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點名的社區團購:一場預謀已久的資本收割,將影響千萬人的就業!

2020-12-19 世界名人盤點

最近一個朋友問我說:你怎麼看社社區團購?然後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社區團購,其實這個社區團購,無非就是送送菜上門。沒什麼其他太高端的東西。但是說起來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實際上它事關社會的方方面面。其實正在看文章的你已經捲入其中,但你不自知而已。所以我們從股票、資本市場和對社會就業的影響,各方面我們都聊一點。

我們首先說說這些大公司推行社區團購的意義在哪裡?因為現實中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如果說除了買房子、買車這些大件消費、看病和教育之外,實際上在日常開支裡面,買菜的花費佔的很大。這個是一塊巨大的大蛋糕。因為我們不可能天天在外面吃,對吧?

好,那這個大蛋糕電商平臺不可能沒有看到,所以說它長久以來就有布局,只不過他礙於兩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中兩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第一個冷鏈系統。中國的冷鏈系統不完善,電商做了二十年物流才起來,對不對?只有物流好的時候,這個冷鏈系統才可能往上發展。

所以我們看到前幾年的時候,河馬先生這些這些做冷鏈的,他們已經把它布局好了,當主幹做好了也未必有用,有了相應的系統,別人要願意去買才行。所以第二個就是消費者得有這個消費習慣。那麼只能等待風口,二零二零年初來了一場疫情,強制你在家裡接受這個把菜送上門的情況,我們消費者不單是武漢,像新發地那時候疫情爆發,也被關了很長時間,對吧?

大家都或多或少都有不敢出門的心裡,所以除了外賣之外,你有時候得自己做著吃。那麼這個消費者習慣在今年就被養成了。好,這養成了之後不得了,萬事俱備,東風都不欠了,什麼叫東風都不欠?我們看一下這個今年是什麼情況?

今年六月滴滴旗下的團購品牌誠心優選上線,七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八月份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上線,十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北京上線,十二月十一號京東7億美元投資興盛優選。就是在最近這十天,既然東風都不欠,資本市場就有巨大的變動啊,我們看那個像國聯水產、中水漁業啊、宏輝果蔬這些股票都暴漲,像這個中水漁業,甚至是七天五板,兩個星期七個交易日就已經股價翻倍。當然這兩天回調了不少。

12.11日官方日報點名社區團購,大體意思是關於社群社區團購,不要只惦記著幾捆白菜,要眼放科技的海洋。我這裡分析了社區團購對我們的影響,第一個會造成中國迅速的有上千萬人失業。我覺得上千萬人失業這個是比較保守的。甚至你想像中國有多少菜市場。像上海就有上千家,有多少的從業人員呢?這不單是終端,還有零售商,還有批發商,那這些都是很低端的人群,那他們的就業問題是非常容易引起社會動蕩的

而且像這些資本,現在他們他們的做法是怎麼做的?一旦補貼上來了,他肯定就像滴滴當年一樣買菜不要錢白送你,剛開始就這樣三五折、七折進行市場拓展。如果說一年之內就推進到每個人身邊的話,這可能就造成幾百上千萬的失業,其實說收入,賣菜的也不一定說就一定會很低,對吧?但是他們在學習的能力一般是很弱的啊,一般他們很多就是本身從農民轉型到了賣菜商人,但是他還是在跟菜打交道,他們就是一輩子就跟土地打交道,往往是四十歲以上,五十歲到八十歲,這個年齡的菜場從業者很多。社區團購很可能會讓他們失去最後的一個就業機會。

我覺得這個是日報所沒提到的,但提了另一個事情,就是希望這些資本公司,不要只想著商業模式創新,應該把錢放到這個研發晶片等高科技領域上面,那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但現在網上的聲音是什麼呢?說這個馬雲當天就表態了,阿里巴巴要全面進軍晶片產業,將晶片國產化作為阿里的全新使命。馬雲的晶片要和雲計算一樣,成為阿里巴巴的新三駕馬車。然後馬上美團和多多也表示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後面被證實全部都是謠言。

官方擔心的就業問題,我覺得是有必要的,這個大家知不知道,這些賣菜的商販真的都是非常非常之弱勢,很多都是文盲狀態,只會跟菜跟最簡單的小學數學打交道。如果不制止社區團購的話,可能這些低端人口真的就活不了了,真的就只能打包回農村了。

下面從其他方面說一下,就是為什麼我覺得這社區團購將是一個社會趨勢,因為我們剛剛說社會裡冷鏈系統的運營已經到這裡了,消費者已經養成這個習慣了。那這個事情為什麼不做呢?它可以提高社會效率的,冷鏈系統建好之後。可以真正的減少資源的浪費,可以節約我們的土地資源。

