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一個炮兵的最後尊嚴

2020-12-24 騰訊網

四個段落,三個視角,一個總結。電影既具有手法的實驗性,又帶有情感的震撼度。

前三個段落分別從士兵、對手(美軍)、高炮班的視角講了三遍故事。

第一遍是線性故事:我志願軍大部隊要在凌晨趕赴主戰場金剛川,只有打贏這戰才能有更好的談判籌碼,然而大部隊要過河,河水湍急,為保主力部隊過河,工兵搭橋,炮手保護,圍繞這座橋,敵我雙方進行了攻守爭奪戰。

第二遍從美軍空軍士兵的視角重新講了故事,在他們眼裡,橋是永遠炸不斷的,志願軍之頑強體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遍從志願軍高炮班的炮兵視角,又講了一遍故事,班長關磊業務之精湛,排長張飛寧死抗敵,兩個炮組所有人員犧牲,不僅震撼,而且讓人動容。

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關班長與張排長的戰友之情。關班長原是炮兵排的排長,因為抽菸違紀,降為班長,然而這個京油子的在高射炮射擊的業務上卻十分精湛,原本被連長安排做掩護的他,到了敵機前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攆走張排長,擔當主力炮手,擊落一架敵機。張排長與關班長關係微妙,雖然比關班長級別大一級,卻是關班長的徒弟,關鍵時刻讓出主力炮手,卻依依不捨關班長身處危地。他們表面是師徒,是上下級,心裡確是戰友,都不希望對方犧牲。然而關班長死了,關班長一組的炮手們都死了,張排長內心悲痛而憤怒。然後敵機又來了,張排長身邊的戰友們死了,只剩下沒有左胳膊、左腿的他。他們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大部隊順利過橋,他們點起火把吸引敵機的襲擊,他們不惜犧牲生命來保護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名字的戰友們。

這就是戰爭,殘酷而嗜血,個體的塑造更令人動容。張排長的戰鬥不只保護了戰友們,更打出了一個炮兵的尊嚴。

本片大場面的鋪陳留給了最後的人橋,橋可炸,橋可毀,但人可敬,志願軍更可畏。高炮組戰友們的犧牲,換來了大部隊的全部抵達,前面的戰況我們不知道,但人肩築起的肉橋永遠在我們眼前。

個體的表達不影響整體的展現,《拯救大兵瑞恩》能做到,《八佰》能做到,《金剛川》也做到了!真心希望這樣的片子越多越好!

