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六年成績單:今年前8個月我國對沿線國家進出口...

2020-12-14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2014年,國內外很多人在問『一帶一路』為何物?中國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通過近六年的發展,『一帶一路』作為中國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為世界經濟增長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和參與。」9月16日,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在中新社國是論壇舉辦的「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倡議六周年主題論壇」上如是說。

據海關總署9月8日公布的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相關情況,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5.83萬億元,增長9.9%,高出全國整體增速6.3個百分點,佔我國外貿總值比重較2013年提升4個百分點至29%。

截至目前,「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何種成績?給沿線國家和全球帶來了什麼?未來發展重點何在?與會專家在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一帶一路」倡議六年成績單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到現在,已將滿六周年。據中國一帶一路網數據,「一帶一路」建設從基礎設施到民生改善,從貿易往來到文化交流均取得顯著成績。

政策溝通方面,主要成績包括:截至2019年7月底中國政府已與136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籤署了195份政府間合作協議,商籤範圍由亞歐地區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西歐等相關國家;推動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尼等合作基礎堅實、合作體量較大、合作意願強烈的國家聯合制定合作規劃;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分別主辦第一屆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設施聯通方面,聚焦「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主骨架,推動鐵路、港口、航空、能源領域的一批標誌性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六大經濟走廊(即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都取得了重要進展,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截至2018年底,走廊框架下已啟動或建成項目19個,總投資近200億美元;截至2019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近1.7萬列,國內開行城市達62個,境外到達16個國家的53個城市。回程班列已達99%,基本實現去一回一,綜合重箱率達88%。

貿易暢通方面,2013年-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超6萬億美元,同期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額約900億美元。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佔外貿總額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13年的25%提升到了2018年的27.4%;中國與50多個沿線國家籤署雙邊投資協定,促進雙向投資升級;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共有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加,3617家企業參展,80多萬人進館洽談採購,成交總額超過578億美元。

資金融通方面,我國金融機構圍繞構建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多元化融資體系,為「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提供充足、安全的資金保障。截至2019年6月底,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沿線國家累計實現保額約7704億美元,支付賠款約28.7億美元;絲路基金實際出資額近100億美元;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先後與21個沿線國家建立雙邊本幣互換安排,與7個沿線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與35個沿線國家的金融監管當局籤署了合作文件。人民幣國際支付、投資、交易、儲備功能穩步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業務範圍已覆蓋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地區。

創造新經濟增長點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院長助理劉倩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就是要促進技術、生產力、資本等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組建新的市場,以此推動經濟增長。

以中國和東協國家(即東南亞國家協會,現有10個成員國)經貿合作為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7月31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暨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已連續10年保持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東協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

9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外貿和外資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1-8月份,進出口同比增長3.6%,其中出口增長6.1%,與歐盟、東協等地區的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同時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增長也保持較快增速。具體數據來看,今年前8個月,東協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我國與東協貿易總值為2.74萬億元,增長11.7%,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3.6%,其中,對東協出口1.53萬億元,增長15.7%;自東協進口1.21萬億元,增長6.9%;對東協貿易順差3295億元,擴大65.4%。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認為,中國與東協貿易規模顯著擴大正是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今後,經過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深入合作,東協有可能超過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

許寧寧表示,今年1月份開始,東協歷史性地成為了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51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68億美元,主要投向的9個國家中,包括新加坡、越南、寮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柬埔寨7個東協國家。「中國企業在東協的投資可以說是呈現出一種方興未艾、快速增長的勢頭。」

「作為中國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經濟增長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和參與。」許寧寧如是總結。

推動全球化健康發展

張建平表示,在全球化進程中,「一帶一路」是由中國倡議和推動的一個巨型的、新型的國際經濟合作平臺,也是一個國際合作發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中方提出的合作方式不同於傳統西方國家所倡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模式。西方國家倡導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一體化是基於嚴苛的談判、嚴格的法律文件籤署來推動的,很多發展中國家並不容易被接受。而在「一帶一路」合作平臺,它的合作更加綜合、多元和系統化。通過系統性合作,「一帶一路」可以為發展中國家帶去一個新的合作方式和合作路徑。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指出,過去,全球化主要受利益驅動、跨國公司推動,部分發展中國家得不到發展機會。而「一帶一路」建設著眼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新闡釋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一帶一路」建設還創新了全球化體制下的投融資體系,使部分發展中國家跨越式發展成為可能。他表示,過去,發展中國家要發展只能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可以藉助中國的成功經驗,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全球化驅動因素結構、參與結構、決定因素結構、合作結構等一系列結構都發生了變化。

