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最真實歷史照片,網友們看過嗎?

2020-12-18 歷史解密社

圓明園,又稱為圓明三園、夏宮,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遭焚毀後的圓明園遺址在新中國成立後開始被保護起來,1956年北京市園林局開始採取植樹保護措施,1976年圓明園遺址隨成立專營機構。1988年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向社會開放。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西洋樓景區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圓明三園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2017年9月,經過專家考證,圓明園「第五園」春熙院位置正式確認。圓明園管理處表示,至此清代史料中關於圓明園五園的說法得到證實。圓明園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時,園已初具規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親臨圓明園遊賞。雍正皇帝於1723年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值房,御以「避喧聽政」。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 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他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圓明園」,這一名稱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圓明"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質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製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並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淨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法號「圓明」。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名勝40景,建成大型建築物145處,內收難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在這些建築中,除具有中國風格的庭院外,長春園內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築群,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名勝40景,建成大型建築物145處,內收難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在這些建築中,除具有中國風格的庭院外,長春園內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築群,圓明園,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闖入院內,把園中的建築物燒毀。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築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其後,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園宅。那侵略者不僅搶奪了那珍貴的歷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燼。曾經奇蹟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遊人憑弔。圓明園佔地350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一萬平方米,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竟等於8.5個紫禁城!圓明園,誕生在康熙年間,成長與雍正王朝,風華在乾隆盛世。它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汲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融為一體,在整體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真可謂:"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圓明園有著名風景四十處,其傳奇與神聖,宏偉與壯觀之處是用文字與畫筆都無法丈量的。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當豐富的皇家博物館。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所有博物館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家具,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全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園中各處藏有《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薈要》等珍貴圖書文物。圓明園的焚毀警示著每一個中國人:閉關必然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一個民族只有強大起來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進取才能不斷進步。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澱,10月6日傍晚,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佔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儘快接受議和條件,英、法聯軍洗劫兩天後,向城內開進。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託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夥衝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鐘錶,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繡品。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於園內的陳設什物及其帳目都一併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藉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鐘錶即達441件,劫後倖存的只有一件大鐘。事後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據當時《泰晤士報》一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這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實在令人髮指!

1900年八國聯軍[這八個土匪強盜是:英國、法國、普魯士(德國)、沙俄、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今奧地利和匈牙利),共有12個國家同清政府籤訂條約]侵佔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這一次,清政府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滿足於搶劫洋人劫餘的財富,他們把園內火劫之餘的零星分散的建築、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內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 此外也有一部分圓明園遺物被安放於公共場所,如長春園門銅麒麟、安佑宮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後於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頤和園;安佑宮華表、石麒麟、西洋樓線法橋和翻尾石魚、梅石碑、蒔花碑、文源閣碑被分別移至燕京大學和北京圖書館舊館;蘭亭碑和「青蓮朵」等珍貴太湖石於1915年移往中山公園;長春園大東門石獅子及基座移至正陽門和新華門。西洋樓遺址的漢白玉及磚瓦也多被軍閥官僚運走,或被各家石作坊買去,就地改刻為其他石料。1928年大水法遺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綏遠陣亡將士碑。日佔時期,園內部分遺址在「獎勵農業」的口號下被平山填湖,改為水田。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餘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圓明園屬鳴春園與鏡春園的木材,王懷慶拆毀園中安佑宮大牆及西洋樓石料。從此,圓明園廢墟凡能作建築材料的東西,從地面的方磚、屋瓦、牆磚、石條,及地下的木釘、木樁、銅管道等全被搜羅乾淨,斷斷續續拉了20多年!至此,圓明園建築、林木、磚石皆已蕩然無存.宣統末年,當地旗人已在園內的宮殿舊址上築屋,昔日的皇家園林麥壠相望。1940年以後的日寇佔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於是獎勵開荒。從這時起,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圓明園這處在清初盛世歷經150餘年苦心經營的湖山之勝,面目全非。

