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03-29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本報記者 梁波
海拔2900米的屋腳鄉,是木裡縣一個邊遠山鄉,位於巴登拉姆神山下,距離縣城4個多小時車程。這裡多雨,每年6月到10月,幾乎天天都是雨。
屋腳鄉有個屋腳村,去年剛剛脫貧退出的貧困村。9年時間裡,這裡一直活躍著一支由攀枝花幹部組成的脫貧攻堅聯合駐村工作組。他們帶領群眾斬斷窮根,發展生產,富村強村,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兄弟」。
今年40歲的劉貴剛就是這群「兄弟」之一。2018年6月,他從攀枝花市鹽邊縣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副所長的崗位上來到了木裡,分配到屋腳鄉,成為屋腳村駐村工作組的隊員,一心扎進了這片廣袤的高寒山區。
一飯盒蜂蜜的濃情厚誼
3月19日,屋腳村的雨從清晨就一直下著。村裡的通訊基站是太陽能光伏發電,手機信號時斷時續,微信發送要等到下午太陽出來了才行。駐村工作組在村部的辦公室開了一個短會後,就開始各自整理資料、照片,建幫扶臺帳。
穿著毛衣外套的劉貴剛說起自己的經歷:剛進村開展工作時,由於語言不通,部分群眾不「待見」他,認為他們這些外來幹部不過是擺擺樣子、走走過場。他沒有氣綏,每天早出晚歸,到聯繫戶家講政策、出主意、談遠景,用實際行動溫暖群眾的心。聯繫戶馬子布家在他的幫助下,修羊圈、做蜂桶,發展起了山羊、土蜂養殖,兒子、女兒到廣東務工。2018年9月,馬子布的孫子生病到攀枝花求醫,他又為其在市中心醫院聯繫醫生、安排床位並付了1000元住院費。
為了安心工作,劉貴剛將在鹽邊縣城小學讀書的女兒接到了屋腳鄉中心校就讀,每天往返於鄉上的家與村裡的辦公室,周末帶著女兒一起去村民家走訪。今年2月初,臨近春節的一個清晨,53歲的馬子布在冰天雪地裡走了9公裡,給劉貴剛送來了一個飯盒,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劉兄弟,你讓我家的日子甜美了,這要過年了,請你嘗嘗我親手養殖的蜜糖。」
把「親戚」帶到攀枝花做客
「上級派我們到這裡,是給了我們一個鍛鍊提升的機會。如果不為屋腳村的父老鄉親幹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對不起組織的信任。」
在屋腳村的日子裡,劉貴剛與工作隊的同事結下了兄弟+戰友的友情。劉貴剛、徐遠超來自攀枝花,龍布澤仁、次爾旦珠、羅志清是木裡本地的,工作隊5個人,有漢族、彝族、藏族,大家吃住在一起,工作上相互幫助、生活上相互關心。
剛進村開展工作的時候,基本上全隊出動,在走村入戶中順利解決了與村民的語言溝通。
根據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工作隊既是脫貧工作組,又是幫扶聯絡組,與木裡各幫扶單位一起,與屋腳村344戶村民結成了幫扶對子;在一次次地翻山越嶺中,隊員們放下筆桿子,拿起了鋤把子、鍬把子、旋耕機手扶把子,和鄉親們一道建水渠、修路基,種優質土豆、中藥材……不到一年時間,屋腳村種植麗薯9號400畝,產出271.6噸,銷售收入50萬元;勞務輸出20人次;落實扶持資金20萬元;修建蓄水池4個,牽引水管14.62公裡……
劉貴剛告訴記者,在屋腳村工作的9個月裡,組織的溫暖一直伴隨著自己,一次次戰勝困難,攀枝花市、鹽邊縣黨委政府的領導、組織部門、所在單位幾乎每一個月就會來看望一次,每一次都會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為了進一步為屋腳村致富完善造血功能,在劉貴剛、徐遠超的協調下,駐村工作組從去年開始,組織屋腳村村支兩委負責人、駐村幹部到攀枝花學習交流,參觀西區莊上旅遊新村及花卉基地、仁和區中壩草莓種植基地、鹽邊益民鄉果蔬基地。今年,駐村工作組對屋腳村可開發旅遊資源進行梳理和調研,即將拉開「屋腳請你留一腳」的旅遊新項目。
1、凡本網註明「來源:攀枝花市電子政務辦公室或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攀枝花市電子政務辦公室或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來源: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攀枝花市電子政務辦公室」聯繫的,請在15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