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小時開骨縫,準媽媽緩解陣痛的方法用對了嗎?第一產程用得著

2020-12-25 寶寶佑呵

群裡的新手寶媽云云分享了她的順產經歷,讓我們覺得受益匪淺,尤其是第一產程要特別注意,如果這個環節處理不好,就會直接影響第二產程,她分享了很多環節第一產程陣痛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孕媽們。

大家都知道,分娩分為三個產程,第一產程主要就是開骨縫,一般來說,初產婦都要經歷10-12個小時,經產婦也就是生育過的產婦,要經歷6-8個小時,這個過程對於大多數寶媽來說都是非常折磨人的,經歷的時間長,陣痛的頻率高,很多媽媽痛的吃不下睡不著,甚至會疼的拿頭撞牆,疼痛的部位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後背痛,有的是腰快折了,還有的是會陰部有撕裂感的痛,這些滋味都不好受,所以學習一些緩解陣痛的方法,對準媽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緩解腰痛的三個姿勢

當陣痛來臨時,很多準媽媽都感覺強烈的腰痛,可以這樣做來緩解:

站立起來,兩腳分開跟肩膀一樣寬,做深呼吸,同時向前後左右慢慢做扭腰動作,或者跪在床上,身體前傾地慢慢旋轉腰部,這樣可以使胎兒容易下降,減輕背部的鴨脖,從而減輕腰痛。

另外,準媽媽可以在宮縮間隙,把抱枕放在腰後,雙腿放平地躺在床上,這種斜躺的姿勢可以放腰腹部得到放鬆,比完全平躺更能克服疼痛,從而減輕腰痛。

或者,拿一把椅子,雙腿岔開坐在椅子上,面向椅子背坐著,讓身體向前傾斜,將雙手和胸部靠在椅背上,身體的重量也讓椅背來承擔,這種姿勢有利於產道和宮口的擴張,也可以減輕腰部的重量,藉此緩解疼痛。

用手推牆可以縮短產程

準媽媽一般疼起來就不願意站著,但是可以像扎馬步一樣把兩腿分開,把雙手貼在牆壁上,身體微微前傾,把身體的重量都壓到牆壁上,或者把老公當成牆,但前提是老公比較強壯,可以長時間承擔孕婦的重量,一般孕晚期的孕婦,自身重量加上胎兒重量,少說也在120斤左右,這可是個體力活,如果是瘦弱的老公就算了吧,站立不穩還容易發生危險。這種站立姿勢可以讓胎兒儘快向宮口移動,減少第一產程,緩解陣痛。

走路

看過《辣媽正傳》都知道,孫儷生孩子的時候,忍著陣痛樓上樓下地溜達,累了就歇一會,歇夠了再溜達,很快就生了,走路可以促進分娩,產婦可以出去散步,來回走可以恢復精神,一動不動承受著時間的煎熬,準媽媽很容易精神崩潰,不如動起來,藉助重力讓寶寶順利往下走,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戰勝疼痛。

按摩

這個工作可以交給老公來做,準媽媽在疼痛難忍的時候,可以給準媽媽按摩腰背部,採用從上而下的按摩手法,可以有效緩解不適感,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做一些疼痛部位的熱敷,老公的支持可以給產婦力量,如果疼痛的間隙,最好要勸著產婦吃一些能量食物,如巧克力等,以免後面生的時候沒有力氣了。

第一產程非常漫長,家人要給產婦足夠的關愛,陪伴她,儘量轉移她的注意力,而不是漠不關心地在一邊玩手機、閒聊,分娩是每一個健康女人具備的自然能力,準媽媽也要相信自己,你的積極配合是寶寶努力的動力哦,加油。

