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美媽很帥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開骨縫」到底有多疼?
我們平常所說的「開骨縫」及「開十指」都是指開宮口。一般來說,胎兒的頭部平均直徑為10cm,「開骨縫」就是指宮口從0開到10cm,直至宮口全部延展開來。這是什麼概念?一顆藍莓約1cm,一個西瓜直徑約10cm,根據英國機構的科普,開宮口就相當於從一顆小小的藍莓變成一個大西瓜。如果還不明白,美媽再直白一點,一個人的鼻孔大小差不多是1cm,開宮口就相當於從鼻孔裡擠出一個西瓜的過程!
開骨縫是分娩過程中耗時最長的,據統計顯示,初產婦在第一產程平均耗時11-12小時,而經產婦平均耗時4-6小時。
那麼開骨縫到底有多疼呢?開骨縫這個階段通常以內臟的疼痛為主,當宮縮越來越洶湧、像浪潮一般打過來時,強烈的宮縮痛可能會讓你無法順暢說完一句話。當宮口開至3指時,比經痛的程度要強烈;當宮口從4cm開至7cm時,產婦的強烈的痛感延伸至腰腹部、肛門,感覺被火燒一般火辣辣的;當宮口從7cm開至10cm的時候,產婦甚至能感覺到直腸、大腿根部都有強烈的疼痛,此階段宮縮升至12級,那感覺就像每隔2分鐘就被火烙一次並每次持續五六十秒鐘一樣。
媽媽不要害怕,胎兒也陪著你「痛」
看到這裡,孕媽可能會感覺心驚肉跳,其實不必驚慌。在這過程中,產婦的大腦會不斷對宮縮產生的不適做出回應,釋放大量的內啡肽,來幫助你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而且這個過程中胎兒也會不離不棄,一直陪著你「痛」。
當胎寶寶發育成熟後,囟門會釋放出一種物質,媽媽的大腦立即作出反應,然後發號施令,也分泌這種物質並隨之發生陣痛,逐漸進入分娩的狀態。而胎寶寶也早已做好分娩的準備,把自己的身體縮到最小,調整到最佳姿勢,然後側身進入骨產道,接著緊縮下巴,收緊胸腹與關節,顱骨交錯重疊在一起以適應骨盆的大小。與此同時,小寶寶的臉朝向媽媽的背部並跟隨著宮縮的節奏,旋轉身體在狹窄而屈曲的產道裡艱難「爬行」。
媽媽在外面為即將到來的小寶寶而吶喊助威,因宮縮痛得噁心、大汗淋漓、全身顫抖的時候,小寶寶也在經歷著「磨難」,被狹窄的產道擠壓,並且隨著宮縮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劇烈,這種擠壓刺激也越來越強,當宮頸全部打開,小寶寶會配著媽媽的用力,擠出宮頸,胎頭娩出後因為會Yin 組織在不斷拉伸,媽媽會感覺到一陣燒灼感,緊而小寶寶順應媽媽的推力逐漸娩出整 個身體。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小寶寶很暖心,會疼人呢?開骨縫與娩出的過程中,小寶寶都一直參與其中,並體貼地把整個身體收緊,努力減少媽媽的負擔,並配合媽媽發力。所以媽媽不要害怕,有小寶寶陪著你呢,宮縮之間媽媽要充分休息,為身體儲藏充足的能量,開媽宮縮時應深呼吸,把精力放在眼前的這次宮縮上,接著鼻子吸氣然後嘴巴呼氣,當宮縮停止下來的時候再次深呼吸,並調整你的姿勢,適當的時候用力往下推,想想你可愛的小寶貝,在看見他的那一刻,或許所有的艱苦都很快消散了。
今日話題:生你家寶寶時開骨縫這個階段大該用多少時間,中途是否有過放棄順產的念頭,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的,是小寶寶,還是醫生,還是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