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山戰役:志願軍38軍制定完美作戰計劃,卻打了敗仗,這是為何

2021-01-11 騰訊網

1952年10月6日凌晨,白馬山戰役爆發,是韓戰進入政敵相持戰後的一次知名戰役。

白馬山在鐵原西北的藥山洞地區,由一群山嶺組成,與第38軍的北山陣地相對峙。它南面是聯合國軍的主要軍事補給線,能直達他們的重要兵站基地。所以,不管是對聯合國,還是中國志願軍來說,白馬山都是必爭之地。聯合國軍在白馬構築了很堅固的防禦工事,韓軍自稱是「鋼鐵陣地」,加上有飛機、坦克的炮火支援,使得之前第42軍進攻此地時損失慘重。考慮到白馬山的戰略意義,以及替42軍找回場子,有著「萬歲軍」稱號的王牌部隊第38軍和42軍換防了,計劃拿下白馬山。

38軍114師340團2個營的兵力,對白馬山主峰的韓軍第9師30團2營發起了進攻。然而,志願軍王牌部隊也栽了跟頭,付出了非常重大的傷亡代價,6000餘名志願軍戰士壯烈犧牲。不是38軍作戰能力不行,或者精密的作戰計劃有問題。而是因為軍中出現了叛徒,我軍的作戰計劃被韓軍提前得知,讓他們有時間做兵力和炮火準備,反擊志願軍。38軍在激戰了9個晝夜後,被迫撤出戰鬥。

這名令人憎恨的叛徒,叫谷中蛟,是340團第7連的文化教員。雖然他是文化教員,但也掌握了不少志願軍作戰機密。此人貪生怕死,吃不了苦。他知道聯合國軍的武器裝備比志願軍先進很多,而且他們的吃住條件比志願軍好得多,於是決定逃跑,叛變投敵。10月2日,谷中蛟趁幹部們查看道路的時候,偷偷跑出了營地,來到了韓軍第九師陣地上。他舉起雙手表示投降,要求見該師師長金鐘五。

谷中蛟對金鐘五說:「我知道志願軍38軍部分作戰計劃,願意告訴你們。我沒有別的企圖,只想活著。如果我留在那邊,會作為突擊部隊衝在最前面,只有死路一條。我還年輕,不想死,才會選擇來找你們。」隨後,他把自己所知道的作戰計劃全盤託出,金鐘五針對38軍的計劃及時調整部署,等待志願軍的到來。

在谷中蛟叛變投敵後,38軍軍長江擁輝很生氣的,同時也在糾結還要不要打。如果不打太可惜了,所有人準備了這麼久都白費了。若打,谷中蛟肯定向敵人透露了我軍的作戰計劃。突襲或者把作戰計劃延後都不可行,加上志願軍總部下了命令6日開始第二階段反擊作戰,江擁輝軍長無奈之下,只好決定強攻,一定要啃下白馬山這塊硬骨頭。

38軍全軍上下準備了這麼久,制定了堪稱完美的作戰計劃,卻因為谷中蛟一個人,導致計劃失敗,6000戰士付出了生命。最可恨的是,谷中蛟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戰後他企圖加入韓國籍,未果,不敢回國,便逃到了寶島度過餘生。

