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為大三通歡呼:等60年 揭開中華民族新紀元

2020-12-19 搜狐網

  中新網12月15日電 12月15日上午8時,中斷了近六十年的兩岸直航終將恢復。臺灣媒體今日紛紛刊發文章,為兩岸邁入海空運「大三通」時代擊節叫好。

  臺灣《聯合報》稱,兩岸相隔六十年,今起邁入「大三通」時代,包括海、空運截彎取直、平日包機、通郵全部到位,馬英九選前「一年內協商完成三通」的承諾提前兌現,兩岸人民一日生活圈正式展開,臺商可因此發展出新的營運模式,海運業更直言,五年帶動產業界千億元商機。

  該報稱,兩岸通航等了一甲子,今天上午十時「三港對十點齊發」,六艘國輪同步鳴笛,分別從基隆、臺中、高雄三港出發,首航到對岸天津、上海、廣州、廈門等十大港,馬英九、劉兆玄將分別在高雄、基隆出席首航儀式。

  《中國時報》稱,航空、海運、通郵,兩岸今天起大三通。兩岸包機從今日起可以天天飛了,且不必繞路,臺北上海飛航時間八十二分鐘,但航班表訂為一個小時五十分鐘,主要是考慮北方新航路開放初期,飛行員及航管人員不熟悉,未來班機飛行時間可再縮短。

  臺商對「大三通」迫不及待,單從海運方面看,在高雄港的長榮海運就表示,「立敏輪」幾乎滿載,臺灣啟航的船班載運貨種為塑化原料、紡織、化學纖維等,大陸港口返航航班的貨種,則為食物原料、玉米、澱粉、穀物、高梁及青島啤酒使用的小麥等。

  《經濟日報》則為臺灣同胞算了一筆經濟帳:未來臺灣船舶駛往大陸各個港口,因無須再灣靠日本石垣島,平均每航次將可節省約16至27個小時,節省運輸成本約15%至30%。過去臺灣船舶灣靠石垣島,每航次的籤證費約新臺幣30萬元。若以每年4000航次計算,一年光灣靠第三地的籤證費,就可節省約12億元。

  另外,空中直航將從7月4日的周末包機,今天起因兩岸新建北方新航線,轉為平日包機,每周兩岸將各飛54班,最熱門的臺北-上海天天有包機直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航點也改為截彎取直的新航路,臺北-上海航線最快70到85分鐘抵達,費用也比周末包機便宜一到兩成。兩岸一日生活圈啟動。

  該報認為,中斷長達一甲子後,兩岸今日邁入海空運「大三通」時代,這將為臺灣每年至少省下新臺幣數百億元運輸成本,「大三通」航道為臺商晉身全球企業再添助力,也為臺灣扮演區域營運中心目標奠基。

  「中央社」也隨時關注兩岸「大三通」的進展。該社的文章稱,兩岸15日起實施全面通航與通郵,對民眾與企業來說,「省時省錢是最大處」。海運業者指出,直航後兩岸港口往來時間比現在省了約一半,以上海港到基隆港為例,直航航行時間約17小時,比目前彎靠省了8.5至9小時。海運業者估計,直航可以節省的運輸成本約1成5至3成,而透過運輸成本的節省,未來透過海運運輸的民生物資成本也可跟著降低,大家都有好處。

  兩岸郵件目前是經由香港或日本轉運,15日起透過兩岸客運包機擴大及貨運包機、海運直航實施,郵件往來會更便利。「中華郵政」公司估計,15日起臺灣寄到北京、上海等大都會郵件,送達時間將從原本七到八天縮短為五到六天,其它地區平均提前一天送達,郵資平均可少1成。

  「東森新聞」稱,兩岸「大三通」不但帶動周邊商機,預計光是首發港--基隆、臺中、高雄港的貨運量就會大幅增加2到3成,列為第二波直航港口的麥寮港,初步估計也可以讓六輕每年減少高達7億元的成本。

  原來是全世界第6大港的高雄港,卻在去年滑落到第8名,預計今年還會跌到10名之外,但現在卻可以揚眉吐氣,因為靠著「大三通」的威力,預計兩岸貨櫃運輸量,將大幅增加2到3成,對外貨運量也有1成以上的成長空間。

  臺灣《工商時報》除了大量報導大三通的細節,還特別刊發了社論:《期待兩岸直航新世紀》。社論稱,就在今天,海峽兩岸即將全面直航,兩岸的飛機、輪船將搭載著人貨直達對岸,不但可以節省可觀金錢、時間與體力成本,兩岸間的人貨直接交流與頻繁往來,更將「揭開中華民族的另一個新紀元」。

