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綠扮靚淮源山水

2021-01-11 金臺資訊

回龍鄉柞樓村攔河堰

淮源鎮老灣村四連堰

新集鄉磨溝村景觀堰

回龍鄉柞樓村塘堰

平氏鎮雷莊村塘堰

新集鄉磨溝村五連堰

城郊鄉北楊莊古村落堰

風拂荷生香,碧水扮柳灣。盛夏時節,天朗氣清,堰塘內綠水盈盈,岸坡上矮草如茵,高樹蔥綠,堰塘旁的健身休閒廣場上,幾位老人在鍛鍊身體,這是南陽市「千村萬塘」綜合整治觀摩團在桐柏縣埠江鎮看到的一個場景。

日前,南陽市「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暨現場推進會在桐柏縣召開。會議指出,實施農村坑塘整治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先易後難、綜合整治、保障需要、建立機制、長效管理。會議強調,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是改善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生態的重要抓手,要下大力氣治好管好,各縣市區要統籌考慮,精準施策,對標先進,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會前,與會人員分別到桐柏縣埠江鎮、新集鄉、淮源鎮、城郊鄉等地觀摩了坑塘整治工作情況。

美麗鄉村展新顏

走進新集鄉磨溝村,一幅幅鄉村美景映入眼帘:村組道路通到每家每戶,道路兩旁的景觀樹錯落有致,村內塘堰波光粼粼,河渠流水潺潺,小橋橫跨,塘堰內魚兒在蓮葉間嬉戲,村邊的休閒涼亭內遊人漫步其中,賞景拍照。

「原來這塘堰裡堆滿垃圾,塞滿淤泥,長滿雜草,一到夏天,蚊蠅亂飛,晚上都不敢在門口納涼。現在好了,堰塘治理美化後,村子就像大花園,很多城裡人慕名來我們這裡遊玩。一到周末,我這院子裡坐的都是人,我和家人都有點忙活不過來。」提起塘堰治理給村子帶來的變化,磨溝村「芭蕉扇」農家樂主人魏振甫深有感觸地說。

「靠山吃山」,這幾年,磨溝村依託「四水共治」政策,持續進行塘堰治理,對村子進行亮化美化,該村由以往的垃圾遍布、淤泥滿塘轉變為水清、岸綠、景美的鄉村旅遊「新寵」。村子美了,村民的素質也慢慢上去了,街上擺放了垃圾箱,大家也不亂扔垃圾了,晚上路燈明亮,鄉親們都到廣場上健身、跳舞,心情舒暢。

在桐柏縣城郊鄉北楊莊村,乾淨整潔的道路從村口通到每家每戶,有著550餘年樹齡的參天大櫟樹安靜佇立,幾口池塘內碧波粼粼,點綴著村子,草木翠綠,小橋流水,宛如一幅山水畫卷。

「這裡原來是兩個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的荒廢坑塘,經過綜合整治,水塘裡培育了觀賞蓮花,岸坡周邊鋪設了健康步道,還配備了健身器材,現在已經成了周邊群眾休閒娛樂的場所。」該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近年來,北楊莊村依託良好的森林資源,大力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把坑塘整治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鄉村振興相結合,科學規劃,因塘施策,將具備經濟利用價值的坑塘建設成生產型坑塘,把經濟利用潛力低的坑塘建設成景觀性坑塘,鼓勵養殖戶發展魚蝦產業,打造「網紅橋」,有效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提升了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如今,走進桐柏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帶來的新變化令人欣喜:淮河上遊生態廊道成為群眾早上晨練、中午賞景、晚上散步的最佳去處,一個個水清岸美、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如顆顆珍珠鑲嵌在淮源的青山綠水中,構成一幅幅風景各異的美麗畫卷。

精準施策建標杆

桐柏縣屬典型山區縣,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多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桐柏縣大力發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現有中型水庫4座,總庫容0.68萬立方米;小型水庫104座,總庫容1.1億立方米;塘堰9886個,總庫容1.18億立方米。

2019年,南陽市正式啟動「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副市長掛帥的專項領導小組,市政府先後印發工作指導意見、實施方案,並多次召開高規格的現場推進會。

一年多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等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桐柏縣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作為踐行「四水同治」治水新思路的重要抓手,構建「來水能引,降水能善,瀝水能排,旱澇能調」的農村水網格局和「水清岸綠,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水和諧」的農村水文景觀。

