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詩歌、詩詞、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中都寫過江南這個地方,文人豪傑都喜歡江南,沒去過的嚮往,去了就留連忘還,去後回來又念念不忘。那到底江南有什麼好魅力,吸引那麼多人關注呢?今天宋詞君將帶著這個疑惑分別對白居易、韋莊、朱敦儒、皇甫松、李煜等進行一一採訪,聽聽他們是如何講述心中的江南。
採訪人:白居易
[解說]首先,我們先來訪一下對江南用情最深的白居易先生。白居易,唐朝詩人,被後人稱為"詩魔"。在他的眾多的詩作裡,曾因為到江南遊玩,後來念念不忘,而作了兩首關於江南的詩詞。既然白先生曾親自走訪過江南,那麼他對江南肯定有不同的感想,現在我們馬上採訪一下他。
宋詞君:白先生,聽說你最喜歡江南的?
白居易:對,我最喜歡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其一)
宋詞君:白先生一說把我帶進了有日出、比火豔紅花、碧綠江水的太陽初升的春天風景畫裡,真得很美!
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憶江南》其二)
宋詞君:呃……看來白先生愛江南更愛杭州啊!
[解說]白居易年輕時喜歡外出遊玩,曾去過江南,後來因為眼疾病而回到洛陽。後來,因為經常回憶江南的美麗從而有感而發寫了兩篇《憶江南》。第一首,直接用好字盛讚江南,再鋪開說江南如何好。江南裡的春天晨曦裡,江邊的紅花、碧綠江水,都寫出了江南的春是多麼的充滿生機!詞裡,把"紅勝火"、"綠如藍"作顏色相襯,營造出色彩鮮明的畫面。在短短三句裡,把江南的好寫得如此維妙,把白居易的嚮往和眷戀之情蘊含其中,確能讓人一再回憶。相對第一首的景色描給,第二首直奔主題,告訴大家,在江南裡,他最喜歡杭州,也最懷念杭州。為什麼呢?因為在杭州有好玩的事,在山中寺院裡尋找桂子,在亭子裡觀看錢塘江潮起潮落。當然《憶江南》還有第三首,寫的是蘇州。"江南憶,其次憶吳宮。"這三首江南詞,從今時憶往日,從洛陽回憶蘇杭。從時間、空間上都進行了極大擴展。即使樂天身在洛陽,卻神馳江南。三首每一組詞都不過寥寥數十字,卻能把我們帶入到詩中,以主人公的視角盡覽江南美景,並獲得尋味無窮的審美享受。
採訪人:韋莊
[解說]剛才採訪了白居易先生,現在我們來採訪另一位詩人,他叫韋莊,也是唐代的詩人,喜歡用直白手法,抒寫自己的情感,同時也是"花間派"代表作家。聽說,江南也是他情感抒寫的地方。現在來聽聽他怎麼說。
宋詞君:韋先生,你覺得江南怎麼好啊?
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宋詞君:韋先生所說的江南令人嚮往,有春天江水碧綠、彩船聽雨,還有美麗的酒家女子,確是一處適合養老的好地方。
[解說]韋莊先生從一開始就贊同大家的說法,江南好,適合養老。為什麼呢?因為江南有清澈碧綠的江水、碧藍的天空、畫船聽雨眠以及美麗的人兒。但細讀來,會發現韋莊詩詞裡的江南煙雨情,讀到深處,其實都是回不去的故國,回不去的青春,和回不去的愛情,回不去的大唐盛世。江南,其實就是韋莊的精神故土。其實韋莊還有還寫有五首《菩薩蠻》,前四首都是回憶他的這段江南縱情歲月,比如這句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
採訪人:朱敦儒
[解說]與韋莊先生認為江南適宜養老居住的,還有一位詩人。有請清都山水郎朱敦儒先生,他是宋代詞人,被後人稱為"天資曠逸,有神仙風致"。他直接用隱居江南的行動,表達對江南的喜愛。現在來訪一下他。
宋詞君:朱先生,您覺得江南怎麼樣?
朱敦儒:炎晝永,初夜月侵床。露臥一叢蓮葉畔,芙蓉香細水風涼。枕上是仙鄉。浮世事,能有幾多長。白日明朝依舊在,黃花非晚是重陽。不用苦思量。(《望江南》)
宋詞君:詞裡有蓮葉、蓮香,還有細細的水聲伴隨著涼快入睡,確為人間仙境,怪不得朱先生選擇江南此處歸隱,好地方!
[解說]炎熱的夏夜,無法入眠,於是跑到荷塘蓮葉邊,聞著蓮花香味,聽著細細的水聲,夢見了人間仙境。在這詞裡,可看出朱先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貼近,以及對江南生活環境滿足之感,悠然自得!宋詞君還想到了李易安的"誤入藕花深處",古人之愛蓮,都溢於言表。
採訪人:皇甫松
[解說]前面採訪的三位,都是對江南美景美色美人的描繪,表現自己對江南的歡喜,下面採訪的那位卻是記錄發生在江南的事,從而產生深刻印象。下面採訪的人物叫皇甫松,唐代詩人,一名官二代,中過進士但未任官,被人稱為"先輩"。現在我們來聽聽他在江南有著什麼樣的經歷。
宋詞君:皇甫先生,你對江南有什麼深刻印象嗎?
皇甫松: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勞。人語驛邊橋。(《夢江南》)
宋詞君:聽皇松先生一席話,煙雨瀟瀟的季節,與你心中的她離別,她為你吹簫送行,確實讓人深刻,整個江南在君的詞裡籠罩著煙水的氣息!
[解說]分手總是在雨季,在詞裡,皇甫松在一個寂寞無聊夜裡想起與心愛的人在梅子成熟的江南分手的情形。香燈燃盡,燭花剝落,在這樣無聊的夜裡總會想起傷心的事。而這傷心事發生在煙雨朦朧的江南,確實會想起纏綿悱惻的離別之情。
採訪人:李煜
[解說]要說皇甫松在江南的離別讓人神傷,而接下採訪的這位,在江南卻是痛徹心扉。他就是李煜,南唐後主,國破後,被迫離開故土,羈押在汴京。他的詞裡寄託了他對故國無盡思念及亡國之痛。來看看他眼中的江南?
宋詞君:李先生,你對江南怎麼看法?
李煜: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裡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望江南.閒夢遠》)
宋詞君:李先生詞裡描繪了江南美的兩幅畫。一幅為江南春天時的畫,伴著船上的管弦聲,船下是碧綠的江水,空中亦有紛飛的柳絮,旁有遊人觀看。另外一幅則為江南秋天的畫,有美的蘆花、一葉孤舟、悠揚的笛聲和灑滿月光的高樓。在這春、秋兩季的江南畫裡,讓我感受到李先生對故土深深的眷戀之情。
[解說]李煜先生這詞裡,前一段寫了江南春天美景,正芳春點出春天的花容花香,把船有形之物與弦聲、飛絮等無形之物組合一起,春天美好景色吸引人們欣賞。後一段寫了江南秋天美景,正清秋點出江南秋高氣爽的特點,從遠到近,描給了千山、孤舟、高樓的秋色。前後兩段,一暖一寒,一歡一悽,都洋溢著李煜對故國深深思念眷戀之情。
通過採訪的幾位詩人,我們可以看到江南是美麗的,有碧綠江水、船、聲樂、小橋以及多情俏麗的女子,也是詩人們所魂牽夢繞的。江南的美,不僅僅在其精緻,還在於文字裡所蘊含的情感。
關於文字,我獨愛其人以情書之,亦如煙雨的江南,還有一位撐著油紙傘的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