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餐車十分受市民歡迎。
不規範的小吃部、街頭攤販提供的早、午餐不敢吃,便捷、安全、放心的營養早、午餐又難找尋。今年兩會上,多位市政協委員們建議多開一些衛生、便捷、經濟、營養的中式快餐店,增加便民餐車的覆蓋範圍,使更多的市民受益。近日,市服務業委答覆稱,今年計劃發展100個便民早餐網點,在市內四區及高新園區繼續發展便民午餐網點50個。目前,便民移動餐車上道運營前的各項準備基本完成,通過城建部門審批手續後,早餐車即可上道運營。
問題
現有餐車無法滿足全市需求
「在大連,很少能找到衛生、便捷、經濟、營養的早餐。」王紅在調研中發現,大家熟知的一些洋快餐不太健康,價錢也不夠大眾化,大多數市民望而卻步,而且,這些餐廳離居民區偏遠,不便捷。而一些小攤上的豆漿、油條、豆腐腦,路邊的拉麵館,又很單調,往往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委員李文剛調研發現,由於早餐微利的客觀因素和日益提升的能源、人工成本,大多數酒店、餐館都不開設早餐項目。我市於2010年適時推出10輛便民移動餐車進行試點,受到市民的好評和歡迎。2012年通過升級改造,又推出50輛機動便民移動餐車。「單以每輛餐車提供300~500人次的服務規模計算,若要滿足市民便捷早午餐需求,大連城市人口密集區的餐車擁有量至少要達到500輛。」
王紅建議多向上海等城市學習,每隔一個路口就有一個點心店、麵包店、便利店,售賣豆漿、麵包、點心、包子等既乾淨、花樣又多、營養搭配的早餐。
李文剛建議加快便民移動餐車發展步伐,加大財力扶持力度,對便民移動餐車進行規模化推廣發展。採取遞增發展的模式,發展一批、穩定一批,利用兩年時間的發展,達到500輛便民移動餐車的規模。將便民移動餐車從工作、學習的集中場所逐步走向生活的社區;從城市人口密集區向先導區延伸發展。
同時,建議便民移動餐車的所有產品採取統購統銷,集中生產加工,嚴格規範管理,實行有效監督控制。布局設計現代化、配套設備現代化、物流配送現代化、信息管理現代化、危害識別分析現代化等環節都是便民移動餐車推廣發展的基礎。
答覆
今年發展100個早餐點50個午餐點
記者從市服務業委了解到,我市從2009年起,市政府每年都將「早餐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來抓,連續四年將「早餐工程」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中。截至2012年底,爭取中央及地方財政資金共計2670多萬元。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配送中心
共改建現代化主食加工配送中心13個,同時配送中心旗下擁有200餘家配送加盟店,達到食品加工統一化、食品配送統一化、食品銷售統一化的現代管理模式,日供餐能力達8萬餘份。
便民早餐
發展便民早餐網點350個,其中單體店227個、便利店78個、樓宇45個,大多集中於市內四區及旅順口區和金州新區,每天可滿足7萬人的早餐需求。2013年計劃發展便民早餐網點100個。
便民午餐
為解決大連金融服務區商務人士午餐問題,2012年,首先在中山區開展便民午餐網點的試點,共發展便民午餐網點50家。今年計劃在市內四區及高新園區繼續發展便民午餐網點50個。
便民移動餐車
便民移動餐車具備煎、炒、烙、烤、蒸等多種烹飪功能;配備衛星定位系統,實時監控定點經營、定時入市、定時出市、定位存放等;餐車所售食品均由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提供,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對原輔材料進行統一採購、統一加工、統一配送。每臺每天可以保證大約500人次的早餐供應,可分布在現有早餐店面所輻射不到的居民小區內及各大商務寫字樓區附近,最大限度地滿足大連市民對早餐的需求。
市服務委將爭取儘早辦理完城建部門審批手續,推動餐車上道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