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大佬的頭銜比較特別,既是詩人,又是旅行家,如果放到現在,合併在一起,就成了旅行作家謝靈運。謝靈運一路遊、一路寫,不經意間寫成了山水詩的鼻祖。那如何像謝靈運一樣做個旅行作家?有哪些條件需要具備?
得有錢
首先,你得有錢。謝靈運出生在陳郡謝氏家族,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有名的家族之一,家族裡響噹噹的人物太多了,一抓一大把,擁有傑出文學才華和藝術才華的如謝鯤、謝尚、謝奕、謝安、謝萬、謝道韞、謝混、謝惠連、謝朓 、謝莊等,擁有出色的軍事才能的有謝安、謝玄、謝琰、謝晦等。
傳到謝靈運這一代時,家裡已經有爵位等著他繼承了,等到謝靈運18歲時,便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享三千戶食邑。作為一個富n代+官n代,謝靈運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擁有大量田產,其中包括兩座山、水田旱田、5所果園,以及大面積的竹林菜圃,在農業社會,這全都是錢,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
得有閒
有錢並不代表有閒。謝靈運到處遊山玩水,難道他沒有本職工作?謝靈運換過多次工作,其中最為知名的職業要數永嘉太守了,也是在這段時間裡,他用了大量的時間遊山玩水,寫下了許多傳頌千古的山水名篇。
謝靈運被下放到永嘉做太守時,不怎麼務正業,天天琢磨去哪裡玩,玩著玩著,還開闢了一條浙東旅遊路線,從紹興到台州這條被稱為「浙東唐詩之路」的路線最早是由謝靈運開闢的。這條旅遊路線在唐朝極為受歡迎,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近400位詩人都曾跟隨這條路線走,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句。
得有車
1000多年前的旅遊可不像現在,交通發達,飛機、高鐵、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應有盡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牛車是最時髦的交通工具,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以牛車為代步工具。牛車甚至是身份的象徵,當時的車輿制度中,還規定了乘坐牛車的貴族等級和使用範圍。謝靈運去旅遊時估計也只能乘著牛車。
據《宋書》記載,謝靈運喜好奢華,將自己的車裝飾得很精緻,穿的衣服以及用的器物都超越了舊制,引領時尚潮流,當時的人都來效仿他,還得到一個稱號叫「謝康樂」。
得有鞋
經常遊山玩水,沒有安全靠譜的裝備可不行。謝靈運爬山爬多了,也爬出經驗來了。為了方便爬山,他發明了一種登山木鞋,鞋底安有兩個木齒,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便於走山路。這就是謝公屐,史上第一款登山鞋。遇到山路不通時,謝靈運就帶著幾百家丁開山闢路,動靜之大,有次還驚動了臨海太守王琇,以為有山賊入侵,知道是謝靈運才放心。
得有才
這些硬性條件滿足之後,我們再看軟性條件,你還得有才。旅行作家,旅行+作家,兩個要素缺一不可,得會寫文章、作詩,在旅行的過程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感悟用詩意的語言記錄下來。
文學才華這種東西並不是靠後天的努力就能創造出來的。文學才華既需要先天的悟性,又需要後天的薰陶,你才能寫出充滿靈性的文章和詩句,可遇而不可求。謝靈運從小愛讀書,博覽經史,文章寫得尤其好。長大後,謝靈運喜愛遊山玩水,在大自然優美的環境中,悟得哲理,同時也激發了他在山水詩方面的創作才華。
從「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到「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再到「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清新之感撲面而來。從他的詩句去感受四季,你很難對一個季節心生討厭。
綜上所述,要想像謝靈運一樣成為一個旅行作家,還做得這麼成功,難度係數有點高,要不千百年來就只出了一個謝靈運,讓李白念念不忘——「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參考文章:嵊州,「浙東唐詩之路」的核心區