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盡說江南好,看看古人是如何說的

2020-12-15 每天讀文史

在我國古代詩歌、詩詞、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中都寫過江南這個地方,文人豪傑都喜歡江南,沒去過的嚮往,去了就留連忘還,去後回來又念念不忘。那到底江南有什麼好魅力,吸引那麼多人關注呢?今天宋詞君將帶著這個疑惑分別對白居易、韋莊、朱敦儒、皇甫松、李煜等進行一一採訪,聽聽他們是如何講述心中的江南。

採訪人:白居易

[解說]首先,我們先來訪一下對江南用情最深的白居易先生。白居易,唐朝詩人,被後人稱為"詩魔"。在他的眾多的詩作裡,曾因為到江南遊玩,後來念念不忘,而作了兩首關於江南的詩詞。既然白先生曾親自走訪過江南,那麼他對江南肯定有不同的感想,現在我們馬上採訪一下他。

宋詞君:白先生,聽說你最喜歡江南的?

白居易:對,我最喜歡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其一)

宋詞君:白先生一說把我帶進了有日出、比火豔紅花、碧綠江水的太陽初升的春天風景畫裡,真得很美!

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憶江南》其二)

宋詞君:呃……看來白先生愛江南更愛杭州啊!

[解說]白居易年輕時喜歡外出遊玩,曾去過江南,後來因為眼疾病而回到洛陽。後來,因為經常回憶江南的美麗從而有感而發寫了兩篇《憶江南》。第一首,直接用好字盛讚江南,再鋪開說江南如何好。江南裡的春天晨曦裡,江邊的紅花、碧綠江水,都寫出了江南的春是多麼的充滿生機!詞裡,把"紅勝火"、"綠如藍"作顏色相襯,營造出色彩鮮明的畫面。在短短三句裡,把江南的好寫得如此維妙,把白居易的嚮往和眷戀之情蘊含其中,確能讓人一再回憶。相對第一首的景色描給,第二首直奔主題,告訴大家,在江南裡,他最喜歡杭州,也最懷念杭州。為什麼呢?因為在杭州有好玩的事,在山中寺院裡尋找桂子,在亭子裡觀看錢塘江潮起潮落。當然《憶江南》還有第三首,寫的是蘇州。"江南憶,其次憶吳宮。"這三首江南詞,從今時憶往日,從洛陽回憶蘇杭。從時間、空間上都進行了極大擴展。即使樂天身在洛陽,卻神馳江南。三首每一組詞都不過寥寥數十字,卻能把我們帶入到詩中,以主人公的視角盡覽江南美景,並獲得尋味無窮的審美享受。

採訪人:韋莊

[解說]剛才採訪了白居易先生,現在我們來採訪另一位詩人,他叫韋莊,也是唐代的詩人,喜歡用直白手法,抒寫自己的情感,同時也是"花間派"代表作家。聽說,江南也是他情感抒寫的地方。現在來聽聽他怎麼說。

宋詞君:韋先生,你覺得江南怎麼好啊?

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宋詞君:韋先生所說的江南令人嚮往,有春天江水碧綠、彩船聽雨,還有美麗的酒家女子,確是一處適合養老的好地方。

[解說]韋莊先生從一開始就贊同大家的說法,江南好,適合養老。為什麼呢?因為江南有清澈碧綠的江水、碧藍的天空、畫船聽雨眠以及美麗的人兒。但細讀來,會發現韋莊詩詞裡的江南煙雨情,讀到深處,其實都是回不去的故國,回不去的青春,和回不去的愛情,回不去的大唐盛世。江南,其實就是韋莊的精神故土。其實韋莊還有還寫有五首《菩薩蠻》,前四首都是回憶他的這段江南縱情歲月,比如這句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採訪人:朱敦儒

[解說]與韋莊先生認為江南適宜養老居住的,還有一位詩人。有請清都山水郎朱敦儒先生,他是宋代詞人,被後人稱為"天資曠逸,有神仙風致"。他直接用隱居江南的行動,表達對江南的喜愛。現在來訪一下他。

宋詞君:朱先生,您覺得江南怎麼樣?

朱敦儒:炎晝永,初夜月侵床。露臥一叢蓮葉畔,芙蓉香細水風涼。枕上是仙鄉。浮世事,能有幾多長。白日明朝依舊在,黃花非晚是重陽。不用苦思量。(《望江南》)

宋詞君:詞裡有蓮葉、蓮香,還有細細的水聲伴隨著涼快入睡,確為人間仙境,怪不得朱先生選擇江南此處歸隱,好地方!

[解說]炎熱的夏夜,無法入眠,於是跑到荷塘蓮葉邊,聞著蓮花香味,聽著細細的水聲,夢見了人間仙境。在這詞裡,可看出朱先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貼近,以及對江南生活環境滿足之感,悠然自得!宋詞君還想到了李易安的"誤入藕花深處",古人之愛蓮,都溢於言表。

採訪人:皇甫松

[解說]前面採訪的三位,都是對江南美景美色美人的描繪,表現自己對江南的歡喜,下面採訪的那位卻是記錄發生在江南的事,從而產生深刻印象。下面採訪的人物叫皇甫松,唐代詩人,一名官二代,中過進士但未任官,被人稱為"先輩"。現在我們來聽聽他在江南有著什麼樣的經歷。

宋詞君:皇甫先生,你對江南有什麼深刻印象嗎?

