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李宇春聊了聊,數字專輯和網際網路到底給音樂產業帶來了什麼?

2020-12-24 網易財經

(原標題:我們和李宇春聊了聊,數字專輯和網際網路到底給音樂產業帶來了什麼?)

摘要: 李宇春

認為,數字專輯是隨著

網際網路

的崛起,更多年輕人的一種消費習慣,就像我們購買遊戲一樣,大家為什麼不能購買數位音樂呢?儘管大家還沒有完全的適應這樣一種消費習慣,但已經有一個不錯的開始了。

版權和數位音樂專輯,是2016乃至過去三年數位音樂廠商們的關鍵詞。

因為版權,QQ音樂與被微信封殺的網易雲音樂和好、並多次轉售上萬首歌曲的音樂版權;因為版權,騰訊和阿里在音樂方面賭氣買買買;因為版權,QQ音樂和海洋音樂集團合二為一,結束了數位音樂平臺多方爭霸的混戰。

同樣,也因為版權,數字專輯和付費下載成為數位音樂平臺的幾乎唯一的曙光。

作為音樂產業正版化的推手和數位音樂平臺的主要商業模式,各大音樂人和音樂平臺都開始嘗試付費數字專輯,單就QQ音樂而言,其從2014年至今為近40位歌手發布過數位音樂專輯,銷量實現了近150%的增長。

1月3日,QQ音樂對外宣布李宇春的數位音樂專輯《野蠻生長》銷量突破650萬張,這是中國數位音樂史上第一位字音樂專輯銷量突破650萬張的歌手,而其總銷售額達到了3200多萬元,歷時220天。上一位達到3000萬銷售額的歌手是周杰倫。

QQ音樂為此甚至召開了「慶功宴」,來紀念這位粉絲經濟代表之一的女歌手的強號召力。

毫無疑問,付費音樂已經成為數位音樂產業的趨勢之一,但問題在於,用戶的消費還遠未形成,撐起這些歌手數字專輯銷量的可能更多的是粉絲行為,鈦媒體前文曾以《周杰倫的床邊故事》為例進行過試驗:為了促進銷售,QQ音樂甚至推出了「銘牌升級」活動來鼓勵粉絲進行重複購買。

好的一點是,數位音樂的形式正在被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作為歌手來說,「唱片已死」,在網絡時代他們同樣需要更加「網際網路」的方式來展示和傳播自己的作品。而李宇春對數位音樂專輯的作用也表示了肯定,她認為,網際網路正在幫助音樂產業進行變革,而在這場變革中,音樂產業也正在逐漸的復甦。

作為選秀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歌手,李宇春在音樂上對網際網路的擁抱也還算深入。從去年起,她連續嘗試過多場線上的演唱會直播,今年還聯合樂視音樂辦了幾場巡迴演唱會,甚至還曾在MV中融入了VR技術。

因此,在這次慶功宴之後,包括鈦媒體在內的幾家媒體也和她聊了聊音樂人對於數位音樂專輯的看法,以及網際網路到底能夠給音樂產業帶來什麼?

關於數字專輯

A:作為經歷過實體唱片時代的人來說,相比於實體專輯,您是怎麼來看待數字專輯和音樂付費產業的?

這是一個特別大的改變吧,我是一個從買卡帶的人逐漸成為買CD的人,之後雖然也嘗試過數字專輯,但始終沒形成一個產業。從去年開始我嘗試了用全新的數位化的形式來發行專輯,我覺得算是有實驗性和創新性的。

我經歷過的時代,也是從音樂行業非常繁榮,然後到很多唱片店關門,比較萎靡的一個狀態。到今年,除了數位音樂專輯,我還參加了很多音樂節,我對今年音樂行業整體的一個感受,是覺得整體都有復甦的跡象。

A:復甦是因為數位音樂專輯的崛起嗎?

不僅僅是,記得好幾年前有人問關於音樂行業的不景氣,有人說行業已死,但我覺得音樂是不會死的,因為人們對於音樂的需求和熱情不會改變,可能說會需要新的形式、新的模式需要革新,我覺得它正在漸漸出現。

今年不僅是我自己發布數字專輯,我同時也會買一些數字專輯,包括李志、以及我自己喜歡的一些音樂人的作品。

A:做數位音樂專輯和做實體專輯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對於這個產業的發展,您個人的判斷是什麼?

我認為還是消費習慣的不一樣,其實我現在也保留著購買實體專輯的習慣,我會覺得可以保留下來,有收藏的價值。但是數字專輯是隨著網際網路的崛起,更多年輕人的一種消費習慣,就像我們購買遊戲一樣,大家為什麼不能購買數位音樂呢?