相關焦點

  • 一個故事講了三遍的電影《金剛川》
    電影《金剛川》是由管虎導演,吳京、張譯主演的戰爭片,其中一個故事講了三遍的情節似乎並不能讓觀眾買帳。美軍空軍轟炸,榴彈炮轟炸,幾次把浮橋炸毀,但是不屈的志願軍戰士一次又一次把浮橋修好,最後決戰時刻,美軍出動大飛機群,投入大量炸彈,把用志願軍軀體支撐的浮橋炸毀……故事是好故事,不過三次展現似乎有些不對頭。以一個士兵「我」的視角展開敘述,又以美軍空軍飛行員的身份敘述,又以張譯扮演的炮兵連長的身份敘述,最後才算合攏故事情節。如此展現,是否有點後現代?
  • 電影《金剛川》成敗得失談
    其實確實如此,《金剛川》電影的最後一幕,那個用人搭的橋,以造型的形式呈現出來,的確是電影裡的一個高潮,也是電影裡唯一震撼人心的地方。從主題思路上來看,《金剛川》回答了中國人為什麼能夠在這場不對等的戰爭中,取得了讓對手沒有得逞的終局,就是中國人有一種團結、犧牲、無我的精神。
  • 金剛川——韓戰最後的戰鬥
    如果沒有電影《金剛川》,金剛川這地方很難被注意到。那塊地在戰線後方,與正面對決的前線比起來,相對次要些。網上能找的金城戰役要圖裡,都沒把金剛川畫進去。其大概位置在戰役要圖圖外的右上方。金剛川的戰鬥,是整個金城戰役一角。戰役嘛,環環相扣,哪一環出了問題都影響全局。
  • 《金剛川》不是《金剛三》,國產戰爭大片全貌
    最後是執導《繡春刀》三部曲的陸陽,看這導演陣容,以及這三位導演近年來的作品水準,真的是不心動都不行。再看看演員陣容,分別有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歐豪等人,幾乎都是實力派演員,即便只看這演員陣容,我一個不追星的人都心動了。於是二話不說買了首映場的票。
  • 那座永遠炸不斷的橋,一位軍迷眼中的《金剛川》
    可以說,金城戰役是「停戰協議」籤訂前的最後一戰,也是鎖定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決勝局」! 影片《金剛川》的故事就是在金城戰役的大背景下展開:為保證人員和作戰物資通過金剛川上的一座木橋到達前線,志願軍工兵和高炮部隊與美軍戰機展開炸橋和修橋的激烈鬥爭。
  • 《金剛川》和《八佰》導演是一個嗎 金剛川和八佰哪個更值得看?
    《金剛川》和《八佰》導演是一個嗎在《金剛川》上線之前,管虎已經通過《八佰》證明了他在戰爭片領域中的絕對實力。由於管虎的個人風格太過濃烈,《金剛川》也自帶「管虎風」。在《金剛川》中堅守在江水兩邊的戰士們甚至連戰友的姓名都叫不上來,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最愛可愛的人」。《金剛川》的主角們沒有一個是歷史上的大名人,但他們無一不是英雄,無一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正是這些「無名之輩」的努力才造就了奇蹟般的勝利,這不僅體現著管虎的浪漫主義情懷,更體現著《金剛川》歌頌平凡英雄的思想內核。
  • 《金剛川》歷經滄桑磨難,但始終堅韌向前
    然而,在觀看《金剛川》一片後,被歷史上真實戰爭的殘酷所觸動,為換來祖國和平和安定的英烈們而感嘆。 戰爭的勝利離不開英雄,但更需要有統一的思想信念和一致的行動紀律。《金剛川》以三種視角,圍繞「橋」這一個主題,充分展現了一段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故事。
  • 電影《金剛川》應該改名叫《金剛小河》
    金剛川如圖所示,觀眾們只看到了金剛川一個大體的輪廓,並沒有看到河流的湍急。有的士兵下河那一幕還以為是小溪。躲避空襲電影主要講中國人民堅韌不拔,一次一次的修復被美軍炸毀的橋梁。張鐸犧牲所以說電影的名字叫金剛川是不是文不對題。
  • 觀《金剛川》的感悟
    最近在影院觀看了《金剛川》——這部由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聯合執導的電影,把我們帶回了70年前的崢嶸歲月。電影呈現出的故事沒有歌詞」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那種豪邁,甚至整個故事都不是歷史上的重要戰役,但它如同一個槓桿,輕鬆地把挑起了時代,用小切口打開了那段歷史。」
  • 《金剛川》:電影界的「火神山」!
    70年後,我們不忘紀念,用《金剛川》緬懷先烈,是傳承。1950年,稚嫩的新中國剛剛成立,還未來得及享受推翻三座大山的喜悅,危機就接踵而至。無論是國內經濟建設,還是國際外交形勢,都因為帝國主義的圍追堵截而困難重重。中華人民怎能咽得下這口氣?抗美援朝這一仗,非打不可。1953年7月,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將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
  • 《金剛川》網絡首播,張譯吳京鄧超魏晨以血肉之軀,築起民族脊梁
    昨天,由張譯、吳京 、鄧超 、魏晨 、李九霄等主演的電影《金剛川》網絡首播,你看了嗎?覺得如何?《金剛川》是一部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是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片。
  • 《金剛川》的橋有多長 電影金剛川的橋的原型是什麼戰役
