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軍在拉達克「囤貨」 15萬噸 精心一算,大概夠印軍堅守37天
印軍在拉達克"囤貨",真準備過冬嗎? 近日,印度軍方在網絡上"炫耀"稱,在3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將15萬噸物資運抵拉達克地區,印軍還專門刊發了多張高級軍官在拉達克前天視察後勤補給站的照片,以顯示所謂的"15萬噸物資"絕非吹牛。大概是由於物資囤積多了,印軍心中感覺踏實,所以才會在邊境地區一直持強硬態度。而我們自己一些網友大概也覺得,15萬噸物資,這不是個小數目。
-
「想要正常巡邏作戰都不容易」,印媒哀嘆「拉達克」印軍過冬艱難
【環球時報記者 周嘉西】在持續的中印邊境對峙中,印度向該地區部署了數萬大軍以示強。但隨著冬季的來臨,印軍部隊正面臨著惡劣自然環境帶來的空前挑戰。《印度快報》網站29日詳細描述了位於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當前是如何艱難地維繫生存、巡邏、作戰等基本任務。
-
拉達克大雪封路,印度氣象部門發出警告:關閉印軍徵用的NH1公路
自今年6月份以來,中印邊境問題持續升溫,印度往北方邊境地區投放了大量兵力,企圖藉此對中國施壓。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真正因為這些印度士兵感到著急的並非中國,而是印度軍方。因為冬季即將來臨,印軍的補給線愈發脆弱。
-
未來60天決定拉達克印軍冬季命運,莫迪:最後勝利必將屬於印度
但是從6.15加勒萬河谷衝突爆發至今,已經過去一個半月時間,印度國防部制定的上述戰略支援保障計劃中最關鍵的部分還沒有有效落實。分析指出,到九月底的未來60天關乎拉達克印軍的命運。如果不能在冬至到來前貫通補給線,修築好過冬營房,那麼8萬多印度山地作戰部隊和邊境警察部隊將面臨極其嚴峻的生存危機。
-
10萬印軍在拉達克面臨生存考驗,印度師長說出了實話:已經晚了!
近期,印軍在拉達克地區不斷增兵,大約有10萬大軍被部署在了這個並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生命禁區」。拉達克一帶的冬天從11月要持續到3月份 ,大雪封山後會切斷該地區和其他地區的交通,被稱為「道路封閉」時期。兩個月來,印度軍隊的車隊正在源源不斷地把軍用物資拉到拉達克,看起來體現了印軍長期堅守的決心,實際上做的遠遠不夠。日前,印軍不得不緊急採購上萬頂帳篷,就是在解決軍人面臨著被凍死的危機。7月20日,印度北方司令部的陸軍師長阿姆利特.帕爾.辛格少將說出了實話,拉達克的印軍面臨著一場嚴峻的後勤鬥爭,但是已經晚了。
-
前印軍長揭露拉達克地區印軍困境:缺水少糧、醫藥不足、條件惡劣
近幾個月來,印度頻頻在邊境挑釁中國,數次出爾反爾無視此前中印雙方達成的共識非法越線,這導致中印邊境的局勢一度非常緊張,印度甚至還陸陸續續地不斷往「拉達克」地區增派士兵。然而,被不斷派往拉達克地區的印軍卻在日前曝出了其艱難的處境。
-
曾叫囂準備在「拉達克」過冬的印軍,現在如何了?印媒親自來打臉
這家印度媒體獲悉此消息後,曾一度誓不罷休的樣子叫囂稱,若雙方之後談判進展不順利,印軍可能會在冬天繼續增兵部署所謂「拉達克」地區。很明顯,這些未曾親自體驗過邊境高原寒冷冬天的一群拿著「筆桿子」的人,對前線印軍士兵是沒有設身處地著想過的,鍵盤敲幾個字和邊境駐守士兵的任務比起來多簡單啊!這難道不是為了達到利益團體的某種「私心」,就繼續鼓吹邊境強硬對峙嗎?
-
拉達克地區下雪了,部署在邊境地區的20萬印軍,莫迪會不會撤走?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和印度在邊境地區衝突不斷,雙方緊張局勢也日益加劇。兩國外長為緩解雙方邊境緊張局勢,在莫斯科展開會晤,達成五點共識。但是,通過各類媒體報導可以得知,印度並未撤出此前非法越線佔控的地區,仍然在部署兵力,恰有要跟中國對峙到底的態勢。
-
拉達克深冬將至,印軍缺衣少食咬牙硬撐,我們煮餃子下火鍋奉陪
中方將撤退到指狀-8以東的陣地,而印度士兵將向西撤退到指狀-2和指狀-3之間的丹辛格塔帕哨所。整個「脫離接觸」行動將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雙方都有三分之一的前線部隊撤離。與此同時,兩軍還計劃將坦克和其他重型武器從目前位於楚舒爾地區盤公措-凱拉什山脈南岸的前沿位置撤回到「縱深區域」,以防止事態出現任何無意中的垂直升級。
-
尷尬了,印軍被自家人曝出「短板」,關鍵時刻,積極信號出現
據悉,《印度快報》當地時間7月5日發文稱,後勤保障能力的不足是目前印軍最大的問題,文章指出,目前印度陸軍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近3個師的兵力,其中2個師是從其他戰區調來,在後勤保障方面受到更大限制。
-
拉達克零下30度,印軍靠喝酒抗寒,相比之下我軍待遇太「奢侈」
拉達克地區現在已經進入每年最冷的季節,印媒稱,由於中印未能就脫離接觸問題達成實質性協議,雙方軍隊不得不在嚴酷寒冷的環境下保持對峙狀態。報導稱,在拉達克東部的印軍部隊正在經受最嚴苛的環境考驗,而他們對面的中國軍隊也面臨同樣的遭遇。
-
天極寒,缺水糧,有雪崩…印媒渲染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留守困境...
