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大雪封路,印度氣象部門發出警告:關閉印軍徵用的NH1公路

2020-12-11 海峽新訊

自今年6月份以來,中印邊境問題持續升溫,印度往北方邊境地區投放了大量兵力,企圖藉此對中國施壓。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真正因為這些印度士兵感到著急的並非中國,而是印度軍方。因為冬季即將來臨,印軍的補給線愈發脆弱。

旁遮普邦公路被阻斷

印度軍事專家表示,新德裡在拉達克地區部署的軍警共有8萬餘人,他們至少需要100萬噸物資才能夠度過為期6個月的冬季。不過印度媒體卻報導稱,印軍的後勤問題已經到了難以掩蓋的地步,基本防寒裝備的缺口已擴大到30%以上,就連食品,取暖燃料也捉襟見肘,儲備量大概只有15~20萬噸,遠遠低於需求。

除了缺少大量後勤物資之外,印軍的補給線也因為農民騷亂以及冬季氣候變得愈發脆弱。印度「ENS」網站11月16日報導稱,旁遮普邦近期再次爆發了大規模農民騷亂事件,他們讓當地的公路以及鐵路系統無法正常運行,這將嚴重影響印軍的物資補給。

印度氣象部門發出警告

除了農民騷亂之外,印軍還需要面對惡劣氣候帶來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顯得更為致命。據了解,NH-1公路是聯通利那加至列城的戰略通道,它全長434公裡,由於路面狀況以及周邊環境都較為惡劣,所以這條公路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之一。

今年9月份,印度軍方直接徵用了NH-1公路,徵用期間,民用車輛一律不準駛入該公路。印軍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抓緊時間向前線陣地運輸更多物資。不過11月14日,印度氣象部門發出警告稱,拉達克地區即將迎來大雪,屆時,NH-1公路將徹底封閉。

印度氣象部門還表示,這場大雪可能只是暫時性的,但也可能是大雪封山期的開始。而後者對於印軍來說顯然是一個天大的壞消息,這將導致印軍損失一條重要的補給線,只剩馬來納裡高速公路可用,但這條高速公路也有被風雪阻斷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現在的印軍已經騎虎難下,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了。繼續駐紮在拉達克地區需要面臨缺衣少食,甚至斷供的風險。但是撤軍的難度也同樣不小,恐怕莫迪已經在為這些難題焦頭爛額了。

