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地區印軍少將訴苦:每天都在死人,10萬人不知道能回去多少

2020-12-06 強國觀察室

最近,印度迎來了一次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這原本是讓印度全年保持國內溫暖的暖溼氣流,卻給拉達克地區印度一側的印軍帶來了大麻煩。甚至駐紮在最前線的第14集團軍少將都出來向媒體訴苦。

根據11月30日《印度快報》的消息,目前在海拔5400米左右的高原地區,印軍維持著大約10萬人規模的駐軍,但是環境因素和地形因素,導致車輛難以通行,加上如今印度一側的降雪量大增,這給後勤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是最近開始出現的罕見暴雪天氣,讓印度士兵不得不24個小時維持清雪工作,防止大雪將帳篷壓塌和堵塞重要交通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報導中還提到了一個人,印度陸軍常年駐紮在拉達克前線的第14軍後勤官辛格少將。據其介紹,印度軍隊的冬季防寒措施一直存在問題,往年來說因為極端天氣、大風、缺氧等因素,印度前線駐軍的非戰鬥減員十分誇張,非戰鬥減員率達到了驚人的20%以上。按照這個比例來看,今年印度此次在前線駐紮10萬人中,至少有2萬人將徹底葬送在這裡。

辛格少將透露,今年的情況更加複雜,因為中國方面的壓力,印軍不得不加大了前線的駐軍人數和相應敏感地點的巡邏強度,這讓情況變得更加嚴重。據其介紹,在高海拔地區巡邏時,一名印度士兵除開武器裝備外,還有睡袋和食品、水瓶、必要的彈藥,一般整體負重在20到50公斤不等,一次巡邏至少需要12到24小時。中途出現凍傷、摔傷等意外情況並不罕見。而如今,拉達克地區因為暖溼氣流影響,下起了罕見的暴雪天氣,幾乎每天都在死人,根本不知道這些士兵能回去的有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印軍方面的消息,前線10萬人中最困難的有5萬人,後勤物資無法用機械運輸,人力又因為大雪的緣故無法抵達,這些人必須依靠空投來解決。然而大風的情況卻導致這些空投物資的降落地點距離目標天差地別,經常性需要駐紮地的士兵冒險去搜尋。

很有意思的是,印度這個14軍的軍團長帕努中將在接受採訪時,沒有就自己後勤問題進行解釋,反倒是吐槽起了中國軍隊。他認為,印度吃了地形的虧,暖溼氣流無法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導致大量的降雪只下在了印度一側。中國那邊卻風輕雲淡,「中國佔盡了便宜」。而且,印軍所處的地區都是密集而瑣碎的山區,偶有失足摔死的事情發生。但中國一邊的山脈相距都較遠,山谷地區也更寬闊,能夠擺放合適的正規營房。

實際上,就印度那個基建能力和工業實力,就是放到中國處在的這個環境恐怕也建不出個好東西。之前就是因為偷工減料,夏季就開始準備的營房,沒過半年就出了事。這才逼得這些前線士兵搬進了不防風的帳篷裡。

當然,也有分析人士懷疑,按照印度軍方一向好面子又貪便宜的作風,自爆家醜還是少見的。如今這一舉動,很可能是想接著訴苦的機會,藉機撈取更多的軍費預算。(聽風吹荷)

