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刊物《糖尿病醫療》發布了加拿大研究團隊的論文,經過對可溶性膳食纖維影響的研究後發現,採取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飲食方案,使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降低值達到了0.58%,證實此種方案對2型糖尿病具有臨床意義。這項研究的來龍去脈如何?咱們現在來解讀。
咱們先說背景。現代營養學認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這6類物質是人體必需營養要素。食物纖維,本質是碳水化合物中不能被消化酶所分解的多糖類物質,有數百種之多。隨著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作用的認識,近年來被稱為第7營養素。
膳食纖維按照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及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吸水會膨脹,可被大腸中的微生物酵解,形成溶膠或凝膠,能吸附膽酸、膽固醇、其他有害物質,清除自由基。因此被認為有降血糖和降血脂的功效。可溶性膳食纖維在常見的食物,比如大麥、豆類、胡蘿蔔、柑橘、亞麻、燕麥、燕麥糠等食物中含量豐富。
2014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曾在立場申明中表示,膳食纖維對血糖的調節作用微不足道,並提出,如果想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2%到0.3%,需要每天攝入至少50克膳食纖維,這個攝入量通常是難以達到的。但是,後續的多項研究證實,可溶性膳食纖維的確能夠起到降低血糖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作用。因此,2018年ADA在相關治療指南中,改變觀點,開始重視可溶性膳食纖維,建議糖尿病患者增加來源於燕麥、豆類、柑橘等食物的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加拿大團隊的此次研究,共納入了2716人,飲食方案是可溶性膳食纖維補充劑每天平均約13克,觀察時間8周。結果是,在攝入量每天10.9克時,糖化血紅蛋白就可顯著降低;攝入量每天13.1克,可顯著降低空腹血糖;每天攝入量達到15克,仍對空腹胰島素無顯著影響。結論是,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
這項研究涵蓋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結果具有普遍性。此外,按照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規定,能夠將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3%及以上的藥物,才能被定義為有效降糖藥物。本次研究採用的膳食方案,使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降低值達到了0.58%,對2型糖尿病治療具有臨床意義。直白地說,可溶性膳食纖維能當降糖藥使。
類似研究也曾證實,高纖維飲食,可以平衡腸道菌群,並可降低血糖和體重;還有研究指出,高纖維飲食能減少炎症風險。曾有學者經研究後認為,2型糖尿病的部分原因,是由於腸道發酵碳水化合物中短鏈脂肪酸缺乏所致,增加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細菌的活動,從而有利於血糖的控制。咋啦,還要問具體吃什麼,吃多少嗎?有沒有注意聽講,有沒有?還需要提醒,膳食纖維攝入過多後,因為不被人體吸收,容易造成脹氣或腹脹等情況,食用後要多補充水分,以防造成便秘。建議先慢慢嘗試,待身體適應後再增加攝入量,特別是老人或腸胃功能不佳者更要注意,以免造成不適。至於食品類別,就自己搜索含量,按口味偏好和飲食習慣來決定吧。預祝您吃出好效果。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