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為什麼要取經,你真的看懂了嗎?

2021-01-10 王權幾許

說起《西遊記》,大家很快就能聯想出一系列經典人物:「超級英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三句臺詞的沙和尚等等。但今天要說的是《西遊記》中最重要的貴重物品,唐僧一行人冒險終點的大秘寶:如來的三藏真經。

三藏真經是哪三藏呢?熟悉《西遊記》原著的大家都知道,三藏真經分為談天、論地、度鬼三部。

而玄奘歷盡艱險,終於到達西天之後,卻只取回的一藏《度鬼》,也就是超度亡魂的一部,這是為什麼呢?

唐僧西行的直接原因,就是在一場國家級大型超度法事上,觀音菩薩化身的老和尚當面稱作為首席大法師的玄奘的佛法是「小乘佛法」度不得亡魂,只有西天的「大乘佛法」才可以。並順勢向玄奘和唐太宗吹了一波大乘佛法,最後見玄奘虔誠,便給了他一條袈裟,允許他去西天取經。

從「大乘」、「小乘」兩個詞,仿佛就能看出佛法的優劣,而只會小乘佛法的大唐高僧玄奘終於有機會求道,而其導師正是一直崇拜的「偶像」觀音菩薩時,他頓時感激涕零,低頭接過袈裟,決心踏上取經之路。

但只有處於上帝視角的我們知道,不是玄奘想求經,而是如來想傳經,觀音來大唐正是如來授意,目的要來大唐「忽悠」個「善信人」,把他的「大乘佛法」傳過去。

但要是你真心想傳經,為什麼不直接派人送過去呢?就像孫悟空曾到如來殿上哭訴:你要是不想派人去,把經書給我,或者我把師傅背過來,為什麼要讓師傅一個老頭子受苦呢。這個問題,看到最後相信你會有答案。

而當時無論是玄奘還是太宗都欣喜異常,不久玄奘便踏上了取經之路。

但在下一回,唐僧剛剛出關,便遇到一隻猛虎,並被一個獵戶所救,而這一段原著有一個很多影視版中都未提到的細節:獵戶請玄奘回家,並求他幫忙超度亡父的靈魂,於是,玄奘用大唐的「小乘佛法」一通操作,成功超度了獵戶父親的鬼魂,第二天他父親便託夢:大法師超度很成功,我要投胎去大唐了。

這就很有意思了,不是說「小乘佛法」不行嗎,怎麼忽然就行了?難道像段譽的六脈神劍時靈時不靈?還是說「小乘佛法」是單體技能,只能度個人,不能度群體?顯然這些說法都有些牽強,大唐的佛法並不能以「小乘」論,所以說,大唐佛法是「小乘」,只是觀音為了營銷,貶低友商以抬高自己產品的身價地位,看起來也算正常操作。那麼,為什麼觀音、如來想方設法想傳經,並且是想讓大唐主動去求取「真經」呢?

眾所周知,漢、唐是中國最為強盛的兩個王朝,國力強盛,唐太宗開創貞觀盛世時,國泰民安,萬邦來朝,彼時的中國,可以說是全世界都嚮往的國家,然而如來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鬥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有那許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

這正是唐僧一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雷音寺時,如來對東土大唐的評價。簡單來說就是,你們南贍部洲(大唐所在的洲)都是壞人,以後都要下地獄、變成牲畜、永世不得超生的。其實早在《西遊記》開篇,在五百年前,如來佛祖就曾就告訴諸佛說: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如來作為西遊世界的大能,一貫以智者的形象出現,給人一種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感覺,連玉皇大帝處理不了孫猴子的時候,都會大喊:快去請如來佛祖!他說出來的話,讓人不自覺的忘記懷疑。然而從《西遊記》的很多細節中,卻產生了和如來說法不同的地方。

如前文提到的,唐僧超度獵戶的父親後,父親給兒子的託夢,為什麼超度成功會提到要投胎去「貪淫樂禍」的大唐,而不去西方「極樂世界」呢?說起投胎,其實《西遊記》裡還有一處:西天如來佛祖本國的和尚,告訴唐僧,他們修行一世,行善積德,就是為了下輩子能夠到東土大唐投胎。而見唐僧儀表堂堂,一副高僧模樣,想是前世修來的福報。

再看八十一難列表:

金蟬遭貶第一難,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出城逢虎第五難,落坑折從第六難,雙叉嶺上第七難,兩界山頭第八難,陡澗換馬第九難,夜被火燒第十難,失卻袈裟十一難,收降八戒十二難……