當大家可以接受家裡買魚的時候,平時我們去活魚市場上逛的時候可以發現,就算賣魚的老闆很仔細的照料,仍然有很多的魚死掉,對不對?但是如果說你在冷鏈系統裡面安排好,我前一天下單,我第二天去拿,這個中間是無縫銜接的,而且它可以用很低的溫度把魚保存住,他們有更加專業的設備,比這些中小小菜場的專業設備要高得多。所以說冷鏈配送是可以大幅的提高食品的利用效率。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社區團購+冷鏈配送是未來的趨勢。

最後我認為,社區團購是趨勢,但不符合目前社會的需求,它的弊大於利。

相關焦點

  • 被資本收割前,不妨多薅一把社區團購羊毛
    那些拿著數十億補貼的巨頭們最不缺的就是錢,而高薪拉攏競對的骨幹以及社區團長就是用戶量增長的最好辦法。據此前媒體的報導顯示,拼多多的多多買菜在武漢開城階段,直接將興盛優選當地一個中心倉的倉配員工幾乎全部挖走,薪資的漲幅2-3倍都不是個事兒。滴滴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十薈團、興盛優選這些社區團購前輩手裡,用很短時間挖了幾十號人,薪水漲幅最少在30%。
  • 原創|社區團購為什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社區團購這個事有點火,必須承認,對於突然興起的社區團購我雖然不看好,但是當時認識問題的角度還是不夠高的—— 這幾天仔細想了想站在宏觀管理者的視角應該怎麼看待社區團購的問題,總算理清了其中的脈絡,這裡給大家講一講。
  • 社區團購被點名的背後:資本家「跑馬圈地行動」該剎車了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疫情,網際網路對於生活的影響開始被廣泛的討論,以往充斥網絡的簡而言之就是:馬雲爸爸;而現在更多人的人開始討論:馬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爸爸?「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以資本為導向的一次圈地運動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確實改變了生活,得益於規模龐大的用戶基礎,只要擁有了用戶,你就是巨頭。
  • 資本、團長、供應鏈:社區團購是如何煉成的?
    彼時的呆蘿蔔站在社區團購的熱潮之上,春風得意;此時的呆蘿蔔創始人李陽卻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到處被討債。呆蘿蔔逐漸被淹沒在時代的潮流下。但社區團購行業的故事卻還在繼續。資本不斷砸入社區團購行業,各類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它們是否會步呆蘿蔔的後塵?
  • 官方點名社區團購,暴露出資本家的「嘴臉」,供應商斷貨反擊
    一場疫情,讓原本幾近銷聲匿跡的社區團購,再次火熱起來。如今,阿里、京東、拼多多、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更是扎堆湧入社區團購市場,燃起了一場場燒錢大戰。日前,人民日報對社區團購點名批評: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外賣行業已經向人們證明,當壟斷形成後,受害者將是供應商、送單員與供應商三方。在社區團購上,資本家的嘴臉已經顯露無疑。
  • 被監管部門「點名」後,鄭州社區團購平臺幾毛錢的商品不見了,消費...
    河南商報記者 馬千惠/文自從各路資本大佬加入了社區團購的遊戲,消費者仿佛穿越回了幾毛錢就能吃頓飯的年代。有人擼羊毛擼到手軟,也有人因扛不住激烈的競爭而面臨「失業」。處在風口浪尖上的他們,其吸引流量的商業運營模式雖被頻頻點名,但無法否認他們所孕育出的新職業——「團長」,也為社會創造出了新的就業崗位。社區團購被重新定性:不是不讓搞,而是要在尺度內來搞。 為了規範市場競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為社區團購平臺制定出了「九個不得」遊戲規則。
  • 當民生碰上壟斷社區團購還能惦記幾捆白菜嗎?
    在這個千姿百態的社會中,我們是歷史發展進程的受益者,但往往也會被蒙在鼓裡成為被收割的人,這種收割工具往往不是刀槍火炮,而是堆積成山的鈔票。備受年輕人歡迎的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進程中的必然趨勢,這個人類的新興產物當下並沒有抽乾我們脂肪,反而給了我們近乎免費的肉吃。
  • 社區團購成了「過街老鼠」?官方直接點名!供應商斷供!
    對於網際網路巨頭來說,參與社區團購,可以觸及到新的下沉用戶,補貼幾塊錢菜錢,比其它方式燒錢拉新用戶的成本要低得多。對於用戶來說,前期確實可以薅羊毛,但後期或成為收割的對象,之前的網約車、共享單車與共享充電寶,皆如此!
  • 品創餐飲:社區團購沒有未來!
    結果一場「618,雙11,天貓節」下來,商家沒有賺到錢,顧客也沒有得到的實惠,都變成了大熊貓了(黑眼圈)。顧客不是哪個客戶了相比較之前開開心心薅羊毛,這一次,面對一毛錢的蔬菜、4.9元一斤的雞翅、一塊錢的水果、9.9包郵的柚子等誘惑,更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對社區團購的火爆表達了深深的擔憂。
  • 社區團購的日子開始變壞,是從被資本巨頭們盯上後開始的