    《金剛川》的橋有多長金剛川是金剛山附近,也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最寬處可達60米,如果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過。為戰爭的勝利,必須要在金剛川上架設一座橋,且保護好它。就此,張振智帶領工兵三連奉命在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保證它暢通無阻。
  • 演員張譯:《金剛川》的主題如果僅停留在「犧牲」未免太膚淺了
    《金剛川》能夠成為全民關注的影片,背後有稀缺的題材、燃爆的戰爭戲、「犧牲」的主題,以及演員的精彩表演等多個方面。正如影片的英文名「The Sacrifice」,直譯為「犧牲」,影片向觀眾呈現了那個真實又無比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正是無數先輩們不顧個人安危,用一個又一個的血肉之軀,才換取當下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 《金剛川》橋梁是哪一場戰役 為何美軍炸不掉金剛川的那座橋?
    金剛川戰役簡介金剛川故事原型是什麼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19日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42軍(以後又增調了第50、第66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分別從安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先後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第13兵團過江後,於10月20日改組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 金剛川:魔幻的戰爭「大片」,視角講解!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片——《金剛川》震撼上映。 電影講述的是韓戰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 《金剛川》的工兵究竟是誰?
    《金剛川》裡介紹了三個兵種,步兵、工兵和炮兵,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電影中工兵的原型人物,真實的架橋可比電影中的殘酷嚴峻得多。張振智,志願軍工兵第3團3營9連連長,金城阻擊戰時他接到了一個命令,要求在金剛川巖裡渡口架一座載重橋,原本這條河上是有橋的,可是早已被敵人炸斷,金剛川水流湍急,河面最寬的地方有60米,而張振智的時間只有8天。上級問他能否完成任務,張振智說:「不能完成,提頭來見。」
  • 電影《金剛川》——以血肉之軀搭建「英雄之橋」
    然而,此時敵機卻再一次來到了金剛川的上空,為了掩護大部隊過橋,高炮連將陣地完全暴露在敵人視野中。「點火!」 排長張飛一聲令下,幾名志願軍戰士毫不猶豫,他們就這樣與敵人展開了正面交鋒。  電影《金剛川》取材於1953年的金城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主力必須在7月13日早上6點到達金城前線支援,電影就講述了從7月12日下午到13日早晨,這十幾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
  • 《金剛川》裡的戰狼是張譯,吳京也服他:我們相互成就
    10月23日,張譯主演的電影《金剛川》上映,他飾演的高炮排長張飛以超越生死的英勇氣概演哭了無數觀眾,而戰火中他與戰友關磊惺惺相惜的友情也令觀眾感慨萬千。張飛關磊,惺惺相惜的戰友情《金剛川》中,炮兵負責守衛金剛橋。
  • 電影《金剛川》:任你敵機輪番炸,也擋不住我人搭橋
    剛剛看完《金剛川》這部電影,簡單聊一下看完這部電影後的感想,這部電影反映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場中的一個故事。這是一個小場景電影,整部電影都圍繞在金剛川這條川流之上的橋來展開,保證大部隊及時過橋成了金城主戰場取勝的關鍵,敵人美國空軍拼命的要炸毀那座橋,我們的志願軍要拼死撐起那座橋讓大部隊通過,劇情很簡單,就是敵人不停的把橋炸毀,我們不停的把橋修好,事實上不能叫修好,確切的說是不停的再把橋搭起來,導演通過迴旋細節的視角把這個簡單的劇情故事賦予了大能量,大意志,和大情懷,
  • 《金剛川》:不斷走向勝利的團隊,早已提前悄悄地幹掉了失敗
    中國人民志願軍置身於「金城戰役」當中,這場戰役是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三階段,也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此戰役也正如任正非所說的那樣,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電影《金剛川》正是改編自這段歷史。導演管虎、郭帆、路陽選擇了分別從步兵、對手(美軍飛行員)、防空炮兵——三個視角去展現戰鬥當中的每一處細節,看完讓人感覺暢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