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們家老年人們約了其他幾家人,已經去過街子古鎮2次了,上次是在5月中旬去住了一周左右,而這一次估計沒有半個月是不想回來的。
之前5月在那邊75一人就可以包吃住,也就是一個房間2人就150元。而現在漲價10元85元也就可以住一天。算下來還是比較便宜,關鍵小朋友食宿免費。
街子古鎮。距離成都一個半小時自駕遊就到。交通還是便捷。這裡有山有水,有詩和畫。
早上爬山,中午淺灘玩水,一個午覺後,下午河邊釣螃蟹和小蝦。
晚上還可以發現螢火蟲,進行小樹林探險。或者在人不多的工作日早晚,在古鎮街上溜達溜達,感覺還是很美妙的,孩子們反正來的挺多的,耍的也高興。
那麼,這裡具體有啥讓人這麼流連忘返?
鳳棲山,原名鳳岐山,因為山石的形狀酷似鳳頭而得名。光聽這名字已經覺得很高端大氣上檔次了,一定是個有故事的地方。而街子古鎮就坐落在鳳棲山腳下。
山並不高,爬1小時多,就到山頂的觀景平臺了,然後再原路返回,半天時間打一個來回。
而老人們就經常早上起床吃飯後,慢慢悠悠從農家樂出發,沿著河道的密林,一路走走停停,徒步看情況爬一截山或者爬到頂,剛好就到12點農家樂集體開飯時間。
爬鳳棲山,有人想虔誠的想拜佛取經,在鳳棲山上,有一座明朝就已經名聲在外的古剎:光嚴禪院又名&34;。歷史記載明朝某皇帝曾出家在此,古剎中曾藏有曠世珍寶《洪武南藏》而享「西川第一天」之譽。
幽幽古寺位於鳳棲山密林中,背靠千佛頂,前向木魚峰,側伴香爐峰,千佛護寺,木魚聲聲,香菸嫋嫋,如隱世而立,想要虔誠拜佛,或者冥思,來這裡,也許剛合適。
這個小鎮,本身就有1000多年發展歷史,所以作為曾經的歷史名鎮,這裡不僅有昔日的繁華,還曾深藏功與名。
五代時這裡叫&34;,五代後蜀設永康縣,是縣治所在地。後來經過歷朝歷代的重要歷史事件,反反覆覆興起—衰落,興時曾為縣治掌一方水土,衰時僅餘一條小街。
字庫塔,來街子鎮上遊玩,字庫塔是一個標誌性的打卡景點。它建於清道光年間,用石條、石墩和青磚建成。塔高15米。塔呈六方體形,分五層,最上面的四層外牆刻有&34;等壁畫。字庫是信奉&34;的街子人認為:隨便丟棄,應該把它們放在特製的紙簍內集中起來焚化。
於是,分別在街道的上場口和下場口修建了兩座專供焚紙用的字庫塔。上場口的那座已毀,下場口的這座至今保存完好,成為古鎮的一道景觀。
詩人唐求遺址,街子人唐代的&34;唐求,《全唐詩》和《唐才子傳》裡都能找到他的蹤跡。他的祠堂在街子古鎮的場口,也可以看得見。
當年詩人唐求自己覺得滿腹詩書、一身才華,但是終究還是不得志,沒有伯樂看上,鬱鬱寡歡之際,把生平所做詩文全部寫出來,然後扔進河道裡,一摞摞的詩文順流而下,幾經飄零後,被下遊的人舀起來,剛好就是一瓢,這一瓢詩也得到流傳,所以唐求的名號「一瓢詩人」。
這裡還是宋代農民起義領袖王小波、李順的故裡和發源地。
史載:王小波,青城縣(今四川都江堰市)味江人,於淳化四年二月,發動起義,宣稱:「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旁戶紛紛參加起義,很快攻克青城縣,然後轉戰邛州(今四川邛崍)、蜀州(今四川崇州)所屬各縣。
接著,直插彭山,懲殺了貪暴恣橫的縣令齊元振,眾至一萬餘人。此後,轉戰於邛州(今四川邛崍)、蜀州(今四川崇州)。十二月,起義軍在蜀州江原縣(今四川崇州江源鄉)與官軍激戰,王小波中冷箭而亡,後其妻弟李順被推為領袖,繼續在蜀州、邛州、漢州之地作戰,並於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建立大蜀政權,半年後被宋將王繼恩攻滅。
可惜,漫步味江之畔,幾乎找不到當年王、李二人的一點痕跡,似乎當地也沒有將這段歷史深入發掘的想法。就這樣一切都被滾滾歷史所淹沒。
外地朋友到了成都,一睹國寶滾滾們的風採必然是規定動作,成都北郊斧頭山的熊貓基地永遠都是人山人海,其實在成都市內及周邊就有臥龍基地、碧峰峽基地、都江堰基地以及距離街子古鎮僅5公裡的青城山基地。
都江堰這邊,環境清幽,茂林修竹,滾滾們一邊無憂無慮的爬樹打架啃竹筍,一邊戴著墨鏡,看著花48元買門票進來的兩腳獸們,其實雙方心裡都是在說同一句: 「嗨呀,你看他們(它們)好瓜哦……」
成都周邊1小時車程旅遊目的地,街子古鎮,夏日周末2日遊,或者常住一個夏天,你值得擁有。
哈哈哈,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