  社論指出,不管從政治、經濟、社會與人文角度觀察,在在都是歷史性的大突破與大發展,值得兩岸乃至全球深入觀察與注意其內含意義與可能貢獻。社論還說,我們期待,經由兩岸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夠促使兩岸直航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同步嘉惠雙方。

(責任編輯:馬濤)

相關焦點

  • 年關將近金門鄉親感嘆「回家路遠」 臺媒:「小三通」20年 金門民眾...
    年關將近金門鄉親感嘆「回家路遠」 臺媒:「小三通」20年 金門民眾憂重啟遙遙無期 2021年01月08日 08:32:00來源:福建日報 (攝於2021年1月6日)  1月2日,是兩岸「小三通」(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馬澎海上直接往來)20周年的日子。但是,民進黨當局從去年2月至今一直單方面關閉「小三通」,嚴重影響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也給臺灣同胞往返兩岸平添許多困難和障礙。
  • 六十年艱辛「三通」路――寫在兩岸「三通」實現之後
    上世紀七十年代,黨中央應對形勢、順應民意,於1979年元旦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提出兩岸「三通」議題,為兩岸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受到兩岸人民的高度擁護;1992年11月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經過多次艱難的協商、談判,達成「九二共識」,並在此基礎上促成了第一次「汪辜會談」,實現了兩岸走向和解的歷史性突破,兩岸關係發展露出了新的曙光。
  • 從「小三通」到「大三通」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提出了兩岸「三通」議題。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空運、海運直航和直接通郵正式啟動,「大三通」終於在這一天從夢想變成了現實。回顧「大三通」的歷史,追索的思緒不得不在兩門、兩島的「小三通」上停下。2002年2月9日,農曆臘月二十八。
  • 臺灣放寬「小三通」大陸團客限制 臺媒:搞「官民有別」,也不看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央視微信公號「直通臺灣」12月24日報導,為鼓勵大陸遊客到臺灣離島旅遊,臺移民事務部門20日宣布,2018年元旦起,大陸居民以「小三通」方式赴臺,個人遊將無需個人籤注(G籤);不到一星期時間,臺當局再次放寬條件,將「小三通」大陸團客最低人數限制從5人降為3人,並允許持有身份證的陸配三親等內血親配偶來臺探親。
  • 述評:從「小三通」到「大三通」
    新華網福州12月15日電 題:述評:從「小三通」到「大三通」    新華社記者 許雪毅     從近在咫尺不能通到「小三通」的突破,從「小三通」的不斷擴大到15日「大三通」的基本實現,與臺灣一水之隔的福建,參與並見證了兩岸直接
  • 系列報導《廈金30年》之八:從「小三通」到「大三通」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提出了兩岸「三通」議題。在此後近三十年的歲月裡,日月交替,星移物換,而這灣淺淺的海峽伴隨著潮漲潮落,卻始終成為人們夢中的一道虹。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空運、海運直航和直接通郵正式啟動,「大三通」終於在這一天從夢想變成了現實。
  • 兩岸大三通 金門縣政府盼在廈門設辦事處
    臺海網12月25日訊 兩岸大三通,在臺灣本島各縣市政府研擬設置大陸事務專責單位因應聲中,金門縣政府25日建請馬政府同意在廈門設辦事處,服務對岸鄉親和小三通旅客。據臺媒報導,金門縣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表示,小三通自2001年元旦試辦,金門和廈門第一年通航旅客為2萬1377人次,實施近8年,今年一年已經逼近100萬人次,臺當局應重視,從務實面檢討,同意由金門縣政府到對岸設辦事處。他說,金門縣行政劃分屬福建省,因兩岸隔絕,金門籍鄉親約有2萬多人在大陸,政府應考慮實情,檢討同意讓金門縣政府到廈門設辦事處,就近服務鄉親。
  • 大陸9月1日暫停小三通?臺媒傳的這消息,島內慌了
    「大陸將於9月1日暫停小三通」,臺灣《經濟日報》等媒體8月5日傳出這一消息在島內引發震動。金門縣長楊鎮浯5日稱,小三通是金門的經濟命脈。5日晚,臺當局陸委會「闢謠」稱,「經查證並無此消息,應是誤傳」。《環球時報》記者5日就此詢問福建省臺辦,對方表示「沒有接到該消息」。  「小三通」是指福建沿海與臺灣金門、馬祖地區的直接往來,2001年起開通。
