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頂頂地道的本幫面澆頭來了,吃過五隻,儂就是老上海

2020-12-13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

上海人最喜愛的本幫面澆頭,若要列出個清單來,條目一定不少,但其中,「大腸」一定是不可少的。

雖說大腸聽起來普普通通,但若遇到廚藝了得的師傅,將簡單的大腸做得滑嫩脆軟,即使是平常吃不太慣的人,也一定會情不自禁的誇一誇!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吃貨福利

——上海美味大腸店鋪探秘!

大腸面

01

地址:黃浦區復興中路59號

人均:35元

這家店可謂是上海大腸面的招牌,沒有花裡胡哨的名字,簡單裡透著店家的自信。

這一家的外表是典型的蒼蠅館子,但客人依舊絡繹不絕地湧入小小的門店,用餐高峰期時,整家店都裝不滿來吃大腸面的食客們。

他家的大腸煮的韌而酥,略帶一些甜味。大腸面加烤麩也是一大招牌,吸收了湯汁的烤麩散發出的濃鬱的香味,讓人仿佛回到了老上海。

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夏天大腸易變質,這家店在夏天就直接關門歇業了,可謂極有原則。

觀瀾老麵館

02

地址:川沙鎮南市街74號

人均:32元

這家裝修帶著古味的老麵館雖然地理位置較遠,但名氣卻不小。

不像別家,他家的大腸面澆頭是用小碗單獨盛放的,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酌量倒在面上。量不同則味不同,滑嫩的大腸配上勁道的麵條,再加上濃鬱的調料,讓你怎麼吃也吃不夠。

滬西老弄堂麵館

03

地址:定西路685號101(新華商務大樓北側)

人均:35元

小小的店面隱匿在栽種了綠植的深深的弄堂裡,倒真的是「好酒不怕巷子深」了。

正常來說,辣肉麵是一般人來了都會吃一吃的,但老顧客知道,這家的大腸澆頭也完全不差。他的大腸澆頭用了上海味的濃油赤醬,加上精細處理後的潤而勁道的大腸,絕對不可錯過!

心樂麵館

04

地址:進賢路120號

人均:57元

這家店已經有30年左右的歷史了,名氣也很大,可以說是從30年前紅到今天。到晚上,暖黃的燈光亮起,店名亮成橙紅色,在夜間一派暖意融融的氣氛。

大腸面和店家的歷史一樣走過了三十年,因為它是店長夫婦推出的第一碗麵,也是最受歡迎的面。他家的大腸面特點就一個字:「足」!澆頭滿的把麵條全部蓋住,大腸脆脆的卻不失潤彈,再加入一點蒜泥和辣椒,味道超絕!

寶泰麵館

05

地址:盧灣區瞿溪路1072弄1號(近魯班路)

人均:40元

這也是一家三十多年的老店面,小小的,裝不滿十桌人,味道卻極好,等位簡直是家常便飯。

店家用著經典的濃油赤醬,讓顧客自己選擇搭配單澆雙澆多頭混合澆,變化多樣。而大腸面作為頭牌,雖說有些小貴,但味道絕不讓你失望,湯汁濃而不膩,大腸嫩而脆,熱氣騰騰的一碗麵,讓人感到無比的幸福。

小管麵館

06

地址:瞿溪路1230號

人均:29元

這家麵館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是親戚,24小時輪班不打烊,可以說是越做越好的「家族企業」啦。

老闆本是寶泰廚師,所以這裡的食物味道與寶泰十分相似,價格卻便宜好多,性價比超級高。盧灣風格的醬油湯底,加上不油不幹的大腸,Q彈滑潤,非常受歡迎。

馮爸麵館

07

地址:陝西南路29號

人均:39元

看起來是精緻的咖啡廳,賣的卻是老上海特色味道。店內掌勺的馮爸做了幾十年家常菜,做出的都是正宗的上海味,看看店內人數頗多的老人們便知道了。

馮爸燉大腸有獨家秘方,燉出來的大腸不僅大,還軟糯飄香,一口下去,入味的肉汁溢出到口腔裡,簡直美味。

姆媽面

08

地址:山陰路18-20號

人均:32元

方言式的店名充滿了地方風味,是上海人的心頭好之一,也是隊伍排成長龍的一家。

濃油赤醬現炒澆頭分量十足,大腸肥而不膩,軟而不爛,混合上本來味道淡淡的陽春麵,碰撞出了奇妙的風味。再加上桌上盛了豬肝腰花等各式小菜的碗,簡直將面吃出了滿漢全席的味道。