我覺得這是一種思維的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培養,但我覺得現在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去習慣這樣的一種消費。但是,我仍然覺得,這只是一個開始,相對起來,畢竟這部分人仍然還是少部分人,大家還沒有完全的適應這樣一種消費習慣,不過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了。

A:音樂人在數位音樂方面可以做些什麼?

因為我不是平臺方,所以可能還是更專注於內容方面,音樂本身、音樂創意方面,甚至演唱會革新方面的。

有一個感受可以分享,在實體專輯和數字專輯的過渡期中間,羽泉曾經送我了U盤的專輯,我當時內心是覺得有點難過或者說不適應。我記得很清楚,我當時就覺得好像音樂行業,這種傳統的模式是不是真的不行了?經歷這個過程心理上會有很多很多的起伏,但是也帶給我很多的思考。

關於網際網路化的音樂產業

A:那麼音樂產業和演唱會的革新都會包括哪些方面?您嘗試的一些音樂和網際網路相結合的方式,會和以往演唱會有哪些不同?

音樂上主要還是在數字專輯,演唱會從去年開始嘗試線上直播,其實剛開始做的時候也很忐忑,因為並不知道會怎樣,可能直播出來的效果和自己想像的也不太一樣,其實每做一個這樣的決定都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因為都是在冒險。

某種程度上來講技術上面的革新也是一種新的革新,直播演唱會我們在很多年前就想過了,但是技術達不到。

A:作為數位音樂廠商來說,可能會在效果反饋方面給一些可以參考的數據,那麼這些數據會在音樂人音樂創作和傳播方面有什麼影響呢?

數據方面可能更多的還是音樂專輯中的排行、喜好、傳唱度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這只能作為一個維度來進行參考,因為畢竟做音樂這件事情其實並不能完全用數據作為評判標準,因為音樂還是一個更內心的東西,還是跟你的文化背景、成長背景息息相關的東西,我們不能用一個框架、一個模式去套它。

A:之前有嘗試VR的技術,您覺得除了數位音樂的版權付費之外,音樂產業和網際網路、科技行業還可以有哪些結合?

VR嘗試了做了一個MV,當時也是覺得比較新穎,所以想試試看做一些新的東西。我覺得科技會幫助音樂改變很多東西,在呈現的方式、鏡頭的運用上面,比如對於演唱會來說,不僅僅可以是一個音樂會而已的東西,科技可以幫它呈現的更盡善盡美,我覺得這是所有歌手都很享受的。

關於個人音樂

A:從音樂創作的角度來講,載體從CD到網際網路形式產生了變化,會不會在創作中會去考慮「網感」這樣的一些東西?

早年間的時候可能會有,因為那會兒做音樂總是有人跟你說,傳唱度、大眾小眾。然而現在我沒有這個包袱了。一個是思路上比以前要通透,音樂到最後不是大眾小眾,不是傳唱度,是你要說的話,另一個就是,以前看到的小眾反而是大眾,一些獨立音樂人的崛起,不就是現在的大眾嗎?

A:剛才提到網感和傳唱度,那麼您覺得數位音樂專輯和粉絲經濟是種什麼樣的關係?

這是伴隨著我成長和思考非常多的問題。我覺得期間有一個轉變,粉絲這個詞十年的時間,人們對它的定義已經不一樣了,十年前對於這個詞還是妖魔化的,不願意提起,而到今天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並且完全擁抱的姿態。

去參加很多音樂活動時常有人對我說做一些粉絲經濟的合作,我會有一些小不屑。音樂上面我會有自己的堅持,我始終稱他們為歌迷朋友,在這件事情上(數位音樂專輯)我會認為,它不是所謂的粉絲經濟。

A:那麼接下來在您自己的規劃裡,對於數字專輯和實體專輯的規劃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規劃?

