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忘不掉的江南,回不去的故國

2020-12-15 綠豆糕娛評

夜寂微涼,月白如霜,浣花溪畔的草堂裡,一位身著素色圓領袍衫,鬚髮皆白的老人斜斜倚在榻上,醉眼惺忪地望著窗外天邊的明月。良久,一陣清風吹過,他哆嗦了一下,皺眉低眸沉思片刻後,神色落寞,眼神卻明亮地對著坐榻的另一端,晃著手中酒瓶淺笑道:「工部,今日又得新詞,可願聽否。」

半晌,似乎等到了該有的回應,他仰頭飲了一口後,嘴角帶笑卻語帶著哀泣吟唱起來: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一曲終了,他長長地呼了口氣,再次怔怔地凝望著窗外,方才種種翻湧上來的情緒正慢慢地消退,可是為何掛在天邊那輪明月的距離也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

1

公元836年,長安城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的宅院裡誕下了一名男嬰,年輕的父親韋韞看著這個胖娃娃與虛弱的妻子,內心滿是歡喜與愛憐,他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忽然他脫口道:「彩兒,去把剛煮的補湯端來」。半晌沒等到回應,他轉頭望向身後,只見空蕩蕩的屋子裡邊除了幾件陳舊的家具外再無其他。

韋韞愣了下,隨後低頭兀自苦笑:是啊,他們韋氏雖然還頂著個名門望族的頭銜,但是時至今日已衰落,之前宅院裡的僕人大多作鳥獸散,只餘幾名無處可去的粗使老僕,這個孩子現在到來,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取名韋莊,字端已的男孩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一天天長大,可是歡樂的日子沒持續多久,他還來不及長大成人,父母親便雙雙亡故,留下年幼的他與幾個更年幼的弟妹。

不過韋莊生性堅強、豁達,且好讀書,加上前代先祖們豐功偉績的激勵,在父母親過世後,家境越發貧寒的他,讀書越發刻苦,盼著能一朝中舉,光復門楣,實現匡扶堯舜之志

十四歲那年,韋莊參加考試,落榜。此後他多次參加科舉皆失望而歸,直到公元880年,韋莊又一次落榜後,偏偏禍不單行,此時黃巢軍攻入長安,瞬間整個長安城陷入一片狼藉之中,流民四起,韋莊與弟弟妹跟隨著人流到處東躲西藏,可沒過多久,幾兄妹就徹底失散,此後經過兩年的輾轉,韋莊從長安到了洛陽。

2

在躲避戰亂期間,韋莊目睹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流離失所與痛苦,到洛陽後,韋莊作了長篇敘事詩《秦婦吟》:

四面從茲多厄束,一鬥黃金一鬥粟。尚讓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東南斷絕無糧道,溝壑漸平人漸少。六軍門外倚殭屍,七架營中填餓殍。長安寂寂今何有?廢市荒街麥苗秀。採樵斫盡杏園花,修寨誅殘御溝柳。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悽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此詩藉助一位逃難婦女之口訴說戰爭給人民帶來的不幸與災難,全詩結構宏大,情節曲折豐富,在詩成後即深受人民讚賞,韋莊還因此得了個「秦婦吟秀才」的名號。

滿腹才華,志在匡扶社稷的韋莊沒有趕上個好時代,只能在漂泊與夾縫中求生存,謀發展。

在戰火中顛沛流離的韋莊,一路在各地輾轉,後來到了江南,與滿目瘡痍,飽經戰亂的中原不同,這裡顯得那麼的安然與繁榮。

江南是真好,山水清麗旖旎,美人溫柔,酒亦醇香,在這如畫如夢的美景中,韋莊一顆飽經滄桑的心慢慢地被撫慰著,在這裡他找到了很多的快樂,也曾想過就在此終老,只是不知為何他總還是會想到年少時的長安,暫居過的洛陽。

公元893年,風雨飄搖的李唐王朝再次開科取士,58歲的韋莊回到長安應試,仍舊落榜,但他沒有放棄,次年再考,終於在他59歲時登科,被任命為校書郎,正式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可惜好景不長,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宦官發動了宮廷政變,囚禁昭宗,假擬聖旨,立太子李欲為帝。聽到消息的韋莊,帶著滿心的失望去了蜀地投靠一直對他賞識有加的王建。之後經過幾方混戰,李唐於公元907年徹底滅亡,本來即使身在遠處,對朝廷還存有點念想的韋莊,自此絕望,與諸位將領共同擁戴王建即皇位,次年72歲的韋莊被任命為宰相。雖然匡扶大唐,重回盛世已成黃粱一夢,但是他也總算在前蜀遂了「有心重築太平基」的願望。

3

入蜀後的韋莊積極參與政事,蜀地在他的治理下越發繁榮,在蜀地他深受人民愛戴,漂泊了大半生的他終於如他先祖那般封侯拜相,也終於可以安定下來,有了歸宿,只是他越來越沉默,再也沒有寫過一首詩,連他最好最重要的長詩《秦婦吟》,也嚴禁子孫提及,甚至沒有收錄進自己的詩集《浣花集》,以致於長期失傳。