皇甫松: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勞。人語驛邊橋。(《夢江南》)

宋詞君:聽皇松先生一席話,煙雨瀟瀟的季節,與你心中的她離別,她為你吹簫送行,確實讓人深刻,整個江南在君的詞裡籠罩著煙水的氣息!

[解說]分手總是在雨季,在詞裡,皇甫松在一個寂寞無聊夜裡想起與心愛的人在梅子成熟的江南分手的情形。香燈燃盡,燭花剝落,在這樣無聊的夜裡總會想起傷心的事。而這傷心事發生在煙雨朦朧的江南,確實會想起纏綿悱惻的離別之情。

採訪人:李煜

[解說]要說皇甫松在江南的離別讓人神傷,而接下採訪的這位,在江南卻是痛徹心扉。他就是李煜,南唐後主,國破後,被迫離開故土,羈押在汴京。他的詞裡寄託了他對故國無盡思念及亡國之痛。來看看他眼中的江南?

宋詞君:李先生,你對江南怎麼看法?

李煜: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裡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望江南.閒夢遠》)

宋詞君:李先生詞裡描繪了江南美的兩幅畫。一幅為江南春天時的畫,伴著船上的管弦聲,船下是碧綠的江水,空中亦有紛飛的柳絮,旁有遊人觀看。另外一幅則為江南秋天的畫,有美的蘆花、一葉孤舟、悠揚的笛聲和灑滿月光的高樓。在這春、秋兩季的江南畫裡,讓我感受到李先生對故土深深的眷戀之情。

[解說]李煜先生這詞裡,前一段寫了江南春天美景,正芳春點出春天的花容花香,把船有形之物與弦聲、飛絮等無形之物組合一起,春天美好景色吸引人們欣賞。後一段寫了江南秋天美景,正清秋點出江南秋高氣爽的特點,從遠到近,描給了千山、孤舟、高樓的秋色。前後兩段,一暖一寒,一歡一悽,都洋溢著李煜對故國深深思念眷戀之情。

通過採訪的幾位詩人,我們可以看到江南是美麗的,有碧綠江水、船、聲樂、小橋以及多情俏麗的女子,也是詩人們所魂牽夢繞的。江南的美,不僅僅在其精緻,還在於文字裡所蘊含的情感。