桐柏縣堰塘分布分散,整治工作基數大,任務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精心組織,分解任務,多措並舉,堅持把「千村萬塘」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粒紐扣」強化推進,樹牢全縣「一盤棋」思想,形成全縣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針對山區縣生產型塘堰為主的實際,桐柏縣注重恢復坑塘原有的調節水源、防澇抗旱、保障用水、美化環境等功能,以清淤修渠為主、綠化為輔,發揮除澇灌溉功能。明確村莊生產生活型塘堰疏浚整治要求,做好植樹綠化,做到塘成、堤成、綠化成。初步形成了「溝渠為線、坑塘為點、點線相連」的生態水網。

桐柏縣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致富增收的根本之策,通過對有效利用的坑塘進行修整,鼓勵養殖戶大力發展魚蝦產業,達到修整一個堰塘、形成一個產業、帶動一片致富的效果。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堅持以點帶面、打造標杆,對新集鄉磨溝村、城郊鄉北楊莊村和吳灣村等進行重點打造,實現荒廢坑塘從「一坑」到「四塘」(景觀塘、休閒塘、產業塘、生態塘)的華麗轉變。

而今,新集鄉磨溝村已成為全市美麗鄉村的典範,城郊鄉吳灣村、北楊莊村的網紅橋、蓮蝦共養水面及水上廊橋已成為縣城周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遊玩。

以獎代補重管護

針對「千村萬塘」整治工作,桐柏縣出臺了《桐柏縣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指導意見》《桐柏縣人民政府千村萬塘驗收獎補辦法》《桐柏縣千村萬塘考評辦法》三個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通過以獎代補、獎罰激勵,強化責任,配置資源。縣財政拿出1000萬元資金實施以獎代補,將塘堰整治與土地整理、扶貧開發等涉農涉水項目結合,發揮綜合效益,通過社會捐助、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充分引導調動社會各方投入塘堰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帶動各類社會資金投入約1.8億元,掀起「千村萬塘」整治高潮。

為推動「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落實見效,桐柏縣明確驗收標準、驗收辦法和獎補措施,嚴格按照「千村萬塘」綜合整治獎補辦法對每一座綜合整治的塘堰進行驗收。對於整治標準合格、管護措施到位的塘堰,按照大小分別給予5000元、10000元、15000元以獎代補補貼,通過以獎代補和考評獎罰激勵政策的實施,充分調動了廣大幹群塘堰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從「要我幹」到「我要幹」的幹事氛圍已經形成。

圍繞部分塘堰改造進度緩慢等突出問題,桐柏縣出臺具體管理辦法,建立考核、督導及獎懲體系,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領導小組通過抽查、督查、評比等方式,嚴格實行「一周一報進度、一月一排名、一季度一評比」等措施,對該項工作加大督導力度,對塘堰綜合整治工作高度重視。力度大、標準高、措施得力的鄉鎮(集聚區),經評比劃分為一、二、三等獎,縣政府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年終對領導重視、組織得力、整治效果明顯的鄉鎮(集聚區)分別給予60萬元、50萬元和30萬元的獎勵,對於落後的鄉鎮給予10萬元處罰。

塘堰整治重在治理,貴在管理,必須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桐柏縣按照「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建立村莊塘堰常年管護和考核制度。同時,將塘堰納入河長制體系,將塘堰定位編號、建檔立卡,實行塘長制,一塘一長,豎立管護牌,確保產權明晰、管護到位,補齊管護短板,逐步形成建管用並重、責權利一致的長效管護機制。

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生態、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作為一項百姓受惠、多方得益的公益性工程,桐柏縣把坑塘整治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鄉村振興相結合,疏浚一個坑塘,暢通一片水系,綠化一片林地,整治一村環境,造福一方百姓,以坑塘整治推動發展,改善民生。

穿行在桐柏的村莊,總能看到廢棄的坑塘變了樣,各具特色,有的成了花園式休閒觀光地,有的成了「荷花湖」,有的成了水產養殖園……村容村貌大大改善,廣大群眾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文明。

至目前,桐柏縣已整治生產型塘堰3679個,打造生活型塘堰212個,正在打造的生活型塘堰76個,受益群眾20萬人。通過「千村萬塘」整治工作,小塘堰做出了大文章,發揮了高效率,顯現了大成效。

