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金龍魚上市,將「挑戰」茅臺地位?老闆還是馬來西亞首富

2020-12-11 不凡智庫

文:靈文

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所以各種糧油產品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處于格外重要的地位,其中「金龍魚」、「魯花」、「福臨門」等都可以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糧油品牌,其中又數金龍魚最為著名。也許是因為金龍魚從1991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已經紮根了29年,早已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

相信大家都知道金龍魚這個品牌,畢竟,自1991年成立以來,金龍魚已經被引入中國家庭多年,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好評。可能在大多數中國人眼裡,金龍魚是國產的,其實金龍魚每年從我國賺得1600億元的收入,但其實金龍魚卻是一家外國公司,也或許是因為金龍魚這個吉利又接地氣的名字,導致它一直被很多國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牢牢佔據了中國40%左右的市場份額。

金龍魚母公司屬於豐益國際集團旗下的益海嘉裡,它主要經營糧油,從事糧油加工生產。2019年2月28號,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上市輔導,計劃在A股獨立上市。郭鶴年本人也辭去了公司的一些重要職務。對於接班人問題,郭鶴年一直未表態。他解釋到:退休的目的不是不做事,希望接班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收益。

金龍魚企業遍布中國有一百多家,佔據35個城市,擁有16個品牌,而金龍魚是最著名最賺錢的品牌,在我國糧油領域佔有40%的市場份額。除金龍魚油外,金龍魚粉、大米等也佔據銷量第一,品牌估值319億元。如今,益海嘉裡是全球最大的小包裝石油公司。多年來一直引領中國糧油市場。

截至2019年,其在華銷售食用油52億瓶,2018年龍魚年金銷售額達1671億元,是茅臺的兩倍多。金龍魚背後的人其實是郭鶴年,他作為全球500強豐益國際的老闆,已經佔據馬來西亞首富的寶座13年了。郭鶴年1923年出生於一個華商家庭,祖籍在福建省,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非凡的商業能力。18歲時,他被派往新加坡留學,在校期間被分配到新加坡管理家族企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家族企業被迫倒閉,他進入日本控制的米糧企業,二戰結束後,他拿出3萬美元開了第一家企業,經營米粉等。但在他的事業還沒來得及有個好的開端,他的父親去世了,家族企業陷入危機。然而,1948年,八個兄弟共同組建了郭氏兄弟的企業,當時郭鶴年雖然年僅25歲,但因其經商天賦而被選為董事長,並被委以振興家族的重任。

1957年,他在馬來西亞開了第一家糖廠。隨著糖價的上漲,一次交易人瞬間大賺60萬馬幣,1968年過後,郭鶴年向馬來西亞政府租下了玻璃市約1.44萬英畝土地,種植甘蔗,用來增加原料來源。隨後在短短幾年,郭鶴年就完全控制了馬來西亞的蔗糖產業,五年之內,他控制了馬來西亞80%的製糖工業。

1962年,他被稱為「糖之王」。此後,他進軍海外市場,在全球市場佔有20%的份額,並獲得亞洲糖王的榮譽稱號。隨後,他還在馬來西亞開設了多家企業,涉及多個領域。而香格裡拉成立於1971年,現在是世界頂級酒店之一,也是亞洲第一家酒店集團,因此也被稱為酒店之王。我國有49家企業,年收入12億美元。

1984年,他還斥資5億美元修建了北京首個CBD國際貿易中心,每年租金收入達數百億元。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一家外國公司在我國賺這麼多錢,卻沒有人質疑郭鶴年呢?事實上,雖然他是華人,但他有一顆中國心。早在1973年,他就經營市場提供30億噸原糖,使中國獲得500萬美元的外匯收入。但是那一年郭鶴年沒有掙到錢。

對於金龍魚A股上市,提起國內的A股神話,可能很多人會想起茅臺,作為白酒第一股,茅臺創造出來的「神話」,是業內其他白酒股無法趕超的,但是前段時間金龍魚的上市,一度被業內認為有可能「挑戰」茅臺。10月15日,金龍魚在A股創業板正式上市,作為掌控了中國食用油50%市場的巨無霸,金龍魚已經成為了數代人的「童年回憶」。

此次金龍魚衝擊IPO,上市首日就創下了不菲的成績。作為國內食品飲料行業的第一巨頭,金龍魚開盤大漲90%,開盤報48.96元/股,總市值超過2600億元,十分搶眼。目前更是達到3700億,上市首日,金龍魚的成交額高達112億元,換手率超71%。公司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被不少股民稱作「油中茅臺」。