關於文字,我獨愛其人以情書之,亦如煙雨的江南,還有一位撐著油紙傘的佳人。

相關焦點

  • 《人人盡說江南好》一個數媒學生的江南遊記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很小的時候就曾不止一次聽過這首詩,小時候的我一直不解,為什麼「遊人」要「合江南老「為什麼「還鄉須斷腸「,莫非是因為酒家女子的容顏?
  • 學詩計劃|《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身處在江南的韋莊,自己的家鄉卻欲歸不得,惆悵之餘寫下《菩薩蠻》,一起來看詩人是如何抒發思鄉之情。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 還鄉須斷腸。
  • 晚唐詞人韋莊的一首詞,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
    但說起韋莊最膾炙人口的詞作,就不得不提到《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呢?江南的好,好在青瓦白牆,在狹隘卻不顯得擁擠的河道,在長滿青苔的臺階上;也好在詩情畫意中優美的姑娘身上,絕代佳人,古聲古色;江南的美,不需要刻意的安排,借一葉孤舟,便可在河面上度過一個悠閒的上午,或是步履悠悠,漫步在江南的大家小巷中,不知老之將至。這樣的江南,處處迷人,處處都恰到好處。
  • 江南文脈丨詩詞篇 29: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所以,從前慢,不僅僅是客觀距離造成的慢,古人的心態也是真的慢,而慢的實質是什麼呢?是享受。享受豐沛的自然,也享受溫暖的人情。我們今天要品讀的這首詞,就和這個主題有關。為什麼我前面要舉從西安到杭州的例子呢?因為我們今天要解讀的這位詩人就是長安人,我們要看看這位從長安下江南的詩人,他筆下的慢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人人盡說江南好」,5首詩詞告訴你江南到底怎麼好
    可以說是文學成就了江南,也是江南成就了文學。在眾多江南文學中,一首韋莊的《菩薩蠻》便能高度概括江南,就讓我們從這首詞開始,走進那如夢如幻的江南吧。《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名家解讀詩詞
    點擊播放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應該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比天空還青,遊人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著雨聲入眠。       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得很美,賣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
  •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忘不掉的江南,回不去的故國
    半晌,似乎等到了該有的回應,他仰頭飲了一口後,嘴角帶笑卻語帶著哀泣吟唱起來: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1公元836年,長安城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的宅院裡誕下了一名男嬰,年輕的父親韋韞看著這個胖娃娃與虛弱的妻子,內心滿是歡喜與愛憐,他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忽然他脫口道:「彩兒,去把剛煮的補湯端來」。半晌沒等到回應,他轉頭望向身後,只見空蕩蕩的屋子裡邊除了幾件陳舊的家具外再無其他。
  • 人人盡說江南好,那煙花三月的江南到底在哪呢?
    為了讓人們更加了解江南,在小學課本的必備故事中,從《憶江南》到《江南春》,無一例外地周展現著那個春水如藍、江花勝火之美。打小就會背誦的「人人盡說江南好」,更是將煙花三月的江南美景深刻留在人們記憶中。雖說人人都是江南,那麼何處才是江南呢?何處是江南?
  • 『遊記』人人盡說江南好
    西塘本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相傳春秋時期伍子胥興修水利,引胥山之水進西塘,奠定了江南水鄉中「水」的基礎。經過歷代沂水而居及水運的發展,西塘已然滿目繁華。江浙一帶的江南古鎮素以烏鎮、西塘、周莊、南潯等著稱,而西塘有何獨特之處吸引遊客慕名而來?我想,是因為她的「肌理」。江南水鄉因水成鎮,不同於南潯、烏鎮的十字形河流,不同於周莊的方形城鎮。
  • 南潯古鎮,天下難尋|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這裡民風淳樸,寧靜安祥,與其它古鎮相比,多了幾絲靈氣、幾分文藝氣息……俗話說:「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之一,它的名聲卻沒有其他幾個古鎮這麼響,甚至可以說有些低調。依河立樓,河道蜿蜒逶迤,與映在河水中的倒影,構成了一副江南水上人家的畫卷。
  • 常州——人人盡說江南好,演講之美不能少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文人墨客靈魂深處魂牽夢縈的那一方山水空靈的精神原鄉是江南。此刻起,儂跟你一一數說,請君為我傾耳聽。《教我如何不想她》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多少人仍然心生蕩漾。然而,語言不僅僅可用來說、用來寫,還可用來唱。
  • 韋莊的一首詠江南的詞,其中意境如詩如畫,傳神勾勒出江南的煙雨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一句詞道出了江南景色之美,令人心醉,遊人看到江南的美景也想停留下來,不想走了。這句詞出自盛唐的一位詞人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 人人只說江南好,從韋莊的詩中賞江南美景還有他的半生鄉愁
    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江南是王安憶筆下的「鄔橋」,水是長流水,不停地分出岔去,又不聽地接上頭。簷上是黑地瓦陵,排得很齊,線描出來似的。水上是橋,一彎又一彎。江南也是陸遊筆中「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杏花春雨,惠風和暢,黛瓦粉牆,陌巷幽幽,小雨濛濛。烏衣巷口,姑蘇夜半,秦淮十裡,揚州煙花。
  • 春日放晴百花爭豔,又想起了江南古鎮,一樣的江南,不一樣的古鎮
    古往今來,「人人盡說江南好」:晚唐詩人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在《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中,這樣描繪江南:「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仿佛又讓我們再一次夢回大唐,來到唐朝煙雨迷濛的水鄉江南。
  • 3.8婦女節,幾首讚美女子的經典古詩詞,說盡美貌、才情與智慧
    古人對於美女的讚美極為細緻,可以說登峰造極了。唇齒、頭髮、肌膚、笑容……都被古人寫到了詩中,手如柔夷,膚如凝脂,領如蝤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所以,讚美女子,我們還是應該向古人學習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張養浩說: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 蘇軾說: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也許,你沒去過江南,但讀江南的詩詞,你肯定會說:我一定要去江南看一看。
  • 古詩《江南春》中,江南的水鄉,江南的姑娘,讓人至今難忘
    想必有人不自覺地便唱了起來,林俊傑的這首《江南》直到現在依然是餘溫猶存,熱度不減,可謂是KTV必點之歌曲。說起江南之地,很多人腦海中便已浮現出江南水鄉的畫面,天空下起了濛濛的小雨,一位文靜的江南姑娘打著油紙傘獨自走在小橋上。橋下一隻小船划過,一位身穿素衣羅裙的姑娘在忘情地談著古琴。當真是一副讓人沉醉其中的畫面。
  • 煙雨江南,迷離了雙眼,醉了心田!
    有人說,煙雨江南是春天,仿佛不會四季輪轉;有人說,江南煙雨是長夢,仿佛永遠不會醒來。。。這樣迷人空濛的煙雨江南,經過文人墨客生花妙筆的點燃,會更加的令人心旌搖曳。不信,你看!江南景色,生機盎然,色彩豔麗。春水蕩漾,碧波千裡,詩人誇張地形容它比藍草還要綠,這深濃的碧綠色,與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紅色相映發,便覺更加絢麗奪目。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態,如何「能不憶江南!」
  • 幾首簡短的詩詞,江南春光躍然眼前
    憶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人們想像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憶江南·歌起處明代:王世貞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這是一首輕快活潑的短歌。起句以悠揚的歌聲,抓住讀者的聽覺,先聲奪人,引出明麗的畫面:斜日半江紅。
  • 煙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韋莊筆下的江南,簡直美得不像話!
    「煙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宛若丹青未乾,提筆然 點欲穿」,古風流行歌曲《煙雨行舟》把江南的美渲染成了詩。煙雨江南,真有這麼美?在白居易眼中,是「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