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西單牛肉灣系列十四——除夕的餃子

2020-12-25 重磅稿

作者:馬佔順,歷任國家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顧問,北京市東城區作協會員。

過年的重頭戲,到了年除夕就該吃團圓飯、包餃子了。

忙活了一年的人們,這時可以輕鬆、快樂地坐在圓桌邊,或坐在熱炕頭上盡情享受著豐收、勞動和工作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的年三十隻記得:家裡規定從除夕開始的過年中,孩子們不能哭、不能鬧,當然更不能打架罵街了,只準高興。

那個年代的除夕之夜,雖然沒有電視,但全家會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就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這時家家戶戶聚在一起,開始包餃子了。

回想大年除夕包餃子,家裡人有和面的、有剁餡的、有擀皮的、有包餃子的,真是其樂融融。

民俗專家介紹說,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必不可少的美味。說到過年的吃,總是用「餃子」來打頭兒。

那麼,為什麼過年吃餃子呢?母親告訴我: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除夕晚上包好,待到午夜的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裡交上好運、餃子又是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這餃子有餡,更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在包餃子時,家裡常常將糖、花生、棗等包進餡裡,同時母親還會在餃子的邊上捏上不同的花邊或是記號,下鍋時就知道哪種是糖的,哪種是花生和大棗的。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的人將早生貴子。當然兒時的我們,只知道吃著快樂,哪知道什麼寓意啊!

後來我才知道,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麵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餃子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家過年的餃子餡,基本上是大白菜和豬肉的。這樣剁餡的任務,我自告奮勇承擔起來。

先是切肉餡(因那時候傳統的習慣是自家剁肉)。按照母親教的方法,先把菜刀磨快,把洗淨的肉一片片、一條條、一小丁一小丁切好,就開始剁起來;

然後是切白菜。第一遍我把菜葉、菜幫切得細細的,橫過來再按住第一遍切的細條條,密密的下刀就切成小菜丁,再均勻少撒點鹽,邊剁白菜邊翻著剁不著的,白菜裡的水就會慢慢滲出來。

最後經過擠水,放在盆裡就可以拌餡了。

聽吧,那會兒除夕傍晚,家家戶戶都傳出「噹噹當」的菜刀和案板那激烈的、含有勞動成果和喜悅韻味的碰撞聲,就猶如現在「春晚」裡那合奏的一曲曲交響樂、一首首動聽的歌和一段段優美的舞曲,飛出家門、傳出院落,迴蕩在除夕傍晚的上空,再伴隨著「二踢腳」那地一聲、天一聲的炸響聲起,讓你絕對沉浸在過年的濃濃的氣氛中。再一想第二天起床能就穿上母親親手做的,讓我等了一年的新衣服,那滿滿的幸福感,會蕩漾在無憂無慮的臉頰、會聚在我美美的心中!

母親說:過年的餃子,蔥、姜佐料一定要大,大醬、醬油、鹹鹽、五香粉和熟油可以根據家裡人的口味酌情加些。

記得父親包的餃子敦敦實實的,長得一模一樣,擺在蓋貼上像雄赳赳的士兵一樣,排列整整齊齊的。母親包的餃子肚大餡多,活像一個個大肚佛,帶著愛意和善心在除夕來到人間。

母親在「特殊」餡的餃子邊上,捏出些大大小小的花褶,我們幾個都搶著有花褶的餃子吃,感到這也是一種幸福。

我呢,極羨慕父母親的好手藝,用我那稚嫩的小手試著包的餃子全都跟吃撐著了、躺在床上的「孕婦」一樣,坐不起來也站不起來。就這樣我還搶著把一顆顆花生米和一個個洗淨去核的紅棗包在我的餃子裡。