相關焦點

  • 印度邊境士兵訴苦:每天都在死人,不知道最後10萬人能回去幾個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據《印度快報》網站報導,印度邊境地區的詳細情況,終於真正的公開於世,也讓人們知道了這些印度邊境的士兵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下,執行任務和維持生存。據悉,隨著天氣逐漸變得惡劣,使得印度邊境地區的降雪量不斷增加。
  • 拉達克駐紮10萬印軍,每天都有非戰鬥死亡,最高或死傷兩萬人
    隨著寒冬的到來,駐紮在拉達克地區的10萬印度士兵,開始出現非戰鬥死亡。按照印度方面的說法,極寒天氣和高速風,無時無刻不在摧殘著印度士兵的身體,許多士兵就因為扛不住而倒下了,而這些倒下的士兵,大部分都再次爬了起來,但有極少部分則永遠倒了下去。
  • 印軍在拉達克「囤貨」 15萬噸 精心一算,大概夠印軍堅守37天
    所以每年印軍都只能趁5~11月的時間儘快向拉達克運送物資,才能確保第14集團軍的五萬多人能夠度過寒冷的冬季,但是就這也不保險,因為"列城—斯利那加"公路要經過印巴對峙的卡吉爾地區,只要巴基斯坦在邊境來一頓炮火就能夠封鎖這條公路。
  • 10萬印軍在拉達克面臨生存考驗,印度師長說出了實話:已經晚了!
    近期,印軍在拉達克地區不斷增兵,大約有10萬大軍被部署在了這個並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生命禁區」。拉達克一帶的冬天從11月要持續到3月份 ,大雪封山後會切斷該地區和其他地區的交通,被稱為「道路封閉」時期。日前,印軍不得不緊急採購上萬頂帳篷,就是在解決軍人面臨著被凍死的危機。7月20日,印度北方司令部的陸軍師長阿姆利特.帕爾.辛格少將說出了實話,拉達克的印軍面臨著一場嚴峻的後勤鬥爭,但是已經晚了。用拿破崙的話說:「業餘愛好者在討論戰術,而專業人士在思考後勤」。辛格少將稱,印軍在拉達克維持軍隊正常運轉所需要的後勤支持是常人難以理解的。
  • 「想要正常巡邏作戰都不容易」,印媒哀嘆「拉達克」印軍過冬艱難
    印度官方出版的《1962年中印衝突史》對該地區的戰史紀錄是,「在拉達克,士兵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生存,其次才是與敵人作戰。奇特的地理環境對戰鬥及其結果有著重大影響。」「由於天氣原因導致的傷亡人數,和戰時的傷亡人數幾乎相等。」曾負責印陸軍14軍後勤工作的辛格少將承認,「士兵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天氣,包括極端寒冷和高速風;其次是稀薄的大氣;第三個才是敵人」。
  • 拉達克地區下雪了,部署在邊境地區的20萬印軍,莫迪會不會撤走?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和印度在邊境地區衝突不斷,雙方緊張局勢也日益加劇。兩國外長為緩解雙方邊境緊張局勢,在莫斯科展開會晤,達成五點共識。但是,通過各類媒體報導可以得知,印度並未撤出此前非法越線佔控的地區,仍然在部署兵力,恰有要跟中國對峙到底的態勢。
  • 曾叫囂準備在「拉達克」過冬的印軍,現在如何了?印媒親自來打臉
    這家印度媒體獲悉此消息後,曾一度誓不罷休的樣子叫囂稱,若雙方之後談判進展不順利,印軍可能會在冬天繼續增兵部署所謂「拉達克」地區。很明顯,這些未曾親自體驗過邊境高原寒冷冬天的一群拿著「筆桿子」的人,對前線印軍士兵是沒有設身處地著想過的,鍵盤敲幾個字和邊境駐守士兵的任務比起來多簡單啊!這難道不是為了達到利益團體的某種「私心」,就繼續鼓吹邊境強硬對峙嗎?
  • 印度動蕩加劇,新德裡9處要道丟了5處,印媒:農民們清楚會死人
    印度新德裡的現場畫面,圖片來自路透社儘管在對峙一線,印度因為暴雪問題,出現了嚴重的後勤危機,甚至前線的第14軍少將都要向外哭訴「每天都在死人,10萬人不知道能回去多少」。不過,就是這種情況,新德裡依舊執意向班公湖增派兵力,甚至把海軍陸戰隊都送上高原一線。但,就在印度增兵之際,國內卻已經有9路農民大軍奔赴新德裡。根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在本周一的消息,印度已經秘密在拉達克地區部署了多隻特種部隊,其中就包括了受過嚴格的山地訓練的廓爾喀傘兵部隊,海軍陸戰隊等。
  • 天極寒,缺水糧,有雪崩…印媒渲染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留守困境...
    (原標題:天極寒,缺水糧,有雪崩…印媒渲染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留守困境:今年挑戰大!)
  • 前印軍長揭露拉達克地區印軍困境:缺水少糧、醫藥不足、條件惡劣
    近幾個月來,印度頻頻在邊境挑釁中國,數次出爾反爾無視此前中印雙方達成的共識非法越線,這導致中印邊境的局勢一度非常緊張,印度甚至還陸陸續續地不斷往「拉達克」地區增派士兵。然而,被不斷派往拉達克地區的印軍卻在日前曝出了其艱難的處境。
