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首創擁擠度調查系統:智慧交通加速落地,未來可期

2020-12-16 億歐網

隨著五一節的到來不少城市都迎來了遊客高峰,近日不少細心的乘客發現深圳地鐵11號線機場站有了新變化,通過觀察站臺兩塊新增顯示屏上的卡通小人的數量和顏色,就能知道下一趟列車哪節車廂人最少。

「通過這種簡單直觀的方式,我們能把每一趟即將到站列車各車廂的擁擠情況,實時地反饋給候車乘客。指引乘客準確選擇相對寬鬆的車廂,舒適出行。」深圳地鐵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可及時引導客流,避免過多地集中在一節車廂,從而也進一步保障了地鐵客流安全。

據了解,深圳地鐵正在著力打造智慧地鐵,從智慧出行、智慧車站、智慧運維等多個領域全面提升運營服務質量。未來,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系統、智慧客服系統等創新技術將陸續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運營質量,方便市民順暢出行。由此可見,智慧交通已從概念進入落地實戰的高速發展階段。

深圳地鐵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系統,是由深圳地鐵獨立自主研發,屬於國內首例原創。「這個系統可以實時採集列車每節車廂載重量、列車位置等信息,並將相關數據通過LTE通信技術傳輸,最後通過IP組播技術實現擁擠度圖形動態顯示功能。」深圳地鐵相關負責人介紹。

億歐了解到,深圳地鐵打造智慧地鐵的項目之一「車廂擁擠度職能系統」目前已在機場站試點推出。該系統可實時採集列車載重、列車位置信息,動態顯示列車各車廂的載客擁擠情況,從而幫助乘客更舒適地搭乘地鐵,進一步提升客流安全。未來該系統還有望在深圳地鐵所轄7條線路全面推廣。

最近幾年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發展對交通系統的推動作用非常明顯,特別是像人工智慧、大數據、高清視頻、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這些技術,給整個交通系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也推動了智能交通系統本身結構的變化。技術的發展和智能交通的結合非常緊密。

大數據構建軌道交通智慧大腦

目前,智慧交通建設已從重點單項領域智慧化應用向交通整體全方位智慧化全面推進,數據中心、共享交換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等基礎性網絡應用設施的建設也在快馬加鞭。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已完成交通樞紐基礎設施建設,接下來將進入到大聯網整合階段,然後在聯網整合的基礎上,實現視頻資源的統一管理、智能分析和應用,實現基於視頻大數據的智能分析和預測能力,進而推動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交通。

IDC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數據總量為33ZB;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175ZB。全球數據總量中約有一半是監控視頻數據。也正是因為洞察到隨著前端布點的數量增加,視頻數據量將不斷增大和變得複雜,對大數據技術的需求日益迫切。以交通行業為例,現在有很多視頻廠商推出了面向大數據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交通視頻監控業務是典型的數據依賴型業務,依靠數據說話。尤其是高清、超高清監控時代的到來,將產生海量視頻數據。這些海量數據,多數是冗餘無用的,如何剔除這些無用數據,一直是人們研究的重點。

在大數據技術支撐下,交通網絡視頻監控數據存儲模型可轉向分布式的數據存儲體系,提供高效、安全、廉價的存儲方式。通過大數據技術,可實現視頻圖像模糊查詢、快速檢索、精準定位,並能夠進一步挖掘海量視頻監控數據背後的價值信息,快速反饋內涵知識輔助決策判斷,從而將視頻監控用善、用好。

大數據帶來的解決海量數據難題的新技術和方法,對我國的智慧交通建設再攀新高度至關重要。大數據在智慧交通領域應用的關鍵,在於「IT」與「經營」的結合,即高效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應用並落地轉化為商業模式,提升智慧交通的建設、運維、管理能力。越來越多IT新興技術的融入,將打開大數據技術在視頻監控領域的廣闊發展路徑。

對於智慧交通中視頻安防建設來說,目前大量安防視頻數據仍然是獨立、零散的,且大量視頻數據主要用於治安刑偵領域,以人工搜索為主,政府之間跨警種、跨部門、跨區域的聯網共享應用仍然較少,專注於業務整合和數據分析處理的大數據技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藥。

超高清視頻賦能交通慧眼

此外,超高清視頻是繼視頻數位化、高畫質化之後新一輪重大技術革新。今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通知。明確將按照「4K先行、兼顧8K」的總體技術路線,大力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和相關領域的應用。到2022年,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總體規模超過4萬億元,4K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8K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取得突破,形成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交通安防監控領域作為超高清應用重要領域,下一步將加快推進超高清監控攝像機等的研發量產。推進交通安防監控系統的升級改造,支持發展基於超高清視頻的人臉識別、行為識別、目標分類等人工智慧算法,提升監控範圍、識別效率及準確率,打造一批智能超高清安防監控應用,從而推動智慧交通的建設。

