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風會主席臺(劉健 攝)
2015年7月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波茨坦公告》相關情況吹風會。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趙建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波茨坦公告》的重要性可以從《波茨坦公告》構成中日兩國關係的基礎以及構成亞洲和平的基礎,從限制日本戰爭權,從如何對待戰爭罪犯,這些方面說明。具體表現如下:
一、《波茨坦公告》的重要性與它對中日關係的重要意義分不開,《波茨坦公告》不僅對中日兩國有重要性,它對整個亞洲和平乃至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義。當時中美英三國的基本目的是戰勝日本侵略者,防止侵略戰爭的再度重演,這在世界上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因為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事關每個國家。
二、《波茨坦公告》所說的戰後新秩序,首先是表述在第六條中的「限制日本的戰爭權」。要從政治上限制戰爭權,還要從思想上根除窮兵黷武主義。限制日本戰爭權,後來體現在日本憲法中,日本憲法第二章的題目是「放棄戰爭」,該條規定日本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不再以使用物理威脅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不保持陸海空的力量。日本憲法第9條限制了日本侵略勢力再復活的可能性。從日本安保法案解禁戰爭權就可以看到《波茨坦公告》限制日本戰爭權利的重要性。
三、《波茨坦公告》的另一個重要性是提出了戰犯審判。公告要求對戰犯進行嚴懲,不是戰勝國要奴役日本人民和日本國家,而是要防止侵略戰爭的再度發生。戰後日本包括美國對待戰犯的行為違背了《波茨坦公告》。戰犯審判28名甲級戰犯,最後判了7人死刑,16人無期徒刑,判2人有期徒刑,2人在判決前死在獄中,1人精神失常不予起訴。如果按照《波茨坦公告》,必須嚴懲這些戰爭罪犯,看後來美國、日本是怎麼做的?1948年審判一結束,美國、日本開始釋放戰爭罪犯,到1958年4月的時候,所有的戰爭罪犯,包括判無期徒刑的甲級戰犯全部釋放完了。這種對戰犯的態度,與《波茨坦公告》嚴重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