相關焦點

  • 產婦開骨縫時,胎兒在幹嘛?原來不是媽媽一個人在努力!
    都說女人生孩子時,為了有利於分娩,骨盆骨頭之間的接縫要打開,所以叫開骨縫。開骨縫真的是身體骨頭開縫麼?讓芸芸來告訴你吧!醫學上的開骨縫其實是指子宮口需要先展平,接著張開,一直張開到10cm時,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開到10指時,寶寶可以順利娩出的狀態,這個過程就是「開骨縫」。許多媽媽都說,最痛的不是生產時,而是開骨縫,簡直要命。
  • 生孩子「開骨縫」到底是什麼?原來是這麼回事,心疼準媽媽一萬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老人們說「生孩子開骨縫」這個俗稱?單純從表面理解,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是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骨頭的接縫處會被打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的,在醫學上講述開骨縫指的是在生孩子的時候,子宮口首先展平,展平之後,再張開,一直到10CM,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開到10指時,寶寶才可以順利從產道娩出體外,而這個過程就是老人們常說的開骨縫。準媽媽們在生產過程中一般需要經歷這4步,才能順利分娩。第一步:分娩初期。
  • 生孩子時,「開骨縫」是怎麼回事?看完讓人從心底裡心疼媽媽
    其實老一輩的人會說:「生孩子開骨縫」這個俗稱,單純從字面上理解,以為是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骨頭的接縫處會被打開,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到底「開骨縫」是怎麼回事呢?生孩子時,「開骨縫」是怎麼回事?更詳細地說,「開骨縫」主要分為這三個階段:媽媽的孕肚會有下墜感,伴隨著長間距的陣痛,當這個陣痛變得有規律的時候,就應該立刻上醫院要分娩了。
  • 老人說生孩子開骨縫,難道真的要骨頭裂開,其實是這個意思
    可是,到了臨產時,她聽到婆婆說到「開骨縫」這個詞,就瞬間怔住了。胎兒難道不是從產道裡出生的嗎?怎麼還需要把骨頭扯開呢?美琪帶著疑惑去問醫生,醫生解釋道:「開骨縫」只是一種術語,可以測量寶寶能不能順利娩出,並不是骨頭開裂,你就放心吧。
  • 「開骨縫」到底有多疼?不要害怕,胎兒也陪著你「痛」,真會疼人
    「開骨縫」到底有多疼?我們平常所說的「開骨縫」及「開十指」都是指開宮口。一般來說,胎兒的頭部平均直徑為10cm,「開骨縫」就是指宮口從0開到10cm,直至宮口全部延展開來。這是什麼概念?一顆藍莓約1cm,一個西瓜直徑約10cm,根據英國機構的科普,開宮口就相當於從一顆小小的藍莓變成一個大西瓜。
  • 順產的產程中最怕開骨縫停住!這樣加速產程,提前學學
    有些人陣痛連續性很強,到醫院進產房20分鐘結束戰鬥母子平安。有些人陣痛斷斷續續,疼上十幾二十個小時還不發動最後總攻,孩子這急性子和慢性子怎麼能差這麼多!就算想教訓他也得當面來,他倒是一起使勁兒啊!今天就教教各位如何「勸動」寶寶跟你一起努力戰鬥。產程不順主要分兩個階段,一是子宮無法有效收縮,二是寶寶頭不下降。
  • 俗語開骨縫,原來是這個意思,還不理解的快來看看吧
    常常聽說生孩子會開骨縫,有多少人和我之前的理解是相同的,「生孩子時女性的骨頭會分開,出現一個縫隙」,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開骨縫在醫學上的意思是指子宮口會展平,之後再張開,直到張開十釐米,也就是常常說的開十指,這個時候孩子可以順利的分娩,也就是說,開骨縫就是指開宮口,這個過程分為以下四步
  • 生孩子開骨縫有多疼,只有經歷的人才有話說,快暈過去
    前幾天,閨蜜生孩子,我去陪產,由於她年齡比較大,屬於高齡產婦,生的又是二胎,所以大家都為她擔心,進產房的時候,閨蜜信誓旦旦的說,生孩子沒啥可怕了,再說這是第二次有經驗,可是分娩的過程中,屬她叫喊的聲大,後來我問她,生二胎時什麼感受,她告訴我,自己當時都快疼暈過去,尤其是開骨縫的時候
  • 產前「開骨縫」是什麼?有多痛?疼在哪?順產痛點一次講透
    生孩子真的有這麼痛嗎?為什麼疼了幾個小時還是進不了產房呢?這時旁邊的母親告訴她,生孩子之前先得「開骨縫」,只有骨縫打開了孩子才能順利的出來。同事小李懵了,生孩子還要開骨縫,意思是說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接縫都打開了嗎?
  • 準媽媽知道這些原因,生孩子少遭罪
    林靜在生孩子之前也聽了許多過來人描述順產的痛苦和過程,心裏面做好了千萬種迎接準備,也認為自己能夠承受住十幾甚至二十幾個小時的磨難,但是沒想到林靜生老大的時候特別順利,陣痛的沒有太長,宮口就開了,寶寶6斤的體重也很順利的出生了。當她生完寶寶在待產室休息觀察的時候,和她一起入院的另一位媽媽還依然在陣痛中,宮口也沒有開全,痛苦依然在進行中。
  • 生娃開骨縫的痛會持續多久?孕媽做好心理準備,當媽沒那麼容易