晚年的韋莊把杜甫遺留下的草堂重新修葺並在浣花溪畔安頓了下來,他敬稱杜甫為工部,經常口誦杜甫的詩句並把自己的詩詞集命名《浣花集》,以表示自己的敬意,雖然在草堂裡他還會時不時跟杜甫來個隔空對話,但是他卻不再言志,只專工於詞,寫盡了旅愁閨怨,離愁別恨,也因詞與溫庭筠並稱「溫韋」。

韋莊與溫庭筠都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可兩人的詞作風格卻大不相同。

王國維曾評價說:「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

溫庭筠專攻詞句,辭藻華麗,深隱含蓄,韋莊的詞則是脈絡分明,層次清楚,直抒其情。

而《菩薩蠻·人人盡道江南好》剛好把韋莊這種詞風表現得淋漓盡致。

開頭「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通俗直白地道出遊人對於江南的感受,千百年來成了讚美江南的通用句子,引發了人們對江南的無限嚮往與遐想。

江南究竟好在哪呢?「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江南的水碧綠,比碧藍的天空還要美上幾分。一艘畫船徜徉在比碧藍的天色還要美上幾分的碧水中,在裡面躺臥著聽瀟瀟雨聲入眠,這種生活是多麼的閒適自在啊。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的女子真是溫柔又美麗,那個酒壚邊賣酒的女子,撩袖盛酒時,露出的手腕如同霜雪般瑩白。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此等美景美人美酒,讓人怎捨得還鄉呢,所以在年老之前都不要回去故鄉,回去,那邊也是戰亂連連,你會後悔的。

只是,明說著「莫還鄉」,卻又為何屢屢提及故鄉,是想還鄉,而捨不得這邊的美酒佳人,還是現在未老,不能還鄉,抑或是不敢,還是不能?一個「莫」字,與兩百年後陸遊在沈園題的「莫、莫、莫!」一般,道盡了多少輾轉思量與深婉沉痛。表面上看著甚是豁達,我還沒有老,不要回故鄉,實際上卻是欲歸不能歸的盤旋鬱結。「還鄉需斷腸」,則回應了前面的「遊人只合江南老」,為什麼跟你說離家遠遊的人只願跟江南一起蒼老,因為回到那戰火瀰漫的故鄉,你只會悔斷腸。

整首詞表面上看著雖直抒胸臆,歡快明亮,卻又憂傷委婉,這也是為何陳廷焯會說:韋端己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鬱的原因了。

此詞是韋莊晚年寓居蜀地回憶江南舊遊而作,有人解析說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對江南水鄉與昔日愛人的懷戀之情,這種想法不無不妥,只是太淺,一個有著匡扶堯舜之志的大唐子民,一個飽經戰亂,用筆觸寫出《秦婦吟》,有著時代責任感的詩人,一個大半生漂泊在異鄉,在暮年之際,想到了故鄉,想到了故國,更多的應是對自己平生身世的感慨,抒發的是對已無法回去的故國無可奈何的哀悼與懷念。

