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一口氣打了4個耳洞。耳垂、耳骨、耳蝸三個部位都打了。
你要問我打耳洞到底疼不疼。
一句話告訴你答案的話就是:打的瞬間並不疼,90%以上的人都能接受,頂多也就到呲個嘴、挑個眉的程度。但是養的過程是有點難受的,需要很強的耐心。
(左耳:耳骨和耳蝸)
(右耳:中間耳垂和耳蝸)
我打完耳洞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個月了,前前後後也做了不少功課,看了很多案例,加上自己的親身體驗,今天就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分享。從耳洞的位置,到怎麼打、怎麼養都有寫到,希望能幫到你。
目前用得比較多的就兩種,槍打和手穿。
關於槍打,除了去店裡操作,我看很多女孩兒會在網上自己買這種類似訂書機的打耳洞工具,自己對著鏡子硬把耳釘按進去。
這種方式如果你是打耳垂,並且自認為自己極其鐵石心腸的話,也可以嘗試,但是我自己是真的下不去手。
除此之外,這種槍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特別容易打偏!因為耳朵是向斜後方長的,你自己對著鏡子操作的時候,姿勢別彆扭扭的,很容易斜著打進去。後期更換耳釘的時候,分分鐘能把你給虐哭!極有可能耳釘進去了一半找不到出口了,耳釘在裡邊搗來搗去,出血那是必然的。
你如果想打耳骨,更不要用這種方法,因為這種槍打的釘是靠強大的衝擊力把不是特別鋒利的釘給硬懟進去的,創傷面會更大。本來耳骨就很難恢復,用這種方式打的話,可能反反覆覆半年多都不一定能養好。
關於手穿,一般會用上圖這種穿刺針,會更鋒利一些,需要到專門的耳洞店去打。比較熟練的師傅下手會很快,其實過程中並不會感覺有多大的痛感。
雖然這種手穿的價格要比槍打的貴一些,但是頂多也就幾十塊錢。打個耳洞算是穿刺創傷了,我認為這個價格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既然要打耳洞了,真沒必要在這上邊省錢,畢竟你後續買個耳環再怎麼說也得幾十塊錢了吧。
耳洞最常規的位置當然就是耳垂了,如果你是第一次打耳洞,一定是建議先從這個位置開始,因為它相對靠下,後續養起來比較簡單,睡覺啥的也不容易壓住。
不過戴耳飾是為了好看,更深層的意思就是修飾五官。
說實話,我耳垂上的耳洞高中的時候就打了,但很少戴耳環,因為我下頜比較方,臉型也不是很流暢,只要戴上向下墜的耳飾,就會覺得很突兀,感覺特別多餘,一點修飾臉型的作用都沒有。
但是如果把耳飾往上移,放在耳骨上方和耳蝸裡,就會明顯好看一些。主要是我的顴骨比較高,伴隨有太陽穴的凹陷,如果在與之水平的這個位置裡放上耳飾,就會有一個視覺轉移的效果,能中和掉不流暢和硬朗的臉部線條。哪怕只是一個簡單5mm的小鑽,柔和感就出來了。
耳朵上基本上所有位置都可以打,下圖算是一個比較全的耳洞位置示意圖了。
我自己最喜歡的位置就是conch,也就是耳蝸,等到恢復好後帶一顆稍微大一點的鑽,隱隱約約閃閃亮亮的,會看起來特別溫柔漂亮。
耳骨上方的位置也好看,但是感覺不一樣,會更酷一些。
稍微組合搭配一下,注意點色系,看起來真的無敵了。
出來的效果絕對不非主流,更不會「媽見打」▼
至於痛感,我耳垂、耳骨、耳蝸都嘗試了,打之間我預想的肯定是痛感耳蝸>耳骨大於耳垂,但說實話,痛感真的差不多。就是最開始說的,呲個嘴挑個眉的程度。
我打之前特別緊張,還特意詳細問了穿耳師傅,他也是說沒有絕對值,大多數顧客的反饋這幾個位置是差不多的。
如果硬要說區別,我甚至覺得耳垂要比耳蝸和耳骨還要痛那麼一點點,可能是耳垂比較厚?
打完之後,耳朵只是看起來紅紅的,只要不碰它,就沒什麼感覺。
但是!如果你不小心碰到,那酸爽感,會瞬間蔓延開,直衝腦門,十幾分鐘之後才能散去。
甭管打耳洞的怎麼跟你說,我個人覺得耳洞的終極養護秘籍就是:不管它!
據我觀察,大多數發炎,甚至更嚴重增生的,基本上都是自己作出來的.不是時不時想去碰它,就是過分心急想早早換耳釘。
根據我的經驗就是,打耳洞的時候,直接選擇純銀的小珠子或者小鑽就好,打完之後一個月內不要妄想換耳釘的事兒了,防止二次刺激它。
打完1周內能不碰就不碰,不要轉!不要轉!不要轉!
耳洞是銀的,不可能會跟肉長在一起。剛打完的耳洞本來還在恢復長好的階段,你總是去轉它、在傷口附近摩擦,怎麼會長得好呢?
