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天地寬: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一步跨千年」

2020-12-09 人民網

原標題:搬出大山天地寬: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一步跨千年」

  黎新小區集中安置點 石軒 攝

  新春的氛圍越來越濃,高黎貢山下芒寬鄉芒寬社區黎新小區集中安置點內,家家戶戶熱鬧起來了。「以前,一直務農種甘蔗,收入能夠維持家庭生活。現在小區周邊有了扶貧車間,我也經常組織群眾去承包土地種甘蔗,同時組織不少傈僳族群眾到扶貧車間打工。」安置點居民楊子合很自豪。

  近年來,隨著「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推進,4000多名從怒江州各地嵌入保山市的傈僳族和怒族群眾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家,開啟了新的生活,真正實現了「一步跨越千年」的轉變。

  保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高黎貢山腳下為怒江傈僳族和怒族貧困戶甄選了地勢平整、靠近中心集鎮、有利於脫貧發展的8個安置點,最大的一處就叫黎新小區。目前,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已全部搬入新居,離開了那個佔山窩棚、靠山吃山的生活窘地。

  鄉人大主席楊富貴告訴記者,剛入住時,很多人的生活習慣還是和原來一樣,無法適應現在的生活,甚至在家裡養豬、養雞。對此,鄉幹部們每人掛幫一棟樓房,幫助移民群眾培養新的生活習慣,手把手地教群眾打掃衛生、洗衣服、疊被子,讓他們早日融入新環境。

  曾經以打獵、採藥和開墾陡坡地種植玉米為生的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如何讓他們在新環境下實現增收致富成為該鄉的重大民生問題。芒寬鄉黨委書記陳玉佳說:「我們成立勞務合作社,對18歲至50歲的貧困戶進行針對性地培訓,就地開發崗位,提供了260多個生態護林員和100多個公益性崗位,保障每一戶貧困群眾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該鄉建成了「峽谷明珠」、芒寬鄉沃龍鞋業等扶貧車間,進一步帶動貧困群眾就近務工,加快增收脫貧步伐。

  據了解,一到榨季,楊子合就會組織大家一起收割甘蔗,每人每天工錢在80元至100元之間。五個月的榨季結束後,人均收入就有1.3萬元左右。

  兩年下來,移民群眾戶口遷到了保山,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有移民的適齡子女都就近安排到學校就讀,解決了養老、醫療、教育「三保障」。

  過上幸福生活的傈僳族群眾楊玉花激動地對記者說:「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過上了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黨亮算莫(傈僳語:感謝黨)!」

  從「刀耕火種」到現代生活,短短兩年內,4800多名高黎貢山移民實現了「一步跨千年」的轉變。傈僳族貧困群眾對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信心滿滿。(陳瑜 楊軍 莽紅升)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雲南普洱再推四個普洱茶品牌 從茶園到茶杯全程可追溯  人民網昆明1月13日電 (虎遵會)1月12日,人民網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普洱市普洱茶十項標準暨品牌建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普洱市在繼2017年、2018年連續推出「景邁山、普洱山、鳳凰山」三個普洱茶品牌後,今年又新推出了「無量山、景谷…【詳細】

要聞

收紅包從未停止、別墅上千平米 秦光榮案件細節曝光  收紅包從未停止!住別墅上千平米!秦光榮落馬後 案件細節首次曝光 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攝製的五集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12日晚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一集《擘畫藍圖》中,雲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現身說法,反省自己違紀違…【詳細】

