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文章先敘述了琥珀的形成過程,接著敘述了琥珀被發現的過程,最後描寫了琥珀的形態,交代了推測琥珀形成過程的依據和琥珀的科學價值。文章語言生動形象,趣味性十足。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於一些字詞的掌握能力已經具備了,所以在課堂上只需要提一些難以掌握的字詞即可。在閱讀方面,學生已經能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嘗試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建議
1.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關於琥珀的圖片,說一說什麼是琥珀。
2.結合課文,使學生明白琥珀的成因和形態。
語言表達
需要嚴謹、生動。文章布局嚴謹,邏輯推理嚴密,條理清晰,描寫生動。
板塊一 導入課文 初步感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琥珀》。(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字,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都是斜玉旁的字,可見這種東西是像玉石一樣美麗珍貴的,由此可知琥珀原石是非常珍貴的。
補充:(琥珀是黃褐色透明體,是古代松柏樹的樹脂落入地下所形成的化石)
板塊二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注意「拭」字的寫法。
2.快速讀課文,找出琥珀形成的條件,並交流。
(提取關鍵詞:高溫 松脂 小生物 長時間)
3.文中的琥珀具有什麼科學價值?請在文中找出來。
(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並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4.幾萬年前的詳細情形是科學家親眼所見的嗎?(不是,那麼「詳細情形」就是作者想像的)
板塊三 再次研讀 感受珍貴
1.了解琥珀形成經過了哪些階段?
2.想想蜘蛛和蒼蠅怎麼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裡的?
(關鍵詞:天氣熱 松樹滲出松脂 蜘蛛正要撲向蒼蠅 )
3.文中最後一段的「推測」一詞是什麼意思?你能否找到它的近義詞?(推想 推敲 猜想 猜測),那麼請想一想,這個故事確實是科學家想像出來的,那麼為什麼作者在這裡不用「想像」而用「推測」呢?
板塊四 總結
學習了這篇課文,關於琥珀你還想了解什麼?(學生舉手發言),老師希望你們做一個愛自然、愛科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