相關焦點

  • 拉達克大雪封路,印度氣象部門發預警:進山公路要關閉
    留給印度軍方做選擇的時間不多了!數萬印軍是在拉達克高原煎熬6個月,還是選擇向後撤退,著實是一大難題。隨著嚴冬的來臨,部署在拉達克的數萬印軍再度面臨新的挑戰:後方軍服工廠爆炸起火,旁遮普邦交通中斷,如今通向拉達克的主要戰略公路NH-1公路也因大雪被警告封閉。
  • 拉達克突降暴雪!印軍NH1戰略公路中斷,數萬士兵補給開始緊張
    從該電視臺記者實地拍攝的畫面來看,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至拉達克首府列城的NH-1戰略公路已經被迫關閉,而據接受採訪的當地印軍介紹,目前工兵部隊正在組織機械搶通。 當地印軍表示正在組織搶通 這條號稱是拉達克大動脈的NH-1戰略公路,是印度西北地區最重要的公路,沒有之一,因為它直接連接印度縱深腹地和邊境地區,是當地經濟發展和後勤補給的關鍵生命線
  • 拉達克大雪封山,印軍糧水短缺,印媒:軍方正在趕製「超級食物」
    印度媒體近日連篇累牘地報導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印軍部隊營地,這些文章和視頻向外界和國內暗示,印度軍方已經完全做好了在寒冷的拉達克冬季駐紮的所有準備。《印度時報》11月19日報導稱,印度陸軍已經為部署在拉達克東部的所有部隊建立了廣泛的冬季駐勤設施。
  • 拉達克地區大雪封山!列城醫院凍死者激增,印軍開始從班公湖撤離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5日的報導稱,拉達克地區從14日開始大雪封山,印度氣象部門已經預測此後兩天該地區將會有惡劣天氣來襲。目前,斯利那加至列城的NH-1戰略公路已經因為降雪而關閉,何時能夠重新開啟還是一個未知數。據悉,拉達克寒冷的天氣已經對印軍一線士兵產生了影響,列城醫院凍死者人數激增,印軍即便是想要從班公湖地區撤離都已經失去了機會。
  • 拉達克印軍很尷尬,印度邊民打開手機:接收的都是「中國歡迎你」
    近期拉達克印度一側,印軍和拉達克「議員」表示,印度這一側什麼都沒有,村莊都不通電,也沒有手機基站信號。更加沒有工作機會,房子還都是老舊的土石房屋。印度邊境地區的村莊不僅需要從河裡打水,一旦大雪阻斷道路,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聯繫就會被中斷,中斷聯繫的時間一般會持續幾個月之久。
  • 印軍在拉達克「囤貨」 15萬噸 精心一算,大概夠印軍堅守37天
    印軍在拉達克"囤貨",真準備過冬嗎? 近日,印度軍方在網絡上"炫耀"稱,在3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將15萬噸物資運抵拉達克地區,印軍還專門刊發了多張高級軍官在拉達克前天視察後勤補給站的照片,以顯示所謂的"15萬噸物資"絕非吹牛。大概是由於物資囤積多了,印軍心中感覺踏實,所以才會在邊境地區一直持強硬態度。而我們自己一些網友大概也覺得,15萬噸物資,這不是個小數目。
  • 悲劇再次上演,印軍前線哨所處發生雪崩,據點內印軍全被「活埋」
    據印度快報報導,當地時間17日晚,在印巴兩國爆發激烈炮戰後,克什米爾多個地區發生雪崩,位於拉達克附近的庫普瓦拉地區的印度陸軍哨所遭摧毀,據點內部的所有士兵都被大雪「活埋」。截至目前,印度救援隊已挖出3名士兵,其中一人搶救無效後死亡,年僅25歲。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拉達克地區的氣溫逐日新低,班公湖我方一側的淡水區域已經全部封凍,印度控制的鹹水區域也大面積漂浮冰凌,距離完全封凍也時日無多。這意味著拉達克地區最冷的季節已經來臨,對於該地區部署的雙方軍隊都是極大的考驗。
  • 10萬印軍在拉達克面臨生存考驗,印度師長說出了實話:已經晚了!
    近期,印軍在拉達克地區不斷增兵,大約有10萬大軍被部署在了這個並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生命禁區」。拉達克一帶的冬天從11月要持續到3月份 ,大雪封山後會切斷該地區和其他地區的交通,被稱為「道路封閉」時期。兩個月來,印度軍隊的車隊正在源源不斷地把軍用物資拉到拉達克,看起來體現了印軍長期堅守的決心,實際上做的遠遠不夠。日前,印軍不得不緊急採購上萬頂帳篷,就是在解決軍人面臨著被凍死的危機。7月20日,印度北方司令部的陸軍師長阿姆利特.帕爾.辛格少將說出了實話,拉達克的印軍面臨著一場嚴峻的後勤鬥爭,但是已經晚了。
  • 大雪封山,印軍坦克大炮和帳篷都被大雪覆蓋:大炮只露出炮管
    近期,在1月5日,1月6日,在拉達克山區連續下了兩場大雪。印軍很多營地都已經被大雪覆蓋,就連很多坦克大炮和軍車都已經被皚皚白雪覆蓋。可以看到,印軍的大口徑加農炮都已經被大雪完全覆蓋,就只露出了炮管。印軍在大炮旁邊還擺上神像進行祈禱。
  • 拉達克零下30度,印軍靠喝酒抗寒,相比之下我軍待遇太「奢侈」
    拉達克地區現在已經進入每年最冷的季節,印媒稱,由於中印未能就脫離接觸問題達成實質性協議,雙方軍隊不得不在嚴酷寒冷的環境下保持對峙狀態。報導稱,在拉達克東部的印軍部隊正在經受最嚴苛的環境考驗,而他們對面的中國軍隊也面臨同樣的遭遇。