今年還是會發實體專輯,它還是一個比較有儀式感和紀念價值的東西,目前還沒有說會以哪方面為重的。(文章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本文來源:鈦媒體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首張數字專輯銷量破紀錄 專訪李宇春:我就是要不斷突破音樂「舒適...
    從那個因選秀而火熱的夏天算起,李宇春已經公眾的目光中走過了十一年,質疑乃至嘲諷的聲音逐漸消散,人們看到了在音樂上不斷變化成熟的李宇春。昨天,李宇春去年發行的數字專輯《野蠻生長》揭開了亮眼的成績,截止2016年12月31日,《野蠻生長》系列4張數字專輯在QQ音樂獨家平臺上總銷售累計650萬張,總銷售額已達3200多萬元。
  • 亮眼銷量數字之外,數字專輯為音樂行業帶來了什麼訊息
    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相比以往的訂閱制,在數字專輯模式中用戶的付費指向性更加明確,給藝人與粉絲之間搭建了一條更深的紐帶。實體唱片行業下行後,音樂邁入了數字時代,多數用戶不會再去音像店為了一張專輯排隊等候,科技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失去對藝人和音樂的參與感。無疑,數專的出現給歌迷提供了這樣一片土壤,延續了粉絲和藝人從唱片時代起的情感維繫。
  • 首張數字專輯銷量破紀錄 專訪李宇春:我就是要不斷突破音樂「舒適...
    從那個因選秀而火熱的夏天算起,李宇春已經公眾的目光中走過了十一年,質疑乃至嘲諷的聲音逐漸消散,人們看到了在音樂上不斷變化成熟的李宇春。昨天,李宇春去年發行的數字專輯《野蠻生長》揭開了亮眼的成績,截止2016年12月31日,《野蠻生長》系列4張數字專輯在QQ音樂獨家平臺上總銷售累計650萬張,總銷售額已達3200多萬元。
  • 數字專輯銷售頻破記錄背後,中國音樂產業的絕地進擊
    作者| 範志輝前幾天,我們剛剛告別了2010年代的最後一年。這10年代這十年間,國內數位音樂平臺的使用率已經上升到了89%。數字專輯售賣和付費訂閱模式為已經成為主流音樂消費方式,數位音樂產業基本形成了數位音樂平臺驅動的發展模式。
  • 數位音樂潛規則:你所買的每一張「專輯」都有「保質期」
    兩年後,垂直音樂媒體新音樂產業觀察做的音樂消費調查有這樣一個發現。2015年,在已經完成的音樂消費中,消費過實體唱片的人最多,69%,其次是付費下載。到2016年,付費下載(數字專輯和單曲)超過了實體唱片的消費,有超過80%的人消費過數字專輯,超過70%的人消費過數字單曲。
  • 「數字專輯」不靠譜?讓音樂產業再「飛」一會兒
    最近,業內對於「數字專輯」模式展開了不少討論,支持者有之,質疑者也有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數字專輯」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消費模式,聊勝於無,卻無助於網際網路音樂收入規模化。對於這個論斷,音樂先聲只能同意前半句。具體如何,且看下文。
  • 從版權到生態 QQ音樂數字專輯總銷售額破億揭秘
    數位音樂帶來的商業化紅利已逐漸凸顯出來。7月6日,QQ音樂對外宣布,在周杰倫最新發布的數字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助推下,過去的18個月內,QQ音樂數字專輯累計銷售2000萬張,實現從零到億的跨越,總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
  • 數字專輯如何為QQ音樂實現用戶、商業雙豐收?
    毫無疑問, 數字專輯是QQ音樂具有商業化前瞻性和生態化戰略意義的「明星產品」 ,其在商業化上的成功幫助平臺構建了多元化的音樂娛樂生態,該產品模式的發布也為音樂產業帶來了重要的商業推動作用。例如李宇春在2017年11月發布數字專輯《流行》時進行的「預售封面解鎖」活動,結合李宇春的時尚屬性,數字專輯準備了六套封面,從11月1日預售開始,購買專輯的粉絲可以連續解鎖特別專輯封面,並有機會抽取李宇春QQ音樂專屬演唱會門票。
  • 專輯高銷量?數位音樂時代價值不只如此
    在剛剛過去的21世紀第二個10年裡,中國音樂產業經歷了傳統唱片到數位化時代的巨大轉型,版權改革浪潮催生了全新的音樂市場模式——據《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數位音樂產業規模躍升至千億,毫無疑問成為了音樂市場的核心增長引擎。
  • 數字專輯銷售額已破億 付費聽歌漸獲音樂產業認同
    數字專輯推出的短短幾年,給唱片公司、網際網路平臺、歌手、聽眾帶來了不少變化,而這種變化在業內人看來已經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程度。   數字專輯大行其道?銷售額已破億   自從2014年年底,周杰倫通過數字渠道發行了他的新專輯《哎呦,不錯哦》,數字專輯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歌手所接受。
  • 音樂行業「4A」首聚 騰訊與三大唱片聊了什麼?
    此次也是三大唱片國際總裁首次聚會,與國內媒體共話數位音樂大格局。  隨著國內音樂產業正版化環境的逐漸清晰,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成為推動音樂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數位音樂也成為推動音樂產業發展變革的新載體,源源不斷為音樂行業輸送新的生機和商業機會。
