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發育是否正常?這條「線」才是標準,附使用方法

2020-12-17 叮麻育兒

你家孩子身高、體重正常嗎?對照新版兒童生長曲線圖,爸媽別大意

前段時間,剛滿1歲的外甥女去醫院體檢,報告顯示:身高標準,體重偏低。吃得好睡得香,為什麼會體重偏低?難道是輔食添加不標準,或者是消化系統有問題?急的嫂子團團轉,非要給孩子做個全面檢查不可。

正常來說,評價孩子體格發育的指標主要有身高、體重、頭圍、胸圍、上臂圍、頂臀長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身高和體重,父母最在意的也是身高和體重。

身高增長反映了孩子長期的營養狀況,並且受遺傳、內分泌、睡眠和運動的影響;體重變化則反映了孩子近期的營養狀況,還跟孩子的出生體重、餵養和疾病有關,波動大一些,父母也更擔心。

但是體重一時的偏低或偏高,並不代表寶寶發育有問題。

寶寶最理想的發育,是按照自己的「生長軌跡」均衡增長

寶寶最理想的體重,既不是平均值,也不是以同齡孩子為依據的對比,而是找到自己的「生長軌跡」均衡增長。

前段時間看到崔玉濤老師的一個科普視頻,視頻裡網友提出了寶寶的體重問題,表示自家孩子有點瘦小,不如同齡孩子強壯,擔心孩子發育有問題。

崔玉濤老師表示,寶寶發育最忌諱的就是跟同齡人的盲目對比,誰誰誰長得高,誰誰誰長得胖;也不能因為一時的胖瘦判斷他們的健康情況。最準確的辦法是,根據孩子生長曲線來判斷!

那麼,什麼是成長曲線,為什麼要按照生長曲線來判斷呢?

生長曲線,就是把寶寶的生長現象在圖上用曲線表示出來。簡單來說,就是定期描記寶寶某個月齡的體重、身長和頭圍,並且將每次的測量數據連成曲線,然後根據這個曲線來判斷寶寶的發育。

至於原因,則是因為影響寶寶發育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但不限於:出生時體重、餵養方式、營養攝入、疾病和季節。

就拿足月兒和早產兒來說,早產兒發育明顯比足月兒慢,體重身高自然也差一些。在父母眼裡,可能感覺孩子太瘦小了,不如別人,但是孩子只跟自己對比呢?是不是每個階段都在進步?每個階段的進步都在標準範圍?如果是,那麼寶寶的發育就沒有問題!

而且,寶寶的生長並非勻速進行的!出生後第一年是人生的第一個生長高峰,頭3個月體重增長最快,平均每月增長2斤左右;隨後放慢速度,到12個月為止,體重增長基本與頭3個月相當,也就是說,周歲時體重應該是出生體重的3倍

再比如季節,夏天天氣炎熱,孩子沒有胃口,不掉稱已經不錯了,根本不可能像之前一樣長肉;但是秋天,是孩子囤積脂肪的季節,胃口增加,吃的多,營養高,體重自然會增加很多。

但是,不管是體重不變,體重下降,還是體重在增長,只要沿著自己的生長軌跡,沒有超過正常範圍,而且寶寶精神好,飲食睡眠沒問題,沒有阻礙生長的疾病,就是正常的,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

「生長曲線」是評價孩子發育是否理想的重要依據

對於「生長曲線」的使用,很多父母不太理解。其實方法很簡單,先選擇一個兒童成長曲線圖,這裡推薦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或者我國兒童生長曲線圖;選好後,再定期描記寶寶某個月齡的體重、身長和頭圍,將每次的數據連成曲線,這就是寶寶的「生長軌跡」;然後就可以正確記錄和評估寶寶的發育了。

如何判斷寶寶發育是否正常?這條「線」才是標準,附使用方法

0-3歲男童生長曲線圖:

0-3歲女童生長曲線圖:

生長曲線圖中,有5條主百分位線,也就是P97、P85、P50、P15、P3百分位線。其中,P50屬於平均水平、P97-P3之間屬於正常範圍。

大部分寶寶都會沿著自己的生長軌跡,在某兩條主百分位線之間相對穩定的成長。比如下面圖示的2條紅色連線,是兩個2歲男孩的1-2歲的生長軌跡,雖然一個胖點一個瘦點,但是他們的生長軌跡是均衡增長的(A男孩體重一直在P85-P97之間波動,而且逐漸增加;B 男孩體重一直在P15-P50之間波動,逐漸增加),那麼他們的發育就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孩子發育超過了一條主百分位線,屬於「生長波動」,父母可以調整一下孩子的飲食,或者諮詢一下醫生,但是一般沒什麼大問題,父母不用太擔心;如果孩子發育偏離了兩條主百分位線;或者超出了P97/P3,屬於「生長偏離異常」,需要趕緊查找原因,然後對症解決!

對於生長曲線的測量次數,父母不需要太頻繁。一般來說,低於6個月寶寶,1-2個月測量一次;6個月-1歲寶寶,2-3個月測量一次;1-3歲寶寶,3-6個月測量一次;3歲以上兒童,每年至少測量一次即可。

PS:我國兒童生長曲線圖還有個2-18歲兒童生長曲線,各位父母可以查詢下載,然後對照寶寶的發育,製作專屬的「生長軌跡」。

「生長曲線」的常見誤區,父母別中招

使用生長曲線時,很多父母常常進入一個誤區:把「平均值」作為孩子發育的依據。

這年頭,幾乎每個父母都焦慮孩子的發育,恨不得孩子優秀到無人能敵!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是身高體重,還是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育,都具有個體差異性。只要在範圍內,那就沒什麼大問題,父母沒必要太較真,非得孩子按照平均值發育。

生長曲線,既然分成了5條主百分位線,自然有其中的道理。最下面一條線是P3,也就是3%,意思是有3%的嬰幼兒低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發育遲緩;最上面一條線是P97,也就是97%,意思是有3%的嬰幼兒高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過速。

毫無疑問,這兩種情況都是異常的,如果低於P3,或者高於P97的話,父母必須引起重視!中間一條線是P50,也就是50%,代表了平均值,意思是有近50%的孩子生長發育指標高於正常值,50%的孩子低於正常值,剛好處於平均水平的孩子是非常少的;另外的P15和P85,提示在正常範圍中的不同水平。

這個正常範圍,就是P3-P97所涉及的範圍。

因此,父母千萬不要把「平均值」作為孩子發育的依據!

叮麻寄語:

孩子的發育具有個體差異性,出生時的體重、餵養方式、營養攝入、所處環境、遺傳基因、睡眠運動,以及心情等等,都會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此時,父母千萬不要把單純的標準或別人作為孩子健康與否的依據,而是學會正確使用「生長曲線」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生長軌跡」,並按照軌跡均衡增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寶寶體重是否正常?3個「對比」+1種「規律」,家長要清楚
    聊天中,曉麗忍不住觀察了一下這兩個寶寶,發現萍萍的寶寶似乎要比自己的寶寶長得「壯實」一些,後來一問對方寶寶的體重,竟比自己家寶寶重了將近快2公斤,曉麗擔心懷了,心想:寶寶年齡都一樣,為啥我家寶寶輕那麼多,該不會是不正常吧?其實判斷寶寶體重是否正常,並不是只跟別的同齡寶寶比一比就可以知道的。
  • 寶寶發育情況如何判斷?嬰幼兒發育標準之生長曲線
    如何看懂生長曲線圖,這是一項新時代父母的必修課。孩子的身高體重目前有兩種生長曲線參考。一種是中國九市兒童的生長發育曲線,另一種是WHO(世界衛生組織)的生長曲線圖,這兩種曲線有一定的差異,中國的標準要高於WHO的標準。但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用得最普遍,也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標準。
  • 矮小症還是發育晚?這樣做幫你判斷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這身高到底正不正常?我家孩子是發育晚呢?還是得了什麼比如矮小症之類的病?......諸如此類的疑問著實讓父母們提心弔膽。今天,小薇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如何判斷孩子身高是否正常?一般我們通過採用繪製生長曲線,來獲知孩子身高、體重的生長發育情況。
  • 如何判斷1歲前的寶寶發育是否正常?記住這些表現,可以在家自測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以後,首要擔憂的問題就是孩子的發育情況,若是寶寶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父母也就別無所求了。可若是寶寶出現疾病,家長又後知後覺,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間,那對娃的智力和身體發育都將會有很大的影響,作為父母應該如何了解寶寶發育是否正常呢?家長學會以下幾點,自己在家就能測出。
  • 寶寶正常發育的標準值,你給寶寶量過三圍嗎?
    你可知道寶寶的三圍指哪些?今天來說說寶寶其實也有三圍,當然跟我們大人的是不一樣的,那麼寶寶的三圍是指頭圍,胸圍,腹圍,這也是判斷寶寶健康成長的主要標誌。頭圍發展頭尾的大小與幼兒腦發育有關,年齡越小發育得越快。在胎兒時期其腦發育較身體其他部分優先,因此寶寶出生時頭相對比較大,頭圍可以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頭圍過小,可能是大腦發育不全,或頭小畸形而頭圍過大者,要警惕腦積水情況的發生。
  • 寶寶身高矮,就是矮小症?就是發育遲緩?別急,看完這一篇再說
    乍一看,家長會覺得好暈啊,什麼是標準差,什麼是百分位,這是一個東西嗎?其實這是兩個查看方法。家長別急,沒關係,接下來用兩張圖帶大家具體來看!標準1:以「低於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者(一2SD)」為判斷標準來看根據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國家衛生部婦社司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制訂了《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該標準已於2009年6月2日由衛生部正式公布。
  • 新生兒平均每天長几斤幾兩正常?附體重對照表,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媽媽們對寶寶的體重可以說是相當關心,重了一點就會歡天喜地,輕了一點就會垂頭喪氣,其實不必如此緊張,只要餵養得當,寶寶的體重一定會是正常的。我家二寶第一個月才長了350g,不過後來蹭蹭得長了4斤,到3個月就15斤多了,到5個月22斤,結果現在1歲4個月才24斤,但是身高都80多,實際上還是發育正常的。
  •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 到了冬天,孩子們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不是感冒發燒,而是冬季積食!天冷了,大人們對孩子的關愛更加倍了,不但會把他們裹成小粽子,還會一個勁地喂喂喂,就怕孩子凍到餓到,結果積食的問題就來了!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呢?
  • 寶寶又矮又瘦?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如何追體重?
    早產伴隨的危害有很多,比如生長發育遲緩,具體表現在生長體重、胃腸道、呼吸道等多個方面。此外,全球至少1.65億5歲以下兒童患有生長遲緩,發展中國家約有三分之一的嬰幼兒存在生長發育不良,如生長遲緩、低體重、消瘦等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果寶寶又瘦又矮怎麼辦?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兒如何追體重?
  • 「月子娃」第一個月長几斤才「合格」?附寶寶0-12個月體重計算法
