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朋友問我說:你怎麼看社社區團購?然後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社區團購,其實這個社區團購,無非就是送送菜上門。沒什麼其他太高端的東西。但是說起來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實際上它事關社會的方方面面。其實正在看文章的你已經捲入其中,但你不自知而已。所以我們從股票、資本市場和對社會就業的影響,各方面我們都聊一點。
我們首先說說這些大公司推行社區團購的意義在哪裡?因為現實中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如果說除了買房子、買車這些大件消費、看病和教育之外,實際上在日常開支裡面,買菜的花費佔的很大。這個是一塊巨大的大蛋糕。因為我們不可能天天在外面吃,對吧?
好,那這個大蛋糕電商平臺不可能沒有看到,所以說它長久以來就有布局,只不過他礙於兩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中兩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第一個冷鏈系統。中國的冷鏈系統不完善,電商做了二十年物流才起來,對不對?只有物流好的時候,這個冷鏈系統才可能往上發展。
所以我們看到前幾年的時候,河馬先生這些這些做冷鏈的,他們已經把它布局好了,當主幹做好了也未必有用,有了相應的系統,別人要願意去買才行。所以第二個就是消費者得有這個消費習慣。那麼只能等待風口,二零二零年初來了一場疫情,強制你在家裡接受這個把菜送上門的情況,我們消費者不單是武漢,像新發地那時候疫情爆發,也被關了很長時間,對吧?
大家都或多或少都有不敢出門的心裡,所以除了外賣之外,你有時候得自己做著吃。那麼這個消費者習慣在今年就被養成了。好,這養成了之後不得了,萬事俱備,東風都不欠了,什麼叫東風都不欠?我們看一下這個今年是什麼情況?
今年六月滴滴旗下的團購品牌誠心優選上線,七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八月份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上線,十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北京上線,十二月十一號京東7億美元投資興盛優選。就是在最近這十天,既然東風都不欠,資本市場就有巨大的變動啊,我們看那個像國聯水產、中水漁業啊、宏輝果蔬這些股票都暴漲,像這個中水漁業,甚至是七天五板,兩個星期七個交易日就已經股價翻倍。當然這兩天回調了不少。
12.11日官方日報點名社區團購,大體意思是關於社群社區團購,不要只惦記著幾捆白菜,要眼放科技的海洋。我這裡分析了社區團購對我們的影響,第一個會造成中國迅速的有上千萬人失業。我覺得上千萬人失業這個是比較保守的。甚至你想像中國有多少菜市場。像上海就有上千家,有多少的從業人員呢?這不單是終端,還有零售商,還有批發商,那這些都是很低端的人群,那他們的就業問題是非常容易引起社會動蕩的。
而且像這些資本,現在他們他們的做法是怎麼做的?一旦補貼上來了,他肯定就像滴滴當年一樣買菜不要錢白送你,剛開始就這樣三五折、七折進行市場拓展。如果說一年之內就推進到每個人身邊的話,這可能就造成幾百上千萬的失業,其實說收入,賣菜的也不一定說就一定會很低,對吧?但是他們在學習的能力一般是很弱的啊,一般他們很多就是本身從農民轉型到了賣菜商人,但是他還是在跟菜打交道,他們就是一輩子就跟土地打交道,往往是四十歲以上,五十歲到八十歲,這個年齡的菜場從業者很多。社區團購很可能會讓他們失去最後的一個就業機會。
我覺得這個是日報所沒提到的,但提了另一個事情,就是希望這些資本公司,不要只想著商業模式創新,應該把錢放到這個研發晶片等高科技領域上面,那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但現在網上的聲音是什麼呢?說這個馬雲當天就表態了,阿里巴巴要全面進軍晶片產業,將晶片國產化作為阿里的全新使命。馬雲的晶片要和雲計算一樣,成為阿里巴巴的新三駕馬車。然後馬上美團和多多也表示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後面被證實全部都是謠言。
官方擔心的就業問題,我覺得是有必要的,這個大家知不知道,這些賣菜的商販真的都是非常非常之弱勢,很多都是文盲狀態,只會跟菜跟最簡單的小學數學打交道。如果不制止社區團購的話,可能這些低端人口真的就活不了了,真的就只能打包回農村了。
下面從其他方面說一下,就是為什麼我覺得這社區團購將是一個社會趨勢,因為我們剛剛說社會裡冷鏈系統的運營已經到這裡了,消費者已經養成這個習慣了。那這個事情為什麼不做呢?它可以提高社會效率的,冷鏈系統建好之後。可以真正的減少資源的浪費,可以節約我們的土地資源。
當大家可以接受家裡買魚的時候,平時我們去活魚市場上逛的時候可以發現,就算賣魚的老闆很仔細的照料,仍然有很多的魚死掉,對不對?但是如果說你在冷鏈系統裡面安排好,我前一天下單,我第二天去拿,這個中間是無縫銜接的,而且它可以用很低的溫度把魚保存住,他們有更加專業的設備,比這些中小小菜場的專業設備要高得多。所以說冷鏈配送是可以大幅的提高食品的利用效率。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社區團購+冷鏈配送是未來的趨勢。
最後我認為,社區團購是趨勢,但不符合目前社會的需求,它的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