未來之路:質量優先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薛力認為,「一帶一路」未來發展應該更傾向重點國家、重點領域,以此為基礎,求質不求量,穩步推進。

張建平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應在價值鏈和供應鏈合作上加大投入,中國不僅要和發達國家,也應與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建立更加廣泛、深入的價值鏈與供應鏈合作關係。此外,考慮到每個經濟體都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比如一些發展中國家在制度建設上可能存在不足,今後應針對不同的國家進行具體分析,以防範和化解風險。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想要加入其中。但是,投不投?怎麼投?面對機遇,讓企業更多猶豫的可能是風險問題。

劉倩認為,企業走出去一定要知己知彼。未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將走深走實,因此,企業在投資前一定要對自己和對方都有充分的了解,因地制宜、量身定做、規劃先行。要明白,風險防範並非是在事後,而在事前。同時,把風險防範當做一個整體來思考和衡量,不要就經濟談經濟,就政治談政治,就法治談法治。

張建平強調,企業在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時,一定要注重合規和可持續的貿易和投資。合規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企業社會責任、反腐敗、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等,如果不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不利於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

此外,他建議企業在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方面一定要下大力氣,無論是語言能力,還是文化知識儲備,以及自身素質都要過硬,特別是專業能力和金融能力都要具備。

相關焦點

  • 前11月江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068.5億元
    中新網南昌電 (記者 吳鵬泉)南昌海關11日發布消息稱,今年前11個月,江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068.5億元,同比增長13.3%。  據海關部門統計,今年前11個月,江西外貿進出口3662.8億元,超出去年全年外貿規模近4.4%,同比增長14.9%。其中,出口2655.4億元,增長16.8%;進口1007.4億元,增長10.3%。
  • 海關總署: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07萬億元
    >發布日期:2020-04-14 17:17   今年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07萬億元,同比增長3.2%,高出我國外貿增速9.6個百分點,佔比達到31.4%,比重超過3成。
  • 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進出口保持增長
    深圳政府部門及海關連續出臺穩外貿穩外資措施,通過制度創新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用好用足原產地等政策,為企業減負增效,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支持深圳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據海關統計,2020年前11個月,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6032.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9%。從貿易方式看,深圳對「一帶一路」沿線進出口的一般貿易佔比已過半,保稅物流進出口快速增長。
  • 海關總署: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增長1.8% 連續6個月正增長
    來源:央視原標題:海關總署: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增長1.8% 連續6個月正增長今天(7日)上午,海關總署對外公布: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由於盯準了「宅經濟」市場,今年以來企業的出口訂單一直不斷。湖南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生產總監 周波:平板電腦已出口近百萬臺、筆記本電腦出口近30萬臺,進出口總金額近8.5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特別是像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這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訂單最多、增長最快。根據國際市場做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
  • 2014年至2018年,廣州跨境電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年均...
    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全國領先,2014年至2018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年均增速達83.7%。不僅是廣州,跨境電商正在為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增添新動能。2018年,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759.76億元,增長72.0%,位居全國第一。
  • 馬蜂窩大數據:2019「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由行熱度上漲
    近日,馬蜂窩旅遊網和中國旅遊研究院共同成立的「自由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了《極致體驗:全球自由行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旅遊熱度均有上漲。報告中稱,境外熱門旅遊國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表現出眾,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佔據熱度榜單前10名。
  • 11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增7.8% 上市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實現業績高...
    本報記者 蘇詩鈺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發布會上表示,11月份進出口形勢應該說還是保持了較快的增長,11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8%,比上個月加快了3.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了14.9%,保持了較快的增長。付凌暉表示,進出口形勢保持改善,首先,中國生產供給的穩定起了重要作用。
  • 深度解讀「一帶一路」倡議上的商業契機
