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本周六)14:00,新京報·文化雲客廳系列直播第十二期,我們邀請到王釗、蔣澈兩位嘉賓,與你共談日本江戶時期的博物畫與博物學,從博物畫中感知日本江戶歷史。
嘉賓發來預告
江戶時代,是日本武家封建時代最後一個時期,這一時期最出名的歷史人物,是國內暢銷書中常見的德川家康;這一時期最知名的藝術形式,是取材生動的「浮世繪」。但真實的江戶時代,不止於此。
浮世繪名作《神奈川沖浪裏》
江戶時代歷時200多年,大致相當於中國清代的前期和中期。此時的東亞社會,正蘊育著從中古到近代的轉型。江戶時期的日本還處於封閉保守的「鎖國時代」,但近代化的浪潮已悄然靠近。「蘭學」的傳入,町人(城市居民)群體壯大,共同刺激了日本的文化發展。
在這個躁動和新生的時代裡,中國本草學和西方博物學在日本發生了交匯。形形色色的人群和各種各樣的藝術流派,也開始用筆墨描繪自然中的草木蟲魚鳥獸。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擁有著一個生機勃勃的博物學世界。
《江戶時期的動植物圖譜》插圖
6月6日14:00,新京報文化雲客廳第12期,我們邀請到王釗、蔣澈兩位嘉賓,與你共談日本江戶時期的博物畫與博物學,從博物畫中感知日本江戶歷史。
| 嘉賓簡介 |
蔣澈
博物學愛好者和博物學史研究者,清華大學助理教授。
王釗
四川大學文化科技協同創新研發中心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博物學史、博物學圖像研究。
| 活動主持 |
楊園
東方出版社編輯
| 你將聽到 |
1. 日本歷史上的江戶時代,相當於中國清朝的前期和中期。這一期間,東亞社會孕育著中古到近代的轉型。彼時的日本,中國本草學和西方博物學發生了怎樣的交匯?
2. 江戶時期的博物畫有哪些流派?這些流派體現了哪些群體的自然觀和審美觀?貴族審美與平民審美有哪些區別?
3. 博物畫與市民園藝、本草學有哪些聯繫?博物圖像在中日之間如何傳播?
4. 中國清代沒(mò)骨畫、中國畫家沈銓對日本博物畫產生了哪些影響?
5. 如何欣賞江戶時期的博物畫?外國珍禽異鳥圖、不忍禽譜、本草圖譜、蝦夷草木圖……欣賞這些博物畫作品,觸摸江戶時代博物學脈絡。
6. 博物畫與博物學,與日本近代化有哪些聯繫?
| 參考書目 |
《江戶時期的動植物圖譜》
作者: [日] 狩野博幸 監修
譯者:邢鑫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2019年4月30日
| 參與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