據原著記載,豬八戒活躍的高老莊,就在西牛賀洲的烏斯藏國。換言之,之後的69難,都發生在如來佛祖治下安寧祥和的西牛賀洲。

在這些磨難中,有吃童男女的通天河妖,有堪稱人間地獄的獅駝嶺、獅駝國,有殺僧無數的滅法國,有三分之二百姓都餓死的鳳仙郡……

而反觀進入西牛賀洲之前的十一難,除了觀音安排好的,就是諸如:遇見只老虎,遇見群強盜,丟了袈裟……而老虎被一個普通的獵人射死了,強盜讓孫悟空隨手反殺,而偷袈裟的老和尚賠上自己一座廟,袈裟還又被偷走了……與之後遇到的動不動就吃人、隨手吊打孫悟空的關係戶相比,就是些雞鳴狗盜之徒,不足道也。

而在看影視版《西遊記》時,第一次對「西天」印象的崩壞,在於唐僧到達天竺後,在如來授意或默許下做的一系列事情。

首先,傳經要收「人事」,一開始,眾人以為是下面的尊者腐敗,如來絕不允許這樣,於是表示沒錢給還要拿經書,不給就去告狀,誰知兩人卻給他們無字真經,一行人發現之後只得折返,去找如來要個說法,如來卻說:

「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即叫:「阿儺、伽葉,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大意就是:他們和你要「人事」的事,我已經知道了,但這經書可不能輕易白給,之前我的弟子們下山給人講經收了三鬥三升米粒黃金,我還說他們給少了,懲罰他們子孫沒錢使用。如今你空手來拿,我給你無字真經也是對的。只因你東土的人愚迷不悟,只配拿這個。

之後,眾人只好拿出還算值錢的化齋神器紫金缽盂送給了兩位尊者,這才得到了部分真經。

這段原著中,有兩點重點:

三鬥三升黃金是多少?有學者專門請人按照米粒的大小,計算過三鬥三升容積內大概會有多少顆米粒,然後按照一顆米粒大小黃金的重量,計算出三鬥三升米粒黃金,總體重量是402公斤;按照一克黃金400元的價格計算,八百斤黃金大約是1.6億人民幣;如來說: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可見最終玄奘還是沒能帶回全部真經;現實中,有多少人一生都不一定能賺到1.6個億?而這戶人家只為了聽佛講經,就付出了如此代價,然而虔誠地聽完,卻落得一個「後代兒孫沒錢使用」的下場。如此荒誕的故事,卻在佛祖口中以如此平常的語氣講出。

這佛,到底是來普渡眾生的?還是來傳播苦難的?

由此可見,宣揚西天是「極樂世界」的如來,表面看是一個慈眉善目,洞悉世事的世外高人,實則是個滿嘴跑火車,自大狂妄,顛倒黑白,利益至上的可憎小丑。

這個形象讓人不禁聯想到最近國際上一個洋相盡出的「小丑」,及他治下的國家。

作為國際知名的某超級大國,希望把本國的思想傳到中國乃至全世界,但他並沒有選擇自己把「真經」主動打包送到中國,而是找一些「善信人」遠渡重洋親身求學。

最後,取到部分真經並就視為真理的那「善信人」回到祖國大肆宣揚其帶回來的思想為「大乘」,本土的思想為「小乘」,一度佔據國內輿論制高點。

然而2020年,疫情作為在人類歷史上足以載入史冊的「一難」,讓某擁有「大乘」制度和思想、戴著超級大國面具的國家內部、外部問題通通暴露了出來。於是我們終於發現,之前我們曾嚮往的「三藏真經」、西方的「極樂世界」,只是一個謊言。