    三、「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對象及國別合作度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報告數據:對「一帶一路」倡議沿線的64個國家進行了綜合測評,測評結果顯示: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泰國、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位列前五名。從「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度水平來看:2個國家屬於「深度合作型」,13個國家屬於「快速推進型」,17個國家屬於「逐步拓展型」,32個國家屬於「有待加強型」。其中,東北亞、東南亞國家與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最為緊密,西亞北非和中東歐的合作度有待加強。
  • (行業乾貨)一帶一路沿線最具礦業投資潛力的十個國家
    引言「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自實施以來,中國同各方雙邊、多邊區域經濟合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也為加強國際礦產資源領域的合作提供了重大機遇。我國礦業「走出去」迎來了新的契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上與我國擁有共同的利益訴求。沿線各國礦產資源豐富,且與我國具有較強的資源互補性。面對國內嚴峻的資源形勢,到海外進行礦業投資勢在必行。
  • 浙江機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智慧照明項目順利亮燈 預計今年8...
    近日,一批太陽能路燈在孟加拉國朗布爾市、拉傑沙希市、巴裡薩爾市相繼點亮,拉開了浙江省機電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孟加拉國智慧照明項目亮燈的序幕。該項目業主為孟加拉國家電力發展署,由亞洲開發銀行提供全額貸款。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8月5日—...
    單個「小組團」原則上控制在3平方公裡以內,主導產業不超過3個。重點發展1平方公裡以內、產業定位清晰、功能配套靈活、龍頭企業帶動性強的「小組團」。(商務部網站) 前7個月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5.03萬億元海關數據顯示,前7個月我國外貿繼續保持穩中提質的發展勢頭,內生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
  • 河北省11月對「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進出口增33.9%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周俊偉)來自石家莊海關的最新統計,11月份,河北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34.2億元,同比(下同)增長33.9%。其中出口104億元,增長22.4%;進口30.2億元,增長97.4%。
  • 「『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屬於世界」
    ——習近平    成績單   中國企業在印尼的投資項目主要基於「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四大經濟走廊。中國企業參與的雅加達至萬隆的高鐵、青山工業園等項目吸收了大量本地勞動力,是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合作的良好開端。
  • 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數據分析(附進出口額前十名...
    日前,《2018「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大數據報告》發布,報告重點反映了「一帶一路」貿易合作現狀和趨勢預測,展現中國與「一帶一路」各區域合作、貿易商品結構等方面的最新特徵與趨勢。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的關鍵時間節點。
  • 盤點:「一帶一路」倡議「五通」建設進展和成果
    今年2月10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此前的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上,193個會員國一致贊同將「一帶一路」倡議載入聯大決議。對此,專家表示,這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全球治理理念的認同與支持,「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獨唱」,它演繹的將是更為美妙動聽的「大合唱」。
  • 「一帶一路」倡議:福建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新藍海
    「一帶一路」倡議與人民幣國際化是當前構建我國開放新格局和促進經濟增長的兩大重要部署,兩者既有內在聯繫,也有巨大的協同發展空間。隨著中央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明確提出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省跨境人民幣業務有望搭乘「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開闢新藍海。
  • ...挑戰賽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情SWOT分析大賽決賽在西工大舉辦
    西工大新聞網12月6日電(高敏 趙青 張煜昊)12月3日晚,第二屆「航空工業—中航技」杯精英挑戰賽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情SWOT分析大賽決賽在西工大長安校區翱翔學生活動中心舉辦。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萬小朋、中航技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唐建明出席大賽。
  • 普華永道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
    中國不斷開放的資本市場一直在為「一帶一路」倡議夯實資金融通的基礎,我國的交易所通過深化與沿線國家交易所的合作,協助提升該國資本市場對所輻射區域內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我國亦持續推進境內外資本市場資本在工具層面的創新和互聯互通;後疫情時代,「一帶一路」沿線將加速形成區域化金融體系,人民幣國際化和數位化金融的應用將是支持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基礎工具。
  • 前10個月上海關區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保持增長 海關全力打造...
    11月29日下午,吳淞海關查檢二科又完成一批「一帶一路」貨物查驗。這批貨物計劃出口越南,服務於越南沿海二期2×660MW超臨界燃煤發電項目,包括鍋爐零件、等厚滾軸篩、燈杆預埋件、電纜橋架等。貨物共計197件,重達588.3噸,在場地上大片鋪開。
  •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周年記
    與喬治亞的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吉布地自貿區正式開園,與歐亞經濟聯盟籤署經貿合作協定……5年來,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超過5.5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80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投融資合作,加強資金融通,推動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