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綠扮靚淮源山水——桐柏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綜述

2021-01-11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

龍騰南陽訊風拂荷生香,碧水扮柳灣。初夏時節,天朗氣清,堰塘內綠水盈盈,岸坡上矮草如茵,高樹蔥綠,堰塘旁的健身休閒廣場上,幾位老人在鍛鍊身體,這是南陽市「千村萬塘」綜合整治觀摩團在桐柏縣埠江鎮看到的一個場景。

日前,南陽市「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暨現場推進會在桐柏縣召開,會議指出,實施農村坑塘整治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先易後難、綜合整治、保障需要、建立機制、長效管理。會議強調,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是改善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生態的重要抓手,要下大力氣治好管好,各縣市區要統籌考慮,精準施策,對標先進,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會前,與會人員分別到桐柏縣埠江鎮、新集鄉、淮源鎮、城郊鄉等地實地觀摩了坑塘整治工作情況。

桐柏縣淮源鎮老灣村塘堰

桐柏縣回龍鄉柞樓村塘堰

美麗鄉村煥新顏

走進桐柏縣新集鄉磨溝村,一幅幅鄉村美景映入眼帘:村組道路連到每家每戶,道路兩旁的景觀樹錯落有致,村內塘堰波光粼粼,河渠流水潺潺,小橋橫跨,堰塘內小魚兒在嬉戲蓮葉間,村邊的休閒涼亭內三五成群的遊人漫步其中,賞景拍照。

「原來這堰塘裡堆滿垃圾,塞滿淤泥,長滿雜草,一到夏天,蚊蠅亂飛,晚上都不敢在門口納涼。現在好了,堰塘治理美化後,村裡就像大花園,很多城裡人慕名來我們這裡遊玩,一到周末,我這院子裡坐的都是人,我和家人都有點忙活不過來。」提起塘堰治理給村子帶來的變化,磨溝村「芭蕉扇」農家樂主人魏振甫深有感觸地說。

「靠山吃山」,這幾年,磨溝村依託上級「四水同治」的大政策,持續進行塘堰治理,對村子進行亮化美化,該村由以往的垃圾遍布、淤泥滿塘轉變為水清、岸綠、景美的鄉村旅遊「新寵」。村子美了,村民的素質也慢慢上去了,街上擺放了垃圾筒,大家也不亂扔垃圾了,晚上路燈明亮,鄉親們都到廣場上來健身、跳舞,心情舒暢。

在桐柏縣城郊鄉北楊莊村,乾淨整潔的道路從村口通到每家每戶,距今550餘年的參天大櫟樹安靜佇立,幾口池塘碧波粼粼,點綴著村子,草木翠綠,小橋流水,宛如一幅濃墨重彩山水畫卷。

「這裡原來是兩個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的荒廢坑塘,經過綜合整治,水塘裡培育了觀賞蓮花,岸坡周邊鋪設了健康步道,還配備了健身器材,現在已經成了周邊群眾休閒娛樂的場所。」該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近年來,北楊莊村依託良好的森林資源,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大力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部署,把坑塘整治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鄉村振興相結合,科學規劃,因塘施策。將具備經濟利用價值的坑塘建設為生產型坑塘,經濟利用潛力低的坑塘建設為景觀性坑塘,鼓勵養殖戶發展魚蝦產業,打造「網紅橋」,有效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提升了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如今,走進桐柏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帶來的新變化令人欣喜:淮河上遊生態廊道成為群眾早上晨練、中午賞景、晚上散步的最佳去處,一個個水清岸美、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如顆顆珍珠鑲嵌在淮源的青山綠水中,構成一幅幅風景各異的美麗畫卷。

桐柏縣回龍鄉柞樓村攔河堰

桐柏縣新集鄉磨溝景觀堰

精準施策建標杆

桐柏縣屬典型山區縣,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多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桐柏縣大力發展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現有中型水庫4座,總庫容0.68萬立方米,小型水庫104座,總庫容1.1億立方米;塘堰9886座,總庫容近1.18億立方米。

2019年,南陽市正式啟動「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副市長掛帥的專項領導小組,市政府先後印發工作指導意見、實施方案,並召開多次高規格的現場推進會。

一年多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桐柏縣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把「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作為踐行「四水同治」治水新思路的重要抓手,構建「來水能引、降水能蓄、瀝水能排、旱澇能調」的農村水網格局和「水清岸綠,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水和諧」的農村水文景觀。