相關焦點

  • 白馬山戰役開始前,38軍軍長已得知計劃洩露,為何還繼續進攻?
    為了能夠一戰定乾坤,志司讓志願軍王牌之一的38軍負責攻打白馬山。38軍事四野主力,四野的王牌軍,第一批進入朝鮮,在第二次戰役中,搶佔龍源裡,為整個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彭老總在給國內報告戰況時曾說:「這次的戰役能取得偉大的勝利,很大原因是得益於三十八軍的勇猛發揮,三十八軍萬歲!」
  • 白馬山戰役開始前,38軍軍長已得知計劃洩露,為何還繼續進攻?
    為了能夠一戰定乾坤,志司讓志願軍王牌之一的38軍負責攻打白馬山。38軍事四野主力,四野的王牌軍,第一批進入朝鮮,在第二次戰役中,搶佔龍源裡,為整個第二次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彭老總在給國內報告戰況時曾說:「這次的戰役能取得偉大的勝利,很大原因是得益於三十八軍的勇猛發揮,三十八軍萬歲!」
  • 白馬山戰役,三十八軍在朝鮮的最後一仗,激戰八天為何含恨撤離
    白馬山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一旦「聯合國軍」丟失白馬山陣地,東面就無險可守,而南面的補給線將處於志願軍的炮火下,這條補給線就相當於廢了,正因為如此,在1951年秋季攻勢中,「聯合國軍」為此不惜花大力氣奪回白馬山。
  • 白馬山戰役,由於叛徒洩密,38軍傷亡六千多人沒打下韓軍一個師
    志願軍38軍是我軍的王牌部隊,這支部隊是四野三大主力之一,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這支部隊擊敗南韓第七師,之後又把土耳其旅打得就剩下兩個連,最後有在三所裡,龍源裡堵住美軍主力,重創美軍第二師。38軍也因此戰,被譽為萬歲軍。
  • 志願軍38軍兵敗白馬山,6700餘人傷亡!此戰到底發生了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第38軍是作戰表現最出色的軍級單位之一,尤其是1950年第二次戰役,該軍主力師113師上演長途奔襲好戲,十四個小時內從德川趕到三所裡、龍源裡,如神兵天降般封死了大股美軍後路,實現了對西線之敵的包圍,是第二次戰役我軍大捷的重要因素。
  • 38軍抗美援朝唯一敗仗,王近山批軍長江擁輝:牛刀殺雞還哆嗦?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38軍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隊。雖然第一次戰役因為「黑人團」事件沒能完成穿插迂迴的任務,但這並算一次敗仗,如果單論殲敵人數的話,38軍的戰果並不比兄弟部隊差。但戰後梁興初仍然受到了彭總的嚴厲批評,還差點被「斬馬謖」。
  • 老鼠屎壞一鍋湯:志願軍文化教員叛逃,38軍新任軍長開門失利
    1951年2月第4次戰役第2階段的砥平裡之戰,1951年5月第5次戰役第3階段撤退中受挫的180師,但都是輸給美軍為首的聯軍,單獨輸給韓軍的只有1次。 1951年11月金剛川,韓6師擊敗志願軍68軍佔領金剛川以南地區,但1953年68軍成功收復失地。志願軍第二次單獨和韓軍過招,就是爭議很大的「白馬山之戰」。
  • 抗美援朝白馬山戰役回顧:看到最後犧牲的戰士真痛心!唯有致敬!
    1952年10月6日誌願軍王牌第38軍以114師340團2個營兵力,於凌晨開始進攻由韓方陸軍第9步兵師第30團第2營防守的白馬山。但志願軍作戰計劃事先被洩漏,給後來的作戰中我志願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圖:志願軍戰士在戰爭中向敵軍射擊
  • 白馬山戰鬥,志願軍三十八軍打輸了,失利原因有哪些?
    今天只說一說白馬山戰鬥三十八軍為什麼失利了?一、很多文章說韓軍第九師團損失遠大於三十八軍,所以三十八軍沒有輸。這種說法當然是不負責任的,我覺得這整個可以說是高級黑。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但沒有實現作戰意圖,這不是失敗,那什麼叫失敗?
  • 李奇微掌握了志願軍作戰的秘密,志願軍第四次戰役打得倉促而慘烈!
    彭德懷本來是計劃等楊得志19兵團和陳賡3兵團入朝後再發起春季攻勢,也就是第四次戰役,但由於美第8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率先發起了對志願軍的大規模進攻,彭德懷不得不被迫提前組織和實施第四次戰役。 在多次的試探性進攻後,李奇微發現了志願軍因補給問題而不得不採用的「星期攻勢」,以及志願軍為避開美軍飛機轟炸而不得不在月圓期作戰的「月夜攻勢」。有了這兩個重大發現,興奮的李奇微於是在1951年1月25日向志願軍發動了全面的大規模的「霹靂行動」。
  • 志願軍10次勝仗,只有這一次能讓美軍心服口服?38軍居功至偉
