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官方已經承認,在列城附近駐紮了22萬印度邊防軍,雖然印度後勤部隊在緊鑼密鼓地運輸物資,但是禦寒設備依然不能滿足前線需求。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還有時間窗口,不過,今年的大雪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在列城地區,已經連續5天大雪紛飛,個別時候還是雨夾雪,印度邊防軍還能咬牙堅持多久?
據印度Swarajya Ma網站消息,為了讓邊防軍熬過冬天,印度軍方加緊採購各種禦寒設備,從全球購置極地帳篷,能夠保暖的大型貨櫃,以及半永久式房屋。此外,印度邊防軍冬季保暖服裝,高山雪地護目鏡等設備缺口也很大。雖然印度軍方在做各種努力,但是後勤保障工作成效不大,缺口依然巨大,運輸也是問題。
因為印度在邊境地區堆積了太多軍隊(總數高達22萬),高山運輸艱難,後方資源不多,這就使得雖然印度軍方未雨綢繆,早就在運輸各種物資,但是印度邊防軍各種物資都在奇缺狀態,武器彈藥並不是最為主要的,畢竟對峙時期,武器彈藥基本上沒有消耗。所以最緊缺的是生活物資。
禦寒的衣服,護目鏡,防水靴,除雪機器,軍用口糧、蔬菜、飲用水,都處於緊缺狀態。不說總數22萬士兵,僅僅部署在最前沿的三萬多士兵,每天消耗的生活物資數量巨大,據悉一天就要消耗10萬份美國軍用口糧,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其他乾果蔬菜等物品也要運輸。
這樣就很考驗印度後勤部隊的工作效率。據悉,印度後勤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是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之下,優先供應給精銳山地師,至於其他部隊,只能等待,在物資到位之前,咬牙堅持。據悉,近日列城地區連續5天強降水,不是大雪紛飛,就是雨夾雪。對於列城周邊印軍而言,這就是雪上加霜啊。
邊境地區的山路崎嶇,很多公路都是簡易公路,路面不平,狹窄,現在被大雪覆蓋,加上雨水,路面結冰,整個運輸通道就是大型滑冰場。對於在邊境地區堆積數量眾多的士兵,印度軍方內部聲音也有不同聲音,比如印度維諾德·巴蒂亞退役中將就提出質疑:「在高海拔地區,天氣寒冷,地形複雜,後勤工作很難保障。」
「大規模軍隊聚集,是一種很不明智的做法。在後勤部隊無法滿足條件的前提下,就貿然出兵,堆積在高海拔地區,是很不理智的做法。」不過,印度軍方民族主義情緒爆棚,其戰略思想依然停留在過去,依然迷戀軍隊數量。
現在已經是秋季,再過一個月,大雪紛飛將是日常,留給印度邊防軍的時間窗口已經不多了,如果再拖一個月,即便印度想撤離一部分軍隊,都變得困難起來。因此,對於他們而言,最大的敵人是大雪,是極端寒冷的天氣,在冬季,動輒零下40度的氣溫,如何熬過去,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關注本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