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琥珀》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2020-12-11 教育路上的小穎老師

教材分析

文章先敘述了琥珀的形成過程,接著敘述了琥珀被發現的過程,最後描寫了琥珀的形態,交代了推測琥珀形成過程的依據和琥珀的科學價值。文章語言生動形象,趣味性十足。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於一些字詞的掌握能力已經具備了,所以在課堂上只需要提一些難以掌握的字詞即可。在閱讀方面,學生已經能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嘗試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建議

1.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關於琥珀的圖片,說一說什麼是琥珀。

2.結合課文,使學生明白琥珀的成因和形態。

語言表達

需要嚴謹、生動。文章布局嚴謹,邏輯推理嚴密,條理清晰,描寫生動。

板塊一 導入課文 初步感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琥珀》。(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都是斜玉旁的字,可見這種東西是像玉石一樣美麗珍貴的,由此可知琥珀原石是非常珍貴的。

補充:(琥珀是黃褐色透明體,是古代松柏樹的樹脂落入地下所形成的化石)

板塊二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注意「拭」字的寫法。

2.快速讀課文,找出琥珀形成的條件,並交流。

(提取關鍵詞:高溫 松脂 小生物 長時間)

3.文中的琥珀具有什麼科學價值?請在文中找出來。

(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並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4.幾萬年前的詳細情形是科學家親眼所見的嗎?(不是,那麼「詳細情形」就是作者想像的)

板塊三 再次研讀 感受珍貴

1.了解琥珀形成經過了哪些階段?

2.想想蜘蛛和蒼蠅怎麼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裡的?

(關鍵詞:天氣熱 松樹滲出松脂 蜘蛛正要撲向蒼蠅 )

3.文中最後一段的「推測」一詞是什麼意思?你能否找到它的近義詞?(推想 推敲 猜想 猜測),那麼請想一想,這個故事確實是科學家想像出來的,那麼為什麼作者在這裡不用「想像」而用「推測」呢?

板塊四 總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關於琥珀你還想了解什麼?(學生舉手發言),老師希望你們做一個愛自然、愛科學的孩子。

