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CFP
從小家境貧寒。李蘭娟依靠政府助學金,讀完初中、高中、大學。
「如果沒有家人、老師的支持,沒有助學金的資助,我不可能接受教育,更不可能圓我的學醫夢!」大學畢業時,李蘭娟說:「我要以知識回報社會!」
30多年後,SARS、手足口病、地震災後防疫、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伴隨著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傳染病防控難題,人們記住了她: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內科學(傳染病)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國際微生態聯盟主席,我國傳染病學領域傑出的領軍人——李蘭娟院士。
開闢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新途徑
20世紀80年代,我國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病死率高達80%。
「常有肝衰竭病人送到醫院,家屬跪在我們面前,懇求我們救救他們。」李蘭娟說:「當時,凡是進來的很少能活著離開」。
一位患肝腎症候群、昏迷不醒的急性重症肝炎女病人,經過血液濾過透析救治後,竟然奇蹟般地好轉。
這個偶然的病例,讓李蘭娟注意到了。她發現了在國際上同樣也是治療難題的研究攻關的方向。從此,她與「人工肝」系統打了近30年的交道,成為我國「人工肝」的開拓者。她創立的人工肝支持系統使急性、亞急性重症肝炎治癒好轉率,從過去的11.9%提高到78.9%,慢性重型肝炎治癒好轉率從15.4%提高到43.4%。
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統」已經成為全世界醫治人數最多、治療技術最為成熟的人工肝系統。
這一中國原創成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
2005年在義大利召開的國際人工器官大會上,李蘭娟作了《中國人工肝研究進展》報告,並被國際同行譽為「國際上最大的人工肝組織的領頭人」。
2005年,李蘭娟成為國際上最大的人工肝科研聯盟的主席。
2013年,以她為第一完成人的「重症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投入一項「沒有希望的研究」
作為我國人工肝的開拓者,2005年11月,李蘭娟以中國傳染病學第一人的身份,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在科研道路上,她勇於探索。
1994年,李蘭娟就關注到肝衰竭患者,同時伴有嚴重的內毒素血症,或出現腸道菌群嚴重失衡、有害菌種顯著增多。
每個人體內約有1.5公斤細菌。其中有1公斤分布在人體腸道內。這1公斤細菌對人體到底有哪些功能?為尋求答案,李蘭娟帶領團隊對肝病微生態和細菌耐藥進行了系列研究。
今天,微生態學研究已經成為國際熱點。但20年前,當李蘭娟決定投身微生態學研究時,沒有人看好她,甚至有人私下認為「這樣的研究看不到希望」。
李蘭娟帶領團隊提出了感染微生態防治新策略。她首次運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確立腸道微生態失衡判斷標準,創建納米抗菌肽治療內源性感染和微生態幹預防治重型肝病新策略。
李蘭娟帶領團隊,還創立了「感染微生態學」新理論,首次探明了人體內微生態失衡與重型肝炎發生、發展的密切關係;又採用最新的科學技術,通過宏基因組的全基因測序,進一步探索肝病微生態的規律。
短短20年,從研究空白,到領跑全球。李蘭娟團隊在全世界首次證實人感染H7N9病毒來源於活禽。她據此向國家提出關閉活禽市場的建議,使得禽流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她通過機理研究,快速研發出H7N9的診斷試劑和疫苗,結束了我國禽流感疫苗依靠國外進口的歷史。
李蘭娟研究團隊揭示了腸道菌群與肝硬化的秘密,該研究成果《肝硬化中腸道菌群的改變》於2014年9月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Nature》雜誌正刊,併入選2014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她的研究成果,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在國際微生態領域研究的國際地位。
今年3月,在盧森堡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微生態聯盟大會上,李蘭娟出任大會主席,這也是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第一次當選這一領域的主席。
「讓浙江的經驗全國分享!」
2013年春天,H7N9禽流感突然流行。
一家外院向浙醫一院求助:有位H7N9患者病情很重,要立即轉院。
李蘭娟馬上派ICU和感染科的主任去會診。兩個主任講:按照以往經驗百分百是救不回來了。
了解到患者從發病到現在已有一周,李蘭娟分析:這正好是細胞因子風暴最高峰的時候,導致他的肺部炎症,所以呼吸就被壓迫,人要憋死了,而人工肝是可以清除這個炎症介質的。
危急之下,李蘭娟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傳統的治療方法,把病人接過來,用人工肝試試。
五天五夜的搶救之後,呼吸機拿掉了。
這個H7N9病人,成為李蘭娟第一個使用人工肝治療的H7N9禽流感病人。她將此前的人工肝技術和微生態平衡原理用於H7N9病人的治療,創建「四抗二平衡」的治療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將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救回,使浙江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比全國低40%。
在H7N9禽流感救治的重要時刻,她聯合香港大學,帶領研究團隊進行科技攻關頂層設計,從病原學、發病機制、診斷、治療等方面同時著手。
她的研究成果第一時間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上頭版頭條發表,為政府決策和幹預、控制傳染源提供了科學依據。
李蘭娟團隊還制定指南和規範,指導全國乃至國際社會防治H7N9禽流感,參與制定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
2013年4月13日,劉延東副總理視察後高度評價李蘭娟團隊在H7N9診治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
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會議上指出:「讓浙江的經驗全國分享!」
Lancet等知名期刊的主編、美國衛生部、美國駐滬總領館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次前來訪問,求教H7N9的防控經驗,盛讚李蘭娟團隊取得的成效。
WHO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博士稱:「中國科學家對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研究堪稱國際典範。」(原標題:以知識回報社會——記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蘭娟院士)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