同時,1周內也不需要塗酒精去消毒。只要你的耳洞不碰它沒有感覺,說明沒有感染髮炎的情況,沒必要去碰它。並且酒精是有一定溼度的,浸染著傷口也不容易長好。
紅黴素軟膏其實也不用,塗完之後容易膩在一起,堵著耳洞口,時間久了會跟耳洞結的痂長在一起。透氣不好,等到後期該轉動的時候,又容易轉不動。
偶爾有發紅髮脹感覺的話,不用管它,不用吃消炎藥,畢竟是個穿刺創傷,身體肯定會有炎症反應的,讓身體自然癒合就好,基本上最多2天就自然消退下去了,沒消退的話,再吃消炎藥。
前一周,能不洗頭就不要洗了,減少遇水感染的風險。如果非要洗,那就用保鮮膜裹住耳朵,如果碰到水了,洗完頭之後第一時間輕輕擦掉,趕緊用吹風機吹乾。
日常睡覺的話就平躺,睡覺不老實的話,可以把胳膊放在頭頂,防止自己睡覺不老實不小心翻身碰到。否則,那感覺真的巨酸爽.
平躺難受的話,也可以不要枕頭側躺,這樣受力的點是耳朵以上的頭骨,不會碰到耳朵。
1周之後,適當轉動一下耳洞。
轉動之前,先用酒精把手擦乾淨,然後用棉籤把耳洞附近,耳針前後都擦上酒精。注意啊,最好是酒精,不要用碘伏或雙氧水,碘伏會腐蝕純銀耳釘,雙氧水容易讓傷口起泡,酒精是最好的選擇,一般藥店都有賣的,幾塊錢一瓶。
然後適當捏著耳釘順時針逆時針轉動一下,再根據自己的痛感情況試著前後推動一下,儘量讓加酒精深入到耳洞裡邊。
大概3天一次,順帶把耳洞周圍的結痂分泌物給擦乾淨,讓耳洞周圍保持乾爽。
我是一次性打的四個耳洞,全部都是10天之後才開始轉的,之前管都沒管過。因為沒有塗過紅黴素,也沒有碰過,所有發炎結痂什麼的都不存在,當時捏著耳釘頭部,很輕鬆就轉起來了。所以,那些糾結剛打完的耳洞要不要轉的,我再強調一下:不要轉!讓身體自然去恢復,不去碰它就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如果你打的是耳垂,一月之後可以考慮換耳釘了,不過我見過很多姐妹自己在家換的時候,耳釘進了一半找不到出口了,又把傷口給搞流血了.所以建議最好是去給你打耳洞的店裡,讓師傅給你換,他們下手更利索一些,並且能快速換好。
如果你打的是耳骨或耳蝸,可以再等久一些,至少一個半月再去換,一定要找專業師傅,千萬不要著急自己搞,你大概率會換不成。
換耳釘的款式不要貪心,可以稍微大一些,直徑控制在5cm最好,再大的話,前後重量不一樣,耳針在耳洞裡是斜著的,不利於後續養護。我自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但是剛打完一個多月,看pony的大耳蝸釘太好看了,結果買了同款8cm的耳釘,但它耳堵的重量不能跟耳釘匹配,所以持續一周耳朵都很疼,結果耳蝸耳洞的後邊起了個膿包,很久才消下去.
(想戴這種大的,還是多等等吧,完全恢復好後再說)
還有,因為剛打完的耳洞很容易長死,所以打完的半年內都不能空著不戴,即便是晚上睡覺也不能摘下。
嫌耳堵款太大睡覺容易扎到自己的話,可以用這種螺絲耳堵的耳釘。這樣前後都可以給耳洞留出一定的空間,不會捂著傷口,並且從後邊看的話,只是三個珠珠而已,不會掛到頭髮,睡覺也完全不會硌到自己,從後邊看起來也美觀一些。
雖然剛打的時候,耳垂耳骨和耳蝸的痛感沒啥區別,但是我自己養了2個多月以來,明顯感覺耳垂會好得更快一些,耳蝸和耳骨真的是太難熬了,晚上睡覺稍微碰到的話,還是會隱隱作痛。
特別是姨媽期的時候,即便你不碰它,它也很容易紅腫,甚至會火辣辣的,自己流膿血。需要家裡常備一些消炎片(這也是為什麼說姨媽期不建議打耳洞,也不建議換耳釘)。
總之,養耳洞期間儘量注意以下幾點:
少喝牛奶;
少吃辛辣;
不要熬夜;
減少洗頭頻率,洗澡不要讓耳朵碰水。
它們都是我打耳洞的動力啊!!!
大多數款式都來自Viyami和SHIMMIAN這兩家店鋪,沒辦法一一放連結了,店鋪淘口令附上,大家去橙色軟體裡自行選購吧▼
Viyami淘口令:¥npiocN9oAoZ¥
SHIMMIAN淘口令:¥JJ0vcN9pqFL¥
我個人覺得,打耳洞這件事情完全取決於自己,沒必要被別人左右。
只要你自己覺得前邊提到的那些注意事項完全可以接受的話,那就沒什麼問題,那想打就去打吧,它也不算什麼很複雜的事情,沒必要在這上邊留遺憾。
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可以點個在看告訴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