記得兒時那除夕的餃子,心中的歡樂是滿滿的。那時是天天盼望著什麼時候又一個除夕的來到;現在是年年回憶著兒時的歡樂,什麼時候都不會忘掉!(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每當經過西單路口 總會想起牛肉灣
    每當我經過西單十字路口時,眼睛不由得向南望去,那是我童年居住過的地方牛肉灣原是回民聚居地,前牛肉灣胡同《最新北平大地圖(解放版)》中的前、後牛肉灣》中的前、後牛肉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就居住在「前牛肉灣」內一個二十多戶人家的大雜院裡。
  • 夢回西單牛肉灣系列十五——首都電影院
  • 除夕將至,教您4種餃子餡的家常做法,年三十包餃子不用愁了
    一轉眼2019年臘月馬上就到了,過了臘月就到年了,除夕是我們中國最大的節日,舉國歡慶,闔家團圓,大年三十全家人圍坐一堂吃餃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美食了,比起山珍海味,餃子象徵著幸福和團圓,象徵著一家團聚,家人都在,細算一下還有42天就過年了,傻姐是北方人,餃子是三天兩頭的家常便飯,我媽媽做的餃子特別好吃,今天傻姐和大家分享幾種餃子餡的做法
  • 除夕為什麼要吃餃子, 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
    除夕為什麼要吃餃子嗎?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相傳除夕吃餃子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從此結束了混狀態,而餃子就是這樣從「混沌」演變過來的,古時候「混沌」和「渾囤」是諧音,有「糧食滿囤」的意思。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和女蝸造人有關,為感謝女蝸,人們就用包餃子來紀念女媧的功績。那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呢?
  • 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及講究禁忌
    北方很多家庭除夕這邊是吃餃子的,那麼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呢?為什麼除夕要吃餃子呢?除夕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嗎?小編整理了除夕吃年夜飯的講究及禁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除夕的寓意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農曆年三十,也稱「除夕」。按照習俗,除了菜餚外,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餃子。
  • 闔家歡聚年夜飯——除夕餃子
    這是中國人一年最豐盛的闔家團年飯,全家團聚共餐除夕餃子也是闔家年夜飯最幸福的時光。                   夜幕來臨、除夕夜晚,星月升空、春光浩蕩。大江南北、時清海宴,九州萬裡、歌舞昇平。家家張燈結彩、燈火輝煌辭舊歲,處處鞭炮齊鳴、彩花映天賀新年。
  • 為何「除夕」北方吃餃子,南方食年糕?
    周潤健/新華社新華社天津2月3日消息,4日,農曆年三十,也稱「除夕」。
  • 除夕看「春晚」,初一吃餃子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舊的一年中的最後一天,為了迎接新年,紫禁城裡往往會上演一出「春晚」,這種逢年過節唱的戲被稱作承應戲。除夕這天,清朝皇帝一般是起床後先到各處佛堂祈福,然後邊吃早膳邊看早上的承應戲。除夕早上承應戲的劇目一般是《昇平除歲》《福壽迎年》這種洋溢著平安喜慶的風格。
  • 《夢回》十四阿哥:看似置身事外,實則翻雲覆雨
    《夢回》十四阿哥:看似置身事外,實則翻雲覆雨,原來他才是那個最有心機的阿哥。《夢回》女主李蘭迪因為身材頻頻受到群嘲,劇中的很多臺詞被人說成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新劇情中,小薇因為救駕有功,被皇帝嘉賞,見到她,說了這麼一句話,「真想不到是如此纖弱的小女子。」鏡頭一轉到她壯實的身體,莫非是忘記了前兩天十四阿哥抱不動小薇,開創了用梯子抬的公主抱。但不得不否認李蘭迪的演技是可以的,只是她的身材讓人自動過濾了她的演技。
  • 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餃子的來歷