    應該是從社區團購被資本巨頭們盯上之後開始的。當社區團購被資本盯上以後● 各大社交平臺輿論指責: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與民爭食吃相太難看!●國家反壟斷政策出臺側面敲打:反對價格戰和資本的無序擴張!● 供應商們也開始聯合:我們要團結起來,斷了社區團購平臺的貨!資本的爭相入局讓社區團購變成了風口,但也把它送到了槍口。據36氪獲悉,12月12 日,美團內部通報了一起反腐案件,美團優選陝寧省區負責人馬軍,因受賄已被西安警方刑事拘留。
  • 資本湧入社區團購 逐鹿5000億市場
    很多平臺相繼傳出垮臺消息:2019年10月松鼠拼拼被曝倒閉後裁員超2000人,比例達80%;鄰鄰壹大規模退出江浙一帶;小區樂於撤出鄭州、心鄰心退出.....不完全統計,2019年的社區團購企業共有8家披露了融資,融資總額約19億元。相較於2018年的盛況,獲得融資事件和金額都少了一半不止。一轉身,2020年的社區團購已是頭部玩家的戰場了。
  • 社區團購看似蜜糖,實則砒霜!點名批評後,衛龍等不再給平臺供貨
    網際網路巨頭就是給消費者和賣家嘗到了甜頭以後就會開始壟斷市場,補貼減少 、平臺服務費提高、菜價提高、抽成提高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在壟斷了市場之後對消費者和商戶進行收割。並且因為網際網路巨頭的介入,也讓菜攤們沒有了生存空間,所以說社區團購實則是砒霜,毒害了老百姓。
  • 社區團購開始收割?保證金,品牌費,技術賦能費,一個都不能少!
    社區團購開始收割,保證金,品牌使用費,技術賦能費,一個不能少!這就是社區團購!這麼快就開始收割了~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最後都成了投資公司。反壟斷也勢在必行!因此,官方也發話: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 社區團購熱火朝天,它的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
    社區團購熱火朝天,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參與爭奪,這是一個每年幾萬億的大市場,蛋糕非常的大,很是吸引人。一般來說,只要某個行業有巨大的利潤,就會有資金往裡面衝。不過,雖然各路資本都看好社區團購,但一直以來各方人士對社區團購的質疑聲不斷,正如長租公寓在三四年前就受到有識之士的質疑一樣。隨著人民日報的發聲,對社區團購的質疑在這本周終於達到了高潮,社區團購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雖然網上買菜方便了廣大居民、價格便宜帶來了實惠、有利於農業農牧業產業鏈集約化、可能會提高流通效率。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最近,社區團購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
  • 資本動了你的菜籃子,社區團購是模式創新還是惡意競爭?
    當資本伸向你的菜籃子,一方面,新業態新模式在倒逼企業減少中間環節,提升服務水平,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社區團購出現的高價搶人、超低價賣菜的競爭亂象,擾亂了市場秩序,甚至讓一些「老實」做生意的企業被迫退出市場。
  • 社區團購,是天使還是魔鬼?
    今年以來,由於疫情肆虐,同樣有一種創新的模式流行開來,那就是社區團購。越來越多的人在小區組建的拼購群裡購物,然後等著配送。涉及的品類主要是生鮮和日用品。當消費習慣形成後,其它所有電商產品,都逐漸進入社區團購平臺。目前比較流行的平臺有興盛優選、美家買菜、美團優選、考拉精選等。社區團購與若干年前掀起熱潮的團購不同的是,充分利用了社交關係。
  • 從社區團購看電商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有人擔心社區團購將成為收割民眾的工具,搶了老百姓的飯碗,的確是有這個可能。但是,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10年前電商剛出現時,就有人這麼說過。然而10年過去了,事實上,從電商到O2O,從線上到線下,從商家到物流,網絡經濟非但沒有砸了很多人都飯碗,反而創造了更多飯碗和商業模式以及新業態。
  • 「社區團購」的另一端,農業網際網路未來已來?
    這種聯動放出了信號彈:一場重構和顛覆已然在社區團購的「另一端」發生,「震級」更高的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創新正在被「提速」。01社區團購的反向力量且不論網際網路巨頭是不是應該心念星辰大海,而不是幾捆白菜,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社區團購率先切入的生鮮農產品類,是一個急需技術和資本助力升級的落後產業鏈。
  • 瞄準社區團購的「碧桂園服務」們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文評論社區團購。最早於2016年發展起來的社區團購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今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人們足不出戶,這才給社區團購這門生意點了把火。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一時間資本紛紛密集攻入社區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