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詮釋生活應有詩與遠方 一蓑煙雨任平生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2020-12-19 天涯之水雲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有一天,他到沙湖去看新買的田地,不巧途中下起了雨,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不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時路上風雨瀟瀟,歸去時,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蘇軾被流放到黃州時,在生活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窘迫,但是他並沒有畏懼和退縮,一蓑煙雨任平生,迎著風,迎著雨,笑傲人生!

他脫下了長衫,穿上農夫的短打,號召全家,向當地的官府申請了五十畝地,開展耕種。這塊地就在黃州城東門外的一個土坡上,所以蘇軾把它叫做「東坡」,而把自己就叫做「東坡居士」。

一個被貶之人,還是個穿長衫的文人,居然種起地來,在當時看來,簡直就是丟人現眼,可是蘇軾卻樂在其中,把被貶的日子過成了有酒有詩又有遠方的人生……

在黃州,他遊山玩水,泛長江,吊赤壁。他飲酒賦詩,他煮「東坡羹」,做「東坡肉」,釀「東坡酒」……在這裡,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獲取了真正的個性自由……

在這裡,他發出了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感嘆;在沙湖的路上,觸景生情,寫下了自己瀟灑的人生: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紅塵俗世中,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看看如今的現實,越發激烈的競爭,快節奏的生活,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房貸車貸等給我們增加了無形的壓力……

在成人的世界裡,從來都是那麼的不易,熬不住就出局,熬得住就出眾。遇到挫折時,會有莫名的困惑;遇到事情無能為力時,會有莫名的感傷……

這時,何不學學蘇軾,不計較得失,不盲目攀比,經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把別人眼中的苟且都過成詩與遠方……

人生逆境時 蘇軾勸你學學柔奴 萬裡歸來顏愈少 此心安處是吾鄉

相關焦點

  • 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是我最好的人生態度
    「定風波蘇軾公舊序云:「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蕭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人要依靠竹杖在風雨中穿行,草鞋早已被泥濘的土地沾汙,原本是走得步步艱難,但是樂觀的詞人,認為比乘駿馬疾馳還要輕快。後面的「誰怕」更是擲地有聲,進一步表現出詞人無懼風雨的自持、自立、自信的形象。接下來「一蓑煙雨任平生」,詞人從眼前的風雨聯想到人生旅途中的風雨了。風雨,象徵著生活中的逆境、磨難、考驗,它突如其來,想要打亂人的生命軌跡。
  • 蘇軾的《定風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寫於一次野外郊遊時,東坡先生在一開頭的詞序中就說: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所以,我們就知道這首詞的寫作背景了。寫於什麼時候呢?
  • 蘇軾在雨中寫下一首詞,「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態度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說的,出自於他的詞作《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字面的意思好理解,也就是說: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始終保持從容、鎮定,用樂觀的心態對待人生。
  •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寫盡了人生命運沉浮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就是著名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其中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非常出名,流傳千載卻歷久彌新。那麼,如何理解這句詞呢?
  • 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他的風波到底定了沒
    這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出自蘇軾的《 定風波 》,是點睛之筆。《定風波》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是蘇軾的一生遭遇、心志、人格的寫照。創作於「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沒有俸祿,仕途低谷。此時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經歷了人生起起伏伏的磨難。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詮釋得最好!人生挫折不怕,就怕沉淪!
    02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嘗不是蘇軾一生的真實寫照?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東坡先生寫詞往往是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每每都會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
    這是出自北宋蘇軾的詞牌名為《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它是在蘇軾在沙湖道中遇雨所寫的,這也是蘇軾在黃州貶後的第三個春天,遇到風雨,蘇軾和同行的人都沒有帶傘,被雨淋溼。在雨過天晴之後,蘇軾聯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同時也表達了他曠達的胸懷、開朗的性格以及超脫的人生觀。了解了背景之後,我們來看看「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
  • 蘇軾最經典的宋詞名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七個字究竟啥意思
    正如古人推崇詩詞經典,「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一般,今天我們談到蘇軾,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些經典曠世的之作。「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這些詩句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這句宋詞出自蘇軾被貶黃州之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也無風雨也無晴——從《定風波》聊聊蘇軾對待挫折的人生態度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由此看來,此時的蘇軾已然進入了另一個境界。既有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所咋,又融匯佛、道的看淡一切的曠達胸襟。這場磨難使得蘇軾重新看待出世入世問題,重新對自身進行剖析反省,是蘇軾正真意義上的脫胎換骨。此客的蘇軾正如一直慾火的鳳凰,在黃州得以起死回生,重新領悟人生的真諦。「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道出就是最好的證明。
  • 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是啥
    作為宋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詞人,蘇軾留下了太多經典的作品。尤其是能夠代表他曠達生活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更是流傳甚廣。這一句宋詞出自他一首題目叫《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宋詞作品。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宋詞大意寫的是1000年前的一個春天,蘇軾喝醉酒回歸途中被大雨澆成了落湯雞。此情此景,卻讓蘇軾來了幾分浪漫性質,非常浪漫地吟詠出了經典的「一蓑煙雨任平生」。
  • 也無風雨也無晴(昌君作品)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宋)蘇軾濟南泉水此刻,抽出時間休息會兒,無意間聽到一首歌「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盛開著永不凋零 --藍蓮花......」聲音迷茫而又滄桑,聽著這首歌,忽然間就想到了蘇軾的這首詞
  • 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背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你知道嗎?
    蘇軾應該是流量最高的古代詩人之一了吧,他豪放灑脫,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激勵了多少身陷困境的人找到希望,但是很少人知道,這首《定風波》背後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在黃州遇雨,寫下《定風波》,這樣面對人生
    蘇軾寫過一首《定風波》的詞,「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蘇軾的「一衰煙雨任平生」表達出他怎樣的人生境遇和人生態度?
    整首詞描寫了蘇軾出行途中忽降大雨,雖沒有雨具,卻泰然自若的心情,隱喻他用一種出世的態度來面對一生坎坷的從容氣度,尤其是這句「一衰煙雨任平生」可謂是全首詞的「詞眼」,道出了蘇軾的人生態度。我們先來看看整首詞的內容:《定風波。
  • 也無風雨也無晴,從容面對人生的蘇東坡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定風波》作於蘇東坡貶謫黃州期間。話說有這麼天高氣爽的一天,蘇東坡和幾個友人相約去看一塊地皮,打算看好了就當場買下來。
  • 趙振元 ┃ 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大詩人蘇軾寫一次出遊途中遭遇風雨、既而遂晴的經歷,詩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達自己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詩語言詼諧生動,即景生情,是他諸多為後人喜愛推崇的詩詞之一。
  •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文瀾珊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的理解和翻譯題記:三月七日,在去往沙湖的路上遇到了大雨,掀去雨具,同行的人都很狼狽。只有我不覺得,不一會天放晴了,因此寫下這首詞。
  • 蘇軾最達觀的十首「淡定詞」: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簡評:這是蘇軾最淡定的作品之一。面對旅途中一場突然的風雨,唱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絕妙人生感悟。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