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裡、崇德裡登央視 成都歷史建築保護成改造樣板

2020-12-13 網易新聞

(原標題:太古裡、崇德裡登央視 成都歷史建築保護成改造樣板)

3月14日,不少成都市民打開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時,看到了一幕幕熟悉的成都老街區,裡面既有歷史建築群落太古裡,又有著名的崇德裡,不少人深感振奮和自豪。這意味著,成都對歷史建築的成功改造和利用,得到了外界的大力肯定。

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建築在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展示城市風貌特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2011年開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成都市房管局牽頭開展了全市歷史建築保護工作,從建立歷史建築保護長效機制著手,抓緊搶救保護全市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在恢復修繕歷史建築風貌、助推城市文態建設上做出不少成績。

擬定名錄分批次進行保護

昨日上午,市房管局和錦江區房管局的多名工作人員,又像往常一樣來到位於龍王廟正街的邱家祠堂,開始新一輪的歷史建築巡查工作,「我們主要檢查消防安全,比如滅火器配備是否到位、電線有沒有問題,如果是汛期來了還要看下水道。」

如此細緻入微的檢查,只是檢查組定期巡查的一個縮影。市房管局歷史建築保護辦公室相關人士表示,在對歷史建築越來越重視的當下,他們加強了日常監管,定期進行防火、防澇、結構安全和白蟻防治滅殺等專項檢查,確保歷史建築的使用安全。

事實上,近幾年成都對歷史建築的保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11年開始,市房管局開展了3次歷史建築普查工作,全市符合條件的建築共236處(其中中心城區81處,郊區市縣155處),基本摸清了歷史建築的分布、數量及現狀情況。

這裡面既有展現成都移民文化的邱家祠堂、客家文化的龍泉謝家大院,也有欣廬、筆帖式街老宅院、廣東會館等大慈寺街區內集中體現成都市傳統民居的風貌建築,傳承了老成都的街道格局和文化肌理。

為了加強保護,市房管局還分期分批擬定5批次共40處歷史建築的歷史建築保護名錄(中心城區26處,郊區市縣14處),建築年代涵蓋了清代、民國和20世紀50~60年代等三個年代區間,代表著不同時期的歷史記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改造特色引來央視關注

3月14日,不少成都市民打開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時,看到了一幕幕熟悉的成都老街區,裡面既有歷史建築群落太古裡,又有著名的老建築崇德裡。

央視對成都市歷史建築的關注,主要是從它們的改造利用著手。報導認為,成都在舊城改造中注重歷史文脈傳承,通過歷史街區、歷史建築改造利用模式的創新與突破,探索出了一條城市發展與保護協調的創新之路。

崇德裡採用古法修繕,修繕後用作茶室和餐飲場所,既保留了該建築的歷史記憶和文化信息,又充分發揮利用價值;太古裡街區的欣廬、筆帖式街老宅院等典型川西民居建築借力片區整體打造,修繕後作為多種商業場所使用,吸引了全球高端品牌入駐,實現了文化空間與消費空間的有機融合,將老街區升級打造成了國際購物天堂,開創了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的新探索模式。

這兩處建築,如今已成為我市在歷史建築保護領域的傑作。除了崇德裡採用了古法修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建築的歷史文脈信息,市房管局歷史建築保護辦公室還大力推動歷史建築修繕工作,對有條件的進行合理利用。

目前,華西協合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舊址等7處歷史建築已相繼完成修繕,該舊址進行了全面的修繕加固,重現了當年學術研究重鎮的歷史風採。

社會各界保護意識不斷提升「歷史建築作為城市優秀歷史文化遺產,應該說和我們每一個市民息息相關。」市房管局歷史建築保護辦公室表示,保護歷史建築,同樣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為進一步提升各界保護意識和認識水平,他們採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了歷史建築保護宣傳,促進保護知識和政策法規的傳播普及。

今年1月起,市房管局聯合市建委、市規劃局和市文廣新局舉辦了《成都歷史建築圖片展》,先後在政務服務中心房產分中心、寬窄巷子、太古裡、新華文軒旗下軒客會、購書中心等人流集中地和大眾文化活動場所展出,以攝影作品為載體,向廣大市民圖文並茂地展示介紹我市已公布的一、二、三批歷史建築,充分展現成都歷史建築的個性特色,弘揚成都優秀歷史文化,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保護工作,也令整個社會對歷史建築的關注度和保護意識不斷提升。