桐柏縣堰塘分布分散,整治工作基數大,任務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精心組織,分解任務,多措並舉,堅持把「千村萬塘」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粒紐扣」強化推進,樹牢全縣「一盤棋」思想,形成全縣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針對山區縣生產型塘堰為主的實際,桐柏縣注重恢復坑塘原有的調節水源、防澇抗旱、保障用水、美化環境等功能,以清淤修渠為主,綠化為輔,發揮除澇灌溉功能。明確村莊生產生活型塘堰疏浚整治要求,做好植樹綠化,做到塘成、堤成、綠化成。初步形成了「溝渠為線、坑塘為點、點線相連」的生態水網。

桐柏縣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致富增收的根本之策,通過對有效利用的坑塘進行修整,鼓勵養殖戶大力發展魚蝦產業,達到修整一個堰塘,形成一個產業,帶動一片致富的效果。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堅持以點帶面、打造標杆,對新集鄉磨溝村、城郊鄉北楊莊村和吳灣村等進行重點打造,實現荒廢坑塘從「一坑」到「四塘」(景觀塘、休閒塘、產業塘、生態塘)的華麗轉變。

而今,新集鄉磨溝村已成為全市美麗鄉村,城郊鄉吳灣村、北楊莊村的網紅橋、蓮蝦共養水面及水上廊橋已成為縣城周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遊玩。

桐柏縣城郊鄉北楊莊古村落堰

桐柏縣平氏鎮雷莊村塘堰

以獎代補重管護

針對「千村萬塘」整治工作,桐柏縣出臺了《桐柏縣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指導意見》《桐柏縣人民政府「千村萬塘」驗收獎補辦法》《桐柏縣「千村萬塘」考評辦法》三個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通過以獎代補、獎罰激勵,強化責任,配置資源。縣財政拿出1000萬元資金實施以獎代補,將塘堰整治與土地整理、扶貧開發等涉農涉水項目結合,發揮綜合效益,通過社會捐助、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充分引導調動社會各方投入塘堰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帶動各類社會資金投入約1.8億元,掀起千村萬塘整治高潮。

為推動「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落實見效,桐柏縣明確驗收標準、驗收辦法和獎補措施,嚴格按照「千村萬塘」綜合整治獎補辦法對每一座綜合整治的塘堰進行驗收。對於整治標準合格,管護措施到位(有管護合同、實行塘長制、樹立管護牌)的塘堰,按照大小分別給於5000元、10000元、15000元以獎代補補貼,通過以獎代補和考評獎罰激勵政策的實施,充分的調動了廣大幹群塘堰整治工作的積極性,由「要我幹」轉變為「我要幹」的幹事氛圍。

圍繞部分塘堰改造進度緩慢等突出問題,桐柏出臺具體管理辦法,建立考核、督導及獎懲體系,縣「千村萬塘」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將通過抽查、督查、評比等方式,嚴格實行「一周一報進度、一月一排名,一季度一評比」等措施,對該項工作加大督導力度,對塘堰綜合整治工作高度重視。力度大、標準高、措施得力的鄉鎮(聚集區),經評比劃分為一、二、三等獎,縣政府分別給於15萬元、10萬元、5萬元獎勵。年終對領導重視,組織得力,整治效果明顯的鄉鎮(聚集區)分別給於60萬元、50萬元和30萬元的獎勵,對於落後的鄉鎮給予10萬元處罰。

塘堰整治重在治理,貴在管理,必須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桐柏縣按照「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通過水麵養殖、岸堤指數綠化等水土資源開發出讓等方式,建立村莊塘堰常年管護和考核制度。同時,將塘堰納入「河長制」體系,將塘堰定位編號、建檔立卡,實行「塘長制」,一塘一長,樹立管護牌,確保產權明晰、管護到位,補齊管護短板。逐步形成「建、管、用」並重,「責、權、利」一致的長效管護機制。

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生態、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作為一項百姓受惠、多方得益的公益性工程,桐柏縣把坑塘整治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鄉村振興相結合,疏浚一個坑塘,暢通一片水系,綠化一片林地,整治一村環境,造福一方百姓,以坑塘整治推動發展,改善民生。

穿行在桐柏的村寨,總能看到廢棄的坑塘變了樣,各具特色,有的成了花園式休閒觀光地、有的成了荷花湖、有的成了水產養殖園……村容村貌大有改善,廣大群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隨之改變。