友達麵館

09

地址:民和路171號

人均:56元

這家可以說是一家網紅店了,環境寬敞明亮,招牌和logo都十分可愛。

清湯底的大腸面澆上了濃油赤醬和大腸的湯汁。麵條很細很滑,大腸則又彈又脆,冒著滷味的香氣,非常滿足。

319麵館

10

地址:永嘉路319號

人均:27元

這家店裝修充滿了文藝感,店名就是門牌號,十分有特點,等位也是司空見慣的事。

319麵館的「大辣烤」——堆滿了大腸、辣肉和烤麩澆頭的特色菜,是店裡的招牌。烤麩的香融合了澆頭的鮮美,加上爽滑的麵條和脆嫩的大腸,配上恰到好處的辣味,幸福感油然而生!

大眼麵館

11

地址:魯班路105號(近麗園路)

人均:22元

老顧客吃這家,都不用看菜單,有名而美味的前三名:大腸面、豬肝面、大腸素交,盲點也不會出差錯。

單論大腸面的話,都是現煮,大腸脆而面勁道。加入了大腸醬湯的清湯頭鮮味更提一層,抿一口,讓人慾罷不能。

大腸面好面道

12

地址:中華路926號

人均:30元

這家店的老闆據說是復興路大腸面老闆的女兒,所以味道自然有保障。

大腸面分量很足,麵條做成了上海人喜歡的略微夾生的口味,大腸很入味,澆頭可以各種混拼,每一次來吃都是不一樣的體驗!