  • 臺媒:「小三通」20年 金門憂重啟遙遙無期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臺灣《聯合報》1月3日發表題為《「小三通」20年 金門憂重啟遙遙無期》的報導稱,在兩岸「小三通」20周年之際,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延續,被按下暫停鍵的「小三通」迄今未見重啟跡象。報導指出,金門當地許多民眾擔心,除了疫情,低迷的兩岸關係氛圍會讓「小三通」的重啟遙遙無期。國民黨人士陳玉珍受訪時表示,一個多月前有幾千名金門民眾寫陳情書,表達希望「小三通」能開放的立場。她函轉給臺當局,但臺當局的回應是要等到疫情穩定後再做考慮。陳玉珍指出,蔡英文去年的談話都表示希望兩岸能夠交流,但民進黨政府所作所為,又與講的話背道而馳。
  • 美軍轟炸機在西太上空轉了個彎 臺媒歡呼:是來臺灣的!
    美軍轟炸機在西太上空轉了個彎 臺媒歡呼:是來臺灣的!
  • 「大三通」與「小三通」
    大三通  「大三通」是實現海峽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的簡稱,最早在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出,它反映了兩岸人民的迫切要求。  中國政府主張不以政治分歧去幹擾和影響兩岸的經濟合作,而臺灣當局則以所謂「"對等」、「安全」和「尊嚴」為藉口,拒不開放直接「三通」,並以此作為政治籌碼,要我們在「對等政治實體」和「國際生存空間」等重大政治原則問題上做出讓步,這是人為地製造「三通」障礙。
  • 「大三通」五周年:「大三通」促進了客戶的貿易熱情
    中新社廈門12月14日電 (記者 陳悅)華榮海運集團總裁助理鄭璟瑩14日對記者說,在金融危機中,「大三通」確保了兩岸航線運價和運量基本「維穩」,「促進了客戶的貿易熱情」。  鄭璟瑩說,「大三通」開通以來,對航商而言大大縮減了兩岸運輸的運程,並由此令「耗油」這一航商運營的最大成本隨之降低。「我們把節省下來的成本回饋給客戶」。  這兩個細節折射出「大三通」讓人流物流在兩岸間來往自如和便利——「時間縮短,成本降低」。  近年來,電子商務在兩岸發展可謂從無到有,發展迅猛。
  • 金廈「小三通」10月運量創紀錄 增開4班船因應
    金廈「小三通」10月運量創紀錄 增開4班船因應 2008年11月03日 19:4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金廈"小三通"10月運量創紀錄增開4班船
    金廈"小三通"10月運量創紀錄增開4班船 2008-11-04 09:26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張方翼  據臺灣媒體報導,金廈泉「小三通」今年10月份往來旅客達12.5萬人次,創下「小三通」開航以來單月客運量最高記錄。
  • 金廈「小三通」全天停航 眾多旅客滯留金門
    金廈「小三通」全天停航 眾多旅客滯留金門 2008年09月23日 10:5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遊客2018年以「小三通」赴臺可免個人遊籤注
    據臺媒報導,為鼓勵大陸遊客到臺灣離島旅遊,臺移民事務部門12月20日表示,2018年元旦起,大陸居民以「小三通」方式赴臺,個人遊將無需個人籤注(G籤);藝文交流審查將從5天縮短為3天,宗教交流也將納入旅行活動範圍。
  • 臺灣放寬「小三通」大陸遊客限制 還有這些原因
    放寬多項限制促進旅遊12月20日,臺灣移民事務部門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大陸居民以「小三通」方式到臺灣旅遊,個人遊可以免去個人籤注(G籤)。同時,對藝文交流的審查從5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原本需額外申請手續的一般宗教行程歸到了更為便捷的旅遊類。
  • 大陸遊客2018年以「小三通」赴臺 可免個人遊籤注
    據新華網消息,臺媒報導,為鼓勵大陸遊客到臺灣離島旅遊,臺移民事務部門12月20日表示,2018年元旦起,大陸居民以「小三通」方式赴臺,個人遊將無需個人籤注(G籤);藝文交流審查將從5天縮短為3天,宗教交流也將納入旅行活動範圍。
  • 「臺灣的驕傲」金門大橋預計明年底完工,臺媒:工程困難度太高
    在金門縣政府政經發展簡介會議上,與會媒體記者也紛紛關切兩岸關係發展、金門角色與「小三通」何時復航等相關議題,楊鎮浯受訪時談到,金門鄉親期盼兩岸能夠和平發展,緊張的兩岸關係能得到紓緩,金門也願意肩負兩岸和平發展的橋梁角色,建議兩岸有關當局能善用金門角色,共同為兩岸人民謀福祉。
  • 「臺灣的驕傲」金門大橋預計明年底完工,臺媒:工程困難度...
    在金門縣政府政經發展簡介會議上,與會媒體記者也紛紛關切兩岸關係發展、金門角色與「小三通」何時復航等相關議題,楊鎮浯受訪時談到,金門鄉親期盼兩岸能夠和平發展,緊張的兩岸關係能得到紓緩,金門也願意肩負兩岸和平發展的橋梁角色,建議兩岸有關當局能善用金門角色,共同為兩岸人民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