    如何照顧好寶寶,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是一個挑戰。每項發育都牽動著寶媽的心,而體重的增長,是寶寶發育的一個最直觀的參考,更得到寶媽的重視。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寶寶剛出生後,正是一個體重的「猛增期」,因為身體各項機能都需要發育健全,所以體重的增長,可以作為衡量寶寶發育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標準。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是發育遲緩還是發育緩慢?
    寶寶出生後,當爸媽的總希望娃可以按照自己的「預期標準」成長,一旦與自己的設想有差距,馬上就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生長發育遲緩了。但其實,很可能只是你想太多!發育遲緩和發育緩慢兩個詞十分相近,看上去就像一家人但其實,很好區分。發育遲緩寶寶的能力發展主要是指運動、精細動作、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和語言、情緒、社交等的全面發展。但總有些孩子,掌握不了這些能力,落後於同齡人,學不會!
  • 新手媽媽課堂:母乳餵養中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但是,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如何計算奶量,也不知道當前自己的奶量寶寶是否能夠吃飽。其實,儘管母乳餵養的寶寶不能像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一樣精確的計量寶寶吃進去的奶量,但是,也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小技巧判斷寶寶吃進去的奶量和寶寶是否吃飽了。
  • 如何判斷是否吃飽?迷茫的新手媽媽看過來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新生兒哺乳時間怎樣安排最科學?很多新手媽媽之所以將餵奶時間固定,無非是為了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規律習慣,但是硬性規定餵奶的時間和次數,往往不能滿足新生兒的生理和心理髮育需要,還會影響生長發育的。
  • 如何判斷照片曝光是否正常?過曝欠曝又該怎麼補救
    那該如何判斷照片是否正常曝光呢?那又該如何解決和改善曝光不正確的問題呢? 這一課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這方面的知識。1. 如何判斷照片曝光是否正常①實時回看拍攝的照片現在的相機都有自動回看剛拍攝的照片這個功能,我們可以通過查看照片整體的明暗度來直觀的確定照片是否曝光正常,如果照片過亮或者過暗,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來使照片正確曝光。
  • 育兒園:0-7歲兒童身高、體重、頭圍發育指標,內附自測方法,你的...
    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是最直觀、最重要的衡量和判斷寶寶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指標。也是爸爸媽媽特別重視的,總覺得自家娃「太瘦」或「太胖」,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有一個健康的成長指標。今天小編總結了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的自測方法以及各項指標,快來對比一下吧。
  • 你知道什麼顏色的母乳正常嗎?來根據這些判斷你的是不是正常吧
    養好孩子的前提便是提高母乳質量,某些細心的媽媽就會發現母乳會有不同的顏色,也會產生困惑,到底什麼顏色的母乳正常呢?它能滿足孩子的生長發育嗎?接下來就為大家解解惑,寶爸寶媽來看看一下內容吧!母乳顏色不同,營養價值也會有所不同首先,來講講初乳。寶寶剛出生那幾天,媽媽的母乳量比較少,呈現乳黃色。不過,媽媽們不要浪費。
  • 寶寶一月體重增長多少正常?對照這個體重公式,你家娃及格嗎?
    只要孩子的體重和身高在正常範圍內,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孩子的發育就沒有太大問題。新生兒滿月後,孩子體重多少才算是正常?新生兒剛出時正常體重為5-8斤,其實現實生活中多數新生兒的體重都在6-7斤,體重是這個數值的新生兒非常有優勢,嚴格來說:新生兒的體重過大和過小都不好。
  • 3歲寶寶身高體重表 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是多少
    3歲寶寶身高體重標準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是怎麼樣的呢?怎麼樣才知道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健康呢?小編一下歸納了一些,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幫助。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小寶寶身高標準公式:小寶寶年齡×5+75判斷方式:正常情況3歲男寶寶身高約在91.1-98.7之間,女寶寶約在90.2-98.1之間。身高超過標準的百分之十或者是低於百分之十的就算不正常。
  • 母乳餵養,媽媽如何知道寶寶吃沒吃飽?可以從三個方面判斷
    相信這是許多新手媽媽,都想知道的問題。因為第一次當媽媽沒有經驗,小寶寶年齡小又不會說話,媽媽每次餵寶寶吃母乳的時候,心裡都會有顧忌。一是怕寶寶如果吃多了會撐著,二是擔心吃少了寶寶餓肚子會影響到正常的發育。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異食癖」?
    但是對於其真正成因和治療方法卻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異食癖的孩子的表現就是異食,較小的東西吃下去,較大的東西就用舌頭去舔,不聽人勸阻,躲在一邊悄悄吞食,其危險不在於其行為本身,而在於兒童吃下去以後對身體的危害,可引起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