相關焦點

  • 水清岸綠扮靚淮源山水——桐柏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綜述
    「靠山吃山」,這幾年,磨溝村依託上級「四水同治」的大政策,持續進行塘堰治理,對村子進行亮化美化,該村由以往的垃圾遍布、淤泥滿塘轉變為水清、岸綠、景美的鄉村旅遊「新寵」。村子美了,村民的素質也慢慢上去了,街上擺放了垃圾筒,大家也不亂扔垃圾了,晚上路燈明亮,鄉親們都到廣場上來健身、跳舞,心情舒暢。
  • 於軍調研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實施情況
    ,加強生態自然型水岸改造,構建濱河綠色空間,打造「水清岸綠」示範樣板的明確要求。通過實施稻香湖、翠湖片區循環補水和五一渠生態治理工程,將實現對風格渠、五一渠、宏豐渠、團結渠、前柳林溝、後柳林溝等12條溝渠全面補水,營造生態自然的水清岸綠景觀。同時將以南沙河為軸線,沿岸新建西玉河、崔家窯、蘇家坨、上莊4個核心溼地,串聯雨水溼地和各條河渠,全面展現水清岸綠的生態形象和美麗圖景。
  • 海澱區「水清岸綠」建設養護步入專業化
    為更好地落實海澱區「水清岸綠2020-2025行動計劃」,管理和維護好我區生態建設成果,建立規範化、系統化、市場化的水務生態的專業力量,在海澱區水務局、區國資委等部門支持下,區屬國企北京海融達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與北京禹冰水利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組建北京海澱水務生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 一圖讀懂《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
    一圖讀懂《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 2020-07-17 19:22:11|來源:北京海澱
  • 水清岸綠景美 木蘭溪安全生態水系項目顯成效
    水清岸綠景美 木蘭溪安全生態水系項目顯成效 2020-05-06 15:30:36 作者:  來源:  責任編輯:薛逸群 走下剛鋪設的登山梯,漫步在人行道上,眼前是清可見底的流水和綠植點綴的河道岸線,往遠處望去,草長鶯飛,白鷺時而駐足休憩,時而自由飛翔一派山水、動植物與人和諧相處的田園風光。
  • 銅梁:水清岸綠小安溪
    近年來,蒲呂街道在河長制工作中,對標對表中央、市、區河長制工作要求,實施了雨汙分流、工業汙染治理,並堅持岸上岸下、陸地水面、工業農業、城市農村同步治理。同時,加強了日常巡查,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一個水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活力水城』正在崛起,呈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水城美景。」蒲呂街道辦事處主任劉襄渝說。
  • 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
    丨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  今天(7月15日),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 △ 左圖:海澱河湖水系規劃  右圖:海澱綠地系統規劃  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以水生態治理為主線,立足解決「水不清」「岸不綠」「水不流」
  • 打卡「綠道之城」長安②十餘裡茅洲河碧道水清岸綠好風光
    今天第二站,我們來到長安茅洲河畔,給大家展示一個美麗的「綠色長廊」,領略水清岸綠好風光。圍繞「撥草現珠,串珠成鏈,多鏈成環,環環相扣,扣扣相通,通山達海」理念,長安「綠道之城」建設呼之欲出。長安北靠蓮花山、南朝獅子洋、東依茅洲河、西臨磨碟河,擁有蓮花湖、五點梅水庫等大小8座天然或人工湖庫水體,在81.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具備生態文明「山水林田湖河」的基本元素,也散落著許多未被發現的優美生態資源。其中,茅洲河河岸整治工作實施及成果顯現,激活了長安河岸風光,打造出一條靚麗的「碧道」風景線。
  • 海澱北部好地方——「十三五」時期「水清岸綠」行動計劃觀察
    海澱區在今年7月發布的《「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中,計劃內容遵循新版北京城市總規和海澱分區規劃,準確把握「水清岸綠」建設思路,增強資源配置、完善推進模式,有力推動各項治水措施落地見效,切實做好水環境提升各項工作,全面展現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水清岸綠」的生態形象。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大雪節氣過後,寒風瑟瑟,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崇興村的清白江兩岸卻依舊水清岸綠,白鷺翩飛。一陣微風吹過,清澈平靜的河灣泛起陣陣漣漪。  今年以來,新都區通過實施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等六大行動20條措施,強力落實水體汙染減法,做好水環境保障加法,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方位提升新都區水環境質量。
