顧自命
    11月份,是高原地區氣候變化的分水嶺,喜馬拉雅山擋住了印度洋季風帶來的水汽,這些水汽遇到寒冷天氣變成大雪,全都落在了印度一側。 大雪切斷了印軍運送物資的公路,讓印軍部署在一線地區的哨所成為了一座座孤島。無法保障物資運輸的情況下,即便是印軍用空投為前線哨所內的士兵提供補給,在高原積雪且寒冷的惡劣環境中,這些補給也很難被哨所士兵成功搜索到。
  • 大雪封路,物資無法送達,這個冬天邊境印軍怎麼熬?
    雖然加派兵力給印度邊境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同樣也給政府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大家都知道,由於邊境駐地都處於海拔比較高的地區,所以物資配送方面也存在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到冬天的時候,下雪路滑很容易發生事故,等到下雪量比較大的時候,山路就會被全面封鎖,有的時候甚至一封鎖就是半年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