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上百次算帳,終於啃下一塊「硬骨頭」

2020-11-27 晨株洲

三年多上百次算帳 終於啃下一塊「硬骨頭」

徵拆徵收工作的推進速度總是和一座城市的發展一脈相承。徵拆工作難,歷史遺留徵拆項目則難上加難。群豐鎮智能網絡通信、湘芸路項目是一個拖了三年之久的遺留掃尾項目。項目進行到現在,一線徵拆徵收工作人員不放棄,終於啃下了其中的一塊「硬骨頭」。

遺留掃尾項目,徵拆徵收工作組始終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準算到底」,並結合每戶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定製合法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以公平公正、換位思考的工作方式獲得了被徵拆群眾的信任。

房主去世,情況變得複雜

80多歲的劉奶奶家位於群豐鎮智能網絡通信、湘芸路項目範圍內,2017年5月啟動徵拆徵收工作。表面看起來,劉奶奶家的情況簡單明了,戶口本上只有劉奶奶和她的一棟產權房。

可是實際情祝複雜得多,年拆工作人員介紹,劉奶奶有一個兒子,上紀80年代。在一家國企上班,戶口也跟著到了城區。哪裡想到,上紀90年代企業倒閉後,在城裡無房可住的郭先生,帶著家人回了老家,和老母親住在了一起。平日裡,郭先生因為沒有一技之長,靠打零工維持生計。

不料該項日動沒多久,劉奶奶在2018年年初就去世了,陡然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徵拆人員上門算帳上百次

劉奶奶去世了,徵拆徵收的事宜由郭先生接續。最開始,徵拆工作人員一上門,就遭到了郭先生的強烈牴觸。「郭先生不理解政策,因為郭先生一家人的戶口都不在村裡,對我們特別抗拒。」項目徵拆徵收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

拉鋸戰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一次次算帳,一次次促膝長談,上門算帳都算了上百次,很長一段時間,郭先生都不為所動。工作人員介紹:「站在郭先生的角度我們也理解他的難處。」好不容易進了城,以為端上了「鐵飯碗」,沒想到又遇到了下崗,現在母親的房子是他家的唯一住所,「如果連這唯一住所都拆了的話,他可能無安身之所。」

政策無法突破,項目又必須突破。就郭先生家的具體情況,從群豐鎮項目指揮部到區徵拆服務系協調中心,再到區裡徵拆徵收協調會,一輪又一輪的商討會開下來,「大會小會加起來,都有50-60次」。

徵拆徵收並非冷冰冰。政策無法突破,但結合每戶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定製合法利益最大化,給予郭先生一些人性化的關懷還是可以的。儘管屢次被郭先生拒絕,但過節時,工作人員還總是不忘提著禮品上門。按政策能享受到的一些民政補助,他們也總是忘不了郭先生。

同步進行司法程序

在提供人性化關懷的同時,我區還依法依規,訴諸司法程序。區法院的人也多次給郭先生釋法說法。並且進入了司法程序,讓郭先生意識到漫天要價是不行的,法律是嚴肅的。

同時,徵拆徵收匚作人員還試圖從外圍突破,多次找到郭先生的親朋好友給他做思想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10月26日,郭先生終於籤了字,一個「難啃」的「硬骨頭」總算啃下來了。