要聞

相關焦點

  • 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衝」出高黎貢 「移」躍跨千年——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空廣安置點。 供圖立夏時節,富饒美麗的潞江壩熱浪滾滾。在隆陽區芒寬集鎮、敢頂集鎮、小平田集鎮、叢崗村等8個集中安置點, 909戶4910名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於2018年底「衝」出大山,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家,開啟了新生活。這是一個由傈僳族、怒族、白族群眾組成的兄弟民族特殊群體。
  • 雲南保山市隆陽區完成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同時,完成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解決遺留了幾十年的老問題,讓群眾真正合法安居下來。下一步,隆陽區將重點抓好項目驗收、就業幫扶、產業培育、社區治理、社會保障等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全區易地扶貧搬遷任務,不斷提高脫貧質量,真正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全力以赴打贏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
  •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見聞錄 搬出大山天地寬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見聞錄 搬出大山天地寬 ——洪江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側記 李 林 夏建生 劉輝霞 雷鴻濤 12月3日,漫步在洪江市灣溪鄉集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整潔漂亮的新樓
  • 搬出大山天地寬
    連日來,會澤縣寶雲街道6個村159戶636名群眾搬出夭山,成為會澤縣新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二期安置小區的首批入住群眾,開啟了新生活。  會澤地處烏蒙山主峰地段,境內山高、坡陡、谷深,山區面積達95.7%;約有38萬人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冷涼地區、泥石流滑坡地帶,其中,貧困群眾有4.2萬戶12.25萬人,脫貧成本高、難度大。
  • 大山深處,大山深處的新春喜憂盼——湖北鄖西縣坎子山村見聞
    新華社武漢2月6日電題:大山深處,新年的喜悅與期盼——湖北鄖西縣坎子山村見聞  新華社記者李偉、張墨成  海拔1300多米的湖北鄖西縣坎子山村,讓初來乍到的記者感受到了寒冬的威力,來自西北的寒風,尤為凜冽。
  • 「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榮膺2020「雲南十大名茶」
    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是「高黎貢山」品牌的標杆產品之一,是由「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雲南茶區十佳匠心茶人」陳亞忠親制。 「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雲南茶區十佳匠心茶人」的陳亞忠,是高黎貢山的女兒,是生於大山,長於大山的姑娘,數十年的光陰都與這些古茶樹為伴,為把古茶樹上的一枚嫩綠,繾綣成茶餅中的一生蒼老
  • 「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榮膺2020年「雲南十大名茶」。
    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是「高黎貢山」品牌的標杆產品之一,是由「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雲南茶區十佳匠心茶人」陳亞忠親制。「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雲南茶區十佳匠心茶人」的陳亞忠,是高黎貢山的女兒,是生於大山,長於大山的姑娘,數十年的光陰都與這些古茶樹為伴,為把古茶樹上的一枚嫩綠,繾綣成茶餅中的一生蒼老,把時光沉澱的味道,薈萃出迷人的久香陳韻,陳亞忠,付諸了畢生心血。
  • 一步千年:《激越怒江》第一集今晚開播
    《一步千年《激越怒江》第一集《一步千年從刀耕火種到人背馬駝,從大雪封山到隧道貫通,從信息荒漠到網絡暢通,從曾經的原始社會到如今的整族脫貧,獨龍族實現了 「一步跨千年」的歷史巨變。這片曾經邊遠窮困的土地,「一步跨千年」,在歷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 探訪梅州五華移民安置新村:搬出大山 生活邁上新臺階
    (韓輝)【脫貧故事】探訪梅州五華移民安置新村:搬出大山生活邁上新臺階中新網梅州11月26日電(記者韓輝)「從山區搬遷到縣城,公共設施、村委到小學幼兒園都是高標準的建設。」說起現在的生活,今年已經70歲的退休教師溫新雄感慨不已,「做夢也沒有想到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
  • 一步千年:《激越怒江》第一集今晚開播