至目前,桐柏縣已整治生產型塘堰3679座,打造生活型塘堰212座,正在打造的生活型塘堰76座,受益群眾20餘萬人,受益面積30餘萬畝。「千村萬塘」整治工作,小塘堰,做出了大文章,發揮了高效率,顯現了大成效。

桐柏縣新集鄉磨溝村五連堰

桐柏縣淮源鎮老灣村四連塘

全媒體記者 陳藝姣 通訊員 安家亮 田心勇

相關焦點

  • 水清岸綠扮靚淮源山水
    會議強調,推進「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是改善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生態的重要抓手,要下大力氣治好管好,各縣市區要統籌考慮,精準施策,對標先進,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千村萬塘」綜合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會前,與會人員分別到桐柏縣埠江鎮、新集鄉、淮源鎮、城郊鄉等地觀摩了坑塘整治工作情況。
  • 千塘蕩碧波 千村現美景
    兩年來,為高質量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年度工作任務,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和期盼,我市將農村房前屋後溝塘清淤活水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清一改」的首要任務,堅持高站位、高標準,統籌謀劃,科學決策,強力推進溝塘清淤活動專項行動。
  • 提升整治後,餘杭瓶窯塘河港舊貌換新顏
    ▲圖說:南苕溪、北苕溪、東苕溪三溪匯合 攝影:吳雲水兩年前,瓶窯鎮政府花大力氣,對塘河港河段進行全面整治。兩年後,這裡水清岸綠,景色怡人,村民們直誇美得像城市裡的公園一樣。▲圖說:東苕溪流經瓶窯古鎮孕育良渚文化,養育了勤勞、智慧、勇敢的瓶窯人民。
  • 南陽「四水同治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南陽「四水同治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2020-11-11 16:48:27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徐浩 陳元靜 |南陽市強力實施「四水同治」戰略,以新建大中型水庫、灌區節水改造為重點的水資源利用,以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地下水壓採為重點的水生態治理,以河湖「清四亂」、農村坑塘整治、水系連通、中心城區水系建設為重點的水環境治理,以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為重點的水災害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大雪節氣過後,寒風瑟瑟,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崇興村的清白江兩岸卻依舊水清岸綠,白鷺翩飛。一陣微風吹過,清澈平靜的河灣泛起陣陣漣漪。  今年以來,新都區通過實施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等六大行動20條措施,強力落實水體汙染減法,做好水環境保障加法,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方位提升新都區水環境質量。
  • 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異龍湖畔的和諧「樂章」讓人陶醉!
    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異龍湖畔的和諧「樂章」讓人陶醉!名河(湖)長織成一張強大的監測網,實現「掌上治水」和「實地治水」相結合,形成「一長一事、一長一效」的工作格局,完成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轉變。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湖南省退耕還林還溼試點見聞通訊員 歐日明 張瑜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勇 潘文秀湖南是我國溼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湖南省林業局黨組帶領全省林業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以「省一號重點工程」建設為中心,2016年在湘江流域啟動退耕還林還溼試點,2018年推廣到湘、資、沅、澧四水流域,至今全省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溼面積2566.67公頃,涉及14個市州47個縣市區52個工程點。目前,全省溼地面積達1530萬畝,建有省級以上溼地公園78個。
  • 泗陽縣城廂街道:聚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為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河湖管理目標,今年以來,泗陽縣城廂街道持續抓好河長制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成立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政委、辦事處主任為總河長、分管領導為副總河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時,建立街道、村兩級河長責任體系,明確目標任務,加強各部門、各村協調聯動。
  • 「治水管海」實踐者趙雲:水清岸綠方有美景
    2017年185條段198公裡的中小河道綜合整治,2019年全面消除趙雲在訪談中坦言,我長期在鄉鎮工作, 2016年年底就職於金山區水務海洋局,剛到水務局時,當大量的工作擺在你面前,我想的只有拼命往前衝!