目前,群豐鎮智能網絡通信、湘芸路項目還剩下最後一塊「硬骨頭」,工作人員又開始夙興夜寐地研究起來了。

曠昆紅 莫豔瓊 鄧芳

【來源:天元徵地協管辦】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保神高速分水嶺隧道:「地道戰」啃下硬骨頭
    洞內溫度與洞外嚴寒迥異,讓人明顯感到穿多了。12月14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保康縣後坪鎮出發,駛過銀裝素裹的險峰,進入崇山峻岭中的分水嶺隧道。這是一條全長6.3公裡、投資7億元的特長隧道,也是保神高速最後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分水嶺隧道剛剛實現雙幅貫通,標誌著保神高速已全線貫通。」湖北交投襄神公司總經理黃槐軒介紹。
  • 公明辦事處再接再厲 啃下地鐵6號線最後一塊「硬骨頭」
    根據光明新區加快推進土地整備工作暨軌道6號線攻堅戰動員大會精神,12月20日下午,公明辦事處對地鐵6號線公明段上村大東明工業園區內的4棟廠房進行清拆,拆除面積近10000平方米。作為地鐵6號線公明段的最後攻堅點,此次清拆行動的順利開展為光明新區段內地鐵6號線軌道交通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中衛啃綠化硬骨頭為黃河古道岸坡「美顏」
    原標題:中衛啃綠化硬骨頭為黃河古道岸坡「美顏」這兩天,中衛「治沙能人」唐希明和同事又來到南山臺山坡上,查看1萬多株爬山虎、檸條和花棒的生長狀況。這處高86米、坡度60度、長1500米的山坡,是中衛市自然資源局新近選擇的一塊「試驗山」。
  • 紀檢監察部門監督推動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房建設 啃下「硬骨頭」 圓...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近日,河東區紀委監委駐區住建委紀檢監察組組長張日勝每天奔波在盛東家園二期項目和鋼渣山保障房二期項目建設現場,在派駐紀檢監察組的監督推動下,這兩個保障房項目正在加速建設。
  • 「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
    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是: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作為一名基層服務人員,我與群眾面對面接觸,在繁瑣龐雜的工作中品味「酸甜苦辣」。我曾困惑、曾迷茫,甚至想要退縮,但習總書記的這句話猶如星星點燈,鼓勵我穩步向前。
  • 松江去年拆違44.2萬平方米 啃下別墅違建"硬骨頭"
    徹底啃下了包括翠亭別墅區、三盛頤景園、海欣別墅區等在內的一批「硬骨頭」。  去年,全區共拆除違法建築44.2萬平方米,存量違法建築面積達38萬平方米,完成量是年度計劃目標的317.3%。展開了塔匯大江、泖港九星、泗涇春洲等上萬平方米違建黑市場、三合一整治的大會戰。  松江區拆違成績斐然,令全市刮目相看,市拆違辦還專門來松召開拆違工作現場會。而別墅區的拆違工作更引人注目。
  • 淮海戰役中,最難啃的硬骨頭,是哪三個集團軍!
    如果要說,在淮海戰役中,這兩個野戰軍在此戰中,遇到最難纏,最難啃的硬骨頭,肯定是號稱蔣介石王牌的三大集團軍(又稱兵團)。因此,在淮海戰役爆發後,黃百韜集團軍也成為第一個被打擊對象,粟裕就是要拿最強的黃百韜集團軍先開刀,只要啃下最硬的骨頭,剩下的就好辦了。在副司令員粟裕的謀劃下,將黃百韜集團軍包圍於碾莊地區,隨後,調集華野主力縱隊圍攻。在這場圍殲戰中,黃百韜集團軍赴死頑抗,使得華東野戰軍一時半會很難全殲該集團軍。
  • 長沙電力啃下「硬骨頭」:讓電網供電不再「卡脖子」
    三年行動計劃:投資150億元實現1000萬千瓦負荷下安全供用電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和城市化加速推進,湖南省會長沙在發展的快車道上疾速行駛、不斷超越,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2017年夏天,電網最大負荷6次刷新歷史紀錄,110千伏及以上電網變電容量缺口達300萬千伏安,電網供電能力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和全省末位。面對迅猛增長的用電負荷,長沙本地一次能源稟賦不足、電源結構不盡合理、電網建設相對滯後等問題逐步顯現,供電保障問題迫在眉睫。
  • ...故事」啃下「硬骨頭」,為村民送福音︱六枝特區月亮河鄉把仕寨...
    2018年5月,把仕寨村在六郎公路過境段長嶺崗處種植的107畝大莢長壽仁豌豆喜獲豐收,但銷售渠道卻讓村民愁上眉梢,向我反映問題成堆。「我家沒有車,怎麼送到縣城去賣呢?」「我家種了4畝多,只憑趕周邊鄉場很難賣完。」
  • 白水湖管理處:徵遷有「溫度」 啃下硬骨頭
    徵遷歷來是「難啃的硬骨頭」。白水湖管理處能在徵遷工作中順利「啃下硬骨頭」,與全體黨員幹部在徵遷一線踐行「不僅要有速度,更要做到有『溫度』」的理念分不開。  上門入戶做到底子清情況明  有村民不識字,對徵遷政策不了解,他詳細解答,保障其合法權益;有村民在外打工常年不回來,他自掏腰包給村民算工資請其回來協商徵遷事宜;有村民家裡東西多,搬遷找不到足夠的人手,他主動上前挑最重的擔……  他是經開區動遷小組成員陶建明,主要負責瓜洲村桃花小組的拆遷工作
  • 離石區田家會街道辦:全力啃下拆除復墾「硬骨頭」
