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寶寶的三圍指哪些?今天來說說寶寶其實也有三圍,當然跟我們大人的是不一樣的,那麼寶寶的三圍是指頭圍,胸圍,腹圍,這也是判斷寶寶健康成長的主要標誌。
頭圍發展
頭尾的大小與幼兒腦發育有關,年齡越小發育得越快。在胎兒時期其腦發育較身體其他部分優先,因此寶寶出生時頭相對比較大,頭圍可以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頭圍過小,可能是大腦發育不全,或頭小畸形而頭圍過大者,要警惕腦積水情況的發生。
幼兒檢查通常用一條軟尺,前面經過幼兒眉間,後面經過後腦勺最凹出來的一點。測量時應緊貼皮膚,注意尺子不要打折,長發者應將頭髮在軟尺經過處向上下分開。幼兒出生時的頭圍約34釐米,前半年是快速增長期,大約增長8~10釐米,後半年約增長約3釐米,到一歲時頭圍一般為46釐米,兩歲時為48釐米,5歲時為50釐米,15歲時可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平均54~58釐,大多數兒童成長皆在平均範圍之內,我們可以作為參考。
胸圍發展
新生兒的胸部較圓,隨著身體的發育前後徑變短成為扁平的胸,有些疾病可引起胸部畸形,如佝僂病可形成雞胸或漏鬥胸,有些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可使左側胸骨隆起。測量的時候用軟紙平乳頭繞胸部一周即可,通常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釐米,平均為32.4釐米,一歲後胸圍超過頭圍肥。肥胖寶寶由於胸部皮下脂肪厚,在出生後3~4個月起胸圍可超過頭圍。
腹圍發展
平臍 (寶寶以劍突與臍之間的中點)平繞腹部一周的長度為腹圍,寶寶患有腹部疾病如腹水、巨結腸時應及時測量。通常測量方法是讓寶寶平躺著將軟尺零點固定於劍突與臍連接的中點,經同一水平線繞腹部一周再回到零點,如果是兒童則為平臍繞腹部一周,讀數記錄至小數點後一位數。
通常兩歲前腹圍與胸圍約相等,兩歲後則腹圍比較小,需注意的是腹圍測量比較容易產生誤差,而且影響因素比較多,與上述兩圍相比臨床價值也比較小一些。
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測量,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是衡量兒童營養狀況的常用指標。測量方法在腹部臍旁與乳頭線垂直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三釐米處將皮膚捏起,測量其上沿厚度,正常寶寶都在0.8釐米以上,如果低於這個值說明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而作為寶寶的三圍我們也是用來觀察幼兒生長發育的一個基本情況的代表,並不能表示所有的幼兒都能達到這種理想的水平。因為幼兒存在個體差異,也存在自身的生長發育情況與標準值之間差異大,只要寶寶的體重、身高在逐漸增加,儘管可能缺乏規律,但是只要又無健康精神狀態良好,也無需過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