盧香紀麵館

13

地址:麗園路501號

人均:36元

盧香紀麵館原名香閣麗,是「盧灣四大麵館」之一,歷史悠久,且24小時全年無休的營業。

他家主打大腸雙澆面和豬肝雙澆面。麵湯很少,幾乎都被面和澆頭吸收了。粗面彈而滑,大腸用了烤鴨的滷汁,沒有異味還更加油潤,十分有特色。

來源:遊伴伴出行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頂頂頂地道的本幫面澆頭來了!吃過五隻,儂就是老上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人的面澆頭,大有講究!吃過這些才算過癮!
    燜肉麵是蘇幫面的當家葷面,燜肉麵也有紅白湯之分,蘇幫面以紅湯,上海本幫面以白湯。燜肉麵的做法,是先將燜肉放入麵湯中浸,已酥爛半化的肉在麵湯內鮮味漸漸化開……就一個字「嗲」!響油鱔絲面,聽了就想吃,吃了忘不了,也算是在上海本幫面裡百年來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了。新鮮黃鱔現殺之後,再配上切得細細的茭白絲爆炒,加上鹽、糖、醬油調味。
  • 這家老盧灣經典本幫面,地道的老上海澆頭每次吃過都意猶未盡!
    毛哥今天繼續帶著各位探索老上海經典麵館!這次還是來到了本幫麵館的聖地老盧灣區,又發現了一家不錯的老派本幫麵館,毛哥吃過之後覺得味道非常地道,讓我們趕緊一起來打浦路這家「順豐麵館」嘗嘗!既然是地道本幫味道,首先先試一試傳統的大腸澆頭!端上來一看,大腸是濃湯赤醬風格,分量很足,香氣濃鬱!夾起一塊入口,軟爛不失韌勁,入味好吃!
  • 蠶豆,「本地」頂頂重要
    客豆,是南方勿同地方送到上海個蠶豆。上市老早,一隻豆莢裡向有四五粒豆。日本豆,顧名思義是外來個,屬於大棚改良品種。豆粒胖墩墩個,吃口蠻糯,不過蠶豆皮厚了眼,蠶豆個香味道也勿足。儂真要領略蠶豆個「標準味道」,葛是要耐心等脫一搶。就像看戲,名角兒上場,需要前奏、暖場、鋪墊…,需要阿拉有一顆恭敬個心,去迎候,去想像。當然,迭個就已經是享受了。
  • 為啥只有上海人頂愛吃鮮肉月餅,儂曉得伐?
    為啥只有上海人頂愛吃鮮肉月餅,儂曉得伐?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據說,1955年的上海買豬肉要用「肉票」,市區居民平均每月每人有2元錢肉票,大概只可以買1公斤豬肉。
  • 一碗冒著熱氣的本幫澆頭面,在上海人眼裡勝過無數饕餮盛宴
    在大上海吃什麼最過癮?當然是熱氣騰騰的本幫面!上海人是極愛吃麵的,不同於西北麵食種類繁多的豪情滿溢,上海面講究的是那一筷面、一勺湯的細細品味,濃湯之上是噴香的澆頭,配合著上海廚師們的巧心思,就可以搭配出無數的選擇,以滿足人們從早餐吃到宵夜的熱愛。上海面系統中有本幫面、蘇幫面、揚幫面和浙江面,後三者逐漸本地化而和本幫面結合創新變成如今的上海面。
  • 這些個犄角旮旯的小飯店裡,才藏著杭州人頂頂愛的地道美味啊~
    而且一開就是14年,老客們都說連在紹興都不一定吃得到這樣的醃醉黴臭醬醃~掌勺師傅是紹興的,食材每周紹興採購的,如果你們來了,一定要點他家的限量菜——糟雞,又滑又嫩,淡淡鹽味已經糟到雞骨頭裡去了,不沾醬油也極美味!
  • 魔都上海人心中的澆頭面前10名
    燜肉麵是蘇幫面的當家葷面,燜肉麵也有紅白湯之分,蘇幫面以紅湯,上海本幫面以白湯。燜肉麵,先將燜肉放入麵湯中浸,已酥爛半化的肉在麵湯內鮮味漸漸化開……就一個字「嗲」!對於上海人來說是無論吃多少遍,都吃不膩的。
  • 我們5碗本幫面實名不服!
    魔都吃不到三蝦麵,可我們的本幫面也不差啊,拌麵、湯麵、冷麵...也都是鮮得掉眉毛的本幫美食,打耳光都不放,今天Eve就帶大家去找5碗不輸三蝦麵的上海本幫面,快往下看吧!雖然店面不好找,但這家店每到飯點,門口必定大排長龍,很多人開車十幾公裡來這裡就為吃一碗老上海米道。
  • 老上海記憶中 味道最嗲的10款本幫面
    在上海,吃麵無疑是最過癮的,辣肉麵、大腸面、黃魚面、燜肉麵……眾多的澆頭,好吃的面種,隱藏在一個個普通的本幫麵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上海灘最好吃的十款本幫面。(文章來源:發現上海)  1、辣肉麵  上海人雖然不好辣,但又離不開辣,本幫面裡屈指可數的辣味就是辣肉麵。辣肉麵的澆頭很有講究,除了肉丁以外,一般配有土豆丁、豆腐乾丁、筍丁,而辣肉必須要一粒粒的,辣味中帶著甜度,麵湯則帶著絲絲的醬油味。
  • 福建中路這家低調街坊麵館,各色澆頭都做到了地道本幫味的極致