    離石區田家會街道辦:全力啃下拆除復墾「硬骨頭」 2020-03-11 21: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城中村"硬骨頭"被啃下 普陀區紅旗村整治下苦功
    環境整治重點區域回訪之三  整治「城中村」,並非拆除這麼簡單  普陀區將推進「紅旗村」真如地區發展,打造更新和創新發展示範走廊  位於普陀區真如鎮街道和石泉路街道交界處的紅旗村,是目前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問題最突出的「城中村」,長期以來是區域環境整治的一塊
  • 東莞這個「黃金城中村」拆了:曾是「難啃的硬骨頭」,現只剩回憶
    ,晉都市一線發達城市,經濟水平整體標準較高,而且有著大量人才的湧入,東莞的發展才能真正起步,而晉升新一線城市,其中最無法離開的便是人才資源,近年來東莞的城中村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這裡不僅容納了大量的務工者,正是讓東莞這座城市之中多了一絲人氣和活躍氣息。
  • 打通「腸梗阻」 啃下「硬骨頭」——保華鎮二道坪村推進「組組通...
    出行之路被堵,七組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務工,原本有140多人的寨子就剩下30多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經濟發展也遠遠落後於其他村民組。  路為何被堵?記者了解到,原來在2003年,八組村民就意識到了交通不便對自身發展的制約,合力修了一條長800米、寬3米多的通組毛路。七組位於山下,修路成本大,面臨資金短缺等問題,對此,七組村民決定不參與其中。
  • 鄲城:醫共體啃下健康扶貧「硬骨頭」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徐松13萬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佔8萬多,被稱之為「硬骨頭」。在脫貧攻堅健康扶貧工作中,這塊「硬骨頭」,被一項叫作「醫共體」的醫療服務模式一舉啃下,已成全國翹楚!無論嚴寒酷暑,義診臺、專家號、醫護小分隊形影不離地工作在鄉村一線,村口樹陰下、老人病床前、文化廣場上、村室會議室都是他們的診療室。貧困戶有病沒錢看、不願看、諱疾忌醫現象嚴重,小病拖大、大病拖炸;基層醫療資源薄弱、醫護能力差,對於大量涉病貧困戶束手無策、望而卻步……為病人治病,卻找出了醫療體系一身病。
  • 「我的扶貧故事」啃下硬骨頭掛上幸福果丨錦屏縣紀委監委派駐新化...
    為儘快進入角色,我帶上村「兩委」成員挨家挨戶開展走訪,摸清村情民情,及時收集群眾反映急需解決的問題。我還專門準備了一個民情民意記錄本,認真記下群眾反映的問題,並列出問題清單第一時間組織召開村「兩委」會議,共同研究解決對策。
  • 48k大絲束碳纖維技術難點重重,吉林化纖為何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中國碳纖維產業接下來要想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大絲束是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也因此,大絲束近幾年成為我國市場上各方關注的熱點。但是,因為製備技術難度大,大絲束成為「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令不少國內的碳纖維企業望而生畏。不過,這一情況正在被龍頭企業一步步突破。
  • 英超賽前「獵趣」:利茲聯VS阿森納,槍手能否啃下這塊硬骨頭?
    #英超聯賽#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3日凌晨00:30,英超聯賽第九輪賽事火熱打響,將迎來一場精彩激烈的對戰,利茲聯VS阿森納,雙方在本賽季的表現都還算可以,槍手能否啃下利茲聯這塊硬骨頭比賽類型:英超聯賽比賽時間:2020-11-23 00:30球隊對陣:利茲聯VS阿森納賽事直播頻道:獵趣tv賽前分析:利茲聯作為英超老牌強隊,在沉浮了英冠聯賽多年之後,終於又再度殺回英超
  • 深圳啃下暗涵整治這塊「硬骨頭」,569個暗涵整治大功告成!
    自2016年開始,深圳打響水汙染治理攻堅戰,而暗涵治理是其中難度最大的一環,被稱為最難啃的「硬骨頭」。 01 暗涵成「隱蔽的角落」 據排查,全市共有暗涵暗渠570個、366公裡。
  • 黃險波:勇啃高分子材料「硬骨頭」
    他帶領技術團隊在自主創新之路上一路前行,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題,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主導的創新體系工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集體)1項,為金髮科技成為亞太第一、全球領先的改性塑料新材料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現在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郵箱,處理國外公司發過來的技術方面的郵件。」黃險波說,隨著公司的業務不斷向國外擴展,需要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