#西遊記#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你真的看懂了嗎——取西經是唐僧自願的嗎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先生。86年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給我們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堪稱是經典。簡單點說就是四個字:西天取經。那麼大家知道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取經呢?大家一般主觀臆想的答案是:為了弘揚佛法!!!也會有朋友說,唐僧是為了學習更高深的佛法才去西天取經的,等等等等。為什麼呢?因為86版的電視劇上是這樣演的,所以你也是這麼認為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原著上面是怎麼說的,《西遊記》有兩個版本:原版第十二回,清本當中是第十三回。
  • 《西遊記》裡唐僧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
    在西天取經的唐僧:1、佛祖觀東土大唐有大乘氣象,所以要傳大乘經給東土大唐帝國。也就是說,應該擴大佛教的影響。不要送經不若取經,這樣才顯得莊重而神聖。應該了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上趕不上」。唐僧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第十世轉世。
  •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呢?
    既然題目都說了,師徒4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那麼我們分析就應該從5個方面來分析,分別是他們一群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以及這師徒4個人去西天取經的4個原因。其實這4個人去西天取經是因為受到了佛祖的昭示。沙僧之所以要西天取經,是因為當時沙僧被貶下凡受到的懲罰,是每7天飛劍都會穿透肋下百次讓他飽受疼痛。菩薩看他可憐就叫他皈依佛門,且答應他將會保證讓他不再受飛劍之苦。而且沙悟淨這個名字並非唐僧為沙僧取的,是菩薩為沙僧取的,也是為了免除他曾經做過的吃人殺生之事。
  • 《西遊記》: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唐僧取經,為何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難都不行呢?在西遊記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剗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菩薩細數唐僧師徒所受的磨難,發現還差一難,菩薩說,「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於是菩薩即令揭諦,飛雲一駕向東來,一晝夜趕上八大金剛,附耳低言,讓他們師徒再受一難。
  • 《西遊記》中取經大業到底是誰發起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阻礙?
    《西遊記》中取經大業到底是誰發起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阻礙?《西遊記》大概可以分為三大勢力,他們分別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來佛祖。太上老君代表的是道教,如來佛祖代表的是佛教,玉皇大帝則是三界的主宰,統領佛道等教派。
  • 西遊記在地府的時候,諦聽明知誰是真的孫悟空,為什麼不敢說?
    西遊記在地府的時候,諦聽明知誰是真的孫悟空,為什麼不敢說?《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電影電視翻拍,但是最經典的莫過於六小齡童飾演過的《西遊記》。然而不知道總是看電影版電視版西遊記的人們有沒有看過原著,若是看過原著的話,會發現一個問題讓人不禁疑惑,就是在孫悟空大鬧地府的時候,諦聽明知誰是真的孫悟空,為什麼不敢說?
  • 西遊記西天取經真相:如來和玉帝操作的「三教互傳」行動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很多人的直觀印象都是李世民派唐僧去的,但孫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可不是李世民能調遣的。實際上西天取經是由佛教首領如來和道教首領玉帝牽頭,以觀音為實際操辦人,然後拉攏儒教首領李世民參與進來,進行的一場「三教互傳」行動。
  • 西遊記:十萬八千裡取經,唐玄奘西行之路究竟是艱難在哪裡
    西遊記:十萬八千裡取經,唐玄奘西行之路究竟是艱難在哪裡提到唐玄奘,小編腦海裡就浮現出了那個囉裡囉嗦的和尚,說實話小編也一直不喜歡這個角色。甚至再想想十萬八千裡取經路,九九八十一遭劫難,唐玄奘都付出了什麼?「施主不要害怕,這是我的徒兒孫悟空,法術高強必然能為你排憂解難。」「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取經……」或者就是被抓了,「你們這些妖怪可知道我大徒兒是誰?」等等。