即便如此,對應目前的股價,金龍魚可流通的股票市值也達到了150億元上下,對市場的「吸血」作用明顯。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不少看好金龍魚的投資者預計,金龍魚上市後,其市值有望躋身創業板前三,甚至超越寧德時代摘得第一。不過,從當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這些投資者並未能如願。大家對金龍魚有神什麼看法嗎?歡迎進行評論。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繼「外資」金龍魚IPO後,泰國首富也來湊熱鬧
    提起國內的A股神話,可能很多人會想起茅臺,作為白酒第一股,茅臺創造出來的「神話」,是業內其他白酒股無法趕超的,但是前段時間一家企業的上市,一度被業內認為有可能「挑戰」茅臺。繞來繞去,金龍魚的千億市值中,有超過90%其實都是屬於外資的,而我們吃了30多年的金龍魚食用油,其實是個「洋貨」。而金龍魚的母公司豐益國際,實控人也並非美國人,而是東南亞華人郭鶴年,同時也是馬來西亞首富。這些信息的披露,著實震驚了不少人,以為金龍魚是國貨的人,想必不止作者一個人了。
  • 金龍魚要上市了,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茅臺靠邊站?
    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益海嘉裡成立於2005年,旗下品牌除了最廣為人知的金龍魚外,還有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豐苑等多個品牌,產品涵蓋食用油、大米、麵粉、調味品、牛奶、油脂化工等多個領域。而豐益國際是一家新加坡上市的跨國集團,也是世界五大糧商之一,實控人為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他同時享有「糖王」稱號。
  • 金龍魚上市在即:營收抵兩個茅臺 下一個海天?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金龍魚上市在即,營收抵兩個茅臺,下一個海天?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8日電 (左宇坤)糧油一哥!創業板史上最大IPO!營收是茅臺的兩倍,伊利和蒙牛的總和!背後是「北京最牛房東」!這一系列金光閃閃的名號後面,都指向了同一家公司「金龍魚」。
  • 中國「糧油一哥」即將上市,一年營收1707億,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
    金龍魚在中國的佔有率非常高,無論是大米還是在糧油領域,都佔據著一半市場,可以說是當中無愧的「糧油一哥」,在它之後的中糧集團就顯得有點黯然失色,金龍魚是益海嘉裡旗下品牌。當然,很多人可能還以為金龍魚是國產品牌,但其實它是由外資控股,一直在中國發展,1988年進入到現在已經有32年,當然金龍魚本身的名字就非常的接地氣。
  • 「巨無霸」金龍魚來了!馬來西亞首富背書,營收=2個茅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導 說到益海嘉裡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一提起「1:1:1金龍魚調和油」這句廣告語,相信沒有幾個人會不知道。沒錯!就是這條「金龍魚」準備登陸A股市場了!
  • 「巨無霸」金龍魚IPO來了,營收等於兩個茅臺,背後千億產業帝國曝光...
    「巨無霸」金龍魚IPO真的來了。9月16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已按法定程序同意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金龍魚上市正式進入倒計時。據了解,金龍魚此次計劃募資138.7億元,是創業板有史以來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且上市之後市值或達萬億。
  • 馬來西亞的首富,金龍魚背後的超級大佬,他一年賺走1670億
    市場人士預計,對比目前在創業板的上市公司營收和淨利潤指標,若最終成功上市,魚躍「龍門」,金龍魚或將搶下「創業板一哥」的寶座。伴隨金龍魚走向公眾化公司,其幕後的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家族也隨之走向臺前,特別是接班與傳承方面的成功經驗,更引人注目。 要知道,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以經營白糖業起家,此前有「亞洲糖王」之稱。
  • 金龍魚登陸A股,老闆是馬來西亞華人首富
    這意味著,益海嘉裡如果成功上市,將超越邁瑞醫療和寧德時代,成為創業板淨利潤第二。眾所周知,目前創業板市值一哥為寧德時代,截至最新收盤,市值規模達4758億元;邁瑞醫療緊隨其後,總市值為3979.81億元。金龍魚此次上市,很有可能成為新的創業板一哥!
  • 一年賣出1600億,還一直認為是國貨,創始人卻是馬來西亞的首富!
    有這樣一個公司,它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國內產品,年收入1500億中國,但它背後的老闆是馬來西亞最富有的人! 益海嘉裡的創始人是郭鶴年, 馬來西亞金龍魚首富,2018年收入超過1600億美元,約為茅臺年收入的兩倍,他身後的新加坡豐益國際在2018年創造了約445億美元的收入。