成都商報記者 辜波(來源:成都商報」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尋覓成都遠洋太古裡歷史建築
    通訊員:黃駿陽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袁弘 陳超走進成都遠洋太古裡,落地玻璃和青磚黛瓦相得益彰,時尚店鋪和歷史建築毫不違和。在這裡,潮流時髦和古風古韻融為一體。在低密度、低高度的「雙低」建築空間裡,傳統的街、坊、裡、巷巧妙地融入商業街區,呈現出獨特的時空交錯之美。
  • 西安也要有太古裡了,目標是超越成都
    目前可知的是,西安太古裡將位於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內,該區域內有小雁塔、薦福寺、西安博物館等歷史文化建築,是西安市目前的重點改造項目之一。西安市對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的改造起始於2017年,該片區東起長安北路、西至朱雀大街,南起體育場北路,北至友誼西路,面積共1141畝。
  • 成都十大老建築變身文化時尚地:川西老宅裡看展覽
    此外,在2011年,由著名藝術家、建築設計師劉家琨負責整體規劃設計,將峨影廠老廠區改造成了中國首座園林庭院式電影城「峨影·1958」。原來曾是洗印車間、混錄棚、音樂棚、錄音車間的建築,在保存原樣的基礎上改建成了電影廳。上月26日,第3號攝影棚改造變身為全球最大單體雷射巨幕廳,懸掛20米長、11米寬的雷射巨幕,可容納331人同時觀影。
  • 成都遠洋太古裡:歷史與現代風的碰撞,讓建築有了新的靈魂
    作為開放式、低密度街區形態的購物中心,成都遠洋太古裡自問世以來便備受矚目。項目獨特的建築風格,以及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無不令人為之驚嘆。那麼,成都遠洋太古裡究竟有哪些獨特魅力呢?大家不妨隨全國商業規劃與設計一線品牌——天霸設計一同去探探究竟吧。
  • 太古裡「成都案例」,真香!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範魚)12月16日報導 今日,成都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會召開。太古裡作為成都重要商業地標之一,如何參與和助力城市商業發展?會上,成都遠洋太古裡總經理伍玉珊發表了她的觀點。
  • 崇德裡:一個城市的回家路
    從低矮龍王廟的老房簷一排鋪子沿街走,跟本地老人拼桌吃個清湯雜醬面,再舉個微甜的雪白凍糕,一片煙火氣中倒拐出去,崇德裡青灰色的石板路讓人想突然停下來,喝杯茶。如果要直接告訴計程車司機崇德裡的方位,往往會得到他們消遣你的「就是公共廁所」的導示語。「裡」在成都舊街巷裡屬於少數另類。進了巷裡往往會走過頭。根據袁庭棟的《成都街巷志》記載,崇德裡北起中東大街,南接紅石柱橫街,原來是無名小巷。
  • 成都太古裡不準拍照?攝影師江湖稱:太古裡太誘惑人啦!
    北臨大慈寺路、西接紗帽街、南靠東大街,並與成都地鐵2號及3號線的春熙路交匯站直接連通。同時又歷史悠久的大慈寺相鄰,接壤人潮湧動的春熙路商業區,成都遠洋太古裡是一座總樓面面積逾10萬平方米(逾114萬平方英尺)的開放式、低密度的街區形態購物中心。不同於傳統的室內購物中心,成都遠洋太古裡的建築設計獨具一格,以人為本的「開放裡」概念貫穿始終。
  • 成都遠洋太古裡,有什麼好看的?
    成都的遠洋太古裡,我去過很多次,每次去都有一些嘗鮮的感覺。最近一年多來,有外地朋友到成都,讓我推薦遊玩去處,我往往都會將錦裡、寬窄巷子、春熙路、遠洋太古裡一併納入推薦名單。實際上,成都遠洋太古裡(以下簡稱「遠洋太古裡」)每日客流量已高達10萬,除了周邊高端寫字樓白領、成都時尚追求者外,遊客的比例很高。是什麼原因,讓這個開業5年多的歷史文化商業街區,演變為網紅旅遊打卡地?
  • 太古裡的得與失
    9個月後,太古地產和遠洋地產聯手拿下成老都市核心區大慈寺片區100餘畝土地。大慈寺內景一角。記者 華小峰 攝影作品,是促成雙方合作的關鍵。對陳雷來說,太古裡不是一個商業體,而是一件作品,而成都也是抱著打造作品的心來營城,最終,雙方聯手。
  • 復盤:成都太古裡是怎樣打造出來的
    遠洋成都太古裡夜景(攝於2018年)      在成都太古裡出現之前,市面上對於購物中心街區建築形式理解比較單一2-3層、仿古建築和材質,單向動線;沒有融入對於當地文化、歷史和周邊人群的深刻挖掘,太古裡的團隊出於對於項目更進一步的認知,從08年開始花了半年的多的時間研究項目所在地的文化,梳理成都、大慈歷史與商業基因的融合,用團隊的一句來講,最好的商業一定是對於所處區域歷史文化傳承而不是破壞,對於青瓦坡屋頂設計整體遵照川西建築歷史傳承,又採用了玻璃立面的現代化商業元素,打破對於街區過於仿古氛圍的營造;
  • 成都太古裡商業街區藝術創意設計全曝光