  • 和貴州人聊一聊,森林覆蓋率達到60%到底意味著什麼?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60%這個數字。在剛剛過去不久的2018年,貴州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7%,3年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全省完成營造林520萬畝(約等於3個息烽縣國土面積)。60%,在很多人看來,這不是一個什麼了不起的數字。在考試中,也就是個及格線而已。但對於森林覆蓋率來說,真的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都知道,森林覆蓋率,即森林所佔面積與某一區域總面積的比值,是反映一個地區森林資源和林地佔有水平的重要指標。
  • 用《流行》霸榜數位音樂
    陳羽嘯 攝  李宇春  李宇春,這個誕生於2005年選秀大潮下的全民音樂偶像,十多年間,她又在網際網路音樂時代爆發出驚人的影響力。而此次QQ音樂通過發行李宇春全新數字大碟,一舉刷新了國內數位音樂領域的全新紀錄。目前,《流行》數字專輯銷售額已突破1800萬元。  《中國數位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錄製音樂市場總規模達157億美元,中國網絡音樂用戶達5.03億;中國數位音樂產值達143.26億元,同比增長39.36%。
  • QQ音樂數字專輯銷量排名,鹿晗佔榜單半壁江山,網友:不愧是流量
    最近有網友總結出了一份qq音樂數字專輯銷量的排名榜,在這份榜單中,第一名和第三名都被李宇春的兩張專輯拿下了,儘管李宇春平時很少發微博,粉絲也比較佛系,但一遇到正事上,粉絲還是很給力的,周杰倫也不甘其後,一張專輯進榜,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看來薑還是老的辣,最近剛出道的火箭少女也是來勢洶洶
  • BIGBANG再破紀錄,QQ音樂在數字專輯這件事情上真的是要逆天了!
    而《花路》在QQ音樂的走俏不僅證明了Bigbang在國內的人氣和影響力的大幅提升,同時也證明了數字專輯模式對於中國數位音樂市場的價值,以及QQ音樂平臺的實力,和通過數字專輯模式助力音樂人提升價值的能力。
  • 新海誠動畫音樂全面上線騰訊音樂,我們和他的御用音樂人聊了聊
    新海誠 而現在,我們終於得到了一次機會,去完整地重溫這些經典曲目給我們帶來的感動了。 學術趴:您在回憶錄中提到了您初次參與Comic Market時,和朋友一同製作遊戲並參與販售的經歷,這給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您直至2017年時仍在參與CM的活動,也有著自己的同人社團電奏樂團。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同人活動可以是是您音樂旅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了。在您看來,同人音樂獨特的魅力是什麼?
  • 我和A&R搭檔李亦翔,聊了聊這張我們做了一整年的專輯:汪蘇瀧《大...
    於是,我和同為這張專輯的A&R李亦翔就《大娛樂家》做了一次閒聊。就像最近很流行的那本《別再問我什麼是嘻哈》中,長谷川町藏與大和田俊之對談的方式,並把它如實地記錄了下來。我們既是這張專輯的參與者,又是它的首批聽眾。我們依次聊了裡面的10首歌,並提煉了10個關於《大娛樂家》的關鍵詞。那麼,讓我們開始吧。01.
  • 數字專輯銷售額已破億 付費聽歌漸獲音樂產業認同
    數字專輯推出的短短幾年,給唱片公司、網際網路平臺、歌手、聽眾帶來了不少變化,而這種變化在業內人看來已經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程度。   數字專輯大行其道?銷售額已破億   自從2014年年底,周杰倫通過數字渠道發行了他的新專輯《哎呦,不錯哦》,數字專輯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歌手所接受。
  • 起底鹿晗數字專輯爆發之路,音樂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雛形初現
    值得注意的是,鹿晗到目前為止發行的10張數字專輯全部在TME上線面世,TME依託大數據和生態聯動優勢,與鹿晗的音樂道路攜手同行,助推其音樂作品完成與核心消費群體的對接。在這個過程中,兩者在數字專輯發行進程中的探索,達成了音樂人、用戶、音樂平臺之間的價值共生,加速國內數位音樂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 林一峰將發翻唱專輯 聊李健「可以聊三天」
    新浪娛樂訊 4月8日晚,第12屆「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在深圳保利劇院舉行。本次盛典新增了民謠方面的獎項,獲得「最佳民謠歌手」的香港歌手林一峰直言,期待以後更多走出香港,和內地民謠音樂人合作。他還笑說買了李健(微博)的專輯,聊起李健「可以聊三天」。今年林一峰將發一張翻唱專輯,重新演繹一位重量級女歌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