印度新聞網站「The Print」1日報導稱,「拉達克地區」較高海拔地氣溫已開始降至零下5攝氏度以下,與此同時,印軍已開始採購大量帳篷、玻璃纖維小屋和特殊的冬衣。然而,大量的採購可能耗時一個月,也增加了印軍體溫過低和患上其他與寒冷相關傷病的風險。總部設在「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第14軍前指揮官拉凱什•夏爾馬(Rakesh Sharma)(已退役)告訴「The Print」,預計印軍今年面臨的挑戰與以往大不相同。「他們(印軍士兵)駐紮在基地,常去實控線巡邏,然後又回來。
-
印軍T72坦克師空降拉達克,解放軍無人機殺手一次可以炸八輛
西部邊境形勢緊張,印度軍方還在不間斷向拉達克和加勒萬河谷增派兵力。其中不乏先進的重火力裝備。印度陸軍從美國購買的145門M777輕型榴彈炮中的一部分被C17大型運輸機投送到拉達克地區。然而熟悉印度陸軍現狀的俄羅斯專家稱,印度陸軍在裝甲力量規模和技術水平上都不及中國同行,印軍剛剛在拉達克地區投入的一個裝備T72M1坦克的裝甲師,T72M1坦克引以為傲的野戰能力,相對於中國最先進的15式輕型坦克要落後兩代以上。15式輕型坦克的正式編號為ZTQ-15,是新一代中國輕型坦克,是一個專門為高原山區作業設計的新型輕型坦克。被指定用於中國西部的高海拔崎嶇地形。
-
神秘的拉達克和印度第14軍、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七個部分的內容,力圖向你講述一個神秘的拉達克和一座變幻莫測的邊境之城) 拉達克是藏語的音譯,意為只有翻越高山才能進入這片區域。這裡是世界上最崎嶇荒蕪的山地之一,但是風光絕美。連當年玄奘赴天竺取經都特意繞行以從此地通過,而且他的《大唐西域記》中也記錄了這一地區。 拉達克位於克什米爾東南部,屬於印度控制區。
-
拉達克地區印軍少將訴苦:每天都在死人,10萬人不知道能回去多少
最近,印度迎來了一次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這原本是讓印度全年保持國內溫暖的暖溼氣流,卻給拉達克地區印度一側的印軍帶來了大麻煩。甚至駐紮在最前線的第14集團軍少將都出來向媒體訴苦。需要注意的是,報導中還提到了一個人,印度陸軍常年駐紮在拉達克前線的第14軍後勤官辛格少將。據其介紹,印度軍隊的冬季防寒措施一直存在問題,往年來說因為極端天氣、大風、缺氧等因素,印度前線駐軍的非戰鬥減員十分誇張,非戰鬥減員率達到了驚人的20%以上。按照這個比例來看,今年印度此次在前線駐紮10萬人中,至少有2萬人將徹底葬送在這裡。
-
拉達克印軍抱怨夥食太差,凍餓難捱,巴鐵網友:早當俘虜早吃飽
因此對於拉達克地區8萬多印度軍隊來說,補給運輸線就是他們的生命線。前段時間,一座簡易鋼結構橋梁被壓塌,直接導致印軍通往拉達克首府列城的重要運輸線中斷五天。可見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的補給線有多麼脆弱。在6.15衝突事件之後,印度加強了在拉達克的軍事部署,但是這種戰爭動員類型的軍事行動,對於印度陸軍來說,補給和投送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
印度在拉達克地區的駐軍
拉達克位於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一個峽谷地帶,面積大概4.5萬平方公裡,印度河上遊穿越整個峽谷。拉達克,藏語喇嘛之地的意思,首府是列成。拉達克是傳統的藏族居住區,歷史上是中國西藏的一部分。現大部分印度實際控制,但中國歷屆政府都未承認放棄這部分主權。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拉達克地區的氣溫逐日新低,班公湖我方一側的淡水區域已經全部封凍,印度控制的鹹水區域也大面積漂浮冰凌,距離完全封凍也時日無多。這意味著拉達克地區最冷的季節已經來臨,對於該地區部署的雙方軍隊都是極大的考驗。
-
拉達克駐紮10萬印軍,每天都有非戰鬥死亡,最高或死傷兩萬人
隨著寒冬的到來,駐紮在拉達克地區的10萬印度士兵,開始出現非戰鬥死亡。按照印度方面的說法,極寒天氣和高速風,無時無刻不在摧殘著印度士兵的身體,許多士兵就因為扛不住而倒下了,而這些倒下的士兵,大部分都再次爬了起來,但有極少部分則永遠倒了下去。
-
轟6K不怒自威:一旦運輸線被炸斷,拉達克八萬印軍面臨生存考驗
《今日印度》的電視新聞稱:印度邊境道路組織(BRO)正加緊實現DSDBO戰略公路的瀝青化。現在大量人力、機械和建材被調到該地,工人們冒著生命危險全力施工,目的是儘可能延長冬季通車時間,支持前沿的印軍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