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化基本知識,學者稱:臺灣2019教科書課綱將害了學生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臺灣《聯合報》13日發表臺灣的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一篇學者評論文章指出,臺灣2019新教科書課綱有個重要的改變,是將必修課大幅下降到三分之二,其他都是選修課。作者認為這種做法會帶來大災難。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必修課減少,勢必使臺灣學生在基本知識的程度上下降,這些基本知識無非是語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等。作者提出兩個關鍵性的觀點:

一、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工程師和過去相當不同,在過去,絕大多數工程師是維護工程師,現在幾乎沒有一個工廠能夠承擔沒有研發能力的工程師。如果一家工廠沒有研發能力,絕不可能在臺灣生存。但是研發工程師必須是有知識的人,他不僅要能操作儀器,而且還要能發展儀器。他不僅熟知過去一直在用的製程,也要能發展特別的自有製程。要有這些能力,工程師必須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上,有相當了解。

最近大家都在提5G,我們要知道,5G是現代通訊技術,現在通訊技術相當重視數學,而這些數學不是很簡單的,如果學生數學程度下降,單單通訊技術的發展就會受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根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的說帖,臺灣2019新教科書課綱之所以更新,乃是因為要跟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如果教育部門真的要使臺灣的學生在未來能夠應付科技的變化,應該強調基本知識,而不是弱化基本知識。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科技會有如何激烈的變化,但是如果學生在基本知識上能夠把握得很好,他們就絕對可以學新的知識。如果學生在基本知識上非常弱,他們一定會在職場上被淘汰掉。

60年前,電機系畢業的學生不懂電晶體、不會寫程序,但是我們這一批老的電機系畢業生,仍然可以設計電晶體線路,也能寫程序。這都要歸功於當年他們在高中時代將基本知識學得非常好。當時臺灣教育重視英文,所以可以看得懂所有的英文科技論文。數學通常是學得還不錯的,因此比較有邏輯思考的能力,學寫程序也就得心應手。作者表示,「我們根本沒有學過我現在所教的課,因為這些知識在我們的大學時代是不存在的。我很感謝當年我們的教育強調了語文英語數學,使得我們不害怕科技的千變萬化。」 就以英文而言,作者前些日子碰到一位技術人員,他的公司原來可以派他去美國,可是他的英文太差,他很埋怨當初老師們沒有管他們的英文能力。