需求旺盛拉動智慧交通落地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深入,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加上我國本身人口分布的不均,東部三分之一的面積承載著三分之二的人口。巨大的人口密度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壓力。使用先進信息技術改善商業運作和公共服務,已經是我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共識。通過人工智慧來解決這一問題成為大勢所趨。

作為智慧交通最大的建設者,政府對此一直十分重視。交通部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要提升城際交通出行智能化水平;拓展鐵路客運信息市場化應用;加快推進ETC拓展應用;開展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創新道路客運信息服務模式等,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部分地區和領域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指出,在「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總投資規模將要達到15萬億人民幣。政府如此大力投入,也是推動平安城市落地的強大動力。

智慧交通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通過與管理系統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智慧交通設計的安全防範目標。智慧交通雖然已歷經多年的建設時期,但是建設熱度經久不衰。藉助晶片、算法、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智慧交通正在向更加智慧化邁進。

相關焦點

  • 北京交通服務平臺上線 可查地鐵擁擠度、公交到站預測等出行信息
    北京交通服務平臺上線 可查地鐵擁擠度、公交到站預測等出行信息 2019-11-05 15:54:40 來源:新京報  |  作者:裴劍飛北京MaaS平臺上線啟用。北京MaaS平臺還通過北京交通行業大數據平臺接入了眾多權威的交通動態數據,上線了實時公交、地鐵擁擠度等服務。目前,實時公交已覆蓋北京市超過95%的公交線路,實時信息匹配準確率超過97%,北京市所有地鐵站點當前的擁擠情況也可實時在線查詢。
  • 深圳又有4條地鐵線開通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
    記者獲悉,為了給更多乘客的出行提供便利,深圳地鐵自2019年5月在11號線上線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功能之後,又於今年12月初,完成對所轄6號線、7號線、9號線、10號線所有車站站臺屏畫面的升級改造。「與11號線一樣,在其他線路上線的車廂擁擠度顯示功能也設置在每個站臺電視屏畫面的正下方,並通過動畫小人的形式,直觀地向乘客顯示下一趟列車車廂的擁擠情況。」深圳地鐵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乘客只需根據動畫小人的顏色和人數,便可找到相對寬鬆的車廂位置,並提前到所對應的站臺門編號處候車。
  • 地鐵擁擠度隨時查!西安地鐵客流監測預警系統今起正式上線
    從今天起,西安地鐵客流監測預警系統正式和大家見面。當市民乘客搭乘地鐵時,可通過網站:西安地鐵官網(www.xianrail.com)App和 西安地鐵微信公眾平臺中的擁擠度模塊,查看未來15分鐘內的地鐵擁擠情況,從而選擇適合自己出行的時段、站點和路徑,超方便、超貼心的有木有?
  • 又有4條深圳地鐵線上線車廂擁擠度顯示功能!有你常乘的嗎?
    12月18日,記者從深圳地鐵集團獲悉,繼2019年5月在11號線上線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功能後,深圳地鐵又於今年12月初,完成對6號線、7號線、9號線、10號線所有車站站臺屏的升級改造,這4條線路站臺顯示屏除能顯示列車到站時間等,還可顯示車廂擁擠情況。
  • 深圳巴士集團:公交地鐵慢行構成完善綠色出行系統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27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徐興東)9月26日,深圳巴士集團總經理顧楠洲等三大公交企業負責人參加《民心橋》無車日特別版活動,圍繞「公共運輸高品質、先行示範再出發顧楠洲坦言,目前公交企業面臨的困難主要是公交場站缺乏及地鐵成網對地面公交的影響。常規公交與地鐵線網重合,造成常規公交客流較大幅度下降,如何與地鐵形成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為市民做好「最後一公裡出行」服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下一站雲計算+,智慧地鐵未來可期
    智慧地鐵使用場景01綜合中心及雲平臺智慧地鐵平臺系統採用開放式的平臺架構,對接自行車、停車場、計程車、公交車等公共運輸設施,通過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務、全面的公共服務、雲計算智慧地鐵解決方案優勢管理簡化管理運維操作均可通過平臺自動化運維功能進行定義,採用流程化的實現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賦予用戶完善的成本控制能力,讓用戶可靈活選擇成本投入方案。
  • 5G繪就未來出行圖景!在廣東這些地方可體驗5G智慧交通
