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真實歷史面目有多美,為什麼現代我們不能重修圓明園?

2020-12-18 騰訊網

1860年有兩個盜賊,一個名叫法蘭西,一個名叫英吉利,他們一隻手拿著槍,另外一隻手在不斷地掠奪各類財寶,在掠奪完畢後,兩個盜賊互相看了對方然後哈哈一笑,一把大火將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付之一炬,給人類文化遺產上造成無可估量的巨大財富。

時至今日,這座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斷壁殘垣仍然靜靜的躺在那裡,它無時無刻的都在見證著英吉利和法蘭西這兩個盜賊的侵略罪行。

現在我們在去看圓明園只是一片殘垣斷壁,這是當年英法這兩個強盜在一番掠奪後,然後一把大火造成的局面;因此現在部分人提出來要重修圓明園,一方面是現實諸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另外一方面你是不知道歷史上圓明園原來的真實面目究竟有多美,如果你了解圓明園原來的真實面目,那麼你就不會再想重修圓明園了。

那麼,歷史上的圓明園究竟有多美?

圓明園位於北京城西北郊海澱鎮西北,是清代歷史上有名的皇家園林。

整個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以及附近眾多小園組成,整個圓明園佔地面積350多公頃,其中建築面積就達到20萬平方米,擁有150餘景,因此圓明園享有「萬園之園」的美稱。

圓明園是清代數代帝王在這裡 處理朝政、避暑和休閒遊玩的綜合皇家園林。在清朝,從康熙初年,清朝便開始在此地逐漸建造園林,此後整個逐漸工程前後延續兩百多年

在北京西郊,有連綿不絕秀麗的山峰和星羅棋布的湖泊,如:萬壽山、玉泉山、萬泉莊和昆明湖等等,在眾多奇山秀水的環繞下,西郊成了一個自然風光十分秀麗的地方,經過雍正和乾隆皇帝的幾十年經營和擴建,圓明園終於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整個圓明園的修建過程汲取了中國古代數千年優秀造園傳統,整個圓明園布局宏偉,既有古代宮廷建築的富麗堂皇,又有江南園林多姿多彩,此外還汲取了歐式園林的精華所在,可以講圓明園是中國古代園林史上藝術傑作。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集清代數代帝王,耗費無數清代工匠心血、精力和財力的藝術瑰寶,就這樣被英吉利和法蘭西這兩個強盜在一番洗劫後又一把火給燒的只剩下現在的斷壁殘垣。

作為數代清代帝王和無數工匠心血凝成的清代藝術魁寶,現在不重新修建圓明園,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歷史文化價值不可衡量,更不可複製。

圓明園作為清代數代帝王,前後綿延兩百多年修建的傑作,圓明園已經不再僅僅是清代一座規模宏利的皇家園林,它更像是一座人類歷史上的藝術寶庫,其中所包含不計其數的歷史文物和中國古代園林建築史上傑作,這些都不是現在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

我們常說「黃金有價,玉無價」,那麼圓明園它的藝術價值是任何金銀玉器無法衡量的。

圓明園中有大量的文物珍寶,如:金銀玉器、各類寶石、古玩字畫、瓷器等,這些文物的價值,據後來英國估算價值超過600萬英鎊。

至於圓明園自身的園林文化價值,這是再多的金錢都不可以替代的。

圓明園的69處景點、長春園24處景點、綺春園30處景點、三座園子共有園門19座、水閘5座。

圓明園有殿堂樓閣、軒館廊榭等各種建築140多組,木製和石制橋梁100多座,各種風景點100多處,其中還收藏大量古代珍貴的古玩字畫、文物圖書等。

試想,我們現在在全球各處可以看到眾多古代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遺產,如: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園林、拙政園等,這些都是中國古代無數工匠留下來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那麼圓明園同樣作為中國古代園林建築史上的傑作,它代表的不僅僅是清代皇家園林,更代表是中國古代無數工匠先輩們的智慧和心血的體現,這種歷史文化價值是現在我們不可以複製的。

二、英吉利和法蘭西這兩個盜賊侵略罪行的見證。

圓明園作為清代皇家園林,它的整個修建過程從康熙一直至於兩百多年,這其中耗費了無數工匠先輩們的心血和清代國家的財力。

就是這樣一座集中國古代建築史以及歐洲園林建築風格的皇家藝術魁寶,它未能傳承給後人,卻被英吉利和法蘭西這兩個盜賊給洗劫和焚燒了。

現在圓明園殘垣斷壁的遺址就是對當年英吉利和法蘭西這兩個侵略盜賊罪行的歷史見證,它不僅時刻警示我們後代子孫,更永遠向後代子孫和世人見證英法這兩個侵略盜賊對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的罪行見證。

三、圓明園耗費巨大的財力巨大。

整個圓明園佔地面積350多公頃,從清代康熙朝開始修建,一直持續逐漸兩百多年

單單從圓明園逐漸時間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座清代皇家園林可以講伴隨清朝興盛和衰落的見證。