    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人們便把這種食物稱為餃子。民俗解釋,「除夕」這一天是人、鬼、神交戰之日。鬼乃「夕」也,它是人間一年的晦氣所孕育而生成的厲鬼。「夕」在臘月三十日,新舊交替的子時時分,便會出來遺害人間。
  • 牛肉和什麼包餃子好吃 牛肉餃子的不同做法
    餃子是我們中國比較傳統的美食。其實餃子的做法非常的簡單,不過就三個步驟,調製餃子餡,擀餃子皮,包餃子。餃子的做法多種多樣,很多人喜歡吃餃子吃,有人會問牛肉和什麼包餃子好吃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吧。  牛肉和什麼包餃子好吃芹菜牛肉餃子材料:牛肉250克,芹菜200克,胡蘿50克,雞蛋1個。調味:蔥,姜,蒜,料酒,鹽,色拉油,雞精華(黑胡椒可加可不加)。
  • 宮廷裡的除夕之夜,要吃素餃子?
    故宮博物院藏 清 剔紅飛龍宴盒 家宴規矩多,除夕、元旦家宴是皇上與后妃女眷、親王、皇子等分別舉行的團圓宴。雖為家宴,也要嚴格遵守禮儀程序進行。故宮博物院藏 清 赤金鏨花餐具 據記載,乾隆二年(1737年),皇帝與后妃女眷在乾清宮舉行除夕家宴。
  • 南北方除夕吃什麼?餃子 年糕 火鍋 魚哪個才是你的菜!
    根據南北方習俗的不同,我們在除夕夜吃的也不同,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南北方除夕吃什麼吧。一、北方人除夕夜吃餃子、年糕北方人對除夕夜非常看重,全家人要坐到一起吃餃子才能代表家庭圓滿,所以在北方除夕夜有吃餃子的習俗,而餃子又叫「交子」,「交子」是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所以為了辭舊迎新,在北方的除夕夜上都會有餃子的身影。
  • 除夕北方為何吃餃子,南方食年糕?來說說你們家的風俗
    4日,農曆年三十,也稱「除夕」。按照習俗,除了菜餚外,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餃子。民俗專家表示,「除夕」吃餃子和年糕均有象徵意義,意在新年發財。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餃子大約來自唐朝的西域,是一種帶餡的麵食。
  • 大年三十傳統習俗風俗 除夕為什麼要吃魚吃餃子?
    除夕,中國傳統節日。指陰曆臘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守歲等。
  • 不是什麼地方除夕都吃餃子!這個地方除夕晚上竟然吃這個東西
    餃子!所以很多地方除夕晚上吃團圓餃子,豬肉餡、羊肉餡、韭菜雞蛋、蘿蔔肉、白菜肉、青菜肉等等,想吃什麼就可以包什麼,可謂是包羅萬餡,寓意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餃子!但並不是所有地方除夕晚上都是吃餃子的,我們家鄉(先猜一下我的家鄉是哪裡)這裡除夕晚上就不吃餃子,而是吃這個東西。
  • 5組家庭的除夕夜晚餐,換做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家?
    4組家庭的除夕夜晚餐,換做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家?第一組:最普通的家庭大餐,有魚有蝦有水果。過年除夕中國人最喜歡吃的就是魚了,年年有魚,平時愛吃魚,過年的時候就更要吃魚了!還有桌上的這款蝦,一看就吞口水。這組菜單你喜歡嗎?
  • 「除夕」為什麼叫「除夕」?「除夕」的風俗?
    一年的最後一天叫「除歲」,因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的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人們則都換上了喜慶的新衣服,這天也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顧此期間的活動都是以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 除夕之夜吃餃子代表什麼呢?有什麼傳統呢?你知道嗎?
    除夕之夜吃餃子代表什麼呢?有什麼傳統呢?你知道嗎? 除夕夜,又叫大年夜,指的是農曆十二月(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農曆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其中大月30天,小月29天。臘月最後一天往往是三十日,所以除夕又稱為「大年三十」。除夕的「除」即「除去」的意思,「夕」指的是晚上。
  • 璀璨的萊州民俗文化——除夕餃子、春聯、初一
    除夕餃子   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讓子孫後代繼續弘揚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