  • 它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中國貨,老闆卻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國貨」金龍魚,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據悉,誕生於1991年的金龍魚是益海嘉裡集團旗下品牌,而後者是新加坡豐益國際在華投資的以糧油加工、油脂化工、倉儲物流為主營業務糧油加工集團,也是中國國內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之一。
  • 糧油巨頭金龍魚上市,將成下一個茅臺?
    10月15日,金龍魚在創業板上市,開盤價48.96元/股,截止收盤,股價為56元/股,漲幅高達117.9%,總市值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成為創業板總市值第三的公司,僅次於寧德時代和邁瑞醫療。 下一個茅臺?
  • 金龍魚IPO過會背後:一年營收堪比伊利茅臺之和,老闆是馬來西亞華人...
    作為馬來西亞華人首富、「糖王」郭鶴年家族產業版圖的重要一環,益海嘉裡順利上市後,掌管這一板塊的郭鶴年侄子郭孔豐的身家或將更上一層樓。營收=伊利+茅臺招股書顯示,益海嘉裡是由豐益國際間接控股,控股比例達到了99.99%。
  • 他是低調的馬來西亞首富,金龍魚掌門人,鄧麗君差點成為他的兒媳
    他是比李嘉誠還要年長五歲的人,李嘉誠2018年宣布退休,而這位至今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他就是馬來西亞首富,金龍魚的掌門人郭鶴年,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他,因為他實在是太低調了,低調卻不影響他的商業布局,如今北京著名的國貿大廈,每年創收56億元的營收,它的最大股東就是郭鶴年,同樣很少有人知道的是
  • 打新股有大魚:金龍魚營收比茅臺還高 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也來了
    金龍魚將是又一隻典型的「巨無霸」,資料顯示,該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記者對比發現,金龍魚在創業板上市後,將在多項指標上成為創業板新的「一哥」。這意味著金龍魚也將是創業板總資產最高的公司。食用油巨頭「金龍魚」來A股:營收碾壓茅臺多項指標成創業板新龍頭!糧油巨無霸「金龍魚」要來A股了!
  • 金龍魚老闆有多有錢,竟然在北京有一塊2000億的地皮
    眾所周知的金龍魚食用油便是在我國的一個知名品牌,無論在中國的哪個角落,到了廚房就很有可能見到金龍魚食用油。金龍魚可以說算是一個廚房必備商品,就是這樣一家人盡皆知的必需品品牌,生產它的企業竟然是一家外資企業,也是讓人非常意外。生產金龍魚的公司是益海嘉裡旗下的產業,而益海嘉裡的總部雖然在上海,但是實際上是一家由馬來西亞人控股的公司。
  • 「隱藏」中國29年,一直誤認為是國貨,背後老闆竟是馬來西亞首富
    說到食用油,大家腦海裡出現的畫面大概會是魯花、九三、福臨門、金龍魚等品牌。在龐大的食用油市場中,金龍魚品牌可是其中佼佼者。也許是因為金龍魚從1991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已經紮根了29年,早已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也或許是因為金龍魚這個吉利又接地氣的名字,導致它一直被很多國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牢牢佔據了中國40%左右的市場份額。
  • 你經常吃的金龍魚要上市了,背後神秘家族卻是馬來西亞首富
    近日,上海證監局對外披露稱,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正在接受IPO輔導,籌劃在A股上市。其已經聘任了中信建投作為其上市輔導工作的輔導機構。金龍魚食用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食用油品牌,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家中國民族企業。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家企業來自於新加坡,而其背後的掌舵人則來自於馬來西亞。
  • 金龍魚一「躍」成創業板最大IPO 營收相當於兩個茅臺
    保薦機構中信建投在路演中稱,金龍魚登陸A股市場,將有望成為創業板成立11年以來最大的IPO項目。《財經》新媒體記者按照發行價25.7元和總股本54.22億股粗略估算,金龍魚上市後估值約1393億元。益海嘉裡相關人士接受《財經》新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金龍魚的上市計劃,其實已醞釀十年之久。
  • 上市三月大漲397%,市值超過6900億!金龍魚直追寧德時代 | 閩商觀察
    近期,股價節節攀升的除了寧德時代,還有「油中茅臺」金龍魚。  自2020年10月15日登陸創業板以來,金龍魚至今股價累計上漲397.28%,截止目前,金龍魚股價已突破120元大關,市值超6900億,僅次於寧德時代9400億元,位列創業板第二。
  • 益海嘉裡金龍魚的外資A股「帳」
    2019年報顯示,貴州茅臺2019年營收888.54億元,伊利股份為902.23億元。換言之,益海嘉裡體量幾乎與伊利、茅臺之和相當。Wind數據顯示,2019年收入達1000億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僅74家,食品飲料板塊為空白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