那麼試想,圓明園這個皇家園林200多年前後的修建過程,它其中得耗費清朝多少的物力、人力和財力。至於所耗費多少工匠的心血,更是無法估計。

關於圓明園建築上好多工藝,現在早已經失傳。即使在現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依舊有很多技術無法還原古代先輩們的工藝。

至於圓明園中所包含的數以萬計的古玩字畫、金銀玉器和各類文物,這些東西損失我們現在是根本無法還原的,如:圓明園中著名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至今還有部分下落不明,何況圓明園中其他不計其數的珍貴文物瑰寶至今有多少遺留在海外,甚至許多珍貴的文物瑰寶我們至今都不知道下落。這些文物的損失,試想是多少財力可以彌補的。

因此,對於現代我們來講,圓明園現代的殘垣斷壁不僅是對英吉利和法蘭西這兩個歷史盜賊罪行最好見證,關鍵在於它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不是我們可以隨便複製的。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圓明園有多美,為什麼現代的我們不能去重建它?
    現在我們在去看圓明園只是一片殘垣斷壁,這是當年英法這兩個強盜在一番掠奪後,然後一把大火造成的局面;因此現在部分人提出來要重修圓明園,一方面是現實諸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另外一方面你是不知道歷史上圓明園原來的真實面目究竟有多美,如果你了解圓明園原來的真實面目,那麼你就不會再想重修圓明園了。
  • 圓明園三百年祭 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圖]
    原標題:圓明園三百年祭,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英軍焚毀圓明園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開璽看來,這些看似「常識性」的問題背後有太多的誤解與失實,他把自己的觀點整理出版成了《圓明園三百年祭》一書,希望能夠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初識圓明園   讀書周刊:很多中國人對圓明園這三個字有著特殊的情感,在歷史的進程中,圓明園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 晚清重修圓明園之爭,一個醜聞成為壓倒圓明園重修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日,國家文物局回復全國人大代表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提出圓明園遺址是近代中國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至此,多年來引發人們討論的「重建圓明園」話題,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
  • 晚清重修圓明園之爭
    晚清重修圓明園之爭  劉永加  近日,國家文物局回復全國人大代表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提出圓明園遺址是近代中國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 晚清重修圓明園之爭,一個醜聞成為壓倒圓明園重修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日,國家文物局回復全國人大代表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提出圓明園遺址是近代中國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至此,多年來引發人們討論的「重建圓明園」話題,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
  • 杖朝之年老人花費巨資重修圓明園,名叫新圓明園,快要完工了
    杖朝之年老人花費巨資重修圓明園,名叫新圓明園,快要完工了一說起故宮,大家就會想起明清兩朝的皇帝。可是雖然故宮是非常的宏偉。但是在清朝的時候還不算最精美的建築。清朝的時候,最精美的建築就是圓明園。可是圓明園已經被西方列強給摧毀了。
  • 歷史上的圓明園,圓明園的園林特色
    世界上十大歷史廢墟,圓明園有幸入選,與瑪雅、馬丘比丘、龐貝等古城被放在了一個高度上。像這樣的新聞,很難讓中國人感到欣喜和自豪。逝去的東西再美好,也只能是蒼涼和悽美,何況圓明園還承載著華夏民族曾經的恥辱和傷痛。圓明園,一個經歷康熙至鹹豐5位皇帝、用了160多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皇家園林,殿堂樓閣、亭臺軒榭等各種建築更是數不勝數,是比今。
  • 同治皇帝曾經想重修損毀的圓明園,最後為何又放棄了這個念頭?
    咱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就是圓明園這個萬園之園,被英法侵略者毀於一旦,到今天我們到北京遊玩,還可以看到圓明園公園的遺址。甚至這麼些年來經常有人提議說你看,我們國家富強了,要不要斥巨資,我們把圓明園重建起來。
  • 圓明園應該被重修嗎?
    前年年初的時候,去北京玩了一圈,主要是去逛故宮,還有國家博物館,在臨走的時候,去了一趟圓明園,逛了可能大約有三個小時?確實是非常不錯的公園,除了圓明園的遺蹟,還有一些遊樂設施,還有一些小動物,比如湖裡的天鵝(應該是吧?看著比較像)和鴨子,當年我是冬天去的,如果要想去圓明園玩,還是夏天去比較好,到那兒看看樹,看看水,看看戲水的水禽們,看看綠水綠樹掩映下的殘垣斷壁,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不過比較可惜的,整個園區確實沒有什麼比較完整的建築了。
  • 同治帝重修圓明園的計劃為何開工9個月就叫停?