    各位粉絲朋友們大家好~~毛哥的上海美食專欄又和大家見面了~~這次毛哥繼續上海麵館的主題!最近真的感覺到,上海的麵館實在是吃不完,那麼多街巷有幾十年的老店也有剛冒出的新店,但是只要好吃,都是吃客們的幸福!
  • 這家老盧灣的經典麵館,靠著地道的本幫味道在上海火了幾十年
    每每說到上海的那些經典麵館,就不得不想到老盧灣區了,那幾家地道的本幫麵館一直讓老上海們津津樂道,可以說老盧灣區的麵館真正代表了最正統的本幫面味道。今天毛哥帶大家來的這家麵館,也在老盧灣區有幾十年的歷史了。
  • 愚園路這家老麵館,地道本幫澆頭深受長寧街坊喜愛!上海麵館49期
    又到了毛哥經典地道上海美食故事的時間啦!又有好幾天沒更新上海麵館專題了,不少「麵粉」們又在催毛哥了,別急哈這就來了!今天我們要來的這家麵館,是一家長寧區的老麵館了,非常地道的老上海本幫味道,毛哥吃過之後非常喜愛,隔三差五就會過來。讓我們一起來愚園路這家「董記麵館」嘗嘗!
  • 上海生煎,頂頂好恰!
    根據餓了麼近日公布的一份消費者日常下單城市和十一期間下單城市的大數據分析來上海旅遊的各地遊客中杭州、北京、南京來的遊客最喜歡點外賣徐家匯、陸家嘴、田子坊是外賣訂單量最多的景點而生煎饅頭、小籠包、大餅油條則是
  • 坐標老虹口!超地道的本幫麵館!魔都老饕吃了26年!
    僅3張桌子的小麵館只做最地道的本幫味幾十種現炒澆頭面、祖傳黃醬無數街坊老饕愛了26年!*每次寫人氣很旺的小館子時,糰子就很猶豫,不想下次去吃時排更長的隊一家開了26年的小麵館頂頂有名的乍浦路美食街雖然已經成為昨日輝煌,但這家同樣坐落在乍浦路上的小麵館,卻一如既往地人聲鼎沸。早晨6點開門,到下午3點便收工,要吃可得趕早!
  • 美食攻略|上海最好吃的七家麵館,值得收藏!
    上海人對面的喜愛不亞於北方人,上海麵條也是兼容並包,多種多樣。上海的面系統中有本幫面、蘇幫面、揚幫面和浙江面,從蔥油拌麵、蝦爆鱔,辣肉麵到麻醬拌麵,任君挑選。店裡做的是上海正宗的黃魚面,還有其他的本幫面和小菜供應。招牌蟹黃魚面做的很正宗,濃鬱的奶白色湯底,鮮的不行。澆頭是蟹黃和黃魚,分量十足。魚都是當天現買現殺的,肉質很新鮮,口感細膩。雞蛋面很勁道有嚼勁,真不是人氣虛高。
  • 探秘上海中華路,一條街吃遍老上海
    最近朋友推薦了上海的中華路,據說一條街上全是地道的老上海美食,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大富貴酒樓地址:中華路1409號錦南商廈旁這家酒樓光緒7年就有了,幾百年的歷史,味道也不是吹的。小吃就是標準的老上海風味。麵條選擇很多,各種澆頭琳琅滿目紅燒牛肉、紅燒大腸、燜肉、燻魚等傳統項目味道都不錯,還有四喜烤麩面、特色辣醬面等特色澆頭。不吃麵吃餛飩也可以,大小餛飩都有。配的甜點可以選擇這家店招牌赤豆蓮心羹。細膩軟滑的紅豆沙,和大顆的蓮子心一起熬煮,味道濃稠綿密,超級好吃。
  • 3號線也頂頂頂頂頂好吃了吧!超強美食攻略
    拿好這份攻略下班後趕緊坐著地鐵去覓食吧~滷汁收得剛剛好,豬腳肉質不會過硬也不會過爛,吃起來糯嘰嘰還有點彈牙,老闆每天下午4點出攤,經常來晚了就買不到,想吃還得趁早!,據說何老師經常會帶朋友來吃,更是廣電人的「第二個食堂」。
  • 老上海的路邊攤,頂頂好恰!
    很多上海人的童年記憶,就是一片弄堂房子。窄窄長長的路,頭頂總晾滿了各家的衣服;阿姨在討論菜價和家長裡短,爺叔們則搬出方凳下下象棋喝喝茶。到了飯點,各家飄香,放學回家的小囡嗡進弄堂,只為趕緊吃完飯能看會兒動畫片。
  • 各色本幫麵館老上海人心中的記憶,哪種本幫面更得上海人的心呢?
    民以食為天,麵食更是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本幫面。第1家我們分享的是滄浪亭的蔥油拌麵。蔥油拌麵的靈魂莫過於那靈魂的蔥油了。蔥油拌麵也是一份典型的用廉價的食材做出最頂尖的美味。
  • 商州玉皇頂
    久聞商州南部邊陲黑山鎮有一道教名山--玉皇頂,山勢巍峨,風光秀麗,是一極幽靜之處。幾欲前往,因瑣事未能成行。2020年三月的一個周末,應商州民間文化研究協會有人相約,遊覽了一番,算是圓了夙願。走完一段坡度較大的山路,過了一個山坳,再轉過一個彎,到了一處平臺,眼前豁然開朗,一四合院置於路旁。這時,一位頭上打著髮髻、慈眉善目的婦女從山窪裡迎上前來,她就是道觀的道長,姓王,正在組織人力埋種天麻。入院,一座上書「太清殿」匾額的廟宇映入眼帘,殿內供奉太上老君塑像。院落寬暢平曠,南北兩側為禪房,院內地上晾曬著中藥材豬苓,禪房外放置有農具,屋簷下懸掛著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