    這場勝仗便是清川江大捷,做出最大貢獻的,正是人民解放軍頭號主力38軍。那麼我們就來好好聊聊,為何10次勝仗中只有清川江戰役能夠讓美軍心服口服。10次戰役,我們以時間順序給大家講清楚。第115師第344團於泰川以北龍成洞地區阻擊美軍第24師北援,保障軍主力側後安全。戰役在11月1日最終打響,恰好美國騎兵第一師第八團進入雲山與南韓軍隊換防,我軍衝入美軍層層阻擊,打了一天一夜進入雲山。令39軍想不到的是,原計劃對付的是弱雞的韓國軍隊,結果開大了才發現,對面竟然是美軍。
  • 土耳其旅鬧笑話,誤把韓軍當志願軍打,最終幾乎被38軍全殲!
    1951年11月25日黃昏,志願軍入朝作戰第二次戰役打響。在38軍113師迅速向三所裡和龍源裡穿插的同時,38軍114師則向通往軍隅裡和价川的必經之路嘎日嶺埡口挺進。聯合國軍讓土耳其旅擔當防守嘎日嶺這一撤退路上的生命線的重任,足見聯合國軍對其戰鬥力的肯定和認同,不過,這支土耳其旅在志願軍面前的首次亮相不僅被美國軍事史學家稱為「用一個阿司匹林藥瓶的軟木塞去堵一個啤酒桶的桶口」,還鬧出了把打死和俘獲的韓軍當志願軍的笑話。當然了,這支土耳其旅在此戰中被志願軍打得幾乎失去了戰鬥力。
  • 志願軍奇襲武陵橋,全殲韓7師,彭德懷嘉獎38軍為萬歲軍
    1950年11月下旬,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拉開了帷幕,二次戰役分為東西兩線,重心是在西線,為配合志願軍主力部隊圍殲西線的美軍主力,38軍派出的先遣隊神速插入敵人縱深,炸毀武陵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敵後破襲戰,這一仗促使韓七師全部覆滅,聯合國軍西線部隊右翼防線全線崩潰,為志願軍最終收復平壤,取得二次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 39軍在朝鮮一敗難求,官兵笑言:38軍是萬歲軍,咱就是常勝軍
    毛主席決定立即出兵,組建強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打擊美國野心狼,我軍可謂精銳並出,熊虎之將齊赴朝鮮。首批入朝的軍隊,以熟悉東北亞地情、民情和軍情的第四野戰軍為主,他們分別是38軍、39軍、40軍和43軍。這四支部隊都是四野老牌部隊,能徵慣戰,是從東北一直殺到南方的勁旅。在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38軍和39軍基本打滿全場,立下了卓越的功勳。
  • 志願軍奇襲武陵橋,全殲韓7師,彭德懷嘉獎38軍為萬歲軍
    1950年11月下旬,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拉開了帷幕,二次戰役分為東西兩線,重心是在西線,為配合志願軍主力部隊圍殲西線的美軍主力,38軍派出的先遣隊神速插入敵人縱深,炸毀武陵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敵後破襲戰,這一仗促使韓七師全部覆滅,聯合國軍西線部隊右翼防線全線崩潰,為志願軍最終收復平壤,取得二次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 39軍在朝鮮一敗難求,官兵笑言:38軍是萬歲軍,咱就是常勝軍
    毛主席決定立即出兵,組建強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打擊美國野心狼,我軍可謂精銳並出,熊虎之將齊赴朝鮮。首批入朝的軍隊,以熟悉東北亞地情、民情和軍情的第四野戰軍為主,他們分別是38軍、39軍、40軍和43軍。這四支部隊都是四野老牌部隊,能徵慣戰,是從東北一直殺到南方的勁旅。在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38軍和39軍基本打滿全場,立下了卓越的功勳。
  • 38軍為什麼是第一王牌部隊?看完你就服氣了
    志願軍在進攻作戰中最佳戰鬥,自然是人們所熟知的,第二次戰役時38軍在松骨峰、龍源裡一線圍殲美國陸軍在韓戰最強部隊第2師的戰鬥。這也是志願軍對美軍的最大勝利。和39軍雲山戰鬥相比,38軍的表現更為出彩。首先我們從敵我兵力對比來看。
  • 揭秘志願軍首批入朝作戰的4個軍,3個軍解放了半個中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參戰部隊跨過鴨綠江,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槍。這支部隊主要是4個軍,即第十三集團軍的第38軍、第39軍、第40軍,以及4野的第42軍。
  • 上甘嶺戰役打得有多慘烈?山頭被削平兩米,送一個蘋果記二等功
    從1952年10月14日凌晨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與我志願軍圍繞著上甘嶺一帶僅3.7平方公裡的地區進行反覆拉鋸戰,打得異常艱辛,歷時43天,最終在11月25日結束。其實在這場戰役之前,雙方的目標都沒有那麼大,而且都有過改變戰局的機會,但彼此都沒信投誠者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