    成都遠洋太古裡(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坐落成都中心地帶,是太古地產和遠洋地產攜手發展的開放式、低密度的街區形態購物中心,呈獻一個由街道、裡巷、廣場交錯組成的都會休閒中心,為顧客提供創新及充滿個性的購物及休閒體驗。
  • 成都遠洋太古裡總經理伍玉珊:成都人需要怎麼樣的商場?
    多元與平衡也是成都的魅力之一,從城西的武侯祠到城東的大慈寺,從城南的杜甫草堂到城北的昭覺寺,新老成都穿插其中,古蹟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人們既可在杜甫草堂回味歷史詩篇,也可在大慈寺周圍的春熙路商圈感受現代都市的繁華。   作為一座積澱了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天府,成都的宜人風格早已自成一派,儘管新舊事物不斷更迭,成都從未改變的是其對自身魅力最佳表達方式的不斷探索。
  • 成都已認定314處歷史建築,這些老建築該如何活化利用? 有機更新,讓...
    四川在線記者雷倢保護歷史建築一處處建築訴說著成都記憶古香古色的大廳、牆體、屋面、石柱,充滿韻味的赤柱、橫梁及照壁上的浮雕……在太古裡商圈,有一座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廣東會館。「基於『少拆多改、注重傳承』的原則,我們採取『留改建』相結合的方式,在改造過程中以保護傳承、優化改造為主,拆舊新建為輔,讓商圈內的5處歷史建築實現了原址保護,相關修繕、改造和利用都是在尊重建築原有歷史風貌的基礎上進行。」
  • 成都太古裡禁止商業街拍 律師:將保護消費者肖像權和隱私權
    成都遠洋太古裡緊鄰著有百年商業盛名的成都春熙路,成都地鐵二號線和三號線就在太古裡邊上相交。比鄰的千年古剎大慈寺更為太古裡增添了獨特的歷史和文化韻味。從2014年開業後,成都遠洋太古裡就成為成都新興的一個購物商圈,吸引不少成都人和外地人來此觀光、購物。是否真像網上所說,成都太古裡禁止擋道街拍?
  • 成都小眾旅遊散步路線推薦,太古裡及附近
    所以回成都以後,只要遇見出太陽的好日子,我們都會出門散步去,一路找些不知名的蒼蠅館子,一路尋些老成都的記憶。在絕大部分的成都旅遊攻略中,太古裡都是避不開的景點,這裡有潮人潮店,有奢侈品,有古剎,有大片仿古建築群,大多數人擠在人群中漫無目的的走了一圈後便離開了。
  • 成都—太古裡一日遊
    成都是我們這一次進藏的起點,也是我們從鄭州——西安——成都,自駕一千三百多公裡的一個小終點。一路上的所經所見所聞所想,經過的城,見過的人,吃過的特色,填充了我們的人生,也練其了我們的心。昨晚在成都淋成落湯雞,晚上回酒店洗洗就早些睡了,準備第二天去太古裡。早上起床外邊還在下著雨,但擋不住我們外出的心,就打著把傘乘車去太古裡,這個國家五星級購物中心,傳說中的拍照聖地......
  • ​成都美gai | 來太古裡,樂享成都人的「快耍慢活」
    還記得改造前的太古裡麼?一排排不起眼的仿古平房,讓你無法與如今的繁華面貌對應起來。了解一座城市,不止於新起的高樓大廈,更要看那些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歷史老街建築。1600餘年,是成都歷史、文化、韻味的代表,也是成都的「舊」。
  • 從北京到成都:太古裡的雙城記
    團結湖成了離工體、三裡屯最近的地鐵站。處在團結湖到工體之間,三裡屯SOHO和太古裡,成了工體兩扇漂亮的「東大門」。來到遠洋太古裡的不同入口,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如果從靠近大慈寺的入口進入,一片片低矮的仿古建築,時間仿佛凝固,而從另一邊的無印良品進入,各種高端品牌讓人目不暇給,仿佛置身香榭麗舍。在這座古老而充滿消費活力的新一線城市,遠洋太古裡很快成為一座不可取代的地標。
  • 走街串巷話成都|藏在遠洋太古裡的這些古建築,您打卡了嗎?
    通訊員:黃駿陽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袁弘 陳超走進成都遠洋太古裡,落地玻璃和青磚黛瓦相得益彰,時尚店鋪和歷史建築毫不違和。在這裡,潮流時髦和古風古韻融為一體。2014年9月,入選《成都市第二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 為什麼成都遠洋太古裡越來越受歡迎?
    一些既定的因素將成都遠洋太古裡與其它項目所區分 融入川西風格的新建築與傳承下來的古建街巷所建構出的成都遠洋太古裡開放體驗空間,已是被業內外在講述成都遠洋太古裡所提及的第一點。在多維度體驗業態錯位布局下,更休閒的氛圍營造,與傳統以「零售」為主春熙商圈形成完美的承接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