    近日,國家文物局回復全國人大代表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提出圓明園遺址是近代中國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 圓明園的廢墟
    因時間所限,圓明園遺址和香山等景點未列入遊覽計劃。然而,緣於一種難以釋懷的情結,第四天上午遊覽完頤和園之後,我還是決定放棄計劃中的北海,選擇了圓明園遺址公園。長春園西洋樓大水法遺蹟歷史上的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始建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 清末的圓明園有多美?英國拍賣會現出真照,建築讓外國人嘆為觀止
    先是鴉片戰爭,籤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接著又是甲午中日戰爭清廷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些戰爭的最後都是以割地賠款結束,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中不僅割地賠款,還損失了一個修建時間一百多年的造園藝術典範,那就是圓明園,英國的拍賣會流傳出了圓明園被毀前的真照,外國人看了都連連驚嘆。
  • 圓明園的著名景觀有哪些 解讀殘缺建築的歷史意義
    每到一個地方旅遊,我們都會想要去參觀這個地方的名勝古蹟和歷史建築,去了解和挖掘他們背後的故事。很多人也想要去親眼看一看在書本上經歷了風風雨雨歷史的名勝的真面目。大家都在小學或者初中課本中讀過有關於北京圓明園的歷史和故事。也有很多人因此想要去看一看圓明園現在真實的樣子。
  • 圓明園真的不是八國聯軍燒的——不妨知道的10個圓明園小知識
    火燒圓明園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是在1900年。相隔40年。雖然都叫「聯軍」,但英法聯軍可不是八國聯軍的八分之二。這是中學課本教過的,中國人分不清誰燒了圓明園,不應該。2,頤和園也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了,不過當時名字為清漪園。後來慈禧重修了清漪園,改名頤和園。圓明園和清漪園距離很近,都有寶貝,英法聯軍都下了手。
  • 圓明園裡有什麼秘密?為什麼要燒圓明園
    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的經典園林建築,其中作為皇家園林的圓明園更是集大成者,圓明園內不僅風景不錯,而且建築風格也是別具特色,更難的是,裡面還珍藏有無數的珍玩古器,因此它也被稱作是「萬園之園」。當然,無論是出於哪種原因,都不能成為我們原諒那些外來強盜的理由,他們對圓明園造成的破壞是不可彌補的。
  • 慈禧為何放棄重修圓明園念頭?老師說了八個字
    可以說,圓明園也是皇權的象徵。那麼,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放火燒了後,有沒有重新修建的計劃呢?有的。1864年,當曾國藩率領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後,內務府為了討好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提出了重修圓明園的動議。內務府為什麼熱衷於重修圓明園呢?
  • 一個騙子醜聞,成壓倒圓明園晚晴重修計劃最後一根稻草
    近日,國家文物局回復全國人大代表關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提出圓明園遺址是近代中國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見證,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後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 真實的圓明園是什麼樣?英國曝光圓明園燒毀前照片,太美了!
    看到這些就是滿滿的遺憾,尤其是中國寶物中一顆明珠的黯淡,更是讓人痛心,那就是圓明園的燒毀。圓明園廢墟圖每當我看到網上那些圓明園廢墟的圖片,我就會想,要是我能穿越回去看一眼沒有被燒毀的圓明園該有多好。穿越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圓明園被燒毀錢的模樣我們倒是真的有機會見一見。
  • 為何恭親王反對重修圓明園 醇親王卻支持修建頤和園
    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時,劫掠並燒毀了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滿目瘡痍的圓明園遺址,成了清朝皇族心頭永久的傷疤。時過境遷,清朝一直就有重修圓明園的想法。1864年,當曾國藩率領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後,內務府為了討好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提出了重修圓明園的動議。慈禧太后動了心。因為圓明園對慈禧太后來說,意味著一段美好的回憶。當年,她就是在圓明園「天地一家春」裡,受到鹹豐皇帝的寵幸。同治皇帝親政後,也有重修圓明園的想法。在他看來,重修圓明園後,慈禧太后將搬到圓明園去居住,能夠減少對政事的幹預,自己才算真正地親政。
  • 皇家花園到底有多美,圓明園被燒之前照片,在英國曝光!
    當我們在看清劇的時候,我們總是聽皇帝說他會把皇帝的妃子帶到圓明園去度暑假,而電影製作的時候,圓明園的展示也是極其美麗的。但在現實中,圓明園是不存在的,我們一想到圓明園,無非是一片廢墟和一段可恥的回憶。但他們是貪婪的野獸,貪圖我們無數的金銀財寶,文化瑰寶,使他們眼前一亮的是這座珍貴的皇家花園——圓明園。圓明園是康熙皇帝生前建造的宮殿。經過多年的歷史,經過不斷的修繕和改進,這顆珍珠的珍貴寶石才傳到圓明園。如此美麗的宮殿吸引了殘暴貪婪的侵略者。所有可以帶走的金銀珠寶都被帶走了,那些不能帶走的畫也變成了濃濃的煙霧。我們都知道,當時八國聯軍的罪行真是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