    該片以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為主線,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故事,一句句樸實無華的群眾語言,一次次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真實記錄了怒江州各族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歷程;真實紀錄怒江深度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同胞「一躍千年」的歷史性跨越;真實反映了怒江深度貧困地區發生的歷史性巨變。
  • 一步千年:《激越怒江》第一集今晚開播
    《一步千年《激越怒江》第一集《一步千年從刀耕火種到人背馬駝,從大雪封山到隧道貫通,從信息荒漠到網絡暢通,從曾經的原始社會到如今的整族脫貧,獨龍族實現了 「一步跨千年」的歷史巨變。這片曾經邊遠窮困的土地,「一步跨千年」,在歷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 從大山深處到大河之畔——寧夏持續移民百萬「拔窮根」啟示
    「搬出大山,向水而遷」,為破解水困魔咒,自20世紀80年代起,一場百萬人口的大移民在這裡發生。   這是2019年9月3日拍攝的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新區新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歷時30多年,先後實施6次大規模易地移民,累計移民120多萬……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寧夏始終堅持將移民搬遷與西海固扶貧開發相伴而施,誓將窮根拔除。   「徙貧人不能自業者於寬地」,從六盤山、雲霧山深處搬遷到黃河之畔的「寬地」,移民群眾不再因水而困、因山而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他們興業樂業,改寫著命運。
  • 搬出大山 斬斷「窮根」
    自上世紀90年代,群眾通過外出務工定居、自主搬遷、投靠親友等方式「逃離」大山,常住人口由376戶1680人減至78戶2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248人,佔常住人口的83%。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戰役中,縣委、縣政府發揚「搬不動山就搬人」的新時代愚公精神,以最大決心把居住在高寒、荒涼、閉塞山村裡的群眾徹底搬出大山,徹底斬斷「窮根」。
  • 搬出大山,告別「窮窩窩」
    從大山搬入縣城,從木屋搬入樓房,「十三五」期間,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這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成果。「960多萬人,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說。走出大山後,新生活過得怎麼樣?
  • 「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榮膺2020年「雲南十大名茶」。
    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是「高黎貢山」品牌的標杆產品之一,是由「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雲南茶區十佳匠心茶人」陳亞忠親制。「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雲南茶區十佳匠心茶人」的陳亞忠,是高黎貢山的女兒,是生於大山,長於大山的姑娘,數十年的光陰都與這些古茶樹為伴,為把古茶樹上的一枚嫩綠,繾綣成茶餅中的一生蒼老,把時光沉澱的味道,薈萃出迷人的久香陳韻,陳亞忠,付諸了畢生心血。
  • 那些搬出大山的人們,日子過得怎麼樣?
    原標題 焦點訪談:那些搬出大山的人們,日子過得怎麼樣?易地搬遷是改變當地貧困群眾生活的重要途徑,可有些人卻寧願窮在大山,也不舉家搬遷,成了移民搬遷的難中之難。為此,怒江州的瀘水市在駐村扶貧工作隊駐村工作的基礎上,選派500名精銳力量組成「背包工作隊」,全力投入到脫貧攻堅的最後一戰。
  • 跨島發展天地寬
    去年5月,我市召開「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推進會,這一決策部署,是跨島發展戰略在新時代的縱深推進,是我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加速器,更是廈門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
  • 大涼山裡農村飲水安全的「一步跨千年」
    涼山,地如其名:小山連大山,前山靠後山,近山接遠山,明山套暗山。從西昌市到美姑縣,約5個小時的路程不是上山就是下山。而美姑縣境內的道路,也遠非地名般美好:溝壑縱橫、地勢險峻。進鄉入村的道路大多沿山峰而上,緊貼山體開鑿,道路幾乎與車體同寬,往下看是萬丈深淵,往上看是懸崖峭壁,路面泥石混雜、坑窪不平,坐在車裡像在山腰上「跳舞」。
  • 盤桓於中國西南的一條巨龍,高黎貢山,你有什麼了不起的?
    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位於雲南省保山市,跨北緯29.07°,東經109.18°,氣候位置卓越,在度假區內有一山、一水、一壩,使人流連忘返,這裡的一山就是高黎貢山。高黎貢山並不是特指的某一座山,而是由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相碰撞所形成的一個巨大的山脈,好似盤桓於中國西南的一條巨龍,它跨越了五個緯度帶。
  • 「五個必須」是怒江「一步跨千年」的鑰匙!
    「五個必須」是怒江「一步跨千年」的鑰匙!原標題:《「五個必須」是怒江「一步跨千年」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