相關焦點

  • 真實的圓明園是什麼樣?英國曝光圓明園燒毀前照片,太美了!
    看到這些就是滿滿的遺憾,尤其是中國寶物中一顆明珠的黯淡,更是讓人痛心,那就是圓明園的燒毀。圓明園廢墟圖每當我看到網上那些圓明園廢墟的圖片,我就會想,要是我能穿越回去看一眼沒有被燒毀的圓明園該有多好。穿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圓明園被燒毀錢的模樣我們倒是真的有機會見一見。
  • 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拍賣會上賣出天價,網友感嘆:「簡直太美了」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發生了數不清了事情。很多人喜歡中國的歷史,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我們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建築群——圓明園。說起圓明園,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英法聯軍之所以會選擇洗劫圓明園,是因為裡面擺放著中國五千多年以來各個時期的文化瑰寶。珠寶玉器、名人字畫、手工藝品,從先秦到兩漢,從盛唐到大清,幾乎每個朝代的寶貝在圓明園都能找到。就是這樣一座藝術寶庫,卻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在一次英國的拍賣會上,一位收藏夾拿出了幾張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照片一經展示,立刻轟動全場。在場所有人都被這個豪華的東方園林所震撼。
  • 圓明園沒被燒毀前什麼樣?英國人曝出一組照片,網友:美如仙境
    眾所周知,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因為清政府的腐敗,我國遭到了其他國家的欺凌,其中給我們造成傷害最大的就是八國聯軍,導致讓我們無數百姓在戰爭中死去,我國的很多名勝古蹟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比如圓明園。現如今我們看到的圓明園是被損壞過的樣子,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看過圓明園原來的樣子,那麼圓明園沒被燒毀前什麼樣?英國人曝出一組照片,網友:美如仙境。根據相關史書記載,圓明園裡面已經被洗劫一空,很多珍貴的文物都已經被搶走,英國前後兩次對圓明園的文物進行了掠奪,帶能帶走的一件不剩,不能帶走的就一把火燒了。
  • 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流出,網友:美到可以當屏保!
    文/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流出,網友:美到可以當屏保! 我們大家對圓明園的印象可能就只是小學課本裡那個孤零零的幾個柱子,但作為清朝的皇家園林,他的美絕對是我們這些普通平民百姓所想像不到的,但被英法聯軍殘忍燒毀。這座萬園之園遠在這個世界從此消失。
  • 「圓明園」被燒毀前照片被一外國人拍下,網友:真的很美!
    文/只是點勇氣「圓明園」被燒毀前照片被一外國人拍下,網友:真的很美!「圓明園」的照片在被燒毀前在英國曝光。網友:太美了!人們都知道,在最初的兩個世紀裡,整個世界都處於戰爭狀態,中國也不例外。他們進入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處燒殺搶劫,然後已經傷痕累累的圓明園又被洗劫一空。他們砍伐了房子裡所有的木頭和所有的大樹出售。此時,圓明園裡那些珍貴的珍寶和古建築都不見了,但即使是這樣貪婪的人也沒有放過。後來,清政府滅亡了,軍閥們把裡面的石頭當作建築材料基地,汽車把裡面的石頭帶走,還有奸商,市民們甚至沒有放下磚頭和釘子,他們拿走了裡面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 圓明園被毀之前是什麼樣子?照片從英國傳出,網友:猶如人間絕色
    圓明園被毀之前是什麼樣子?照片從英國傳出,網友:猶如人間絕色!說到圓明園,我們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御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時節都會來這裡理政,故圓明園也叫「夏宮」。
  • 圓明園被修復後的照片流出,看過之後,驚嘆太美了
    中國有一座皇家園林,現在只剩下滿目瘡痍的歷史遺。腐敗無能清王朝,八國聯軍的野蠻搶奪,大量的珍寶流失國外。一把大火只能把皇家園林圓明園的壯麗留在我們的想像之中。不久前英國復原了當年圓明園的照片,看到照片之後不僅看到的是圓明園的美麗和壯觀,還看到了當時清朝的奢靡無能感到的無盡的遺憾。圓明園當時匯集了中國國內大量的奇珍異寶,擁有無數國內民間藝人打造的藝術品。現在這些珍寶卻只能在國外的國家博物館中才能看到,現在想拿回中國老祖宗留下的藝術品,卻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甚至有些用錢也買不回。真能留下無盡的失落和感嘆。
  • 圓明園的真實歷史面目有多美,為什麼現代我們不能重修圓明園?
    現在我們在去看圓明園只是一片殘垣斷壁,這是當年英法這兩個強盜在一番掠奪後,然後一把大火造成的局面;因此現在部分人提出來要重修圓明園,一方面是現實諸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另外一方面你是不知道歷史上圓明園原來的真實面目究竟有多美,如果你了解圓明園原來的真實面目,那麼你就不會再想重修圓明園了。
