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開年,中誠信集團創始人毛振華關於亞布力的「控訴」視頻,再次引發了關於東北營商環境的廣泛討論。
近日,現總部位於杭州的知名醫學分享平臺——丁香園的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撰文講述了他從哈爾濱一路南下杭州的故事,以及他對營商環境和創業氛圍的相關看法。
▲丁香園的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
新年伊始,中誠信集團創始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毛振華的一段「雪地陳情」,在社交媒體廣為傳播。此事件讓「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論調再一次被人們提及。
我在看到毛振華的視頻後,第一時間將連結轉發給了丁香園的創業夥伴們,我的感受是:在東北出現這種事情,一點兒不奇怪——我在哈爾濱出生、長大,還在那裡讀書、創辦了丁香園,對於那裡的一切,我太熟悉了。
該視頻發出後沒過兩日,1月3日,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很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也給出了支持毛振華控訴的調查結論,認為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做錯了。
然而,風起於青萍之末,現在往往是過去的一些細節與故事延續罷了,正所謂草蛇灰線、伏延千裡。毛振華的遭遇讓我想起了丁香園從哈爾濱到杭州的創業故事。
1
丁香園在哈爾濱的故事
經常有媒體問我為何到杭州創業,這裡面其實有個故事。
2002年,還在讀書的我為了掙生活費,創辦了一家英語培訓小公司。那時,一對一的外教小班授課在哈爾濱還是新鮮事兒,也迅速打開了市場,創立了知名度。
可很快,屬地派出所、稅務局、各種政府辦事人員就找上來,說是來看看企業發展,實際是帶自己的孩子來免費蹭課學習,這讓當時的我感覺家鄉的創業氛圍不夠友好,但也無可奈何。
2003年,我準備創辦丁香園。按照當時的相關規定,醫療網際網路網站首先要到衛生和藥品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前置審批,然後才能在通信管理部門獲得開設網站的許可。
於是我拿著申請交到了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但對方並沒有直接受理,而是送我兩句話:「你的想法很前衛。但,有知識的人不上網。」這兩句話我到今天都記憶猶新。
「前衛」是褒義還是貶義我拿不準,但是說完第二句話,我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那時候網際網路最火的是聊天室,他們以為我創辦丁香園網站就是為了娛樂。一年後,網站審批終於辦下來了,但中間經歷了很多曲折,說到底無非就是到處託人找關係。
幾次事情下來,讓我起了南下的念頭。剛好有機會去北京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學習深造,於是我在2004年離開哈爾濱,前往北京讀書,走的時候把丁香園的伺服器也一起打包帶到了北京。
2
杭州政府的態度與效率
2006年,我放棄了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打算全職創業,在丁香園兩位杭州站友——湘雅醫科大學博士畢業的張進醫生及在製藥領域工作多年的周樹忠的邀請下,丁香園在杭州安頓了下來。
我們最初的辦公室是在張進租住的家裡,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臥室,兩臺電腦是「公司」所有的辦公設備。
三個月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時任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長的徐土松聽說了丁香園。他覺得這麼優秀的企業應該扶持一下,在他的幫助下,我們在杭州市科技局的五樓租借了一間只有70平方米的辦公室。
這件事情讓我之前對政府的那種認知被徹底顛覆了,我根本不認識徐局長,從沒打過交道,也沒有任何親戚關係。但他對我這樣一個毫無背景的「外鄉人」能夠施以援手,更加堅定了我在杭州落戶發展的決心。
2008年是丁香園最困難的一年,雖然公司業務已經有了些起色,但賺來的錢都用在了新業務開拓上。青黃不接,眼看公司的資金鍊就要斷掉,我和張進、老周將自家值錢的資產抵押給銀行,貸了100萬元維持公司運營。
彼時,已經有一些感興趣的投資人開始與丁香園接觸,想要投資。由於丁香園在創立之初就是境外股權結構,我們聽說外匯進來手續還挺繁瑣的,了解到北京、上海的企業搞定這些流程要花3-6個月的時間。同時,一年期的銀行貸款馬上也要到期了。那段時間,我們幾位創始人如坐針氈,但也無計可施,只能把審批材料按要求遞交上去,繼續等消息。
沒想到從公司開始整理資料遞交給杭州外匯管理局,到最後DCM中國投資的A輪200萬美元入帳,只用了18天時間,實際的行政審批只有8天,整個過程順利得令人難以想像。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在其中某個環節稍有延誤,對企業帶來的影響難以預料。
2014年,丁香園啟動C輪融資,42天之內,騰訊完成了意向、談判、盡職調查、協議籤署到打款交割7000萬美元的所有動作。這與騰訊的雷厲風行,也與杭州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效盡職分不開。
翌年,丁香園開始籌建丁香診所,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雖然我們有很強的專業背景,但籌建線下診所此前從未接觸過。
在這個過程中,杭州濱江區委、社發局、環保局、招商局、街道辦等工作人員做了很多工作,區裡為此多次召開了座談會,邀請相關單位出席共同討論,社發局和環保部門還配合丁香診所做了周圍小區的民意調查,並表示:「只要手續齊全、流程合規、人員資質合法,就沒有理由拖延不批覆。」
目前,我們在杭州已經成立了兩家全科診所,經營狀況發展非常出色,周邊居民口碑非常好,這背後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協助。
3
一個地方創業氛圍的養成
有時候,我會和我的創業夥伴感嘆,杭州讓我重新認識了政府,重新認識了政府公務員。
在杭州創業十多年,工商、稅務等政府機構人員,我們幾乎一個都不曾相識,但我又感覺和他們非常熟悉,一點都不陌生。
杭州市政府給了企業家一個自由、開放、平等的軟環境,平時幫忙不添亂,需要服務時出現,這種「親」「清」的政商關係正是企業需要的。
現在,杭州創業的氛圍越來越濃厚,越來越多像丁香園這樣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杭州的創業版圖上,杭州在各種排行榜上也正向新一線城市快速邁進。
作為新浙江人,我想說:經濟快速發展的驅動力有很多,市場、資本、技術等等都會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但友好的政策、開放的意識、高效的作風等等這些軟環境也同樣重要。
我也想對我的家鄉黑龍江說:來杭州創業十一年,丁香園從最開始的三個人到員工逾千人,成為已經實現規模化營收和盈利的中型網際網路公司,也有幸成為杭州具有代表意義的創新企業,這一切都是我當年離開哈爾濱時所不敢想像的。
相信民企,重視民企,珍惜民企,為民企發展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驅除危害環境的害蟲,我相信黑龍江一定會重振雄風,同時我也熱切期待著為家鄉故土作貢獻的機會。
作 者:李天天(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 )
編 輯:倪敏
5.營收10年增140倍!這家民企處處「敢管」,你不一定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