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鄭州地鐵採用智能配電產品,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保障可靠連續供電、實現智能高效運維;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通過數位化轉型打造智慧醫院,實現專家遠程諮詢,保障醫院持續穩定供電、設備高效運營;商丘東站提升供配電整體可靠性,通過智能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損耗,實現透明化與數位化運維……
在這些案例的背後,都有號稱「全球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位化轉型專家」的助力——施耐德電氣。
8月20日,以「創贏·數位化未來」為主題的2020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在鄭州舉行。期間,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服務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陳蔚蔚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在河南布局已久,根基深厚,未來也十分看好河南及鄭州的發展。」
日益複雜的全球經濟形勢和疫情等突發事件帶來了大量不確定性,企業唯有藉助數位化加強韌性,提高效率和可持續性。國際數據公司IDC今年4月份發布的白皮書顯示,雖然75%的企業已經開始數位化轉型,但只有25%的企業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不敢轉、不會轉、不能轉」仍然阻礙企業成功實現數位化轉型。
「從更長遠來看,數位化是助力實現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最有效途徑。」陳蔚蔚認為,數位化轉型不會一蹴而就,服務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本質上,企業需要的是價值,而不是功能。由於貫穿了產品和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夠使設備設施的最大價值和最優性能被挖掘出來,從而助力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實現效率和可持續。
「此次活動選在鄭州舉行,意在鞏固中原朋友圈,推動河南等中部地區邁向產業升級。」陳蔚蔚說,施耐德電氣全力支持鄭州市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將充分發揮在數位化轉型方面的經驗和優勢,以綠色高效的數位化技術和解決方案,助力河南繪製數位化全景圖。特別是幫助製造、數據中心、醫療等關鍵行業的用戶增強韌性,實現高效化、智能化、可持續發展。
目前,施耐德電氣在河南與基礎設施、醫療、製造業等行業的用戶都建立了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數位化轉型成果。
以國內知名的氣體傳感器及儀表製造商漢威科技為例。施耐德電氣經過實地調研後發現,漢威最大的痛點是生產過程的不透明造成庫存較高、價值流動性較差、品控能力不足、管理滯後。確診「病因」後,施耐德電氣開出了基於EcoStruxure架構的綠色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這劑「良方」,摒棄了直接對硬體設備進行更新換代,而是先從軟性部分下手,幫助漢威工廠在數據透明和管理精細方面逐步改善,這使漢威科技能夠對生產數據進行實時採集,並實現了端到端的貫通。結果漢威科技異常響應及時性提升80%、生產效率提升12%、產能提升22%、人均產值提升14%、市場反饋的故障率降低25%。
數位化是轉型工具,人才是關鍵動力。聯合學校、企業、政府以及社會各方力量,為當地的能源、電氣、製造業轉型升級培養大量高技能人才,助力當地產業的數位化轉型,是施耐德電氣一直在做的事情。目前,施耐德電氣已與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鄭州商業技師學院、開封技師學院、新鄉技師學院、漯河技師學院、平頂山技師學院、駐馬店技師學院、許昌技師學院等8所學校合作落地「碧播計劃」,在人才培養、實驗室建設、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一系列的合作。
新基建以數位化為核心,為河南帶來了大幅推進城市數位化建設,提高數位化、智能化發展程度的機會。而既連接能源電力生產、又連接能源電力消費的智能配電系統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
「針對多個關鍵行業和領域,我們能夠以數位化解決方案助力新基建,幫助項目或企業提升效率,節能增效,助推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陳蔚蔚說。比如在優化數據中心效率方面,以先進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可以幫助用戶構建真正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效運營、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數據中心;在煤化工、冶金、裝備製造等工業領域,能夠以綠色智能製造和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支持河南推進位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強化創新,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幫助工業客戶實現生產和經營的自動化、信息化、和綠色化。
「未來河南的發展讓人期待。在施耐德電氣的大布局中,鄭州是重要的落點。」陳蔚蔚說,施耐德電氣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數位化轉型方面的經驗和優勢,聯合本地客戶、合作夥伴,以綠色高效的數位化技術和解決方案,為鄭州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助一臂之力。
編輯: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