  • 英公布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引發巨大轟動,網友:美的如同仙境一般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非常遺憾的事,但是對於我們14億中國人來說有一個共同的遺憾,那就是圓明園曾經被摧毀,很多人都在想如果圓明園還在的話該多好啊,該是多麼壯美的景觀啊,可是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見過圓明園,在被毀之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英就曾公布了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而網友們看到表示:美得如同仙境一般。
  • 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曝光,網友感嘆:每張都美到能當屏保
    對於我們來說圓明園只存在於書本中,它的美輪美奐我們已經無緣得見,之前英國曝光了一組圓明園被毀前的照片,雖然是用高科技還原的,但是卻重現了它曾經的風貌,很多網友看完後都感嘆:每一張都太美了,可以用來當屏保!讚嘆之餘更多的卻是可惜。
  • 「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在英國流出,網友感嘆:如此美景實屬可惜!
    導致中國被入侵,遭到了不平等條約,還分割了中國的土地,要說最令人遺憾的就是「圓明園」被毀掉了。 一次英國博物館,展現出了當時英國記者拍下的圓明園景象,網友感嘆:如此美景實屬可惜!許多人看到照片後感到非常遺憾。因為照片中的圓明園既美麗又壯觀。
  • 英國曝光「圓明園」被毀前照片,勾起國人沉痛回憶,網友:太可惜
    還下令焚燒圓明園,於是他們縱火燒圓明園 3天3夜,圓明園是在幾代皇帝的共同努力下建造的,匯集了當時所有非常強大的工匠,而正是這種圓明園被這些匪徒摧毀了,相當可惜。 圓明園裡有很多稀有珍品和稀有鳥類和動物,但都是由英法聯軍帶回的。據說當時的圓明園有數十列火車運送寶物。
  • 英國流出「圓明園」被毀前照片,網友直呼:不當屏保簡直太可惜了
    因為那時候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西方國家做聯合的「八國聯軍」,在北京城肆意妄為。 那時候,圓明園被燒了三天三夜。而幾代人的心血就這樣沒有了。
  • 圓明園被毀前啥樣?照片首次在英國曝光,網友:不當屏保可惜了
    提及圓明園,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們還牢記八國聯軍燒毀圓明園。它最初是一個宏偉的皇家花園,並被許多入侵者稱為天堂。 眾所周知,在康熙統治時期,圓明園的建設開始了,並由下一個皇帝修復。圓明園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非常高,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如此美麗的作品,但最終還是被摧毀了。
  • 「圓明園」老照片復原,在英國曝光,網友:必須當屏保
    上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間,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不僅攻佔了北京,後來又強行佔領了圓明園,把圓明園內的金銀珠寶全部洗劫一空,能帶走的用車拉走了,帶不走的竟然無恥地用火摧毀,讓這一座宏偉的皇家林園一夜之間變為灰燼,這就是我們了解到的史書上記載的「火燒圓明園」。如今的圓明園殘留下的都已是斷壁頹垣,它原本的容貌已經大火燒之殆盡,不僅讓人惋惜,更讓人氣憤!
  • 圓明園罹難150周年 原版歷史照片首次公展(圖)
    本報訊  今年是圓明園罹難150周年,70餘幅在圓明園被毀後13年拍攝的原版歷史照片,昨起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首次公開展出,清晰記錄了圓明園西洋樓遭劫後的殘容遺貌。  此次「殘園驚夢-奧爾末與圓明園歷史影像展」,由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臺灣秦風老照片館和東莞展覽館共同主辦。展覽展出了由12幀奧爾末圓明園底片衝洗出的72幅大型原件照片,2幀一百多年前的原玻璃底片也首次與公眾見面。
  • 66萬積木重現圓明園三大景觀 模型照片網上走紅(圖)
    66萬積木如何重現圓明園三大景觀三人團隊耗時半年完成觀水法、大水法、遠瀛觀的模型 建築模型照片在網上走紅近日,一組用積木拼搭出的圓明園三座建築模型的照片走紅網絡。最終成員們通過將各種零件反覆拼搭試驗,最終呈現出最滿意的效果。學術專家提供高清景觀圖紙幫助復原在創作過程中,團隊成員也獲得過專家的幫助。王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的委員劉陽為他們提供了不少照片等相關資料,從而加快了製作的進度。
  • 英國曝出「圓明園」被燒前的照片,網友表示:都能拿來當屏保了!
    提及圓明園,想必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吧!而我們對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事情也是銘記在心的。本來是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並且被很多侵略者稱為是天堂的地方。眾所周知,在康熙年間的時候,圓明園開始施工建造的,而且也被隔代皇帝也修繕過,對圓明園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很高的,因此我們才能看到那麼美妙的作品,但是最終還是被毀壞了。
  • 「圓明園」被燒毀前照片在英國流出,網友感嘆:仿佛人間仙境!
    歷史無數次向我們證明了一個真理:如果你落後,你就會被打敗。一個落後的國家只能被壓迫和剝削。我國的現代史充滿了苦難、鮮血和淚水。 圓明園的建造可以說是是中國古代皇家圓藝術的頂峰。
  • 「火燒圓明園」的真實原因:毀滅掠奪中國歷史文物與古董!
    據歷史記載,鹹豐十年即186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佔領圓明園。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福投海自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