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晚會現場。
新華網南昌5月19日電(通訊員 李關平)身穿唐裝漢服,吟誦唐詩漢賦……5月17日,江西全南縣舉行「我愛閱讀•書香全南」閱讀月活動頒獎暨誦讀經典晚會,流傳千年的經典篇章,與現代化光電聲影技術融合,為群眾獻上豐盛的文化「大餐」。
一年間,在「書香全南」的引領下,全縣讀書風氣日漸濃厚,越來越多的人們把手捧書卷視為一種好習慣。
學生愛泡「校園書吧」。
搭建閱讀平臺 引導創建讀書型社會
為了培厚閱讀土壤,全南縣不斷完善閱讀網絡。在改造提升縣級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圖書室,創建網咖、西餐廳、工廠園區閱讀角的同時,全南縣建立電子閱覽室,將閱讀與產業「嫁接」,按照「六個一」的標準,打造「農家書屋+電商」基地,讓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通過閱讀微視頻、微點評、「點讀全南」、讀書講座等立體多元的閱讀媒介,吸引著大批讀者。開展讀書交流會、攝影展、書香家庭閱讀微視頻大賽,分享讀書心得。推出「你讀書•我買單」活動,由於「零成本」購書閱讀,引發買書、看書、贈書熱潮,活動開展以來,參與人數3400人,購書1.3萬冊。
與此同時,全南開展書香機關、書香校園、書香企業、書香社區、書香家庭、書香農村「六大創建」活動,把書香文化「基因」植入每一個組織的「肌體」;利用「全南講壇」、現代遠程教育、機關講堂等平臺,打造學習型機關。
截至目前,全縣共打造「便民閱讀書吧」32個,建成「農家書屋」49個,創建讀書「微平臺」36個,城區閱讀精品示範點15個,圖書館全年借閱量12萬餘冊次。
創客們在創新創業(電商)園裡讀書。
「讀書不僅豐潤心靈,還能解決實際難題」
王敏的書法作品獲全國大獎,在北京展出;全南本土詩人林珊,被評為2016年「江西詩人」……在詩書的滋養下,全南百「家」爭鳴,人才輩出。
近年來,全南品詩書、習書法愛好者人數不斷上升。李偉強是全南有名的「書法家」,僅一年時間,他培訓班的學員,由當初的21人增加至165人,不僅有學生,更多的是上班族。
「辦公室裡談論的除了工作,就是讀書學習,讀書是我們年輕人成長的『捷徑』。」全南國土局幹部陳夏芳說。
讀書不是「裝點門面」,附庸風雅,而是從書中汲取營養和智慧。走進全南創新創業(電商)園,只見圖書角、路演大廳、咖啡館融為一體。
「讀書不僅能豐潤心靈,還能解決實際難題。」全南漸行影像公司負責人鍾金華說,在一個作品的策劃中,苦思冥想數月,毫無頭緒,在看了一本有關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理論的書籍之後,豁然開朗,在策劃中以古典文化元素為內核,客戶稱讚有加。
截至目前,全南已經建立23個學會、5個文學寫作團體、6個詩歌協會,引領全南處處綻放書香的芬芳。
金龍鎮黃金村兩位村民在便民服務中心內的便民書吧閱讀。
書香文化引領社會文明 振興發展加速推進
誦讀詩書,載體是書,主體是人。全南通過創設「眾說舞臺」,以採茶戲、客家山歌、瑤族歌舞、車馬燈、三句半等形式,推薦讀書名錄,暢說讀書心得,傳授讀書方法,深受群眾點讚。
如何讓讀書激蕩思想、開拓思維?全南縣還開展「全南是我家,全靠你我他」大討論,攪動思維,凝聚共識。期間,共收集意見建議1352條,專題論文132篇;進行讀書論壇65次;黨政機關辦公室要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先進理論、時事政策、業務知識成為「必修課」。
思路一變天地寬,習慣了慢節奏、「等一等」的全南人,憧憬著「詩和遠方」,跳出圍屋看世界,主動求新求變。
去年以來,全南主要領導到廣東、山東、浙江等沿海地區考察學習,成功引進不鏽鋼產業基地、高山蔬菜科技產業園、廣州純品元健康產業等20個重大項目,籤約總額約150.8億元。振興發展加速推進,今年第一季度,全縣拆除農村空心房27.96萬平方米,佔年度任務的93%。
全南縣委書記餘鍾華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全南黨員幹部要將書中的思想精髓、服務精神,付諸實踐行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