  • 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僧為什麼一定要去西天取經? 取來經幹什麼用?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取經的故事。那麼,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取的是什麼經?取來經幹什麼用?這些曾是兒時看《西遊記》時留下的種種疑問。 唐僧到如來佛那兒,當然取的是佛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
  • 西遊記:四聖試禪心只有測試唐僧的意思嗎?其實不然!
    西遊記中唐僧是取經的主要人員,可以說取經少了誰都可以,觀音和如來都能找到代替他們的人。畢竟無論孫悟空的法力再高強,在本質上他只是一個打手而已。這樣的打手在西遊世界中真是要多少有多少,要不是考慮到年齡的問題,就連紅孩兒也可以成為孫悟空的替代者。
  • 西遊記中你沒看過的:唐僧帶著四個徒弟西天取經的真正原因!
    西遊記中你沒看過的:唐僧帶著四個徒弟西天取經的真正原因!趣說歷史!無論是現在的小孩子、青年人還是老年人都對西遊記很熟悉,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家喻戶曉。唐僧帶著三個小弟並不是到西天去觀摩學習的,而是帶著任務去西天的。
  • 西遊記中白龍馬究竟犯了什麼錯?天上的白龍,卻甘願被唐僧騎著取經
    西遊記中最出彩的應該就屬唐僧師徒四人了,但是我認為一直都應該是師徒五人,畢竟白龍馬也是被菩薩點化的,應該歸到徒弟中去,而且按時間排的話還是二師兄。可惜在整部劇中並沒有多少鏡頭,讓人很惋惜。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個被忽略的主角,白龍馬。
  • 唐僧取經是自由行嗎,為什麼會走14年,到底走了多少國?
    唐僧取經是自由行嗎,為什麼會走14年,到底走了多少國?文/秀才談古今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西遊記》是一部神魔誌異小說,雖然借用了玄奘法師天竺取經的故事,但需要知道的是,唐僧僅僅套了玄奘法師一個殼子,御弟哥哥是唐三藏而非玄奘。
  • 那些給《金剛川》差評的,你們真的看懂了嗎?
    但說像《西遊記後傳》,那就有點過分了。總而言之,大多數給差評的網友都覺得多個視角拍攝並不高明,相同的鏡頭和片段出現多次有注水拖時長的嫌疑。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並不是。你覺得它囉嗦、注水、粗製濫造,那是因為你沒看懂。
  • 西遊記中大鵬鳥真的比孫悟空強嗎?其實孫悟空根本沒使出全力
    大鵬鳥可以說是西遊記中最厲害的妖怪,他不僅武力超群、智力過人,而且地位非常高,只因他是如來佛祖的舅舅,當然只是名義上的舅舅。在西遊記中大鵬鳥法力很高,甚至還活捉了孫悟空,可以說孫悟空在這時候是西天取經中最尷尬最狼狽的時候了。那麼大鵬鳥的實力真的比孫悟空強嗎?
  • 西天取經做腳力,功成之後卻要盤在柱子上,小白龍真的被坑了嗎?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即便沒有看過《西遊記》原著小說,那也看過各種影視劇翻拍版本。唐僧師徒一個有五人,不過大家一般都喜歡說四人,因為其中的小白龍,大多時候是一匹馬,容易被人忽略。關於小白龍,很多人認為他被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給坑了。
  • 除了唐僧取經的《西遊記》,還有一部《長春真人西遊記》你讀過嗎
    《西遊記》劇照《西遊記》作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早已經家喻戶曉,耳熟能詳。該書描寫了大唐高僧玄奘師徒四人,為求取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上斬妖除魔,遭遇千難萬險,最終修成正果的神話故事。其實在元朝,還有一部《西遊記》也曾流傳甚廣,深受元朝皇帝和百姓的推崇與青睞,這部書的全名是《長春真人西遊記》。該書記述了全真教第五任掌門丘處機為了救民於水火,減少殺戮,率領十八位弟子從山東一路西行,朝見元朝皇帝成吉思汗,勸導他體恤黎民百姓、進諫治國之道的故事。
  • 唐僧取經,為什麼不能讓孫悟空背著飛到西天?
    也有讀者說,小白龍可以不變成馬,回到原身,這樣唐僧可以騎著龍取經,肯定比騎馬快。甚至還有人說,可以讓悟空、八戒託著唐僧飛。這些想法是很好,但是在西遊中不可能出現。孫悟空為什麼不用筋鬥雲背著唐僧取經?唐僧為什麼不讓孫悟空背著他飛到西天?相信很多讀者都有這樣的疑問。今天正好又看到這個問題,在此說一下。有兩方面原因,讓孫悟空不能背著唐僧飛到西天。
  • 西遊記裡鐵扇公主的芭蕉扇為什麼藏在舌頭下面,看懂後恍然大悟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看過,西遊記裡面講了很多神仙,各路妖魔鬼怪,還有去天竺國取經的師徒四人,可以說非常好看。但一部小說既能成為偉大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肯定不止就為了讓大家看那些妖魔鬼怪打打殺殺的,其實整個西遊記是一個修佛的過程,作者吳承恩把很多人生哲理都隱藏在整個西遊記當中。今天我們來講講《過火焰山》這個章節,揭秘為什麼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是藏在舌頭下面的。
  • 《西遊記》:六耳獼猴真的是孫悟空嗎?
    《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難中,最讓人不理解的操作,就是真假美猴王。一個叫做六耳獼猴的猴子憑空出世,大鬧一番後,就又猛然消失,留下了很多疑問。六耳獼猴是從何處來的?他的手段為什麼與孫悟空一般無二?他為什麼知道孫悟空的所有事情?而且,三界之內,知道他身份的寥寥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