作者表示,實在不了解為什麼臺當局要弱化學生的基本知識?這樣做,絕對害了他們。

相關焦點

  • 臺灣教科書回歸「一中」: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 不是玉山
    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他昨天(22日)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比如必須寫清楚中國(註:早前教材稱大陸為『中國』)第一大島是臺灣島,而不是海南島;我國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而不是玉山;臺灣慰安婦一定是『被迫』的……「所以『臺獨分子
  • 臺灣教師之憂:「臺獨」歷史教科書戕害下一代
    他們將『臺獨史觀』一點點塞進教科書。時至今日,蔡英文當局搞出史上最『獨』歷史課本!」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潘朝陽痛心疾首地說。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臺灣史》教科書進入高一、初一課堂。這些教科書裡充斥「去中國化」及「媚日」內容,被島內有識之士斥為完全淪為民進黨「臺獨」思想宣傳品。
  • 臺教育界聲討「臺獨」教科書:別再毒害臺灣學子
    來源:海外網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臺灣歷史教科書,在各個中學使用已近兩月,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昭然若揭的「去中國化」圖謀,激起臺灣學界和一線教師的強烈不滿。他列舉史實,著重駁斥了新版歷史教科書中有關「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內容,直言歷史教科書出現這樣的內容「實在荒謬」。來自臺中二中的高中歷史教師伍少俠認為,新版歷史教科書按專題教學,把本該用時間串聯起來的歷史知識切割得七零八落,不但給一線教學造成很大困擾,更是可以隨意塞進民進黨自己的價值觀,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字句將學生引向「臺獨史觀」。
  • ​臺課綱大砍「中國史」 臺灣孩子們將不識趙雲、武則天
    東南網9月9日訊 臺灣新版初二歷史課本近日出爐,由於此前高中歷史「中國史變東亞史」已經惡名昭彰,人們沒料到初二課綱「魔高一丈」,夏商周不見了,數千年歷史只剩秦始皇。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網絡媒體就「『108歷史課綱』中國古代史遭大刪」進行民調,共有1.07萬名網友進行投票,結果顯示,有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或不太認同。另外,民調也針對「中國歷史知識,對你來說重不重要?」做調查,有68.4%的臺灣網友表示非常重要或還算重要。有不願具名的初中歷史老師無奈表示,過去歷史每周有兩堂課,現在只剩45分鐘。
  • 臺新版教科書編入「臺灣主權未定論」 荒謬至極
    臺新版教科書編入「臺灣主權未定論」 荒謬至極 2019-08-12 15:18:56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臺灣教科書: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 不是玉山
    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的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昨天在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臺獨分子』更火大了」。
  • 台歷史教材用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關係 臺學者痛批
    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9月2日電臺灣新課綱在新學期投入使用,臺灣歷史學者日前召開記者會,質疑新歷史課本中存在大量違反史實的「去中國化」內容,未來10年會有400萬學子受影響,呼籲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
  • 臺灣教科書回歸「一中」:最高山是珠穆朗瑪不是玉山
    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的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昨天在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臺獨分子』更火大了」。
  • 臺灣學界教育界痛批新版歷史教科書(兩岸脈動)
    核心閱讀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臺灣教育界人士:「去中國化」教科書淪為民進黨的「政治宣傳品」
    與會教育界人士直斥,根據民進黨當局主導新課綱編寫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大肆宣揚「臺獨史觀」,完全淪為「政治宣傳品」。如不盡力撥亂反正,後果將不堪設想。  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臺灣史」教科書進入高一、初一課堂。這些教科書裡充斥「去中國化」及「媚日」內容。二年級歷史教科書雖未面市,但已確知的是,「中國史」將根據課綱併入「東亞史」並採取專題形式編寫。
  • 臺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 學者斥責:傷害臺灣未來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 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新教材刻意「去中國化」 扭曲事實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她標記了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 對於「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她用了「震撼」這個詞。
  • 中國史變「東亞史」 被教科書蒙蔽的臺灣年輕一代
    臺灣的教科書告訴他們孩子的歷史是這樣的:以臺灣這塊土地為核心,往外觸及到「中國」,再往外觸及到世界。  這就是臺灣所謂的「同心圓」史觀。  臺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幾乎全部從初中起受到這套同心圓史觀的教育長大,以「臺灣」為主體來看歷史,讓臺灣與中國「涇渭分明」。  臺灣曾經的歷史課綱、教科書。
  • 去「中」播「獨」 謬論頻出,臺灣學界痛批新版歷史教科書
    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遭痛批
    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反黑箱課綱學生徒步環島 臺中市教育局長熱情接見
    (陳世宗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反黑箱課綱高中生,臺北市南港高工學生周子翔(右起)、育成高中學生許冠澤以徒步環島方式表達反黑箱課綱訴求,今日到達臺中市,臺中市教育局長顏慶祥(左)出面迎接,表達肯定之意
  • 「臺獨」史觀建構臺灣新認同?兩岸學者介紹史觀由來
    兩岸學者指中華民族歷史記憶不會「了斷」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8日在北京召開「『臺獨』『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批判」座談會,邀請兩岸近30位涉臺研究學者介紹「臺獨」史觀的由來,研判臺灣新課綱上路後的實質影響。
  • 臺灣「反課綱」學生:教科書寫日本殖民臺灣 日本人會不會憤怒?
    臺灣高中生「反課綱」風波愈演愈烈。據臺媒報導,一位臺灣「反課綱」學生在接受採訪時反問:「如果說這件事(臺灣課綱微調)傳到國外去,被日本政府知道(寫日本殖民臺灣),他們會不會憤怒?會不會覺得不公平?」難怪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說,「這些學生應該多念點書。」有網友評論道:「看到臺灣的下一代,我放心了……」
  •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臺灣律師蘇逸修21日在臉書貼女兒初二康軒版地理科學習講義,其中「中國工業廢氣飄至臺日韓甚至美國西岸」、「行動支付盛行是因為取款機品質不佳」、「一帶一路製造窮國債務陷阱」、「不願意積極配合籤訂氣候變化國際公約」等多處對大陸經濟發展情況的描述嚴重失實,引發網友熱議。△圖片截取自臺媒學習講義雖然不是教科書,但都是學生搭配教科書使用。
  • 國臺辦批民進黨當局「臺獨」課綱:倒行逆施、數典忘祖
    來源:海外網圖為朱鳳蓮海外網10月28日電10月28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在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與會的兩岸嘉賓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兩岸共享史料、共書抗戰史,共同譴責民進黨當局推行「臺獨」課綱,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等「去中國化」行徑,請問發言人有何回應?
  • 臺海觀瀾 從日本教科書到臺灣新課綱,「大東亞共榮圈」為何陰魂不散
    知名政論家邱毅教授認為:「蔡英文主導高中教科書的修改,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內,這不僅僅是『文化臺獨』的具體表現,更是對80年前『大東亞共榮圈』的服膺和實踐,這件事非同小可,必須口誅筆伐。」筆者認同邱毅教授的判斷。在筆者看來,從日本教科書到臺灣新課綱,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