    11月27日,在國家交通運輸部和世界5G大會主辦方的支持指導下,佳都科技攜手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舉辦了以「5G為出行提速 為生活加彩」為主題的5G與智慧交通論壇。 「經濟社會發展,交通先行。5G作為新基建的關鍵技術之一,為城市的智慧交通按下了『加速鍵』。」
  • 車廂擁擠度一看便知
    【深圳商報訊】(記者 李秀瑜)記者從市地鐵集團獲悉,自2019年5月在11號線上線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功能後,今年12月初又完成對6號線、7號線、9號線、10號線車站站臺屏的升級改造,這4條線路站臺顯示屏除能顯示列車到站時間等,還可顯示車廂擁擠情況。
  • 北京地鐵上線智能列車乘客服務系統 可實時顯示運行位置及擁擠度
    這是由北京地鐵公司聯合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研發的「首都智慧地鐵」科研項目成果——智能列車乘客服務系統(T-IPSS:Train - Intelligent Passenger Service System),目前在北京地鐵6號線進行試驗。智能列車乘客服務系統是面向最優出行體驗的全新一代地鐵乘客服務系統。
  • 深圳4條地鐵線站臺屏升級改造,車廂擁擠度一看便知
    深圳4條地鐵線站臺屏升級改造,車廂擁擠度一看便知 2020-12-21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可期!深圳地鐵將全面爆發!15條地鐵重大項目來了
    4號線三期將於2020年底通車,屆時,市民坐地鐵可直達觀瀾,對有效改善龍華、觀瀾片區市民的出行條件,緩解交通擁堵,推動特區一體化進程,加速城市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目前,城市軌道交通4號線三期工程(主體,前期工程),列入《深圳市2020年重大項目計劃》。
  • 北京公交APP年內可查擁擠度,覆蓋90%公交線路,未來將開發無人駕駛
    原標題:北京公交APP年內可查擁擠度昨日,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小朋友參觀無人駕駛巴士。北京公交多款熱門車型引人注目。預計年內,北京公交APP將增加擁擠度查詢功能。新京報訊 昨日上午,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2019年年會上,記者從北京公交集團和啟迪公交獲悉,年內北京公交APP將上線擁擠度查詢功能,另外,地鐵、公交「一碼通乘」已進入實驗室環境下的測試階段。
  • 深圳地鐵10號線「智慧車窗」多項「黑科技」青島造
    其中,最讓乘客有直觀感受的,便是由中車四方所技術團隊設計研發、被稱為「魔屏」的可觸控操作式「智慧車窗」。據了解,這是國內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首次批量裝備OLED「智慧車窗」。
  • 北京地鐵推出「擁擠度地圖」
    以後坐地鐵,也可以通過手機查看擠不擠了。地鐵線網圖上,將分黑、紅、黃、綠4種顏色實時顯示,分別對應嚴重擁擠、擁擠、比較擁擠和舒適4種狀態。同時,限流車站也通過「柵欄」標誌被圈出。據了解,目前地鐵擁擠度已可在北京地鐵微信端進行實時查詢,今後北京地鐵APP也將進行更新,方便更多乘客合理規劃線路,主動避擠。
  • 未來的地鐵出行啥樣?世界5G大會勾畫了未來交通圖景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婷 孫晶當我們外出購物到達地鐵站或從家裡出發乘地鐵,可以搭上5G賦能的自動駕駛車輛,方便地往來於地鐵站和所居住的小區——這是5G賦能交通出行之下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未來圖景。
  • 第781期深圳地鐵集團
    現階段,深圳地鐵正在開展服務提升工作,已將雨傘借還納入到智慧客服項目中,研究通過例如手機掃碼等乘客方便的方式進行登記,無需再提供押金,進一步打造智慧地鐵。這裡也提醒乘客朋友,近期深圳雨天較多,為了您的安全,請儘量隨身攜帶雨具,如特殊情況需要幫助,可第一時間跟車站工作人員聯繫。此外,車站雨傘為應急物資,數量有限。深圳地鐵也提醒市民乘客,借傘後也請及時歸還,方便有需要的人能夠使用。
  • 北京地鐵實現車站擁擠度實時查詢
    北京地鐵實現車站擁擠度實時查詢  目前通過北京地鐵微信號和APP可以查詢車廂和車站的擁擠程度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獲悉,目前北京地鐵通過北京地鐵微信號、APP等渠道已經實現了線路和擁擠度雙查詢
  • 北京地鐵擁擠度查詢入口及怎麼使用(4種顏色一目了然)
    市民出行可以選擇多種換乘方式,推出擁擠度查詢,就可以為乘客的選擇提供參考;地鐵站限流時,乘客還可以提前選擇公交等地面交通模式出行。」  顏色只管車內,不管站臺  北京地鐵信息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4色顯示的是車廂內的情況,是以車廂滿載率和乘客乘坐實際感受為基礎,綜合反映地鐵車廂擁擠程度的指標,而非車站內的擁擠狀況。
  • 「光伏+交通」新突破,深圳地鐵6號線光伏系統實現每天發電一萬度!
    而近期,隨著深圳地鐵6號線全線開通,「光伏+交通」模式的運用再次實現了突破性創舉。此項目是深圳地鐵完成邁向綠色交通的一大重要裡程碑。深圳地鐵6號線起於科學館,終至松崗,全長共49千米,共設20座車站,65%為高架車站。在除深圳北站、長圳站、鳳凰城站以外的其餘12座高架站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 雲從科技亮相華為Connect大會 物聯智慧「未來」可期
    雲從科技是華為的重要技術合作夥伴和算法供應商,雲從智慧物聯解決方案也是雲從人機協同系統基於華為HoloSens IVS和SDC開放能力,結合人機互動和數據分析算法,打造標準AI能力引擎+定製AI——輕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