  • 拉達克深冬將至,印軍缺衣少食咬牙硬撐,我們煮餃子下火鍋奉陪
    報導稱,從拉達克東部班公湖-楚舒爾地區的「摩擦點」撤出軍隊、坦克、榴彈炮和裝甲車,這是朝著化解高海拔地區長達7個月的緊張軍事對抗邁出的一大步。報導引述印度軍方消息人士11日的表態稱,作為11月6日舉行的第八輪陸軍指揮官級會談的後續行動,兩軍目前正在就這一擬議中的脫離接觸計劃的確切模式和順序,以及聯合核查程序進行討論和最後敲定。印媒稱,撤退行動將首先從班公湖方向開始。
  • 神秘的拉達克和印度第14軍、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每年九月份的時候,高海拔地區大雪就已封山,公路的中段就必須關閉,這樣,整個拉達克便成為一片與世隔絕的雪域孤島,對外只剩下空中和通訊聯繫。公路何時關閉、何時開通每年的時間都不盡相同,完全看老天爺的心情。 由索納馬格進入拉達克地界後,道路相對較好,繼續前行36公裡便到達德拉斯鎮(Dras)。
  • 天極寒,缺水糧,有雪崩…印媒渲染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留守困境...
    印度新聞網站「The Print」1日報導稱,「拉達克地區」較高海拔地氣溫已開始降至零下5攝氏度以下,與此同時,印軍已開始採購大量帳篷、玻璃纖維小屋和特殊的冬衣。然而,大量的採購可能耗時一個月,也增加了印軍體溫過低和患上其他與寒冷相關傷病的風險。總部設在「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第14軍前指揮官拉凱什•夏爾馬(Rakesh Sharma)(已退役)告訴「The Print」,預計印軍今年面臨的挑戰與以往大不相同。「他們(印軍士兵)駐紮在基地,常去實控線巡邏,然後又回來。
  • 大雪封山還有2個月,拉達克20萬印軍:還急缺30萬噸過冬物資
    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印度XIV軍團前後勤主管,退休的少將Amrit Pal Singh表示,現在在拉達克地區的近20萬印軍和支援人員,正在努力運輸物資,現在已經運輸了10萬噸物資,在剩下的2個月時間,還必須運輸30萬噸物資上山。
  • 大雪封山後勤補給中斷,列城醫院人滿為患,印軍或將開始撐不住了
    大雪封路,卡車無法前行;能見度低,飛機更是無法進行補給作業。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拉達克地區從14日開始大雪封山,印度氣象部門已經預測此後兩天該地區將會有惡劣天氣來襲。當溫度下降到零下四五十度時,戰士的能源消耗可是成倍的增加,如果沒有充足的供給,不要提打仗,巡邏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 印度農民封鎖鐵路線,大批軍列被堵在半路,印軍抗議:這是賣國!
    這讓印度軍方十分不滿,公開抗議並指責這是「賣國」行徑,隨後印軍方下令出動大批部隊進駐鐵路沿線,以「營救」被困在半路的軍列,並確保印軍列車在鐵路上的運輸不受阻礙。印軍方人士指出,鐵路封鎖不會對印軍的作戰構成太嚴重的威脅,因為疫情的原因,印軍方已經停止了特種軍事列車的演習和實彈射擊,目前影響的是後勤補給。
  • 未來60天決定拉達克印軍冬季命運,莫迪:最後勝利必將屬於印度
    印度軍方承諾在冬季來臨前解決拉達克高原地帶的補給線問題,就是通過提高通向拉達克地區的公路等級、延長公路線,加固公路橋梁提升承載能力,來保障冬季到來後拉達克前沿地帶8萬印度軍隊的補給運輸線暢通。但是從6.15加勒萬河谷衝突爆發至今,已經過去一個半月時間,印度國防部制定的上述戰略支援保障計劃中最關鍵的部分還沒有有效落實。分析指出,到九月底的未來60天關乎拉達克印軍的命運。如果不能在冬至到來前貫通補給線,修築好過冬營房,那麼8萬多印度山地作戰部隊和邊境警察部隊將面臨極其嚴峻的生存危機。
  • 關鍵時期印度一座關鍵隧道通車在即,拉達克不再受大雪封山困擾
    印度軍隊在最新一輪的談判中依然強勢,不僅提出無理要求還妄圖恢復此前的巡邏點,似乎對即將到來的寒冬和大雪毫不擔心。信心爆棚的印軍底氣究竟來自何處?軍機圖在印度媒體的報導中找到了一些頭緒。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這座投資320億盧比、耗時10年時間、4G信號全覆蓋的全球高海拔地區最長隧道(8800米)已經準備好在本月底通車,「拉達克」地區每年長達6個月的大雪封山期即將成為歷史。
  • 前印軍長揭露拉達克地區印軍困境:缺水少糧、醫藥不足、條件惡劣
    近幾個月來,印度頻頻在邊境挑釁中國,數次出爾反爾無視此前中印雙方達成的共識非法越線,這導致中印邊境的局勢一度非常緊張,印度甚至還陸陸續續地不斷往「拉達克」地區增派士兵。然而,被不斷派往拉達克地區的印軍卻在日前曝出了其艱難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