  • 汕頭潮陽區水清岸綠井仔灣,生態和諧「新綠洲」
    河流變清了,環境變美了,群眾也樂了,逐漸呈現出「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景象。在井仔灣光明社區段,記者看到,河面波光粼粼,沿岸垂柳依依,長廊廣場相伴,成群的白鷺從水面越過,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以前,我走到這裡的時候,有時候會聞到一陣陣的臭味,這些水是非常渾濁的,現在的溪水非常清澈。
  • 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異龍湖畔的和諧「樂章」讓人陶醉!
    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異龍湖畔的和諧「樂章」讓人陶醉!綜合治理實現水清岸綠壩心鎮以河(湖)長制為著力點,落實環湖截汙政策,開展定期巡邏治理,讓河(湖)水越來越清。「現在的異龍湖,水清魚躍,太漂亮了!」行走在異龍湖邊的大龍井村龍潭,60歲的遊客臘建保說。大龍井村龍潭原來是一家「農家樂」,經過治理,拆除了「農家樂」。清澈的龍潭水經過9個龍嘴緩緩流出,流經溼地匯入異龍湖。
  • 以督促改見成效②|青島:從「惡臭難聞」到「水清岸綠」
    以督促改見成效②|青島:從「惡臭難聞」到「水清岸綠」 2020-12-15 1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縣滸灣鄉:全面落實「河長制」水清岸美惠民生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麗君 胡曉菲)白鷺低飛,魚翔淺底,綠樹依依,一條水泥路順著河道蜿蜒,串起了岸邊一排排林立的樓房……日前,記者來到新縣滸灣鄉小潢河岸邊,目光所及皆美景,仿佛置身於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之中。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湖南省退耕還林還溼試點見聞通訊員 歐日明 張瑜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勇 潘文秀湖南是我國溼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湖南省林業局溼地中心負責人說,退耕還林還溼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在試點實踐中,湖南各試點區本著修復生態的初衷,探索了一批好維護、低成本、高效率、可推廣的典型,實施了山水林田湖草同步治理。位於湘江上遊的祁陽縣三家村,是湖南首批退耕還林還溼試點所在地之一。
  • 水清、岸綠、景美,連州星子河長制有何妙招?
    冬日暖陽,星子河畔水清、岸綠。「星子河以前岸上亂、河裡髒,生活垃圾隨意傾倒。這幾年經過治理,變化挺大的,現在我們都喜歡在河邊洗菜,河邊散步、釣魚的人也多了,是河長制給我們帶來了水清岸碧景美的環境。」星子鎮大水邊村民何幼勤對這幾年的變化點讚道。
  • 水清岸綠景美蘊深,水潤朝陽展新容!
    治水:政企合作再現水清岸綠東三環燕莎橋下,一灣碧水就是亮馬河。踩著木棧道沿河向東漫步,藍天白雲之下,水面碧波蕩漾,沿途鬱鬱蔥蔥,兩岸現代商廈鱗次櫛比,一幅時尚國際範兒的生態畫面在眼前呈現。為了讓蕭太后河恢復水清岸綠,朝陽區啟動了蕭太后河沿岸發展前景差的產業和棚戶區的清退工作,多部門聯動治理大小排汙口230個,對汙水進行收集處理,蕭太后河兩岸的排汙現象沒了,也為河道綜合治理、景觀提升騰出了空間。
  • 宿州: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家園
    如今,水清岸綠的生態秀美畫卷已在皖北大地徐徐展開,一個更加美麗的宿州正在漸行漸近。一河一策標本兼治對症方能見藥效。治理伊始,針對主城區水體黑臭時間長、成因複雜、治理難度大等問題,我市因地制宜,一河一策,著力推進靶向治療。
  • 彭山區守護碧水藍天 水清岸綠景美
    近日,在岷江彭山段梓桐河入口處的黃荊灘,巧遇正在巡河的觀音鎮河段長謝紅,她手指眼前改道後的碧水清清的梓潼河到入口處,望著新建的岷江黃荊灘生態堤防,告訴記者,「2016年,這是一條直排岷江的臭水河,經過三年多的畜禽水產養殖汙水、農業種植面源汙染、居民生活汙水綜合治理,今年平均水質已達到四類以上,黃荊灘原來是處亂灘涂,淤積垃圾和淤泥嚴重,現在建設了水暢岸綠的生態堤防。」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進一步美化改善 2020-12-1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