    醫生聽完小張的話,笑著解釋道,開骨縫不是真的骨頭開縫了,這要是開十指,得多嚇人啊。醫生說,開骨縫是古人傳統的叫法,因為缺乏科學的解釋,古人誤以為生娃時人的骨骼會撐開,這樣孩子才能生出來,所以有了開骨縫的說法。什麼是開骨縫?
  • 產前「開骨縫」是什麼意思?看完這張圖,讓人從心底裡心疼媽媽
    都說順產的痛是世界上十大疼痛感的前三名,作為前三甲的陣痛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疼痛感會如此之強呢?後來聽醫生朋友的介紹,才了解了其中的原因,那就是開骨縫。開骨縫其實是民間通俗的講法,就是骨頭與骨頭連接處張開的意思,其實專業術語是指子宮口的張開,就是子宮口為了胎兒順利進入產道產出,首先展平,然後不斷張開,直到張開至10cm的這個過程就是開骨縫。
  • 生孩子要「開骨縫」?原來是這麼回事
    老人都說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要開骨縫。開骨縫到底指的是什麼?女人生孩子的時候骨頭真的會打開嗎?開完骨縫,產後還能再回去嗎?老輩人說的開骨縫,並不是骨頭真的被打開了,而是臨產前骨盆擴張的過程。理論上來說,骨盆的骨縫在孕晚期就已經打開了,分娩時會更明顯。懷孕34周以後,孕媽媽體內會分泌一種叫「鬆弛素」的物質,這種物質使得骨盆的各個骨頭之間變得鬆弛,讓胎寶寶能夠順利地娩出母體。
  • 孕晚期腰疼,其實這是「開骨縫」,看原因你就知道為啥這麼疼了
    生孩子是十分不易的,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那種艱辛只有媽媽能懂。就算是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也都聽說過生孩子可以達到十級疼痛,那是常人不能忍受的。另外有很多寶媽直呼「開骨縫」的時候是最痛苦的,那到底是什麼樣的經歷呢?
  • 女人生孩子開骨縫一般開多久?
    女人順產生孩子,開骨縫是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通俗的講,是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骨頭和骨頭的接縫處都打開了。而醫學上講開骨縫是指子宮口首先展平,展平之後,再張開,一直開到10cm。對於初產婦來說從臨產到宮口張開到3釐米平均需要8小時,而從3釐米到10釐米平均需要4小時。其實我們平常說的開骨縫並不是真的骨頭裂開了,只是孕婦在生產的時候會分泌一種讓身體骨頭鬆弛的激素,使全身所有的骨頭之間的連接變松,這樣孕婦才能更加容易的將寶寶生下來。所以,女性也不用太害怕擔心。
  • 「開骨縫」的過程太痛苦,婆婆一句話,嚇壞兒媳不敢順產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剖腹產,總感覺順產的疼痛自己忍受不了,而且如果順產生不下來寶寶還得轉為剖腹產,遭兩邊罪不說,順產還要面對開骨縫的問題,一旦月子沒做好,將來會癆下病根。29歲的劉海平(化名)如今剛生完寶寶,正在坐月子。回憶起當初生孩子的歷程,她真的是刻骨銘心,難以忘記。
  • 產程加長新媽蒙了!到底該怎辦
    [摘要]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很多準媽會問,分娩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呢?專家介紹,產程的長短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個人的體質,胎兒的大小,宮縮強弱等,產程過慢不僅會讓大人痛苦,嚴重時會導致胎兒缺氧。但是,助產士和醫生們則是從規律宮縮,宮口開大,胎頭下降的時候才開始計算產程,這被認為是產程的開始。而這時孕媽咪可能經歷了幾個小時較為疼痛的宮縮,她們也許整夜都沒能入睡。所以,即使你感覺自己的產程已活躍了很長時間,但從有規律的宮縮到寶寶誕生胎盤娩出還是需要12~18小時。二、什麼情況是「產程過慢」?
  • 產前「開骨縫」有多痛?別害怕,胎兒會陪你一起「痛」,超暖心
    大家多知道順產產前要先「開骨縫」,「開骨縫」的時候特別疼,但是「開骨縫」到底是什麼?到底有多疼?疼在什麼地方?很多朋友卻不是很清楚,有些孕婦還會特別害怕,「開骨縫」難不成是骨頭縫隙打開?其實所謂的「開骨縫」只是我們的習慣用語,實際開宮口。
  • 分娩將要經歷的4段產程,內含通關密語喲
    分娩的產程一般分為4大產程:第一產程:指寶媽從正式臨產到宮口開全的時間,即宮頸擴張期;第二產程:指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時間即胎兒娩出期;第三產程:指胎兒娩出後至胎盤娩出時間,即胎盤娩出期;第四產程:從胎盤娩出到產後2小時。
  • 開骨縫漫長又難熬,但是這4類孕媽很幸運,速度比常人要快些
    開骨縫漫長又難熬,但是這4類孕媽很幸運,速度比常人要快些小孩在孕媽肚子中待十個月,讓孕媽真是受了不少的苦,眼看著馬上就要生產了,可骨縫就是不開,這讓很多的孕媽頭痛,不僅要忍受疼痛,而且還不能隨便亂動......開骨縫漫長又難熬,但是這4類孕媽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