  • 高新區(江海區)生態蝶變 「臭水河」變成「景觀河」 群眾享水清岸...
    藍天白雲下,河水倒映著綠樹繁花,也反映出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的成果。整治河湧、投入巨資進行汙水處理、建設截汙管網……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向麻園河、龍溪河、禮樂中心河等黑臭水體宣戰,在改善水環境質量的同時,系統地進行植被復綠、景觀營造,打造綠色水岸生態慢行系統。
  • 馬文田赴潮南潮陽檢查督導練江流域綜合整治工作
    本月16日至17日,市委書記馬文田赴潮南區、潮陽區檢查督導練江流域綜合整治。馬文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持續全力推進練江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治水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這裡水清岸綠美如畫……
    」「加快水環境修復」「加快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狠抓藿溪流域水環境問題綜合整治工作。新羅區白沙鎮環保站負責人 張健華:「2016年以來,我們白沙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藿溪的整治,著力推進落實『河長制』,將轄區內水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為首要任務來抓。」
  • 打卡「綠道之城」長安②十餘裡茅洲河碧道水清岸綠好風光
    今天第二站,我們來到長安茅洲河畔,給大家展示一個美麗的「綠色長廊」,領略水清岸綠好風光。圍繞「撥草現珠,串珠成鏈,多鏈成環,環環相扣,扣扣相通,通山達海」理念,長安「綠道之城」建設呼之欲出。長安北靠蓮花山、南朝獅子洋、東依茅洲河、西臨磨碟河,擁有蓮花湖、五點梅水庫等大小8座天然或人工湖庫水體,在81.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具備生態文明「山水林田湖河」的基本元素,也散落著許多未被發現的優美生態資源。其中,茅洲河河岸整治工作實施及成果顯現,激活了長安河岸風光,打造出一條靚麗的「碧道」風景線。
  • 五水共治鎮街篇:掛牌整治黑臭河 水清岸綠新龍港
    只有全民一起,共同築好「五水共治」這道幸福底線,水清岸綠的美麗新龍港將不再遙遠。到那時候。過新年時,龍港家家戶戶可以貼上這麼一副新對聯:「蛟龍」出清水,「港城」譜新篇。  從無到有的「造城之路」創舉  1983年10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設立蒼南縣龍港鎮。
  • 徐立毅​:堅持山水林田湖路村綜合整治 打造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的...
    徐立毅在研究鄭州市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時強調  堅持山水林田湖路村綜合整治 打造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的美麗鄉村精品村  11月11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立毅主持召開會議
  • 湄江河156處入河排汙口實施綜合整治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彭曉)12月21日,副市長、湄江河市級河長黃平來到湄江河新市鎮段開展巡河工作,並召開河長制工作推進會。該項目涉及神鼎山鎮雙江口村、沙溪村、鵝江村、蘇南村、飄風村,新市鎮新市街社區、新慄村,約60平方公裡,總投資2800餘萬元,擬對神鼎山鎮境內13公裡、新市鎮境內7公裡的156個入河排汙口實施綜合整治,主要包括入河排汙口布設規劃、入河排汙口整治、入河排汙口規範化建設,河濱緩衝帶及溼地保護、控源截汙工程、堤岸生態整治、關閉沙溪村規模養鴨場一處。
  • 新縣滸灣鄉:全面落實「河長制」水清岸美惠民生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麗君 胡曉菲)白鷺低飛,魚翔淺底,綠樹依依,一條水泥路順著河道蜿蜒,串起了岸邊一排排林立的樓房……日前,記者來到新縣滸灣鄉小潢河岸邊,目光所及皆美景,仿佛置身於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之中。
  • 於軍調研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實施情況
    ,加強生態自然型水岸改造,構建濱河綠色空間,打造「水清岸綠」示範樣板的明確要求。通過實施稻香湖、翠湖片區循環補水和五一渠生態治理工程,將實現對風格渠、五一渠、宏豐渠、團結渠、前柳林溝、後柳林溝等12條溝渠全面補水,營造生態自然的水清岸綠景觀。同時將以南沙河為軸線,沿岸新建西玉河、崔家窯、蘇家坨、上莊4個核心溼地,串聯雨水溼地和各條河渠,全面展現水清岸綠的生態形象和美麗圖景。
  • 水清岸綠家園美 人水和諧潤昌南
    水清岸綠家園美 人水和諧潤昌南 2020-12-22 2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頻出治水新招 打造「水清岸綠河湖美」
    羅漊港,水清岸美、人水和諧,只是浙江近年來治水治出水美人悅的剪影。去年以來,浙江再接再厲,全力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建設,持續深化河(湖)長制,治水工作再出新成效。  一幅水清岸綠河湖美、人水和諧樂安居的美麗浙江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汙水零直排區」建設 治本治源  汙水直排一直是水汙染的「罪魁禍首」,要從根本上治理好水環境,截汙納管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