相關焦點

  •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知識點講解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要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和作用,疊詞的運用和作用。尤其是描述恐龍的演變過程運用的是排比的修辭手法,經常會以填空、仿寫、補充句子等形式考查。《琥珀》一文經常以課內閱讀的形式考到琥珀的形成過程及其意義;《飛向藍天的恐龍》第4自然段是重點段落,寫出了恐龍的演變過程
  • 一場美麗的意外,四年級下冊語文《琥珀》課文知識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自然奧秘,科學技術」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課文以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的奧秘,科技的神奇,感受科技的魅力,激發熱愛科學、探索自然的興趣。《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隻琥珀被發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
  • 七年級下冊地理全套單元測試卷匯總,做完這些題目,成績不會差!
    七年級下冊地理全套單元測試卷匯總,做完這些題目,成績不會差!對許多剛進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地理很難,甚至在有些老師當中也會形成這麼一種認識「學好地理就等於學好了文科」。地理知識給我們揭示了地球上的許多奧秘,啟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激勵學生愛科學的情操。基於此,下附一份七年級下冊地理全套單元測試卷匯總,做完這些題目,成績不會差!
  • 深圳小學語文知識與能力訓練四年級下冊B版.第5課《琥珀》
    詳細  掙扎  晌午  斷絕   情形   美餐 二、zhá   huà  méi  zhā   huá   mò三、怒(憤怒)    試(考試)   響(響亮)  詳(詳細)努(努力)    拭(擦拭)    晌(晌午) 祥(吉祥)四、
  • 一場美麗的意外,四年級下冊語文《琥珀》課文知識
    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圍繞「自然奧秘,科學技術」這個專題進行編排的。課文以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的奧秘,科技的神奇,感受科技的魅力,激發熱愛科學、探索自然的興趣。《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隻琥珀被發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通過學習我們能夠想像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的。
  • 停課不停學,四年級(下)第五課《琥珀》,課文解析!
    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以及作者的想像。了解作者是怎樣推測的。培養想像力和科學探索的興趣。停課不停學,四年級(下)語文園地(一),家長都收藏了停課不停學,四年級(下)第四課《三月桃花水》家長都收藏了停課不停學,四年級(下)第三課《天窗》,開講啦!
  • 人教版語文教案四年級下冊《全神貫注》
    為了讓大連小學四年級的同學們更好地預習四年級下學期語文課程,大連奧數網整理了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供大連小學四年級的同學們學習參考。以下是四年級下冊《全神貫注》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課《琥珀》自學指導課文內容講解
    《琥珀》這篇課文是根據德國著名科普作家柏吉爾所著《烏拉波拉故事集》中的故事改寫而成的。文中推測了琥珀的形成過程,沒有進行科學知識的抽象講解,而是採用生動的 講故事的形式。這樣的形式既貼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知識點+單元卷,需要的家長收藏吧!
    這兩篇課文都是景物的主題,一個是自然現象,一個是自然景觀,都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3.修辭的運用。文中使用的反問、比喻和擬人等修辭,經常在填空、選擇題中出現。4.背誦與背寫。四年級英語下冊知識點匯總,需要的家長給孩子收藏列印吧!
  • 二年級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觀察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奧秘
    二年級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課文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激發了我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告訴我們只有仔細觀大自然,才會發現大自然的奧秘秘!「如果孩子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 四年級英語:2018—2019學年四年級(下)期末英語試卷
    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四年級下冊英語在期末階段如何複習,並且給大家帶來了一份四年級下冊的英語試卷,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四年級下冊的英語在單詞方面學習名詞、方位詞、序數詞、基數詞、疑問詞等,要求學生能夠會讀、會認、會寫,理解並且會應用。特別是名詞由單數變複數的時候,不符合一般規律的單詞,要特別進行記憶。
  • 四年級下冊數學3套期中試卷匯總,把經典題目練熟,滿分手到擒來
    四年級下冊數學3套期中試卷匯總,把經典題目練熟,滿分手到擒來為什麼很多學生在期末複習完之後,卻沒半點效果?出現這種情況多半都是因為很多同學在「假複習」。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數學複習課往往包含了全方位重複知識內容這一環節,這使得學生無法接收新的知識信息,很難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一旦學生沒了學習興趣,那麼學習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那為何同學們會對於複習課逐漸失去興趣呢?
  • 激發寫作興趣 抒寫多彩人生
    三鄉鎮雍陌小學  陳暉虹在《新課標》環境下,中山版小學英語教材提倡英語學習聽說先行、讀寫跟上,要求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具備初步的寫作能力。根據實際情況,我們開展了校內小課題《提高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教學探索》的研究,通過各種措施激發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
  • 金門路小學特色海洋節 用愛的金鑰匙探索海洋奧秘
    11月27日上午,青島金門路小學啟動了「用愛的金鑰匙探索海洋奧秘」海洋節活動,引導師生在活動中理解海洋、熱愛海洋、親近海洋。據了解,學校根據分主題在各級部研究探索海洋知識等活動,帶領孩子們做「愛海、親海、知海」的金門好少年。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5課《大自然的語言》知識點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語言》知識點總結1【主題思想】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物候現象及其成因、意義等內容,告訴我們:物候學是關係到農業豐產的科學,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懂得大自然的語言,爭取農業更大的豐收。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寫話——大自然的問號
    (比如,大自然真奇妙,只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能發現奧秘)題目:可以用「為什麼……」或者「……真有趣」為題,設置懸念,引起興趣。四、孩子們的寫話為什麼電燈泡能發光從小,我就是個愛問問題的小孩。看到任何東西,我都會有很多個問題冒出來。我追著媽媽刨根問底,媽媽萬般無奈,給我買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讓我去書裡尋找答案。
  • 小學語文四、五、六年級下冊統編新教材目錄搶先看!
    小學語文四、五、六年級下冊統編新教材目錄搶先看!: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四年級下冊
  • 2020年春部編版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4四年級下冊全冊教學反思
    琥珀》教學反思《琥珀》是四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是德國作家柏吉爾寫的一篇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作者用活潑、通俗易懂的文筆,發揮充分合理的想像,介紹了有關琥珀的科學知識,假想了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從而判斷了它在科學上的價值。
  • 沅陵鶴鳴山小學:參觀氣象局 探索氣象奧秘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黃麗華)5月24日下午,鶴鳴山小學四年級120名少先隊員前往沅陵氣象局了解天氣變化,探尋氣象奧秘。這些新奇的氣象知識讓孩子們大開眼界,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慾。之後同學們還參觀了氣象應急觀測車、人工增雨車等氣象設備。
  • 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精品題
    A  12      B   57       C   23   (四)、計算。28)   721-303                  376+99   26+(89+274)              21+13+15+39+87   6756-193-207          724+435+565+1076   900-405                  435-49-11-40   二、探索與實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