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攻堅戰正在進行,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在這場戰爭中,廣大的醫護人員居功甚偉,他們不畏生死,奔赴一線。在舉國團圓的日子裡,與病毒殊死搏鬥。這樣的崇高我們看得到,我們由衷敬佩,並且希望白衣天使們能夠得到社會的優待,在不計回報之後有所收穫。
善待英雄是一個文明社會應有的態度,因為我們不知道災難什麼時候還會再來,絕不能讓保護我們的逆行者流血的同時流淚。
所以各地紛紛出臺針對醫護人員的優待措施,南京等地景區在今年免費向醫護人員開放、給參與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發放津貼、後方動員力量妥善照顧好他們的家人、針對表現特別突出者在評職稱晉升中可以優先考慮甚至破格提拔。這些大家都無異議,這是他們應得的待遇。
然而近日幾地出臺的優待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的措施卻引發了輿論廣泛的關注和議論,措施是給他們的子女在中考中加分。先是湖北省,規定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在2020年的中考中加10分錄取;接著江西省撫州市規定,一線醫務人員子女2020年中考可加20分錄取;再之後,山西省大同市規定,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子女今年參加中考的,享受中考成績加30分政策。
層層加碼,從加10分,到加30分。參加過中考、高考的人都知道在這樣的選拔性考試中,多1分意味著什麼。在很多分數段,多1分可以超越1000人。而加10分、20分甚至是30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助力「躺贏」。
社會已經形成共識,認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底線,所以這樣的政策一出,難免引發對教育公平問題的擔憂。給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加分,那麼影響的是本地範圍內父母不是一線醫護人員的考生,加分於當地政府並無影響但對這些考生的影響則是顯而易見的。
諸如大同,或許有考生的父母是本地抗擊疫情的醫務人員,是志願支援火神山、雷神山建設的工人,是防疫期間倒在工作崗位上的輔警,是起早貪黑的環衛工人,是加班加點生產口罩的員工,但都會受到加分政策的不利影響。同等段位的競爭,加30分就意味著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而在醫務人員之間,必然有的醫務人員子女可以享受,有些醫務人員還沒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在今年中考。
所以我的主張也還是傾向於給一線醫護人員自身獎勵,而不要直接通過考試加分的方式惠及其子女。雖然很多時候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不在乎中考多30分還是少30分,比如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教育是他們改變生存環境唯一的機會,還是讓他們儘可能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