  • ...Print)在10月1日的一篇報導中細數印軍今年冬季在拉達克地區...
    文 / TIER2020-10-02 14:16:34來源:FX168 【印媒渲染印軍困境】印度媒體《印刷報》(The Print)在10月1日的一篇報導中細數印軍今年冬季在拉達克地區即將面臨的挑戰。
  • 列城深夜降溫,數萬印軍困守壕溝:印軍空投上萬個煤油爐取暖
    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印度XIV軍團前後勤主管,退休的少將Amrit Pal Singh表示,現在在克什米爾相關地區,有近20萬印軍和支援人員。但是,這裡大部分都是支援和後勤人員,駐紮在拉達克山脈西面。如果真的在拉達克山脈東面部署那麼多人,印軍後勤保障根本無法支撐。
  • 拉達克駐軍暴漲至20萬!滿世界搜羅禦寒物資,根本不用解放軍出手
    此前外界根據拉達克地區原有的常駐兵力加上5月份衝突開始以來印軍歷次公開報導的增兵新聞推算,目前聚集在拉達克地區的印度軍隊人數應該在10萬左右。從印度歷次的戰爭經驗推算,這10萬人確實足以支撐印度在這個方面與中國打一場足夠規模的局部戰爭了。 但印度軍方在8月初爆出的數量卻遠遠超乎外界想像:當地實際已經部署的兵員數量已經高達20萬的規模。
  • 寒冬來臨,拉達克地區冰天雪地,印軍終於熬不住了從班公湖撤軍了
    寒冬來臨,拉達克地區冰天雪地,印軍終於熬不住了,等不及第九輪談判了,從班公湖撤軍了,他們真的受不了了!太冷了!。班公湖對峙的地區,溫度最低能達到零下四五十度,完全不是人待的地方。不對,完全不是印度人待的地方,中國軍隊由於設施先進、防寒裝備齊全,戰士們相比印軍,過得完全是個「暖冬」。中印在防寒和後勤補給方面差距非常之大。另外印度軍人年齡普遍都在三十多歲至五十多歲,中國這邊都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雙方士兵的身體抵抗能力也不是一個層次。
  • ...拉達克地區較高海拔地氣溫已開始降至零下5攝氏度以下,印軍已...
    【印媒渲染印軍困境】印度媒體《印刷報》(The Print)在10月1日的一篇報導中細數印軍今年冬季在拉達克地區即將面臨的挑戰。文章指出,拉達克地區較高海拔地氣溫已開始降至零下5攝氏度以下,印軍已開始採購大量帳篷、玻璃纖維小屋和特殊的冬衣,但大量的採購可能耗時一個月,也增加了印軍體溫過低和患上其他與寒冷相關傷病的風險。
  • 拉達克冬天來臨,印軍運15萬噸物資鼓舞士氣:不讓士兵凍死在高原
    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印度此前啟用了C-130、C-17、伊爾-76等多種運輸機,從全國20多個機場出發,向拉達克展開大規模投送。同時,上到CH-47直升機和各型卡車,下至犛牛和驢子都行動起來,利用近期天氣窗口期,向拉達克駐軍運送了15萬噸的各類物資,據稱後續還有更多物資已籌措完畢,將源源不斷運抵拉達克。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拉達克地區的氣溫逐日新低,班公湖我方一側的淡水區域已經全部封凍,印度控制的鹹水區域也大面積漂浮冰凌,距離完全封凍也時日無多。這意味著拉達克地區最冷的季節已經來臨,對於該地區部署的雙方軍隊都是極大的考驗。
  • 拉達克印軍很尷尬,印度邊民打開手機:接收的都是「中國歡迎你」
    近期拉達克印度一側,印軍和拉達克「議員」表示,印度這一側什麼都沒有,村莊都不通電,也沒有手機基站信號。更加沒有工作機會,房子還都是老舊的土石房屋。印度邊境地區的村莊不僅需要從河裡打水,一旦大雪阻斷道路,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聯繫就會被中斷,中斷聯繫的時間一般會持續幾個月之久。
  • 大雪封山還有2個月,拉達克20萬印軍:還急缺30萬噸過冬物資
    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印度XIV軍團前後勤主管,退休的少將Amrit Pal Singh表示,現在在拉達克地區的近20萬印軍和支援人員,正在努力運輸物資,現在已經運輸了10萬噸物資,在剩下的2個月時間,還必須運輸30萬噸物資上山。
  • 拉達克地區大雪封山!列城醫院凍死者激增,印軍開始從班公湖撤離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5日的報導稱,拉達克地區從14日開始大雪封山,印度氣象部門已經預測此後兩天該地區將會有惡劣天氣來襲。目前,斯利那加至列城的NH-1戰略公路已經因為降雪而關閉,何時能夠重新開啟還是一個未知數。據悉,拉達克寒冷的天氣已經對印軍一線士兵產生了影響,列城醫院凍死者人數激增,印軍即便是想要從班公湖地區撤離都已經失去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