身在蜀地,美麗的江南已經離得很遠很遠,只是不曾想昔日的長安會變得更遙遠,再也靠不近,歸不得。

公元910年,韋莊逝於成都華林坊,終年75歲。

相關焦點

  •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名家解讀詩詞
    點擊播放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應該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比天空還青,遊人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著雨聲入眠。       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得很美,賣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
  • 江南文脈丨詩詞篇 29: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韋莊
  • 學詩計劃|《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身處在江南的韋莊,自己的家鄉卻欲歸不得,惆悵之餘寫下《菩薩蠻》,一起來看詩人是如何抒發思鄉之情。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 還鄉須斷腸。
  • 晚唐詞人韋莊的一首詞,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
    但說起韋莊最膾炙人口的詞作,就不得不提到《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呢?江南的好,好在青瓦白牆,在狹隘卻不顯得擁擠的河道,在長滿青苔的臺階上;也好在詩情畫意中優美的姑娘身上,絕代佳人,古聲古色;江南的美,不需要刻意的安排,借一葉孤舟,便可在河面上度過一個悠閒的上午,或是步履悠悠,漫步在江南的大家小巷中,不知老之將至。這樣的江南,處處迷人,處處都恰到好處。
  • 人人盡說江南好,看看古人是如何說的
    在我國古代詩歌、詩詞、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中都寫過江南這個地方,文人豪傑都喜歡江南,沒去過的嚮往,去了就留連忘還,去後回來又念念不忘。那到底江南有什麼好魅力,吸引那麼多人關注呢?今天宋詞君將帶著這個疑惑分別對白居易、韋莊、朱敦儒、皇甫松、李煜等進行一一採訪,聽聽他們是如何講述心中的江南。
  •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韋莊:夢裡的江南終究成了回不去的故土
    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的韋莊終於得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為校書郎,這位沒落的貴族之後,終於得償所願。夢裡的江南終究成了回不去的故土對於唐朝的文人士大夫來說,江南永遠都是他們嚮往的春夢。戰亂中,韋莊前往江南避難,這裡沒有被戰爭波及,比起長安滿目的千瘡百孔,這裡依然風景如畫,令人陶醉。在江南,一待就是十年,江南的溫柔鄉,撫慰了一顆飽經滄桑的靈魂,這裡已經成了韋莊的第二故鄉。韋莊晚年五首《菩薩蠻》,有四首都是回憶他在江南的那段歲月。
  • 人人只說江南好,從韋莊的詩中賞江南美景還有他的半生鄉愁
    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江南是王安憶筆下的「鄔橋」,水是長流水,不停地分出岔去,又不聽地接上頭。簷上是黑地瓦陵,排得很齊,線描出來似的。水上是橋,一彎又一彎。江南也是陸遊筆中「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杏花春雨,惠風和暢,黛瓦粉牆,陌巷幽幽,小雨濛濛。烏衣巷口,姑蘇夜半,秦淮十裡,揚州煙花。
  • 【詞】韋莊《菩薩蠻》賞析
    (音頻賞析:梁聰)菩薩蠻
  • 「人人盡說江南好」,5首詩詞告訴你江南到底怎麼好
    可以說是文學成就了江南,也是江南成就了文學。在眾多江南文學中,一首韋莊的《菩薩蠻》便能高度概括江南,就讓我們從這首詞開始,走進那如夢如幻的江南吧。《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 韋莊的一首詠江南的詞,其中意境如詩如畫,傳神勾勒出江南的煙雨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一句詞道出了江南景色之美,令人心醉,遊人看到江南的美景也想停留下來,不想走了。這句詞出自盛唐的一位詞人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 《人人盡說江南好》一個數媒學生的江南遊記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很小的時候就曾不止一次聽過這首詩,小時候的我一直不解,為什麼「遊人」要「合江南老「為什麼「還鄉須斷腸「,莫非是因為酒家女子的容顏?
  • 煙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韋莊筆下的江南,簡直美得不像話!
    「煙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宛若丹青未乾,提筆然 點欲穿」,古風流行歌曲《煙雨行舟》把江南的美渲染成了詩。煙雨江南,真有這麼美?在白居易眼中,是「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韋莊六十歲中舉,左手詩,右手詞,十首經典詩詞寫盡唐末動亂風雲
    其實文人士大夫誰不想建功立業實現抱負,但韋莊六十歲才中進士,最後讓他走向事業巔峰的,竟然不是故國唐朝。《憶昔》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清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裡不知秋。《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
  • 江南女子有多美,韋莊用了十個字,將她們的美貌刻畫的淋漓盡致
    再有就是晚唐的韋莊,他用一句「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將江南女子的美貌刻畫的淋漓盡致。如果說杜牧和曹植是從全貌來讚美江南美女,而韋莊則是抓住了細節來讚美,給人一種更加直觀的感覺。其實韋莊這首《菩薩蠻》主題並不是讚美江南美女的,而是在黃巢之亂後,他逃亡江南避禍,抒發自己客居江南時的所見所思,韻味悠長。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 春日放晴百花爭豔,又想起了江南古鎮,一樣的江南,不一樣的古鎮
    古往今來,「人人盡說江南好」:晚唐詩人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在《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中,這樣描繪江南:「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仿佛又讓我們再一次夢回大唐,來到唐朝煙雨迷濛的水鄉江南。
  • 雙字飛花令「江南」,我打江南走過,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2.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韋莊3.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杜甫4.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憶江南》皇甫松5.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 讀韋莊的詞,壚邊人似月,一個遊子不忍離去的江南
    是的,杜甫登泰山,發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吶喊,李白「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是漫遊,成就了唐代這兩個登峰造極的大詩人。白居易利用貶謫江州、任職蘇杭之機,遊遍江南山水,他的一闕《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被人傳頌到如今。
  • 花間詞人韋莊:落幕的大唐與回不去的家鄉,一顆心都碎在詩裡了
    (滿城盡帶黃金甲 劇照)但韋莊回長安後,卻遭受長安城公卿們的冷遇。問題就出在他寫的這首《秦婦吟》上。《秦婦吟》除了表達他在戰亂中的所見所感,同時也是一首幹謁詩。他在戰亂中曾前往相對穩定的江南避難,所以詩中極力歌頌江南統治者周寶,而對於其他官兵,則大力的鞭撻。描寫他們「入門下馬若旋風,罄室傾囊如卷土」即在戰亂中非旦不積極作戰,反而劫掠民眾等強盜不如的行為。俞平伯先生考證,黃巢被困長安,空有金銀財寶,卻沒有糧食,便大肆吃人。城中人肉不夠吃,便出巨資與圍城軍將交易,讓他們抓百姓來賣錢。
  • 江南的景和人,都在這4首詩詞中,太美了!
    為什麼江南如此令人嚮往?今天咱們就一起從詩詞中,看看江南之景和江南之人,到底有多麼迷人。江南之景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唐)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說到江南之美,這首《菩薩蠻》就不得不提。韋莊的《菩薩蠻》共有五篇,是前後呼應的組詞。這首是第二篇,採用白描的手法,抒寫遊子在春天的所見所思。一開始便直說江南的美好。既寫江南水鄉的景色美,又寫江南居民的生活美,然後寫酒壚邊肌膚潔白嬌嫩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